繁体版

第114章:Yes or No

施工地点,正如李恪之前所说的那样,对于那些拒不兑银的王公们,他一定会请他们去潼关和百姓一道下地施工。

吴王府的那场鸿门宴,他们以为李恪只是吓吓他们,他们是皇亲国戚,李恪算什么?一个被朝堂冷落的皇子。

没想到,李恪第一个就拿自以为老资格的国丈开刀。

年过八旬的老国丈,真的被李恪亲自请到施工现场。

“各位,我们的国丈大人,手头拮据,兑不出银两,特意来出力帮助百姓们修路,大家一起欢迎他。”

李恪自顾自地拍手。

国丈用手指着李恪,“李恪,你小子就不怕遭天谴吗?我乃是当朝国丈,就连皇上都要对我竟让三分。”

“国丈大人,本王是奉命行事,做得合情合理。”

“你……”国丈没好气,“我一定要告到皇上那去。”

没事就知道拿我父皇来压我,李恪走到他跟前,“我李恪自接这差事就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你去啊。”

“你……你等着。”

“好啊,我等着,国丈大人还是省点口舌,这活可费力气。”

李恪看着白发苍苍的国丈,一副大月复便便的样子,哪里使得上一点力气。

“唉。”国丈叹了一口气,看着那深沟,百姓们用惊奇的眼神打量自己。

那沟整整有三丈深,百姓身上全身泥土,整整三丈都不见水。

李恪这小子也真下得狠心。竟然让一个八旬老人下去。”下去吧,国丈大人,我就在旁边看着,一定会保证您的安全。”

夏日的阳光火辣辣的,大地冒着烟,一股热浪冲来,晒得人都要麻木了。

国丈头顶着烈日,看着脚下的深渊,真的,李恪已经派人来接他下去,李恪这小子是动真格。

看到这,国丈喘着粗气,一下子晕倒过去。

“把他抬到帐篷里去,醒了再让他来。”李恪不动神色地说道。

“王爷,不好吧,这可要出人命的。”

“不用担心,国丈这人特惜命,一会儿他就会向本王提出,他愿意兑银子。”

待那国丈醒来时。

他气喘吁吁地插着汗。“跟你们王爷说,我兑银子,我实在受不了了,让我回去。”

李恪听闻,“可以,你们几个送他回去,如果他不兑银两,再把他抬过来。”

“是,王爷。”

“国丈大人,走吧。”

国丈看着眼前的侍卫,“我要我的家丁来,我在这里等他们来,你们前去通报一声。”

没想,这些侍卫不买账,“王爷有令,如果国丈回府后再不交银子,我们还得把您送回来,与难民同甘共苦。”

“李恪,你这兔崽子。”国丈嘴里骂道,但实际上又拿李恪半点办法都没有。

国丈没有办法,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侍卫从自己家里抬走一千两银子。

杀鸡给猴看,其他的贵族们也吓着了。

怎么会这样呢?

从那一刻开始,所有的贵族都乖乖地把银两兑出来。

正如李恪所言,打井的百姓们领到了属于他们的工钱。

然而,时值大旱,米比钱贵。

有了钱,同样买不到粮食。

“王爷,现在市场上的粮食贵如千金,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了好几天,就算是有钱,也不能买到食物。”

长安城的贵族们,个个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

据说,汉王李元昌的府中,粮食快要溢出来,仓库周围的老鼠比一般的兔子还大。

“各位父老放心,本王一定请求圣上,解决粮食一事。”

因为吴王李恪强行兑银一事,贵族们已经告到皇上那去。

李世民没有表明他的意思,对吴王恪的行为表示默许。

皇帝称自己身体抱恙,不便接见诸位大臣。

“皇上,吴王李恪欺我也,想当年,老臣替皇上打江山时,那小子还未出世。如今,他竟然爬到老臣头上,皇上,您要替老臣做主啊。”

“皇上……今儿个,您要是不见老臣,老臣就跪死在宫门口。”

以程枝节为首的老臣们真的跪在那。

“万岁爷,您看,程大人他们都跪在那许久了,您要不要去?”

“朕不去,恪儿做得对,反倒是他们,仗着自己有功,反而骄纵了去。程枝节也不想想,他也是农民出身,受尽人间疾苦,现如今不知体谅百姓,让他跪,真该好好反省反省。”

皇上默许吴王李恪的所作所为,大臣们开始无可奈何,只能背地里恨吴王李恪恨得咬牙切齿。这小子,竟然敢这样对待他们,亏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吴王。

“皇上,吴王恪求见。”

“恪儿,快,让他进来。”一听到是吴王恪,皇上来了精神,因为他知道,他最优秀的儿子替他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

“儿臣参见父皇。”

太宗疾步走到吴王跟前,“快起来,让父皇好好看看你,受委屈了没?”

“儿臣谢父皇关

心,一切安好。”

太宗高兴地拍拍吴王的肩膀,“这才是大唐皇子的风范,恪儿,你替父皇完成了父皇不可能完成的人物,只有才配做天子的后裔。”

太宗的话里暗含着深意,李恪也不是傻子,他听得出来,只是他有点失望,父皇不止一次说只有他才是大唐的储君。可到最后,还不是让大哥入主了东宫,而他只能远离长安去往吴地。

“儿臣不敢对其他有奢望,父皇,儿臣只想把眼下之事做好,为民分忧。”

“好,好,说得好,我的恪儿会为朕分忧。”

“父皇,儿臣此番前来,有一事相求。”

“说吧。”

“父皇,今年旱情严重,百姓食不果月复。如今,粮价持续上涨,一些商家、富豪,囤货居奇,把持整个市面,粮食挤压在仓库,迟迟不上市。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粮价,为的是大赚一笔。百姓们手中虽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太宗点点头,“恪儿,那你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请万岁降旨,让朝中王公贵族捐赠粮食。”

太宗望了望自己的儿子,“恪儿,你就不怕,朝中官员被你得罪尽了吗?”

李恪微微一笑,“父皇,儿臣就兑银一事已经得罪过他们了,得罪一次也是得罪,为了黎明百姓,儿臣愿意再得罪一次。”

“好,这才是我的李世民的儿子。”

“父皇,这是答应了?”

“明日早朝,父皇会降旨。你去吧,一定要潼关打井之事办好。”

“儿臣谨遵圣上之命。”

………………………………………………………

“王爷……王爷……王爷……”来人一路小跑,声音断断续续,看似很急,还没到府,就一路嚷嚷,喊着汉王李元昌。

“什么事啊,国公大人。”

“李恪……李恪,那臭小子。”老国公上气不接下气。

“李恪那兔崽子怎么啦?国公大人先坐下慢慢说。”

“王爷,您有所不知,今日早朝,皇上下旨,要咱们每个人按田亩征粮。听说,是李恪那混小子提出来的。”

“什么?李恪那龟孙子真是不知好歹。上次,从本王这里强征了两千两白银,还没找他算账了,又想来征粮,看我不宰了他。这回,我死也不征粮,本王就坐在粮仓门口,他要是敢征粮,就我本王身上踏过去。哼……”

“王爷,可不是吗?想我们这些元老们被这小子欺负得……”国公边说边叹气。

“哼……本王非得好好教训那臭小子。平日里,我哥哥还给我几分薄面。李恪算什么东西,我还是他叔子呢。”

没想到,李恪第一个就来到汉王李元昌的府上。

汉王是所有王公贵族中有名的钉子户。上次,哲威来收银子时就挨了舅舅的打。

这回,哲威跟在李恪身后,“王爷,要不咱们先去别家,再来这。”

“不,我这个七叔平日里最为骄纵,连父皇都不在他眼里。上次,兑银子时属他闹得最激烈。咱们只有在汉王这里收到了粮食,其他人才会乖乖交粮。”

“王爷说的极是,可关键是……”

“哲威,这个你不用管,本王自有办法。”

李恪走进汉王府,迎面就被一堆包菜打在身上。

“李恪,你这臭小子,你还真有种,你还敢来。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叔叔。上次兑银的帐还没跟你算,你今儿个倒自个儿来了。看本王不好好教训你。”

汉王李元昌说着,想直接上去给李恪一巴掌。

李恪一个侧身,汉王扑了个空。

汉王自知不是李恪的对手,只得罢手,“你小子有种。”

“来人啦,跟我去汉王府粮仓抬粮食。”

汉王忙喝道:“你们敢?你们这些***才也不睁开眼睛看看我是谁?我是当朝天子的弟弟,先皇最疼爱的儿子,我看你们谁敢?”

那些搬运粮食的士兵们停住脚步,杵在那,看看吴王,又看看汉王,到底听说的呢?

“你们跟着本王尽管去,出了事,有本王单着。”李恪带着士兵们前往汉王府的仓库。

“李恪,你……”汉王跟在李恪后面,一路上骂骂咧咧。“我知道你小子有一股子劲,可我告诉你,像你这种一生下来,爹不疼,娘不爱的,有什么资格爬到我的头上来?今天,我就把话挑明了,你要是敢从我这搬走一粒粮食,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

李恪没有理会他,到达仓库,命令仓库守卫,“开门。”

是吴王的命令,守卫不得不从,预备开门。

“不许开。”从后面冒出一个声音来,“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是听他的还是听我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