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113章:Yes or No

“既然王爷都这样想了,那就证明给老臣看,你有这能力做好这件事。”

岑文本故意装得比较得意,一副看不起李恪的样子。

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学生了,你越打击他,他就有那么一股子劲,偏要证明给你看。

没想到,李恪还真给他干上了,“不就得罪几个人吗?你以为我会怕吗?你等着瞧吧。”

李恪扔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离开。

第二天,他就带着柴哲威一行人挨家挨户去筹钱。

那个王公贵族个个都吃得肥嘴流油的。

“王爷,哎哟,这些年,连年收成不好,您看,我天天吃得是什么?都是白馒头。”

当李恪踏进那些国公府们,他们一个个在自己跟前哭穷。

其实,刚才还在院子里大鱼大肉,一听说吴王李恪来了,秦怀玉赶忙叫下人收起盘子,换上白面馒头。

秦怀玉是已故开国元勋秦琼之子。因为皇帝感秦琼之功绩,使其女晋阳公主下嫁秦怀玉,一直备受皇宠,年年岁岁皆有赏赐。可谓是家底丰厚,秦怀玉没什么作为,凭借父亲的功德,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秦怀玉虽说肥胖,但听说李恪来了,动作还是够利落,一把推开在怀的小妾,“快走。”

换上两个粗使丫头搀扶着自己,头上缠着绷带,装得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颤颤巍巍地出来迎接李恪。

“王爷,参加王爷。”

“起来吧,都病成这样了。”

“承蒙王爷关心,如今关中大旱,收成不好,臣心里那个急啊。万岁爷降旨要各位王公贵族兑钱打井,臣是有这个心却无能为力啊。王爷,您看,臣和公主日日以白面馒头为食。”

李恪一看他这样子,明知是装的,也没话说。

“是真的吗?本王听秦府可有良田前倾,应该家底丰厚吧。”李恪四处打量这院子。

周围到处是奇花异草。

一只狗跑过来,叼起地上的一块鸡腿啃起来。

那鸡腿还飘着肉香,一看就是刚刚扔的。

李恪走过去,赶走那只狗,捡起那块鸡腿,朝秦怀玉问道:“这是什么?”

秦怀玉支支吾吾,“这……”

“你不是说你天天以白面馒头为食吗?怎么还拿鸡腿喂狗呢?驸马真是心善啊,畜生大鱼大肉,人却粗茶淡饭。”

秦怀玉一见自己露馅了,也就不怕了,“王爷,不管你怎么逼我,我就是没钱,没钱,没钱,我就是不交,你能拿我怎么样?”

能拿他怎么样?他爹是大将军秦琼,是父皇的女婿,又不能动粗。

李恪忍着气,朝他瞪了一眼,“告辞。”

“王爷慢走,不送。”秦怀玉满不在乎地目送李恪离开。

“想要我兑钱,没门,就是没钱。”李恪都走远了,秦怀玉还在院子唠叨着,看来是铁了心肠不兑钱。

“王爷,我们都走几家了,家家都是这样,这些王公贵族也真是够狠的。”

“没办法,这帮子人,平日里就知道花天酒地,要他们拿出点钱来为老百姓做点事,他们个个都知道哭穷。”李恪摇摇头,他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乖乖掏出银子来。

看到这种状况,柴哲威有些退缩了。

“王爷,要不我们跟皇上说明情况,这事办不下去。”

“说,父皇早就知道这事办不下去,父皇也不敢得罪他们,这些人可是拼死拼活为父皇打江山的后人。父皇不能强迫他们,这种得罪人的事阁谁谁也不敢接,只有我李恪,有些人故意把他扔给我。”

“王爷,你是说,是岑文本引荐您的。”

“哼,不是他,还有谁,自从他投靠了四弟,他就处处给本王出难题。哲威啊,现在本王是骑虎难下。”

“哎……”柴哲威叹了一口气。

“问他们要,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想法子让他们交。走,我们先去潼关看看,打井的进程。”

“王爷……您可来了。”

负责打井的官员在那里无可奈何。

那些饥渴的灾民面对这毫无承诺的官府早已失去了耐性,“不是说,每天都会给我们结工钱,不给我们工钱怎么干活,什么时候会有水?让我们走吧,让我们离开这,我们活不下去了。”

到处是一片唉声叹气的贫民。

那时候,皇上下旨,只要参加打井的民众,家家按人丁计算,没人分一升米和一吊钱。如今,他们工作了快十天,朝廷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

别说是银子,就连半粒米也未见着。

愤怒的毁掉那些刚刚挖好的渠道,集体罢工,在管家临时搭建的帐篷前闹事。

负责工程的官员日日面对那些民众,却也无可奈何,朝廷的粮饷不下来,他也没办法。

李恪看着这些饥渴,穿着破旧的民众。

“大家静一静,我是吴王李恪,大家相信我,米和钱不日将会到你们手中。”

一位手拿着破碗,衣衫褴褛的老者望着高大帅气的李恪道:“王爷,不是我们不相信您,十几天前,朝

廷就承诺会给我们发银钱,可到现在还……没饭吃,没水喝,我们怎么干活。”

“王爷……不好了……”

正当李恪和那群民众说话间,一位慌慌张张地赶过来。

“什么事?”

“王爷,有些民众在坝上闹事,毁掉了那些刚刚修好的渠道。”

“什么?随我去那里看看。”

“不用去了,王爷,是我们毁的。”

“什么?那可是挖井的渠道,你们为什么?”

“王爷,朝廷的承诺一直没有下来,我们饿着肚子干了十几天,我们瞥了一肚子气,还不叫我们发泄么?”

明白了,李恪全明白了。

这下,他知道了,他有一定要用一些非常的手段让那些王公贵族乖乖兑钱和兑粮食。

无论如何,他都要做一下表率。

“哲威,你去,把我吴王府的存粮全搬过来应应急。”

哲威一听急了,“王爷,不能啊,王府那一百来号人要吃饭啊。”

“到时再说,先让这些百姓填饱肚子。”

听到吴王愿意拿出自己的存粮接济他们。

百姓们立刻就安静了。

“各位父老乡亲们,我李恪向大家保证,后天,我李恪一定会带着粮食来见大家,只要大家回到工地上继续挖井。”

百姓中领头的人说话了,“王爷,我们暂且相信您,但是后天没有见到粮食,我们一定会把原先的渠道全部毁掉。”

李恪点点头,眼下他要从那些薄情寡义的王公口中要粮食和银子。

……………………………………………………………

那日,吴王府大宴群臣,长安城的王公们都接到吴王李恪的邀请。

“老国丈,你说李恪这小子唱的是哪一出啊?不会是鸿门宴吧。”

那个年过八旬的国丈,“汉王不必担心,不管这小子怎么逼,就两个字,没钱。”

“就是,想从我们这里要钱,没门。”

吴王府的院子里坐满了宾客。

李恪出来时。

众人中,他们有的是太宗的亲兄弟,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皇上出生入死的兄弟。大部分人辈分比李恪高。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除了皇上,谁也不敢给他们脸色看。

李恪算什么,在他们眼里,他就是个不受宠的黄毛小子,不值一提。

那些人中,有人说话了,“李恪,你这小子召集我们过来就是要钱和要粮吧,我告诉你,没有,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些人中,分明有些人是倚老卖老。

仗着自己是老资格,李恪到自己根前,还得叫自己为叔叔。小子,你敢欺负到我头上来。

汉王李元昌本来就脾气不太好。特别是要他兑钱,那还不如割他肉。

李元昌率先牵起了头,公然挑衅李恪。

只见李恪不紧不慢,“各位王公们,你们个个备受皇恩,家中粮仓就满得快漫出来了,而百姓们却饥肠辘辘。”

“那关我们什么事?”一位老大臣冷不丁地冒出这句冷血的话。

这话赢得了人群中的一致呼声,王公们向找到了一个好借口般,理直气壮地一气呵成,“就是,关我们什么事?”

“好,说得好,关你们什么事?我问你们,没有百姓去春耕去秋收,你们怎么会衣食无忧地站在这里。”

任你怎么说,我就是铁石心肠,那些王公们齐刷刷地不理不睬。

“今天本王请你们来,可不是白来。圣上有旨,每位王公都必须按照田亩兑银两。如若有违抗者,本王会把你们去挖渠道。”

“去就去,我家里有的是家丁。”

“本王今儿个把话撂在这儿了,不是让家丁替你去,是你们亲自去。谁要是不兑银两的,明日本王会派人请你们去挖渠道,一道与百姓同甘共苦。”

人群中,有人骂道:“李恪,你小子敢。”

国丈首先斥怒李恪。

李恪走到他跟前,步步紧逼他。

老国丈往后退,“你想干什么?”

“国丈大人,你就等着,你看我敢不敢?”

那些王公们默不作声,他们爵位比李恪大,看那小子也只是嘴巴上说说,不敢动真格,均纷纷离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