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正文
第68节第二十二章巴丘小桥服孝芜湖诸葛吊丧(3)
有人禀报说吕蒙陆逊二位将军在外求见夫人的时候,小桥就命人把揪着她麻衣下摆哭成一团的周胤周循带下去。
婢女本来也要把周清抱走的,但是周清眼睛红通通的,却没什么眼泪,她不说话,只是用力摇头,抓着小桥的衣襟不撒手。
小桥看了看女儿,说有请。
吕蒙陆逊进来见礼:小桥已经得到孙权亲口许诺,是周瑜的正室夫人了,礼节上就不能马虎。
落座之后,吕蒙问夫人是怎么想的。
小桥说都督的遗愿只完成了一半,还不算完。
吕蒙有些不解:“那夫人为什么要将都督骨灰交给主公?主公拿去了,可就不好再拿回来
“子明将军不闻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我擅自主张,已经触怒主公,若一味自行其是,恐主公大怒,届时将无转圜余地。如今之计,暂且稳住主公,不致生变。我料这几日将有人到江东,必能解我等之困
“那夫人以为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陆逊沉吟了一会儿,他还很年轻,但举止间已经看出了老成的一面。
“等小桥说的简洁干脆。
稀里哗啦……
竹简从诸葛亮手里滑月兑,漂亮的撒了一地。
如果不是马谡在旁边扶着,诸葛亮的状态就会跟地上那些竹简一样。
“太快了……太快了……”诸葛亮自言自语着,她刚刚遭受一个重大打击还没恢复过来。
“军师……军师!”
诸葛亮根本没听见马谡在叫自己:“怎么会这么快……我以为是今年冬天……我还正想给师姐写封信提醒她……”
“军师,这件事……要立刻禀报主公和诸位将军吗?”
“恩……等等!先去禀告主公,请主公召集众位将军统一宣布,但不可广为泄露,尤其是夫人那里,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马谡觉得这种事儿瞒不住:“夫人那里迟早会知道的……”
“先耽搁过了这几天再说,我怕她会以此为借口闹着回江东吊唁……”
“她的去留难道不是主公说了算?主公不同意她就不能走啊!”
“让她知道了事情会变的很复杂,幼常,你愿意冒各种风险吗?”诸葛亮有点不耐烦,她现在心里想的全是周瑜突然亡故的事,她才不会说她真正的想法是不想让孙夫人回江东然后去周瑜的灵堂大闹。
刘备很配合诸葛亮的开了紧急会议,诸葛亮跟众人说我要去江东吊唁。
众人没有一个同意的,就赵云好点,但只是没反对而已。
孙刘联盟如今就是个架子,说难听点,周瑜去世,荆州这里不载歌载舞欢庆就是好的了,还去吊唁什么?就算去了,估计对方也不领情,弄不好再把诸葛亮扣下——主公你还能再找一个军师来吗?
诸葛亮对此没觉得意外,她就是要去。
伊籍捋了捋胡髯,问了一个挺重要的问题:“谁为继任者?”
一句话点醒众人,对哦,谁会接替周瑜呢?
“鲁肃诸葛亮说,“肯定是他
恩,好像也确实没别人合适了。
“这人有长者之风,而且是力主联盟的,应该不会做出什么有害联盟的事情
这一点大家也都承认,问题是人是会变的,谁能保证一定不会出什么事呢?
看着大家都沉默不语,诸葛亮也不焦躁,她只要得到刘备的首肯就够了,而她确信自己有足够的筹码说服刘备。
“公瑾新丧,江东人心略有动荡,亮此去江东,为主公寻得英才,诚为美事
哦——刘备的眼睛亮了,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2世纪最贵的是什么?还是人才。刘老板和孙老板对曹老板无限的怨念中就包括了他占的那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儿——颍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曹老板那儿收人才从来都只嫌数量太多质量不好,跟薅韭菜一样一抓一把逮着不好看的还得扔出去,这一方面荆州和江东都没什么优势。
“孔明有目标么?”刘皇叔很谨慎,人才也得分档次不是,万一弄来都是歪瓜劣枣还要搭个诸葛亮进去就得不偿失了。
“凤雏先生——主公听说过么?”一开口就是极品。
于是会议一致通过:送诸葛亮去江东。
诸葛亮附带一个条件:赵云已经去过一次了,各方面都熟,让她送我。
又一致通过。
现在赵云就郁闷的坐在船头看着诸葛亮眼泪不停的流。
“小猪你别哭了
“赵小云你真是没心没肺
“我在江东的时候听到的看到的事情都在告诉我:周师姐早点死是好事
“p,你懂不懂什么叫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话你跟周师姐说去
赵云把生死一向看的很开,虽然读书不如诸葛等人多,但是她朴素的世界观奇迹般的和佛家经典有重合之处:佛家曰生老病死都是苦,生也是一种痛苦。赵小云想既然是痛苦,总有过去的时候,坚持个几十年就差不多了。就像自己曾经告诉自己的一样,忍过那两个小时,爱咋地咋地。如今也不过是把两个小时改成几十年,本质还是一样的。
郭嘉曾经赞叹赵云说她如果生在战国时代可能就没庄子什么事儿了,“鼓盆而歌”一定是赵云干的。
管仙庭曾经在第一眼看到赵云后就评价说“师姐有大将之风”,甚有识人之明。
“我们本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在这里举目无亲,除了抱团取暖还能怎么办?现在周师姐去了,我们又少了一个可以抱团取暖的人,难道不应该哭吗?不是为了师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放心吧,小猪。如果轮到你离开,我也一定不会哭的
听见赵云这句话,诸葛亮能言善辩的技能突然锁死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许是件好事……
诸葛亮的船先到了巴丘,得知灵柩已前往芜湖,又追往芜湖,一到目的地,诸葛亮就带人直奔灵堂。
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除了江东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有感怀周瑜,远远在灵堂外围致意的路人。
这种到处穿白戴孝还哀声不断的环境很容易感染人,诸葛亮看着面容哀戚的人们,想到初到江东时这些人的意气风发,唯一的不同只不过在于周瑜去世了。
周师姐。
诸葛亮落下泪来,迈进了门槛。
门口的人被惊动:“何人?”
“荆州牧刘皇叔特命亮前来致意
现在江东没有人不认识诸葛亮的,一个联盟的派人来吊祭实属平常,诸葛亮和赵云很顺利的一直走到大堂上。
迎面那口桐油黑漆的大棺材实在刺眼,那里面躺着周瑜,诸葛亮一点一滴的回忆起来:现世里爱护她们的师姐,没少给她们收拾烂摊子,当年偷养殖户的鱼的事情,还是靠周瑜和郭嘉去摆平的,学校给的处分,也是这两个人费了好大的劲儿给取消的,一旦闯了祸,第一反应是找周瑜,温柔的周师姐总是护短的,当然郭师姐也护短,可是挨郭嘉两句训斥也是逃不了的。至于来到这个世界……这都是自己造成的……周师姐没追究。所以周师姐是个好人,双方各为其主但是周师姐从来没想过要害自己,反倒是自己颇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从江夏、南郡,一路再到荆州。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会让着自己了,除了赵云,再也没有可以毫无顾忌调侃甚至有些恶意的捉弄的人了。
孙刘联盟,也快要瓦解了吧?虽然周瑜是最不怕联盟瓦解的一个,但是她的存在,总是反过来维持了这个联盟。如果不是因为众人为了反对周瑜而顺便反对拆散联盟,天知道联盟能存在多久。
现在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不在了,支持这个联盟的人,又能支持多久呢?
以后的一切,大概就真的要自己去面对了。
诸葛亮双手扶地,痛哭失声:“师姐……”
旁边就是孙权,再后面排着小桥,带着三个孩子。诸葛亮就像没看见他们,这些被无视的人似乎也没心情去计较。
赵云走上前来,展开祭文,替诸葛亮捧着,提醒她别忘记自己是谁,来干什么的。
诸葛亮哽咽着,手抖的抓不住帛书。
赵云叹了口气:“我替你读吧?”
呜呼公瑾,既别永伤。美矣宾朋,良矣师长。……
赵云努力读得快一点,诸葛亮的情绪有点不对头,她越哭越厉害了。几句祭文下来即使迟钝如赵云也看出来,诸葛亮不是在抄演义里的内容,她是真的在纪念周师姐。
但是赵云还是低估了诸葛亮的情绪。
在赵云读到“教以义理,明以真实。俨思声静,儒雅修仪”的时候,诸葛亮突然扑向周瑜的棺木,一边用额头撞着棺木一边大哭:“师姐……师姐……你留下我们……”
赵云不能读了,她急忙走上前,拉住诸葛亮,小声在她耳边说:“小猪!你干什么!这里这么多人看着!”
旁边一个脆生生的童音也响起来,伴随着一只递过绢帕的小手:“孔明先生,我娘请你节哀
诸葛亮抬起朦胧泪眼来看,是周瑜的女儿,周清。
诸葛亮抽泣着接过小姑娘手里的帕子:“替我……谢过……谢过夫人……”
但是一转头诸葛亮继续哭声震天,而且有抽过去的倾向。
赵云只好架着诸葛亮往外面拖,毕竟万一晕在里头了是个麻烦事儿。
作者的话:
历史上诸葛亮没吊祭过周瑜……吊祭周瑜的荆州代表是庞统……作者没有去研究庞统是怎么跳槽的,说跳槽是因为他开始被周瑜辟为功曹是真的……
至于祭文就是胡说八道了,作者不愿意抄三国演义,所以都是自己瞎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