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4.第二十二章 巴丘小橋服孝 蕪湖諸葛吊喪(3)

第2章正文

第68節第二十二章巴丘小橋服孝蕪湖諸葛吊喪(3)

有人稟報說呂蒙陸遜二位將軍在外求見夫人的時候,小橋就命人把揪著她麻衣下擺哭成一團的周胤周循帶下去。

婢女本來也要把周清抱走的,但是周清眼楮紅通通的,卻沒什麼眼淚,她不說話,只是用力搖頭,抓著小橋的衣襟不撒手。

小橋看了看女兒,說有請。

呂蒙陸遜進來見禮︰小橋已經得到孫權親口許諾,是周瑜的正室夫人了,禮節上就不能馬虎。

落座之後,呂蒙問夫人是怎麼想的。

小橋說都督的遺願只完成了一半,還不算完。

呂蒙有些不解︰「那夫人為什麼要將都督骨灰交給主公?主公拿去了,可就不好再拿回來

「子明將軍不聞老子雲︰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我擅自主張,已經觸怒主公,若一味自行其是,恐主公大怒,屆時將無轉圜余地。如今之計,暫且穩住主公,不致生變。我料這幾日將有人到江東,必能解我等之困

「那夫人以為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什麼?」陸遜沉吟了一會兒,他還很年輕,但舉止間已經看出了老成的一面。

「等小橋說的簡潔干脆。

稀里嘩啦……

竹簡從諸葛亮手里滑月兌,漂亮的撒了一地。

如果不是馬謖在旁邊扶著,諸葛亮的狀態就會跟地上那些竹簡一樣。

「太快了……太快了……」諸葛亮自言自語著,她剛剛遭受一個重大打擊還沒恢復過來。

「軍師……軍師!」

諸葛亮根本沒听見馬謖在叫自己︰「怎麼會這麼快……我以為是今年冬天……我還正想給師姐寫封信提醒她……」

「軍師,這件事……要立刻稟報主公和諸位將軍嗎?」

「恩……等等!先去稟告主公,請主公召集眾位將軍統一宣布,但不可廣為泄露,尤其是夫人那里,能瞞多久就瞞多久!」

馬謖覺得這種事兒瞞不住︰「夫人那里遲早會知道的……」

「先耽擱過了這幾天再說,我怕她會以此為借口鬧著回江東吊唁……」

「她的去留難道不是主公說了算?主公不同意她就不能走啊!」

「讓她知道了事情會變的很復雜,幼常,你願意冒各種風險嗎?」諸葛亮有點不耐煩,她現在心里想的全是周瑜突然亡故的事,她才不會說她真正的想法是不想讓孫夫人回江東然後去周瑜的靈堂大鬧。

劉備很配合諸葛亮的開了緊急會議,諸葛亮跟眾人說我要去江東吊唁。

眾人沒有一個同意的,就趙雲好點,但只是沒反對而已。

孫劉聯盟如今就是個架子,說難听點,周瑜去世,荊州這里不載歌載舞歡慶就是好的了,還去吊唁什麼?就算去了,估計對方也不領情,弄不好再把諸葛亮扣下——主公你還能再找一個軍師來嗎?

諸葛亮對此沒覺得意外,她就是要去。

伊籍捋了捋胡髯,問了一個挺重要的問題︰「誰為繼任者?」

一句話點醒眾人,對哦,誰會接替周瑜呢?

「魯肅諸葛亮說,「肯定是他

恩,好像也確實沒別人合適了。

「這人有長者之風,而且是力主聯盟的,應該不會做出什麼有害聯盟的事情

這一點大家也都承認,問題是人是會變的,誰能保證一定不會出什麼事呢?

看著大家都沉默不語,諸葛亮也不焦躁,她只要得到劉備的首肯就夠了,而她確信自己有足夠的籌碼說服劉備。

「公瑾新喪,江東人心略有動蕩,亮此去江東,為主公尋得英才,誠為美事

哦——劉備的眼楮亮了,這個條件太誘人了。

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2世紀最貴的是什麼?還是人才。劉老板和孫老板對曹老板無限的怨念中就包括了他佔的那塊人杰地靈的寶地兒——潁川。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曹老板那兒收人才從來都只嫌數量太多質量不好,跟薅韭菜一樣一抓一把逮著不好看的還得扔出去,這一方面荊州和江東都沒什麼優勢。

「孔明有目標麼?」劉皇叔很謹慎,人才也得分檔次不是,萬一弄來都是歪瓜劣棗還要搭個諸葛亮進去就得不償失了。

「鳳雛先生——主公听說過麼?」一開口就是極品。

于是會議一致通過︰送諸葛亮去江東。

諸葛亮附帶一個條件︰趙雲已經去過一次了,各方面都熟,讓她送我。

又一致通過。

現在趙雲就郁悶的坐在船頭看著諸葛亮眼淚不停的流。

「小豬你別哭了

「趙小雲你真是沒心沒肺

「我在江東的時候听到的看到的事情都在告訴我︰周師姐早點死是好事

「p,你懂不懂什麼叫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話你跟周師姐說去

趙雲把生死一向看的很開,雖然讀書不如諸葛等人多,但是她樸素的世界觀奇跡般的和佛家經典有重合之處︰佛家曰生老病死都是苦,生也是一種痛苦。趙小雲想既然是痛苦,總有過去的時候,堅持個幾十年就差不多了。就像自己曾經告訴自己的一樣,忍過那兩個小時,愛咋地咋地。如今也不過是把兩個小時改成幾十年,本質還是一樣的。

郭嘉曾經贊嘆趙雲說她如果生在戰國時代可能就沒莊子什麼事兒了,「鼓盆而歌」一定是趙雲干的。

管仙庭曾經在第一眼看到趙雲後就評價說「師姐有大將之風」,甚有識人之明。

「我們本來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在這里舉目無親,除了抱團取暖還能怎麼辦?現在周師姐去了,我們又少了一個可以抱團取暖的人,難道不應該哭嗎?不是為了師姐,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放心吧,小豬。如果輪到你離開,我也一定不會哭的

听見趙雲這句話,諸葛亮能言善辯的技能突然鎖死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許是件好事……

諸葛亮的船先到了巴丘,得知靈柩已前往蕪湖,又追往蕪湖,一到目的地,諸葛亮就帶人直奔靈堂。

前來吊唁的人很多,除了江東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有感懷周瑜,遠遠在靈堂外圍致意的路人。

這種到處穿白戴孝還哀聲不斷的環境很容易感染人,諸葛亮看著面容哀戚的人們,想到初到江東時這些人的意氣風發,唯一的不同只不過在于周瑜去世了。

周師姐。

諸葛亮落下淚來,邁進了門檻。

門口的人被驚動︰「何人?」

「荊州牧劉皇叔特命亮前來致意

現在江東沒有人不認識諸葛亮的,一個聯盟的派人來吊祭實屬平常,諸葛亮和趙雲很順利的一直走到大堂上。

迎面那口桐油黑漆的大棺材實在刺眼,那里面躺著周瑜,諸葛亮一點一滴的回憶起來︰現世里愛護她們的師姐,沒少給她們收拾爛攤子,當年偷養殖戶的魚的事情,還是靠周瑜和郭嘉去擺平的,學校給的處分,也是這兩個人費了好大的勁兒給取消的,一旦闖了禍,第一反應是找周瑜,溫柔的周師姐總是護短的,當然郭師姐也護短,可是挨郭嘉兩句訓斥也是逃不了的。至于來到這個世界……這都是自己造成的……周師姐沒追究。所以周師姐是個好人,雙方各為其主但是周師姐從來沒想過要害自己,反倒是自己頗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從江夏、南郡,一路再到荊州。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會讓著自己了,除了趙雲,再也沒有可以毫無顧忌調侃甚至有些惡意的捉弄的人了。

孫劉聯盟,也快要瓦解了吧?雖然周瑜是最不怕聯盟瓦解的一個,但是她的存在,總是反過來維持了這個聯盟。如果不是因為眾人為了反對周瑜而順便反對拆散聯盟,天知道聯盟能存在多久。

現在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不在了,支持這個聯盟的人,又能支持多久呢?

以後的一切,大概就真的要自己去面對了。

諸葛亮雙手扶地,痛哭失聲︰「師姐……」

旁邊就是孫權,再後面排著小橋,帶著三個孩子。諸葛亮就像沒看見他們,這些被無視的人似乎也沒心情去計較。

趙雲走上前來,展開祭文,替諸葛亮捧著,提醒她別忘記自己是誰,來干什麼的。

諸葛亮哽咽著,手抖的抓不住帛書。

趙雲嘆了口氣︰「我替你讀吧?」

嗚呼公瑾,既別永傷。美矣賓朋,良矣師長。……

趙雲努力讀得快一點,諸葛亮的情緒有點不對頭,她越哭越厲害了。幾句祭文下來即使遲鈍如趙雲也看出來,諸葛亮不是在抄演義里的內容,她是真的在紀念周師姐。

但是趙雲還是低估了諸葛亮的情緒。

在趙雲讀到「教以義理,明以真實。儼思聲靜,儒雅修儀」的時候,諸葛亮突然撲向周瑜的棺木,一邊用額頭撞著棺木一邊大哭︰「師姐……師姐……你留下我們……」

趙雲不能讀了,她急忙走上前,拉住諸葛亮,小聲在她耳邊說︰「小豬!你干什麼!這里這麼多人看著!」

旁邊一個脆生生的童音也響起來,伴隨著一只遞過絹帕的小手︰「孔明先生,我娘請你節哀

諸葛亮抬起朦朧淚眼來看,是周瑜的女兒,周清。

諸葛亮抽泣著接過小姑娘手里的帕子︰「替我……謝過……謝過夫人……」

但是一轉頭諸葛亮繼續哭聲震天,而且有抽過去的傾向。

趙雲只好架著諸葛亮往外面拖,畢竟萬一暈在里頭了是個麻煩事兒。

作者的話︰

歷史上諸葛亮沒吊祭過周瑜……吊祭周瑜的荊州代表是龐統……作者沒有去研究龐統是怎麼跳槽的,說跳槽是因為他開始被周瑜闢為功曹是真的……

至于祭文就是胡說八道了,作者不願意抄三國演義,所以都是自己瞎編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