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正文
第69節第二十二章巴丘小橋服孝蕪湖諸葛吊喪(4)
安排靈堂的人準備工作做得很足,專門給諸葛亮這樣的人準備了休息的偏房間。
結果是安排的人一走諸葛亮就放開了架在趙雲脖子上的手臂。
「小豬你沒事兒啦?」趙雲很詫異。
「早沒事兒了好麼,你一上去拉我我就清醒了
「那你一副暈過去的樣子!」
「廢話!我不暈過去怎麼出來?有人有話要跟我說吶
「什麼話?」
諸葛亮把藏在垂胡袖里周清遞給她的手帕拿給趙雲看︰「自己看
折疊的手帕上繡著三朵紫色的花,趙雲認不出,看著像菊花︰「這是什麼?菊花?」
「是菊科的,叫紫菀
「那又怎麼樣?」
「菀音同晚,是說晚上,三朵是指三更,這是約我們見面的,有人有話要跟我們說,又不方便直說,要避人耳目
趙雲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諸葛亮︰「小豬你沒病吧?就這三朵紫菊花能證明什麼啊?你想太多了吧?說不定就是有人喜歡這種花才在手帕上繡的呢?」
「那請你告訴我什麼人喜歡在手帕上用胭脂寫字呢?」諸葛亮嚴肅的說著,展開了疊著的手帕,趙雲有些傻眼——那上面是用胭脂寫的「來」。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字,我也不會想到繡花圖案的隱含意思,可是有這個字就不一樣了,你見過請別人做客不說明時間的麼?」
「那為什麼不順便說明地點啊?」
「怕別人知道唄,到時候守株待兔一網打盡怎麼辦
「那為什麼又要說時間?」
「見面時間是深夜,怕你睡的太早!」
「什麼事要這麼秘密的談啊?」
「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又不是神仙!」
「這個……」趙雲指著手帕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這個是周師姐的女兒給你的吧,說是她娘讓她給的?」
「對啊
「不會是小橋要跟你私奔吧!」趙雲驚呼。
諸葛亮抄起矮幾上一只陶盆就扔過去︰「信不信我抽死你!胡說什麼呢!你以為這世上的人都跟朱編似的沒節操!」
入夜,諸葛亮和趙雲就原地留宿了,三更時分,果然有人來輕輕叩門。趙雲打開門,竟然是周清。
小姑娘在麻衣外面罩了一件黑披風,裹得嚴實的很,在夜色中不顯眼。
「孔明先生?我娘請你去小小的年紀,一點也不慌亂,趙雲想起了干女兒諸葛今,不知道亂世中孩子們是不是成熟的都早。
諸葛亮點頭,趙雲想跟著,被攔住了。
諸葛亮看看趙雲︰「趙小雲,你別去了,就留在這里
「可是如果……」
「費這麼大周折,但不是用來對付我的。如果我天亮還沒回來,你直接去找吳侯要人
趙雲點點頭,諸葛亮也不是完全信任對方嘛。
諸葛亮跟著周清七拐八繞走進一間暗室。
「夫人何在?」
突然燈花爆了一下,諸葛亮看清了那個正站在青銅樹旁一盞一盞點燈的美人。
「小橋夫人?」
「是我。先生請坐
分賓主落座,小橋開門見山︰「妾今日特欲向先生求計
這連諸葛亮也沒想到︰「夫人欲問我何計?」
小橋說了周瑜的遺願,又說現在骨灰落在了孫權手中。
「偷出來已經是不可能了,主公派心月復人日夜看守,有沒有辦法讓主公自己送回來?」
原來我哭師姐的時候,師姐並不在棺木里,諸葛亮想。
「听夫人所言,這卻難辦
「先生請勿推辭。都督在日,常贊先生有神出鬼沒之計,引為知己。如今之事,只能仰賴先生了!」
諸葛亮覺得很為難︰「夫人連呂蒙將軍和陸遜將軍處都問過了,他們也無良策,我一時之間,怎麼想的出來?再說,計策如果用的不好,被吳侯發覺,皇叔也要怪我多事
「先生!」小橋站了起來,「莫非先生有意待價而沽?」
「絕無此意諸葛亮覺得很冤。
小橋思索了一會兒,咬了咬下唇,仿佛終于下定了決心︰「我也知此事弄險。既然如此,絕不令先生白忙,我……願意付出代價
諸葛亮臉色變了︰「夫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好像我是為了佔夫人便宜才幫忙的。既然如此,夫人自己想辦法吧,我不管了說完,諸葛亮起身要走。
「先生留步!」
諸葛亮毫不理會。
「先生不想听听代價為何嗎?」
諸葛亮心說我才不想知道……
「先生豈不聞龐統龐士元大名!妾願以之交換!」
諸葛亮停住了腳步,轉回身︰「鳳雛先生?!」
龐統現在周瑜手下為功曹,本來是打算重用的,但是還沒來得及提拔,周瑜就去世了。
諸葛亮自從徐庶走後就開始琢磨這件事,但是一想到周瑜就覺得不太好辦,周瑜不可能不知道龐統的能耐,也就不可能不提防著劉備把人才挖走。
但是諸葛亮還是做了嘗試,她寫了封信給自己的二姐,希望嫁入龐家的二姐有機會幫她把信轉交給龐統。
沒想到現在小橋卻主動提出來了。
「先生若幫我,我自有辦法令龐士元去江東而就荊州小橋胸有成竹。
諸葛亮嘆了口氣︰「夫人,您這是幫周都督還是害周都督啊。周都督當年費盡心機把龐士元收歸麾下就為了他有一天幫忙治理江東,你現在把好容易找到的人才往外推,豈不辜負周都督當日一片苦心?」
「都督為江東費盡心血,又有什麼好處?是江東諸人對不住都督,不是都督對不住江東!如今,都督已歿,江東好壞,已經和都督沒有關系了。沒有都督的江東,我又有什麼可珍惜的?」
諸葛亮無話可說,女人偏執起來都不好惹,眼前就有個現成的例子。
輕揮羽扇想了一會兒,諸葛亮慢慢說到︰「一般的主意,對吳侯肯定是無效的了……就算讓人去勸說他也肯定听不進去……既然如此,不如就走點偏門的主意吧?人不能說,就讓怪力亂神來說……」
小橋的眼楮亮了︰「還請先生明言!」
「吳侯在令先主公在世的時候,沒有什麼表現,可見他對令先主公還是頗有忌憚。那就讓令先主公和周都督英靈不泯的天天秀恩愛給他看,讓他意識到兩件事︰第一,他努力拆散了半天,結果無效;第二,惹急了英靈說不定殃及自身。這麼嚇唬嚇唬,他可能就送回來了。不過,一定得是只有他能看明白的,立刻就能聯想到是怎麼回事的那種場景
「先生能說的再詳細點嗎?」
「恩……孫討逆曾經送給都督什麼東西嗎?」
小橋努力回憶著︰「這個……這個倒不多……不如後來主公送得多……恩,有一支笛子!不過赤壁之戰的時候燒掉了……」
「別的呢?書卷筆墨兵器戰具馬匹什麼都算!」
「啊!」小橋突然想起來了,「馬!先主公送給都督一匹白馬!他自己騎的是一匹紅鬃烈馬!」
「太好了!就是這個!」諸葛亮也很激動。
「可是……那兩匹馬……已經死了……死了幾年了……那匹白馬死的時候,都督還很傷心來著
「沒關系!不影響!」諸葛亮斷然下了結論。「夫人還能找出類似的兩匹馬嗎?不用一模一樣,差不多就行
「先生是說笑呢?這可是江東!兩匹馬還沒有?又不是洛陽!」
夫人這個時候您就不要吐槽洛陽了好嗎人家被燒過也是很可憐的……諸葛亮想。
于是,連續幾天清晨,蕪湖的民眾常能在霧氣中看到一匹純白的馬和一匹赤紅的馬親昵的沿著蕪湖的江邊踱步,時快時慢,交頸嘶鳴,每次都沿著固定的路線,走到一處小樹林中,就不見了。有好事者還追著去探尋過,竟然真的杳無蹤影。
天天如此,于是人們紛紛傳說這是神仙顯靈,也有說是天馬臨凡的。
而幾個輔佐過孫策的老臣,則不約而同想到了別的什麼。
消息很快傳到了孫權那里。
孫權親自觀看了一次。
張昭等人聯名進諫了一次。
孫權又想了幾天。
這幾天關于神馬的傳說越鬧越凶。
孫權終于放棄了。
吊喪結束,周瑜的靈柩要繼續返回廬江,諸葛亮也要回荊州了。
小橋抱著周瑜的骨灰罐送別諸葛亮︰「多謝先生。都督這下能得償所願了
「夫人確定這的確是師……呃,周都督的骨灰麼?」
小橋笑了︰「當初主公怕有人偷換,罐子一到手就命人用臘封住了。如今罐子沒變,臘封也是當日的樣子,斷不會有錯,如果真有什麼不對,我就讓‘神馬’再鬧幾天
「夫人威武諸葛亮真心實意的說。
「先生請回吧,我說到做到,三月後龐士元一定往荊州去,先生勿疑
「一切拜托夫人了
就此別過。
諸葛亮走到趙雲面前︰「發什麼愣,趙小雲,開船了
「我還是想不通,你怎麼讓那兩匹馬按固定路線走的?又沒人看著!」
「說到這個,還得感謝司馬?」
「?」
「《晉書武帝紀》里說……哦,武帝就是司馬的孫子,如果歷史沒什麼變化的話。那里面說武帝後宮美女太多,他就每天駕羊車,車停在哪里,他就臨幸哪里。胡貴嬪為了留住羊車,密令侍女們用鹽水灑地,並且寢宮四周插上帶露水的竹葉,羊車每當經過她的宮殿,羊就舐地不去。馬也是一樣的道理啊,現在又是夏天,馬匹也是要補充鹽分的好嗎?我讓人在固定的路線上灑了鹽水,就這麼簡單
「那走到小樹林里消失不見呢?」
「你忘了我的八卦陣啦?困住馬不容易,困住幾個好奇的人還不難吧
「哦……小豬,有句話我早就想跟你說了
「恩?如果是夸我你就快點說
「‘孔明妙計安天下,只用夫人不用兵。’」
趙雲說完,一溜煙的跑了。
諸葛亮在後面模出袖子里的銅印,毫不客氣的砸出去。
作者的話︰
紫菀花分布地其實在河北東北等地……江南的人不見得很熟……但是周都督原來是三河工大的嘛,在北方啊,所以她知道這種花並告訴小橋是有可能的。
孫策的確是個不信邪的人,但是孫權目睹了大哥的早逝,可能對神靈之類多少有些敬畏,所以諸葛亮的計策才會好用。而且孫權雖然也是喜歡周瑜的,他的這種喜歡仍然不是無代價的,對他來說,江山的意義肯定遠大于周瑜,所以權衡利弊之後,他會理性的放棄周瑜的骨灰,說到底一句話——還是愛的不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