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辎重营 第二十六章 元青花

张知秋地这个抛石灰包的创意,着实地是让满营地军官们都流下来满头地冷汗,有几个军官面现不虞地想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什么也没有说,但却是就此有意无意地离张知秋站远了许多。

按照张知秋地建议,满营地官兵与役夫进行了大致地混编,基本是按年龄段来划分,然后再按身体条件来筛选,将所有的人都分为三个梯队。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张知秋也做出了解释:看起来这样分散了兵力,会降低战斗力,但是这些士卒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鼓舞役夫们地士气,这样整体平衡下来的话,辎重营的战力应该还是整体提升的。

第一梯队的人,包括营中所有的军官在内,集中了营内最为健壮地士卒和役夫在内,于弓箭手射完三轮弓箭后便需立即就位,当马匪行进到一百米处时便开始投枪!

当然,阖营人中,包括张知秋在内,估计是没有人能够逆天地将一杆普通的长枪扔出一百米远的——哪怕就是修正过重心的长枪也不行。

不过,当长枪扔出之后,马匪也很快就越过一百米线了,当长枪到了强弩之末地开始乏力地时候,马匪们却是正在以每小时上百公里地速度迎了上来……

事实上,在张知秋地规划中,能够造成杀伤力的,原也没有太多指望这些临时地投枪手们,主要还是要靠马匪来“自寻死路”。

在马队地集团冲锋之下,任何单人独马地转向和驻足都是痴心妄想,哪怕前边眼瞅着是个大坑,也只能是睁着眼地跳进去——你就是不想跳,后边的人马也会把你顶下去的……

在张知秋地规划中,第二组的人是以军中士卒和青壮役夫组成的,他们才是绝对地主力军,人数也最多。

这些人便不需要看白线了,届时也根本就看不到了——群马奔腾之下地黄土地,即便此刻场地湿润、浮尘较少,人慌马乱之下也绝不靠谱。

张知秋对他们地安排是,只要第一轮的人投完两根长枪,第二组地人便马上开始投第一根,所有的长枪都是以四十五度倾角抛出,有多大力气就使多大的力气。

第三组就是营中剩余地所有老弱,他们每人也能分到一根长枪,但却不是要自己来用的——这时如果马匪的残余在哪里所剩人多的话,这些人就要把自己的长枪送到哪个方向地一、二组人手里,再由他们来投这最后的一轮。

以张知秋地估计,三组人,每人能够都投出这两根长枪之后,这些马匪如果还没有死绝,也已经应该是奔到壕沟地前方了。

到了这时,已经缓过些劲来的弓箭手们,应该可以继续射出一到两箭来收尾了。

当然,如果这些马匪到了此时竟然还没有死尽死光的话,那他们就必须要停下来填壕沟了——这些壕沟地宽度,却是足以使这些奔马中地绝大多数都无法一跃而过的。

事实上,即便是有较为强悍地马匹侥幸地跳过了壕沟,那被刻意地修理的成为“陡崖”地、用壕沟土所堆砌地泥土墙,也会让那些马匹迎面地碰一鼻子泥而直接掉到壕沟里的。

如果有足够地模板的话,张知秋其实是准备直接地建一条“真正”地长墙的:两面模板往地上一竖,然后直接往中间填土就成,只要堆起个两米,就是“神马”来了也不怕。

不过,事起仓促、情况紧急,张知秋直接将辎重营中众多地双轮大车作为“地基”放到了壕沟地内侧,然后以此为基础直接码土砌墙,效果虽然差些,但基本上也算是差强人意。

最重要的,它们可以满足张知秋所要求地“速度”。

既然刺客都已经派来了,那么这些军队的来袭也就应当是不远了——营中虚实已然为人所皆知,他们肯定也是不会再继续地在那个山沟里傻等下去了!

当然,如果更有逆天的马匹竟然可以越过这条泥墙的话……

好吧,迎接它的,将是泥墙下紧连着地第二条不那么宽、但却同样有够深地壕沟!

等张知秋嘴不停歇地将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完之后,帐中所有人看张知秋地眼神都已经是骇然色变了,即便是之前大大咧咧、桀骜不驯地张建西,此刻也是一本正经地肃立一旁,目视正前方!

大家也都曾久经战阵,但张知秋地这一套安排,他们以前还真是闻所未闻。

但是,大家却也全都不是傻子,面对这样地安排,每个人地心中都是泛起一股子地冷气:如果是自己带兵来攻打这个营寨的话,只怕今日就是不全部地折损在这里,猝不及防之下,伤筋动骨却是难免的了!

张知秋在逐一地将帐内的人安排的七零八落之后,却仍是有些意犹未尽地模着鼻子凝眉苦思:似乎还有些什么极为关键地东西,自己好像是给遗漏了呢……

看见张知秋终于停歇下来,张继宗满脸笑容、两眼放光地大喊:“快给先生上茶,上最好地铁观音茶,用我的那套元青花瓷茶具!”

要说张知秋一直嘴不歇气地唠叨了这许多,也确实是有些口干舌燥;但张继宗这一喊,他却是终于脑中灵光一闪,哈哈大笑起来。

“不错,不错!”张知秋笑着一拍桌案:“元青花,就是它了!”

眼见张知秋口喊“元青花”又笑的如此欢畅,帐内众人不禁有些发呆犯懵,不明所以。

此刻距元亡也才二百多年,元青花虽然少见,但却绝不罕见,尤其是在山西这等本身地处边关、又商贸极其发达之地,每年从草原上也还能回流回许多昔年被蒙古人带走的青花瓷,却也并非如何贵重之物。

“哈哈,先生竟然也是有此喜好……”一旁地张继宗一愣之后却是大喜:“为兄这套青花非同一般,乃是出自鞑子地宫廷大内,绝对是精品中地精品啊!”

张继宗虽然身为军中虞候,但薪俸普通,兼也并无什么其他来钱之处,也就能够时不时地玩玩这元青花,偶尔遇到一件喜爱地精品瓷器,虽非入不敷出,但也经常是捉襟见肘的。

“张兄弟喜欢这劳什子地青花瓷,回头老哥哥送你一些就是!”

没等张知秋答话,一旁已是有人插话进来,声音粗豪,语气大方,却正是帐下左首第一人,张建西。

事实上,敢于在张继宗说话之际插嘴的,整个辎重营也不满一掌之数,其他人既没有那个资历,也没有那个胆量。

到不是说张继宗会对他们如何,而是一心树立、并维护张继宗在军中威信地张建东肯定会来找他们地麻烦,况且那还真不是一般地麻烦。

所谓地“千金买骨”、“杀鸡儆猴”——但凡你能想到的类似理由,此际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套在这里,由此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何那些张建东地亲戚们不愿惹麻烦地原因了!

站在右首第一人地张朝晋眼神一凝,嘴巴一动就要开口,他身边地老丈人赵普却是脚底一软地歪斜在他的胳膊上,让张朝晋好一阵子地手忙脚乱。

“这把椅子,还是赵大人您来坐吧,身体要紧,况且您搞成如今这样,那也是为了大帅的缘故!”

张知秋一边肉麻地拍着不在场地张建东的马屁,一边手疾眼快地亲自将帐中唯一地那把椅子搬到了赵普地下面。

拍领导马屁地诀窍,就是要不分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只要确保这些话能够传给领导,那就要坚定而坚决地大拍而特拍!

由于张知秋正在发号施令,是以他是站在帅案之后的,不过,他也没那个兴趣坐在那张张建东地椅子上去遭众人嫉恨,站一会儿也不会立刻就会小腿静脉曲张不是……

之所以没去张继宗或其他人地大帐,是因为军中只有张建东地这个中军大帐,才有足够地空间能够放得下所有的人,大家好歹彼此也都是亲戚,虽然官职各有大小,但落下哪个也不好不是。

赵普正待推辞,张建西却已是一步跨出,伸掌一按,将毫无抵抗力地赵普一把推进了椅中:“你这老儿,让你坐就坐,好不婆婆妈妈!”

赵普满脸涨红,心中大怒,将这个扮傻充愣地张建西恨的要死:这厮不但公然是在借此折辱自己,更是籍此举来讨好、并拉近与这个神秘莫测地张知秋地关系,端的是一举两得的好心思啊……

一旁地张朝晋脸色也是张的通红,双拳紧握、嘴唇蠕动,方要开口之际,却已听得自家老丈人在一旁爽朗大笑!

“如此,赵普就谢过先生高义了!日后但有驱策,赵普莫不敢辞!”赵普从椅子上缓缓站起,看也不看张建西,却是目不转睛地对着张知秋,声若洪钟地抱拳行礼!

话音一出,满帐俱寂:赵普这话说的太重,这几乎就是在公然地“卖身投靠”啊!

不过,此刻帐中众人固然是被惊呆吓傻,但是在日后他们回想起今时此事来地时候,却是无不在赞叹赵普地老奸巨猾!

张知秋是一个什么人?

张知秋此刻也才不过是一个“假虞候”,说白了讲,乃是实实在在地一介白丁,赵普就是再说出什么比唱的还好听的话,对于他来说也是屁用没有的。

当然,如果张知秋日后果然有那一飞冲天之日,足以成为让赵普卖身投靠之人,那赵普今日之举,必然是会让张知秋对他另眼相看的!

这是后话,说过不提。

“赵大人言重了!”

张知秋笑着一摆手,却是毫不在意地转首对着同样是已然满脸涨红地张继宗说道:“先生无须这般紧张,我可不是看对了你的这套元青花,只是由此而想起来一件可灭来犯之敌地物事!”

PS:嗯,大家猜一下,张知秋想到的到底是什么……

打滚求收藏,耍赖要票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