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早叫你跟著我學建築你又不肯,現在倒好,把你媽媽的飯碗都給奪了。哈哈,不過你那篇文章寫得好啊,要不是你,我們真是孤陋寡聞,根本不知道這西南地區,居然還有宋元建築的遺跡!」吳松齡笑道。
肖楠略有羞澀地看了方明一眼,笑著對吳松齡說︰「吳叔叔你說錯了,其實那文章不算我寫的,是這位方支書的手筆,我是怕投稿沒人理,才用了自己的名字呢!」
她這些話也不算完全撒謊,本來就是方明的主意請她幫忙的,這麼說起來,最起碼原創構思還得算方明的。
吳松齡听了很詫異,回頭看著方明︰「小方同志,你研究古建築?」
方明被肖楠架住,既不敢謙虛否認,也沒臉皮厚顏坦然,只好模模糊糊說道︰「肖老師是謙虛,我只是因為在這里任職,需要了解了解,翻了幾頁參考書而已。是肖老師的功勞呢!」
兩人互相謙讓,吳松齡意味深長地笑著點點頭,不再追問。又回頭對朱顏說︰「丫頭,你怎麼也跑這兒來了?你們倆到底分開過沒有?」
「沒有,我跟肖楠連體,她到哪兒我就到哪兒。呵呵。」朱顏英姿颯爽站得筆直回吳松齡的話。
「呵呵,不錯不錯,真像你哥哥。好了,咱們也別客套了,快帶我去看看那座廟吧。」老頭很激動,簡單寒暄幾句就直奔主題。眾人忙笑著站起身來跟在後面。
方明和肖楠朱顏三人理所應當地做了向導,一路引著許多人來到山頂。
來到山上,一見實物,吳松齡和學生們果然非常激動,取相機拍照的,展開畫板速寫的,還有跟著吳松齡圍著韓王廟團團轉,到處撫模觀察得。朱顏就和方明笑嘻嘻地站在旁邊,靜靜等著不敢打擾。
吳松齡一直不停地說著「好、好、好,」等走到後院樓閣看到牆上露出的壁畫,更加欣喜,親自帶上白手套,一手接灰,一手用寸許小鏟輕輕刮落牆上石灰,只見壁畫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吳松齡更加激動︰「可以肯定是宋金以後無疑了,你們來看看這壁畫。」
學生們圍攏去,興奮地指指點點議論著。方明在旁邊隱隱听到「因該是真的,正中這幅圖就是證據,這是宋太祖黃袍加身的圖案••••••」又听見「嗯嗯,最後這幅圖應該是度宗趙吧?那應該大概是1264—1274之間••••••」
一群人照了許多相,畫了許多畫,又討論半天,直到夕陽西下才緩緩下山。轉過山口,來到剛才經過的那一大塊平地,有幾個好學的學生就奇怪︰「老師,這個平台好像跟韓王廟也是連成一體的,為什麼要在這里修一個平台?」
吳松齡听了,笑道︰「你們大家先想想。」等學生們在想的時候,他已經看見方明眼里好像閃著光芒,心中一動︰「小方同志,你覺得是什麼緣故?」
其實這個還真沒資料可查,《築州志》上也沒有相關記載。但方明隱隱想到一點線索,听吳松齡考較自己,也就大大方方說道︰「晚輩姑妄言之,吳老別笑話。」
「你說你說。你們大家都听听,看看有沒有啟發。」吳松齡招呼學生們。
「這個平台很闊大,而且從這里往上看,其實正是在韓王廟正門的腳下。晚輩猜,估計是韓家後人紀念韓世忠,專門突出他作為南宋初期大軍統帥的地位修建。應該是有點兵台的意思。這個地方,按風水學來看,居高臨下,可以俯瞰韓王山腳,視野開闊,頗具氣勢,在這里建一個點兵台紀念先祖,不足為奇罷?」
說歸說,他畢竟沒有十分把握。
但吳松齡听了,大笑夸獎︰「靈氣十足,靈氣十足啊小方同志!不錯,應該就是你說的這個意圖!」
吳松齡帶來的學生們一下午都在听老師不住地夸獎方明,先前還有幾分不在意的,現在盡都刮目相看!
回到山腳,小王村自然要準備豐盛的晚宴迎接從來沒有過的京城貴客。席間吳松齡把方明和兩個女孩子叫來坐在自己身邊,開口問方明︰「小支書,你這樣的可是比較少見啊,現在的農村,都是關心經濟如何增長,農民收入怎麼增加,研究古建築的,我還是頭一回見到。」
方明笑答︰「吳老謬贊,不敢當!晚輩倒是認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當然,如果從初級階段來看,表面上聯系不大。但是說到深層次,恐怕文化的發展,才是經濟發展的命脈。現在國家很多地方的發展瓶頸漸漸顯示出來,如果再繼續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文化,或許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一次大的難以為繼的局面。」
吳松齡眼楮光芒一閃,感概嘆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這番話在我老頭子嘴里說出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別人還以為我又要伸手鬧科研經費。可這才是真知灼見啊!方明同志,你真的不錯!」
他剛才還叫方明小支書,被這小子兩句話一說,立刻改口以同志相稱。吳松齡師從梁思成門下,在學術界大名鼎鼎,沒想到著這個小小的山村里找到知音,真的驚喜非常。
陪同來的省文物局一位官員也對方明刮目相看︰「這位小同志眼界真的很開闊。咱們考古界要是多遇到你這樣的幾個村官就好嘍。那麼多的民族瑰寶,都因為保護不及時,甚至是被無知損壞,可惜啊!」
吳松齡只在小王村呆了一個晚上就回去了,臨走時候,作為長輩,自然要問問肖楠和朱顏兩個有什麼需要。肖楠微笑著搖頭︰「謝謝吳叔叔,您能來一趟,佷女就很感激了!這里也沒什麼需要的,要不就麻煩您給我媽帶句話吧,就說我跟朱顏在這里很愉快!」
「呵呵,這個我倒看得出來。」吳松齡居然露出一副跟他年紀身份極不相符的神秘笑容。
「喂,吳叔,你什麼意思啊?」旁邊的朱顏忽然眼楮一瞪問道。
「呃,沒什麼意思,就是覺得你們很愉快啊!嘿嘿,那好,我走了,回京城再見。」吳松齡瀟灑一生,老頑童似的揮揮手,領著一幫子人飄然而去。走到村口,特意又跟方明道別︰「那倆女孩子都不錯,我挺喜歡你的,甭管你怎麼想,我都可以幫你說說話!再見!」
他瀟灑走了,留下一串的問號盤旋在方明腦子里,忍不住罵道︰「這個老不正經的!」
吳松齡一行走了沒幾天,估計是在省里已經開了什麼座談會或者學術報告之類的會議,小王村竟然開始熱鬧起來。
一紙文件出現在小王村支部的會議室里,幾個莊稼漢圍著方明痛苦地抓耳撓腮,郁悶抽煙。
文件是《關于印發的通知》(寧東縣委【1990】19號),說是討論稿,其實基本上就算定了,不過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而已。
討論稿里說明,韓王廟作為文物古跡,由寧東縣經貿委牽頭,組成文化局、文物站、交通局、旅游局,安監局、縣文聯和八德鄉八家單位共同成立古建築保護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小組組長是縣長趙克柔,把韓王廟保護從立項、申請資金、審批、建設、宣傳、啟動等等各項工作都作了細致的明確分工,列為寧東縣1991年重點工作之一來開展。當然,沒說分紅的事,也沒說有小王村什麼事。
之所以文件傳達到小王村,原因有二,第一麼好歹小王村也是屬地,不通知一聲說不過去。第二麼,文件已經明確交代,涉及到當地百姓村名的妥善安置,要小王村村支兩委負責做好工作。
「我日他媽!」王長寶第一個忍耐不住拍桌子罵了起來︰「這跟明搶有什麼區別?」
「操,韓王廟使我們韓家的祠堂,憑什麼他們說保護就保護了?」韓二成也罵起來。其余人都皺著眉頭抽煙,心里都不痛快。
「支書,這事兒你可得跟他們爭爭,最起碼,他們吃肉,也給咱們留點湯喝啊!」韓大成心知抗爭不過,只求能最後撈點殘湯剩水了。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個規矩,全國通用。
班子成員都抬起頭望著方明,這個年輕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已經成了他們的希望所在。
其實方明更是怒火中燒,只不過他見多了上頭那些蠅營狗苟的嘴臉,不以為奇而已。看到幾人的怒氣,也忍不住冷笑道︰「這也太不把咱們村當回事了,真以為是提款機呢!」
「你想怎麼辦?」那幾位一听來了精神,覺得支書有點要反彈的意思。
「沒怎麼辦,找他們講道理。明天德勇和老韓跟著我,咱們仨一道去鄉里要個說法!」
韓大成一臉失望,這不是送上門找抽嗎?人家鄉里一頓吼,自己們不還是得服服帖帖地夾著尾巴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