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節05檢測

05檢測

因為有馬斯科敲邊鼓,「分贓」時雷奧不好過份地推托,畢竟馬斯科也是直接參與者,雷奧如果不要,他本就在馬斯科那里留下了心結,這下會纏得更緊。

錢在雷奧手里就像剛出爐的山芋。他向馬斯科舉著,說︰「今天中午我請客,到恆天大酒店撮一頓。」

馬斯科卻走過來,輕輕地握住雷奧的手,摁進他的口袋里,說︰「今天中午省廳有重要客人要來,我們兩人不能陪鄭區長羅。委屈鄭區長在這里陪兄弟們,我們現在去接人。」

雷奧隨馬斯科駕車來到高速路口,調好頭,問道︰「我們到這里接誰?」

「檢測羽毛的彭工。」馬斯科站在高速收費站出口的顯眼處,答道。

雷奧心里不由一陣欣喜。這兩天與馬斯科在一起,他心里一直梗著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彭工什麼時候過來?自上次馬斯科提到彭工後,雷奧做了側面了解。彭工,原名彭柯林,十五歲下鄉,在一座林場插過隊,十九歲恢復高考,上了大學,可見天資聰穎。大學學的是物理專業,在中學教了兩年書後,考上了生物學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在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從事育苗育種研究。但他不務正業,迷上了鳥類研究,特別是對羽毛極感興趣,在國際上發表了好些羽毛研究論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省內發生幾起涉及羽毛、羽絨的命案,公安系統沒有專業的檢驗人員,無法鎖定證據,只得聘請他擔任專業技術顧問,隨後調進了省公安廳。在公安廳,他不再僅僅研究羽毛,而是廣泛涉獵痕跡檢驗領域,成了痕檢專家。

雷奧從來沒有見過彭工,不過這個簡歷給了他先入為主的印象︰他是一個頭發稀疏或禿頂、額頭高高突起的老人,背脊稍微彎曲,皮膚白晰,很少接觸陽光,但雙眼有神,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當一台大切諾基穿過出站口穩穩地停在馬斯科面前,鑽出一個高大挺拔的中年人,與馬斯科熱烈地握手時,雷奧感到自己的想像只猜對了一點︰眼楮里散發出專注而智慧的神采。

彭工大約五十來歲,有副學者式的英俊相貌,戴著無框眼鏡,修剪整齊的頭發,鬢角有些灰白,一襲中長的風衣,皮鞋 亮。他是清早從相鄰的慶戎市過來的,一見面便要直奔刑偵物證室。

蘇希已經在物證室等著,待彭工的助手把一個大箱子搬進痕檢室里,蘇希打開一個牛皮紙封套,取出兩個透明塑料證據袋,一號袋里裝著卜倫妲指甲縫里的羽絨,二號袋里裝著包裹過夏茜的暗紅色毛毯上的羽絨。

彭工把一號袋的羽絨從封套里取出,用鑷子從羽絨里抽出幾根絲狀物,放在一片載玻片上,滴了兩小滴化驗藥水,待藥水薄薄地攤開,完全浸泡著羽絨,浮撐開它細小的結構,再蓋上玻片,裝進連著攝影機的立體顯微鏡下。

「鳥的羽毛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有羽軸、羽枝,羽枝再分叉成像絲一樣的羽小枝。羽枝分叉成的這些絲狀小枝,放大後整體上看起來也就像一根有羽軸的羽毛一樣。但每一種鳥又有其特殊的羽毛結構。」彭工解釋說,「關鍵在于羽小枝的結,這是我們分辨哪種類型的鳥的第一個特征。」

「結的大小、形狀、數目、色素形成,以及它們是如何沿著羽小枝排列的,不同的鳥都是不同的。我這個手提電腦里面儲存了上千種不同鳥類羽毛的結的數據。」彭工讓助手打開手提,並將攝影機的數據線連接上手提的usb接口。他點開一個文檔資料,不同的圖案呈現出來,再點擊放大,一張放大的羽毛圖佔據了整個屏幕。

彭工接著說︰「你們看,這個結是星形的,表示是鴿子毛,這個結是圈形的,表示是雞或火雞毛。去年岳戎市一家養鴿專業戶發生入室搶劫殺人案件,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銀行存錢時,飄落一枝羽絨,他堅稱自己是雞販子,那枝羽絨不能說明什麼?我趕到岳戎市,一經檢驗,那枝羽絨不是雞毛,而是鴿毛。接著偵察員在搜索他家時,發現他家一雙膠鞋底部粘的泥巴里有細絨毛,經檢驗,也是鴿毛。這些鴿毛與其他證據形成了證據鏈,在鐵的證據面前,他不得不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這時,攝影機開始工作,立體顯微鏡下的玻片圖像呈現在手提電腦屏幕上。圖像呈灰白色,像用單一線條畫出的冬日的枯草,線條由三維空間的三角形結構連接在一起,彭工說那就是羽小枝的結。

彭工指著屏幕說︰「這些結是很明顯的三角形,我馬上就知道這是鴨子或鵝的羽毛。我們常用的枕頭、被子、背心、夾克、手套等,都填塞著剁碎的鴨毛或鵝毛,便宜貨里也有雞毛。這不是雞毛,雞毛的結不一樣。但這也不是鵝毛,鵝毛結多,且平均分布在整根羽小枝上,鴨毛結少,且分布偏于未梢,靠近羽小枝的未端。」

「但全世界的鴨類也幾百種。」彭工打開一個關于鴨類的文檔,說,「你看,這種羽小枝結的三角形結構向外突張,這種羽小枝結的三角形結構卻比較細致,是流線型的。大自然造物真的各有原因。羽絨的作用在于留住空氣,而羽小枝愈細、結愈呈流線或愈是逐漸變細、結的位置愈近未梢,羽絨就愈能有效地留住空氣,就愈能保暖。這樣就能夠分辨出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乃至北極的鴨類。」

彭工再把屏幕圖像轉換成攝影機攝入的圖像,極為專注地盯著說︰「這個羽小枝上平均有兩個結分布在未梢,而且有著絕佳的流線型,——顯然,它生活在北極。」

「把這個圖像納入鴨類進行比對。」彭工操作了比對程序,說,「就是它,絨鴨,生活在冰島等北極地區的海岸和沿岸島嶼上。」

「絨鴨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海洋中漂流。只有在繁殖後代的時候,它們才會到繁殖地孵卵。這種絨鴨絨產自絨鴨,是最好質量的的羽絨,有特別的保暖效果。絨鴨是種被保護的候鳥,羽絨只能通過不打攪鳥類的情況下手工從鳥巢中收集,因此顯得特別珍貴。擁有這種羽絨制品的人非富即貴。」

雷奧和蘇希等人听得一愣一愣地,在听說「擁有這種羽絨制品的人非富即貴」時,更是面面相覷。在他們確定的幾個嫌疑對象中,似乎沒有一人「非富即貴」。

接著,彭工把二號樣本依原樣裝入立體顯微鏡下。

「又是絨鴨絨。」彭工說。「極似于同一樣本。」

「在巴戎這種比較偏僻的地方,如果這兩個樣本取自兩起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凶殺案的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兩起案件是一個凶手做的。」

「還有一個羽絨樣本。」馬斯科說著,從身後一個不知什麼時候來的市局刑事技術民警手里接過一個封套,再遞到彭工的手里。

「有三個樣本,更好應證。」彭工說著,再次裝好玻片。

「還是同樣的絨鴨絨。」

「你以前踫到過作為證據送檢的絨鴨絨嗎?」馬斯科問。

「沒有,這是第一次。」

「那你為什麼這麼肯定?」

「這是科學鑒定,就像血液中的dna,走不了火的。」

「好,讓我這個大老粗大開了眼界。」馬斯科攏著彭工的肩膀,說,「老朋友辛苦了,就讓助手去寫鑒定結論吧,你和我去辦公室品品來自鳳凰水仙的香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