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0.第十四章(3)

第60節第十四章(3)

以下是下午的專訪實錄——

小笛(廣東電台節目主持人,以下簡稱笛)︰听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新廣東?新廣東人」。我是主持人小笛。打工族,是一個有著上億人之多的龐大群體,在這個群體中,有這麼一些朋友,他們一邊打工,一邊寫作,用打工來支撐寫作,用寫作來反應打工,成為一個特殊的寫作群體,被人們稱作「打工詩人」、「打工作家」。他們的寫作越來越引起文學界和媒體的關注。今天我們請來了「打工詩人」代表人物之一劉羽。去年底,他的長詩《漂泊》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也出版了個人詩集。那麼,劉羽是怎樣一個人,有著怎樣的生活和寫作,請他來給我們談談。劉羽你好!

劉羽(以下簡稱劉)︰小笛老師好!

笛︰去年,你發表了長詩《漂泊》,引起了強烈反響,我想請你來給听眾朋友談談關于這首詩的寫作,好嗎?

劉︰好的。

笛︰你這首詩有多長,是怎樣被《南方晚報》發表的?

劉︰這首詩有六百多行,被《南方晚報》發表有點偶然。去年八月,《新京報》用一個整版發表了「打工詩人」劉大程的長詩《南方行吟》,在北京引起轟動,多家媒體作了報道,成為詩壇一個事件。我就把我的長詩《漂泊》也投了兩家報紙,沒想到被《南方晚報》發出來了,反響也不小。由于詩太長,只發了其中幾個部分。

笛︰沒錯,我去年也采訪過劉大程的。你是什麼時候來廣東的?

劉︰是九六年,當時去深圳沒能呆下來,回家了。九七年來東莞,工作不合適,離開了,去了廣州,接著又回到東莞,進一家公司做電腦繪圖員。

笛︰你現在的工作情況怎麼樣?

劉︰我現在在一家大型港資企業做內刊主編。我換過幾次工作,相對來說,之前的工作問題要突出點,現在要好些。

笛︰這種變化是怎麼來的?

劉︰寫作幫了我的忙。許多企業辦有內刊,需要負責人。工作經驗也很重要,打工幾年,我已經積累了不少工作經驗。

笛︰你過去就愛好文學嗎?

劉︰是的。初中時開始的,但一直到高中,老師中都極少有真正懂文學的,主要靠看書,自己模索。看的書多了,興趣也更大了。那時我主要喜歡小說,也寫了一些東西,但只能算是練習,還算不上文學創作。

笛︰那麼,你的創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劉︰離開東莞又回到東莞,重新進廠工作穩定後。那是一九九八年春。

笛︰工廠打工,工作那麼緊張,怎麼還顧得上寫作?

劉︰越是這樣,寫作的**越是強烈。之前多年的經歷在心里已堆積得太多,打工現實又給了我不少觸動,于是拿起筆來,寫作成了我打工生活中的一種寄托。

笛︰你為什麼想到用詩歌這種方式來表達呢?

劉︰我開始也寫小說、散文,但業余時間太少,條件不允許,就寫詩,詩篇幅短小,又適合抒發感情,在幾種文體中,來得更直接。

笛︰具體而言都在什麼情況下寫作?

劉︰有時是下班後,比如晚上休息前;更多是做事的間隙,把要做的事做好了,一有空,就坐在電腦前構思,寫作。開始時是用筆寫,後來用電腦寫。

笛︰你對自己的寫作在表達什麼上是如何處理的?

劉︰首先當然要表達自己的遭遇、感受,但不僅如此,還要反應打工一族乃至整個社會底層的生活和命運。打工族雖然群體龐大,但是很弱勢,沒有話語權,如同沉默的羔羊,很難發出自己的聲音,作為這個群體中的一名寫作者,我不關注他們,寫出他們的辛酸苦樂,誰來關注他們,寫他們?當然,我的寫作也在發生變化,不局限于什麼,以尋求更大的空間和提升。

笛︰《漂泊》這首詩是什麼時候寫成的呢?

劉︰是二00二年下半年寫的。

笛︰這首詩當初有多長啊?

劉︰當初就有六百多行,後來作了些調整,還有那麼長。

笛︰你怎麼想到要寫這麼一首詩呢?

劉︰那時劉大程的長詩《南方行吟》還沒發出來。我當時感覺,雖然有那麼多「打工詩歌」,但大規模、全面反應打工的長詩還沒看到,我就想寫這麼一首。最初,這首詩我只打算寫一百多行樣子,寫到一百多行,感覺要寫的才寫了那麼一點點,就一直往下寫,寫好一統計,有六百多行。

笛︰寫這首詩用了多長時間?

劉︰斷斷續續用了半年左右。我說過,主要是工作的間隙,不是專門寫作。

笛︰寫好後你覺得如何?

劉︰寫好後,我反復看了,還算滿意,憑直覺,如果能夠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出來,一定會產生反響。因為這首詩不是一般意義上記敘打工生活,還有我、相信也不僅是我個人的許多思考在里面,反應了許多現實問題,說出了許多人想說而未說出的話。由于有些地方還顯得所謂地尖銳、敏感,要公開發表出來顯然是有困難的。這首詩最早刊登在我與幾名詩友辦的《漂泊者》詩刊上,反響就大,但由于刊物性質,只能是小範圍內的。後來我看到劉大程的《南方行吟》那麼直面現實的作品都發出來了,受到鼓舞,就投了出去,這才公開發了出來。不得不說,有的媒體和編輯,是值得尊敬的。

笛︰前些時首屆廣東詩歌節在東莞舉行,你去參加了嗎?听說會上有人提及「打工詩歌」,是嗎?

劉︰去參加了。是的,是有人提及,主要是幾位搞評論的。

笛︰你對「打工詩歌」有什麼看法?

劉︰我是來廣東後從地攤上的打工雜志接觸到「打工詩歌」的,當時對我的寫作還是有不少促動的,我心想原來還可以這樣寫啊,那我也能呀。「打工詩歌」有自己的優點,比如真實、生動、鮮活,有悲憫和關懷情懷,以自己的方式反應了一個時代。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我覺得許多「打工詩歌」還顯得隨意、粗糙、簡陋了些,自己有些作品也有這個缺點,所以我一直在不斷模索,提升自己的寫作。實際上,「打工詩歌」是個很難廓清的概念,爭議頗多。對于這些,我其實並不關心,只認寫自己的就行了。

笛︰有的人對「打工詩歌」評價很高,有的人則相反,你怎麼看?

劉︰過分地吹捧「打工詩歌」和過分地貶低「打工詩歌」都是不可取的。正常的是像對待其它詩歌一樣對待它就行了。過分地吹捧它,它本身是有弱點的,文學作品講的是質量,不能因為是打工者寫的,你就降低標準,對弱點避而不談。過分地貶低它,它有自己的優點,而且是難能可貴的優點,一個打工洪流漫卷而下的時代,如果沒有相應的寫作,反而會造成一個時代文學的缺陷,這個任務不是那些坐在辦公室一張報紙一杯茶,對現實生活隔膜得可怕的體制內作家所能為的,對它的優點你能視而不見,居高臨下不無優越感地一語否定嗎?

笛︰也就是說,對這些作品的評價,要有一顆公正心,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地評判?

劉︰是的。

笛︰有些人說「打工詩人」借這個名稱撈到一些好處,又听說你不接受「打工詩人」這個稱號?

劉︰如果要說得到的好處,那是認真寫出好作品換來的,並不是說你隨便寫個什麼東西把它叫做「打工詩歌」好處就來了,自己給自己取個名字叫做「打工詩人」好處就來了。我剛才說了,對那些爭議,我並不關心,我只認寫自己的,遵從自己的內心盡力把作品寫好就行了,哪里去想給作品和自己貼什麼標簽?我根本就沒考慮過自己是「打工詩人」還是什麼詩人,別人怎麼說,那是他們的自由,不是我所能控制得了的,由他們去。當然,寫作群體也很復雜,投機取巧、刻意炒作這種現象也是有的,那只是部分人的行為,不代表全部。如果非要我承認自己是不是「打工詩人」什麼的,那是有點無聊的,所以有的稱我為「打工詩人」,有的又說我反對接受「打工詩人」稱號,也由他們去。

笛︰也就是說,關于這種名稱的爭論沒有多大意義,能否寫出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才最重要?

劉︰是的。

笛︰你對當下詩壇現狀怎麼看?

劉︰當下詩壇很熱鬧,你打開詩歌網站看看就知道。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開放、自由、活潑;不好的一面,一些人熱衷于無聊的文字游戲,缺少深刻和有內涵的作品,一些人拉幫結派,一些資源掌握者私心太重,行不正之風。

笛︰的確,朦朧詩曾經影響了一代人,可在當下,人們對詩歌好像很冷淡。

劉︰現在來看朦朧詩,其實並不朦朧,只是當時閱讀上的不適應而已。一些朦朧詩很好地承擔了反思和啟蒙,這是很可貴的。其實當下也有好詩,只是被喧囂和浮躁遮蔽了。詩歌在當下的邊沿化,也與文化消費的多樣化有關,大家可以選擇的閱讀類型和娛樂方式都越來越多,何況詩歌本身就不是很大眾化的讀物,在這樣一個娛樂為主的亞文化時代,必然會受冷落。

笛︰除了詩歌,你還打算嘗試其它文體嗎?

劉︰詩歌的特點,有它的優勢,但在表現復雜廣闊的社會生活時,它有比較大的局限,小說則具有優勢。我不會放棄詩歌,至少一份詩心,它屬于內心和靈魂,但也有嘗試小說的想法。

笛︰處在這種打工生存中,你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劉︰焦慮,沒有歸宿感,飄來飄去,今天在這里,明天在何處?

笛︰請送幾句話給听眾朋友好嗎?

劉︰打工之路,充滿艱辛,坎坷和挫折在所難免,不管怎樣,都不要放棄。外面的世界,也形形色色,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總之,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勤奮好學,自強不息。

笛︰好,謝謝你參與我們這個節目。再見!接下來請听眾朋友欣賞長詩《漂泊》節選的朗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