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第十章(2)
劉羽的詩集《夜行》出版了。
出版社從北京發書過來。劉羽問有多少箱,出版社說有十六箱。這得要個地方放,宿舍是四個人住,沒法放,劉羽就出去租了間房。等物流把書送到,劉羽一箱箱扛到二樓出租屋,靠牆擺放,佔了出租屋三分之一地方。新書出來,免不了興奮和歡喜,劉羽把書拿到廠里,本部門人手一冊。同事們嚷著就這樣不行,得簽上大名。廠里圖書室負責人老謝找到劉羽,一下子買了十本,放在圖書室。劉羽在廠里名聲大振。
劉羽給父母寄了兩本回去。他們看不懂,但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就行了。他有空就整理贈閱名單,向全國各地寄出部分詩集。
周六,劉羽接到詩友彭德海的電話。彭德海那時在《霧崗》報社做編輯。他問劉羽明天有空嗎?椰子樹、裴劍文等詩友明天要去找他玩,他帶他們一起來劉羽這里見個面。劉羽周日不上班,恰好詩集剛出來,《漂泊者》詩刊也還沒給過他們,就說彭總好啊,你們過來吃午飯。
第二天臨近中午,兩個電話後,彭德海開著他那輛老舊的二手車,帶著椰子樹、裴劍文和椰子樹的一個同學來了。劉羽上了車,一人扔本詩集和《漂泊者》,把他們引到幸福港魚莊,點菜,喝茶。
彭德海是老朋友了,其他幾個,劉羽都還是第一次見。裴劍文給劉羽遞了名片,作了自我介紹,說本想在上次內刊活動上見劉羽,劉羽卻沒去。又說自己在北京其實干得好好的,過來是想體驗一下這邊的生活,以後大家多多關照。劉羽說,都是迷戀文字的,有緣走到了一起,就是朋友,踫上了就喝一杯,不必客氣。
說著菜就端上來了,啤酒也倒好了。在劉羽的招呼下,大家拿起杯子一踫,喝了第一杯。
印象中,椰子樹是個很好玩的小子。果然,一見面,一說話,印象中那個形象就活了。眼前的椰子樹,比劉羽之前見過的照片胖了很多。劉羽就拍拍椰子樹說︰
「小樹啊,你現在長成大樹了,越來越有分量了。」
椰子樹說︰「也不知咋回事,像吹風一樣長,可能是畢業了沒學習壓力了吧。可是只橫向發展,縱向沒動靜,奈何。」
「好辦,扯一扯,像拉面館扯面團一樣扯一扯就行了。」彭德海說。
「這說明你現在工作還算輕松,像我原先在那家公司,不是人過的日子,一個月下來就瘦了十斤,進了現在這家,好多了,很快就復原了。」椰子樹的同學說,他目前在深圳。
幾個人吃著,喝著,一邊又翻劉羽的詩集和《漂泊者》詩刊,說詩集的裝幀,版式,印刷,民刊的狀況,說喜歡哪幾首詩。
裴劍文翻著翻著,說︰
「我建議你這個詩集別在廠里散發,里面有好幾首是寫真實打工的,上司看到,可能對你不利。」
椰子樹說︰「寫作就要說真話,作品才有分量。不過,人在屋檐下,有時也不得不低頭。劉羽不容易,希望你越來越好。」
劉羽說︰「感謝感謝。劍文說的,我也想過,覺得問題不大,有些詩寫的是真實,但又沒說什麼過激話,一點感受而已,沒多大利害關系,而且這詩的寫法他們未必都看得懂。詩集都已經發出去了,只听到說寫出了打工者的心聲,包括我們主管,還沒听到有什麼不利的聲音。再說,我有彭總在政府報社罩著,還怕啥?」
彭德海就大笑。
椰子樹說︰「彭總快高升了,要去市報了。」
劉羽說︰「那先祝賀。都講背景,那以後咱背景就更硬了。就為這,喝一杯!」
就踫杯。
接下來說到這個書的扶持出版,說到地方的發展狀況。彭德海說︰
「目前市里正在出台打造文化新城的系列措施,這對大家也是個好消息。當然,有些措施不錯,但並不一定能惠及真正需要的人,不過有空就多寫,寫好作品,總不是壞事。」
裴劍文說︰「這方面信息,我也接觸到一些,我市里有兩個朋友。上面很重視,下面卻好像沒反應。有的鎮區做得還不錯,而霧崗鎮,說實話,差得很,經濟差、環境差、治安差,文化更差,像彭總這樣的人才,早都應該做社長了。」
「批得好!」椰子樹說。
彭德海說︰「你可別捧我。其實下面也未必是不重視,還有個真重視、假重視、會重視、不會重視的問題。現成措施也有,新的辦法也在制定。總之看怎麼去做了,有沒有效果了,效果也包括真效果與假效果,我指的當然是真效果。」
「別光說話了,吃菜喝酒!」劉羽說。
「干!」
一抹嘴,椰子樹說︰
「我們刊物稿費還可以,你們有合適的稿子就傳給我,搞點小錢喝酒也好。」
彭德海說︰「對了,我們報紙要搞一個征文,下周就開始征稿,不過必須是寫霧崗的,偏主律旋一點的,你們有合適的也可以給我。」
裴劍文說︰「好事。為這個,喝!」
最後,幾個人要劉羽在詩集上簽了名,劉羽買了單,彭德海把劉羽送回租房門口,互相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