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節第四章(1)

劉羽必須離開宏興。

宏興有實力,效益不錯,他的日子不難過,但這個工作是餓不著也吃不胖,看不到前景。

廠里似乎也為他考慮過。歐陽廠長曾試圖送他去設計院校深造,學手袋設計專業,讓他從產品繪圖轉向創意設計,為公司開發一些中高檔新產品。歐陽廠長同他說了這個意圖後,還借了兩本很厚的精裝本手袋畫冊給他看;也試圖讓他做廠辦秘書,以便向管理層邁進。但不知什麼原因,都未能實現。劉羽想過,應該不會是因為寫作吧?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寫作成就了他的名氣,但一些企業高層對此卻是忌諱的,害怕由此給自己帶來什麼不利,員工權益本來就是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再或者就是老板覺得他不適合其它更高職位?其實劉羽最感興趣的還就是做管理,他想有一個平台,把他的一套人性化管理理念運用起來,就像當年在學校教書對學生的管理,那是得心應手。

後來老板也找他談過一次話,先問了他個人及家庭情況,再問他熟不熟悉物料,會不會講白話。他如實回答說熟悉一部分物料,白話听得懂,還不會講。再順便聊了點其它的,老板就讓他回來了。

那時行政部經理剛被炒,劉羽去幾個部門兜風時,有幾個同事說劉羽你做行政部經理吧,我們支持你!同事的話提醒了他,他還真想著了。但只想著不行啊,還得有機會啊,要麼領導提拔,要麼是內招,他去報名,不然就很難。就是在這時,老板找他談的話,談話中,劉羽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管理感興趣的想法。但談話過去了,沒有消息。過了些天,行政部經理招到了。

離廠後劉羽偶然得知,老板當時是想提拔他,但覺得他書生氣太重,看起來似乎還有些木訥,不知能否勝任,就放棄了。至于具體想提拔他做什麼,劉羽不得而知,直到一年後听說采購部主任被炒了,劉羽才明白,可能是想讓他去做采購,所以才問他熟不熟悉物料,會不會講白話。他記起當時那個采購部主任因為有個表妹是一個副總的情人,自以為後台硬,很張揚。看來,那時候老板就準備讓他走人了,只是因為還沒找到合適的替手或出于其它考慮,才拖了一年多。

宏興四年多,劉羽覺得自己收獲還是很大。除了工作技能和經驗,寫作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逐步實現著他早年就開始的文學夢。工資雖然不高,但他省吃儉用,又常有點稿費補貼,他還清了家里所欠的債務,在龍老師的慫恿下,還花一千零八十元買了個摩托羅拉手機。之前他連bp機都沒有,也不會用,第一次出來給人call機都是請人家幫忙。進了宏興,長期是用電話卡。如今手機正在時興,也有必要裝備一下。

之前,因為家里的債,因為找工的受挫,劉羽不敢亂動,老老實實一門心思在宏興干。如今有了這四年墊底,他已經不再害怕找不到工。人往高處走,才會有進步,不然就是浪費年華。但他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都說職業規劃很重要,他明白這一點。他沒有文憑,僅高中畢業,這給他帶來了太多限制。從頭開始向技術型轉行,對于已經奔三、高度近視、渾身都是文藝氣質的他來說,又似乎不夠現實。而在寫作上他雖滿懷雄心,打算用一個過程來創造條件,卻又到底能走多遠?沖不沖得出來?在這個隨時可能面臨生存危機,不得不用上全副精力來應對的城市,所謂的創造條件,又談何容易?他耗得起嗎?他痛苦地感到,南方很大,他不缺用武之地,但從長遠看,像他這種類型,反而比其它類型的人更難定位自己,要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確定的計劃更非易事。

劉羽深知,自己肩上擔子不輕,必須混出來。一想到這里,他就想起那個苦難深重的家。

那個家原本也不寬裕,但平安、和睦,日子過得清貧卻不乏快樂,那是一種普通農家簡單樸素的快樂。高中畢業的他,仍像一個頑皮搗蛋、不諳世事的大孩子,除了在那間四壁漏風的小木屋寫字畫畫看書,听破收錄機,就是和幾個年齡大小不一的玩伴到處游蕩,瘋子的綽號還在生效。可是,誰看見表面狂放之下他內心的苦悶和憂傷?只有母親和哥給了他最大的理解和安慰。除了農忙時節和少數時候,他們不會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安排他沿著宿命的軌跡,早出晚歸,犁田耙地,伐木割草,磨掉他最後一點夢想。他們知道他志不在此。

後來,經祖籍地一位堂叔的推薦,劉羽去那邊的村小學當了一名代課老師。雖然代課老師的待遇很差,但劉羽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喜歡和孩子們相處。他覺得自己也很適合這個職業。如果加把勁,復習一下功課,參加招考,走走關系,轉正的可能也不是沒有。他很珍惜這次機會,工作上一絲不苟。在教學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對學生,他一視同仁,不以成績、家庭、相貌論優劣;實行愉快和效率教學,強調「既要學好,又要玩好」,經常給學生講故事,再單調的知識也能與幽默、趣味貫穿在一起,寓教于樂;作業少而精,從不拖堂,更不補課,每當接近期末,學校其它班都在補課時,他仍然不補,非要統一補,他就安排學生在教室自由玩耍,別出去讓領導知道。任教期間,他所教科目在學區統考中少有不名列第一的,有的科目人均分數還拉得很高。老師學生都輕松,成績又在那里。只一個學期,他就在學生、家長中和學區贏得了名聲。學校有的老師對此十分不解,有的甚至不滿,說他瘋、狂,但又不得不佩服。一位老教師出去逢人便說,本校聘了一名教學奇才。

學區領導對劉羽很重視。一位領導對他表態,很快會調他去鄉上的中心小學,另一位領導則打算向縣里舉薦他。

而劉羽的哥,為了補貼家用和給落後的山村增添一點娛樂,貸款買了放映機,走村串寨放電影,票價三五角,老幼病弱則免費。當時的山里,一個村子也就兩三台黑白電視,按說放電影是個不錯的主意,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段時間放下來,收入少得可憐,有時還不夠付片租。于是慢慢就放得少了,偶爾放那麼一兩場,並打算賣掉放映機還款。

一九九四年暑假,時年二十一歲的劉羽背著畫板經貴州去了雲南。他一路漫游和寫生,覺得這種生活很有趣。**性很強的他為了真正考驗自己的生存能力,他爭取不用現錢,一路擺地攤,給人畫像。卻不料,一個多月後,當自覺收獲頗豐的他回到村里,哥已成為山坡上一坯黃土。那時還沒用上手機,村里也沒電話,家里沒法與他聯系。

如果月亮可以作證,事情是這樣的︰劉羽的哥那天去縣里拿影片,因事耽擱了,回來得晚。快到村口時,月光下,他看到田頭變壓器那邊有幾個人影。憑直覺,他意識到有情況。果然,他發現是幾個賊在偷變壓器。因為閉塞和不願離鄉,那時當地外出打工的人還極少,一些年輕人無所事事,又要錢花,有時便做些偷雞模狗的勾當,附近村子就有丟過變壓器的。那些賊知道,變壓器里面的銅線圈很值錢。如果沒有那個比較特殊的身份,這事劉羽的哥也許可理可不理,但他被鄉武裝部長和村支書好說歹說任命為村民兵營長,管的就是這些事。所以,他放好影片,悄悄往那邊靠近,他想看清是哪幾個人,並制止他們……結果,他死在了一條路邊兩米來高的石坎下。變壓器仍然被偷了。不過,後來案破了,是村里三個慣盜所為。劉羽的哥呢,當時尸檢結論是他殺,三個慣盜卻一口咬定是和他們一起偷變壓器時不小心,自己摔死的。

盡管有電影公司的人和途中留劉羽的哥吃晚飯的人作證,劉羽的哥是獨自一人去縣里拿影片回來晚,還有驗尸報告作證,但案子還是擱置起來。

月亮不會開口,只會悲傷。

劉羽和父親開始上訪。也不知坐了多少車,找了多少人,復印了多少材料,得到的答復無非是︰

局長甲︰「我們在辦呢,沒那麼快。你以為我們沒其它事,只辦你們這一件案子?」

主任乙︰「這事不歸我們管,你們去找科長丙。」

科長丙︰「領導不在家,出差去了。你們可以去找書記丁。」

書記丁︰「我們會研究處理的,你們回去等。」

劉羽多方了解後得知,三個慣盜中的一個與負責此案的某副局長居然有親友關系……

嫌犯被罰款關了幾個月就出來了,還放出狠話。劉羽一家只好一起搬回了祖籍地村子,無田無地,借了兩間村人閑置的破屋住。

冤情不白,上訪不輟。兩三年下來,劉羽家里拉下兩萬多元的債,那時可是個天文數字,足可在農村買兩座房子,在縣城買一塊好地。討債的人常有登門,還不了錢就傷和氣。劉羽的舅舅和舅媽為五百元錢要了幾次要不到,都生氣了。

劉羽那點代課工資,實在是杯水車薪。他思來想去,決定南下,不然這賬不知要還到猴年馬月。于是告別了他喜愛的講台和學生,成了一名打工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