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第一章(4)
「回來就好。」曾皓的媽說。言下之意,沒像仁福家老三在廣州街頭從垃圾桶里翻吃的,找回來傻了一年多才恢復正常已經萬幸了。
回家不久就是秋收。一天三擔谷。挑回第三擔,曾皓腰酸背痛,一坐在椅子上,發了一會呆,把桌上一包紙煙拆了,塞一支在嘴里,點燃。那是父親給別人小孩收驚嚇,別人送的,父親煙癮重,不抽紙煙,吸草煙。曾皓不抽煙,有時嘴上叼支煙和伙伴們晃著膀子過街,甩一甩長發,大有看誰不順眼就痛揍他一頓之勢,那是扮酷,裝狠。這時卻吸得很享受的樣子。
幾天後,還是坐在那里,他又抓過那包煙,空了。父親平時除了埋頭做工,很少過問他們什麼,就像一部農活機器,這會兒卷著草煙,低頭眯了他一眼,卷幾下,又眯了他一眼,把煙絲一遞,說,吸這個?
「我還沒有八十歲,才不要那個呢!」曾皓說。
說完提起身,進屋去了,往床上一躺。
也就在那個晚上,曾皓決定還是搞養殖。
養什麼?養牛蛙。這是他與村會計交流後確定的。村會計曾志良腦子活,有思想,對科技致富感興趣,不斷有信息公司給他寄資料來,他借過一沓給曾皓看。那些資料上除了水變柴油、養蜈蚣、種天麻、取牛黃、找狗寶、加工膽紅素等,還有諸如喝酒千杯不醉、猜牌百猜百中以及藥、迷香什麼的,看得曾皓暈暈糊糊,一愣一愣地,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曾志良也不知是還沒看準還是什麼原因,也沒見他有所行動。當然,他其實已經不需要再去想這些,因為當村干部就是致富,他當上村會計不到三年,就緊跟支書和村長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樓。不過,他仍是樂此不疲地收集那些資料,向人鼓吹做什麼賺錢,听得大家一愣一愣地,意猶未盡,扔掉煙頭,回家抱娃,吃飯。
在村里,因為有點文化,集體時作為生產隊技術員出過遠門見過世面的曾志良,歷來重視曾皓,因為曾皓是村里幾個高中生中最有才華的,字好,文章好,在市報上還發過兩篇三四百字的通訊,高三時還作過一首村歌,參加縣文化館主辦的地方歌曲大賽,得過三等獎。高中畢業回到家中,村里要寫個標語啥的,曾志良就買了紅紙和墨汁去曾皓家。那天他見曾皓主動來找他,非常高興,拉著曾皓吃飯。曾皓說吃過了,他說再吃點,後生家跨了門檻又能吃三碗。還倒了酒。曾皓推不過,喝了一盅。兩人商量了一個晚上,覺得還是養牛蛙合適。曾志良表態,村里那口綠汪汪的廢池塘可以給他,頭三年免租金,算是支持,三年後再談租金。曾皓很感激,趕集稱了兩斤豬肉一斤竹老鼠肉,又殺了一只鴨公,請村里三把叉吃飯,把池塘的事敲定,並請村里在其它方面也多加支持。三杯酒下肚,村長說,牛蛙啥樣子,沒見過,不如養山羊。支書說,山羊要發癩,不如養牛。曾志良說,要不栽獼猴桃也行。說得曾皓頭暈腦脹,做父母的心里也七上八下。
而且搞養殖要資金。曾皓上有一個哥,下有一個妹,哥已成家分出去,妹妹還在讀初中,家里除了那點糧食沒什麼值錢的出產,過日子還行,要花大筆錢做什麼事就難。也沒個富裕的親戚可借,只有貸款。
趕集天,曾皓買了條古湘煙,鼓起勇氣去找信用社馮主任,想探探情況,看能不能貸款。
「小伙子,有想法好,但做事要考慮成熟和周全。你到底想養什麼還是種什麼,有沒作過可行性分析?風險有多大?養牛蛙這事是有,但也真真假假,前兩年,板栗坪也有個年輕人養牛蛙,買來蛙苗,養大後卻全是癩蛤蟆。」明明是個大男人,卻一副娘娘腔活像個公公的馮主任腆著大肚子,一邊給自個沏茶一邊說。
曾皓吃了一驚。但還是說︰
「謝謝馮主任提醒。我和村里商量過的了,他們也支持。對方包教技術,還提供現場指導,並簽回收合同的。我們會先考察再運作。而且,項目還在進一步比較中,我是想了解一下,能不能貸到款。」
「貸款可以,但貸款有貸款的規定。你家有存款嗎?要拿存折來作抵押。」
「有存款我來取錢用不就行了,不用貸了?」
「沒有存折,用房產抵押也行,要麼有機關單位的人給擔保也可以。」
「房屋有,就是我們住的那一叢,擔保人沒有。」
「是樓房嗎?木架子瓦房值幾個錢?」
曾皓沉默。那年他才二十三歲,並不知道世事的復雜和如何應對。他听說有的以賭博為業的人都能貸到款,還不了款就當壞賬沖掉了,日子過得神仙似的,為什麼他正兒八經做點事就那麼難貸呢?當然,馮主任的提醒是有價值的。
這時樓下有個女人喊,馮主任,馮主任。曾皓告辭出來,娘娘腔的馮主任要退回他的煙,他不要。馮主任就從桌上拿了一疊《湖南科技報》給他。他接了,心里的挫敗感變成了溫暖感。也許,娘娘腔的馮主任並不是為難他。
養殖的事一時落實不下來。
新千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到處一片興奮,好像世界真要換一個樣,人人都將改頭換面換一種活法,好日子指日可待。曾皓清楚地記得,讀小學時高喊的一個口號︰奔向二000年!二000年是個什麼概念呢?同學們想象不出來。老師就說︰「據說住的是高樓大廈,用的是電燈電話,吃的是豬腳把把……」同學們的嘴就嘖嘖動了動,這豬腳把把是最形象最有吸引力的了,那時想吃肉還不是容易事。時間過得真快,沒想這二000年就到了。可是,對于曾皓他們來說,除了填飽肚子,難道這奔向二000年還包含著奔向農村孩子讀不起書,農民生病看不起病,村子里只剩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離鄉背井去打工,沒暫住證被抓起來罰款收容,費盡周折還進不了廠,被人坑蒙拐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