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5节第一章(4)

“回来就好。”曾皓的妈说。言下之意,没像仁福家老三在广州街头从垃圾桶里翻吃的,找回来傻了一年多才恢复正常已经万幸了。

回家不久就是秋收。一天三担谷。挑回第三担,曾皓腰酸背痛,一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呆,把桌上一包纸烟拆了,塞一支在嘴里,点燃。那是父亲给别人小孩收惊吓,别人送的,父亲烟瘾重,不抽纸烟,吸草烟。曾皓不抽烟,有时嘴上叼支烟和伙伴们晃着膀子过街,甩一甩长发,大有看谁不顺眼就痛揍他一顿之势,那是扮酷,装狠。这时却吸得很享受的样子。

几天后,还是坐在那里,他又抓过那包烟,空了。父亲平时除了埋头做工,很少过问他们什么,就像一部农活机器,这会儿卷着草烟,低头眯了他一眼,卷几下,又眯了他一眼,把烟丝一递,说,吸这个?

“我还没有八十岁,才不要那个呢!”曾皓说。

说完提起身,进屋去了,往床上一躺。

也就在那个晚上,曾皓决定还是搞养殖。

养什么?养牛蛙。这是他与村会计交流后确定的。村会计曾志良脑子活,有思想,对科技致富感兴趣,不断有信息公司给他寄资料来,他借过一沓给曾皓看。那些资料上除了水变柴油、养蜈蚣、种天麻、取牛黄、找狗宝、加工胆红素等,还有诸如喝酒千杯不醉、猜牌百猜百中以及药、迷香什么的,看得曾皓晕晕糊糊,一愣一愣地,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曾志良也不知是还没看准还是什么原因,也没见他有所行动。当然,他其实已经不需要再去想这些,因为当村干部就是致富,他当上村会计不到三年,就紧跟支书和村长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楼。不过,他仍是乐此不疲地收集那些资料,向人鼓吹做什么赚钱,听得大家一愣一愣地,意犹未尽,扔掉烟头,回家抱娃,吃饭。

在村里,因为有点文化,集体时作为生产队技术员出过远门见过世面的曾志良,历来重视曾皓,因为曾皓是村里几个高中生中最有才华的,字好,文章好,在市报上还发过两篇三四百字的通讯,高三时还作过一首村歌,参加县文化馆主办的地方歌曲大赛,得过三等奖。高中毕业回到家中,村里要写个标语啥的,曾志良就买了红纸和墨汁去曾皓家。那天他见曾皓主动来找他,非常高兴,拉着曾皓吃饭。曾皓说吃过了,他说再吃点,后生家跨了门槛又能吃三碗。还倒了酒。曾皓推不过,喝了一盅。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觉得还是养牛蛙合适。曾志良表态,村里那口绿汪汪的废池塘可以给他,头三年免租金,算是支持,三年后再谈租金。曾皓很感激,赶集称了两斤猪肉一斤竹老鼠肉,又杀了一只鸭公,请村里三把叉吃饭,把池塘的事敲定,并请村里在其它方面也多加支持。三杯酒下肚,村长说,牛蛙啥样子,没见过,不如养山羊。支书说,山羊要发癞,不如养牛。曾志良说,要不栽猕猴桃也行。说得曾皓头晕脑胀,做父母的心里也七上八下。

而且搞养殖要资金。曾皓上有一个哥,下有一个妹,哥已成家分出去,妹妹还在读初中,家里除了那点粮食没什么值钱的出产,过日子还行,要花大笔钱做什么事就难。也没个富裕的亲戚可借,只有贷款。

赶集天,曾皓买了条古湘烟,鼓起勇气去找信用社冯主任,想探探情况,看能不能贷款。

“小伙子,有想法好,但做事要考虑成熟和周全。你到底想养什么还是种什么,有没作过可行性分析?风险有多大?养牛蛙这事是有,但也真真假假,前两年,板栗坪也有个年轻人养牛蛙,买来蛙苗,养大后却全是癞蛤蟆。”明明是个大男人,却一副娘娘腔活像个公公的冯主任腆着大肚子,一边给自个沏茶一边说。

曾皓吃了一惊。但还是说:

“谢谢冯主任提醒。我和村里商量过的了,他们也支持。对方包教技术,还提供现场指导,并签回收合同的。我们会先考察再运作。而且,项目还在进一步比较中,我是想了解一下,能不能贷到款。”

“贷款可以,但贷款有贷款的规定。你家有存款吗?要拿存折来作抵押。”

“有存款我来取钱用不就行了,不用贷了?”

“没有存折,用房产抵押也行,要么有机关单位的人给担保也可以。”

“房屋有,就是我们住的那一丛,担保人没有。”

“是楼房吗?木架子瓦房值几个钱?”

曾皓沉默。那年他才二十三岁,并不知道世事的复杂和如何应对。他听说有的以赌博为业的人都能贷到款,还不了款就当坏账冲掉了,日子过得神仙似的,为什么他正儿八经做点事就那么难贷呢?当然,冯主任的提醒是有价值的。

这时楼下有个女人喊,冯主任,冯主任。曾皓告辞出来,娘娘腔的冯主任要退回他的烟,他不要。冯主任就从桌上拿了一叠《湖南科技报》给他。他接了,心里的挫败感变成了温暖感。也许,娘娘腔的冯主任并不是为难他。

养殖的事一时落实不下来。

新千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到处一片兴奋,好像世界真要换一个样,人人都将改头换面换一种活法,好日子指日可待。曾皓清楚地记得,读小学时高喊的一个口号:奔向二000年!二000年是个什么概念呢?同学们想象不出来。老师就说:“据说住的是高楼大厦,用的是电灯电话,吃的是猪脚把把……”同学们的嘴就啧啧动了动,这猪脚把把是最形象最有吸引力的了,那时想吃肉还不是容易事。时间过得真快,没想这二000年就到了。可是,对于曾皓他们来说,除了填饱肚子,难道这奔向二000年还包含着奔向农村孩子读不起书,农民生病看不起病,村子里只剩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离乡背井去打工,没暂住证被抓起来罚款收容,费尽周折还进不了厂,被人坑蒙拐骗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