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從《魔獸》中讀歷史

從人族看兵種演化的歷史

作者︰Vamei

《魔獸》電影的上映,開啟了一場大型懷舊。就像我的大部分同齡人一樣,「魔獸」是青春的記憶。半夜偷偷用父母的電腦打魔獸爭霸、考完試包夜玩Dota、省下飯錢給WOW充值……青春喂了魔獸,無怨無悔。最近關注《魔獸》電影,勾起心里的癮。用自己最熟悉的人族打了一把魔獸爭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人族單位里其實藏著一部陸軍演化史。下面按照兵種的歷史出現順序排列,先從農民講起。

《魔獸》電影海報

農民

魔獸中的農民

「魔獸」中,玩家一開始就擁有農民。在古代,農業生產為文明提供了物質基礎。歷史學家威廉•麥格尼爾就認為,戰爭只不過是消耗農產品剩余的一種形式。一直到17世紀農業革命之前,歐洲80%以上的人口都從事農業,其他地區的農業人口佔比更高。盡管農業生產是社會的基礎,但農民地位低下,只不過是被剝削的對象。生產剩余大多被城邑和士兵消耗掉。同樣,想要在「魔獸」中生產更多的士兵,就必須先有充足的農民,以打好經濟基礎。

中世紀的農民

在「魔獸」中,農民的主要生產方式是伐木。古代社會的伐木業確實重要,提供了建築原料和燃料。中世紀的歐洲缺糖,森林養蜂還是產生甜味調料的重要手段。此外,采礦業也需要大量伐木。另一方面,伐木還對農耕有著重要意義。古代農業的最大問題是土地肥力不足。一塊兒土地耕作一兩年就變得貧瘠,作物產出大打折扣。這個問題直到近代的四輪耕作才算勉強解決。在那之前,農民往往用「毀林造田」的方法,來獲得新的耕地。此外,人口的增長也需要更多的耕地。新耕地多是毀林的成果。在羅馬時代,日耳曼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0%,可到了近代就只剩下南部靠近阿爾卑斯山的小片森林。

德國的黑森林,歐洲曾遍布類似的森林。

人族的農民還能變身成民兵,以犧牲生產為代價,獲得更高的戰斗力。這些民兵手持盾牌和斧頭,戰斗力大為增加。歷史上的不少部落都是亦兵亦民的組織形態。羅馬共和國時,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帶著自己的武器去抵御外敵。公民籌措武器的經濟能力,直接決定了這個公民的政治地位。作為羅馬帝國敵人的日耳曼部落更是全民皆兵。「魔獸」中民兵佩戴的盾牌和斧頭,是日耳曼民兵的常用武器。北亞和中亞的游牧部落,夏天放牧,冬天劫掠,戰斗力相當驚人。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解決軍糧問題,也推廣屯田,讓不打仗的士兵開荒種地,從而「寓兵于農、兵農合一」。屯田的成敗,是了魏晉南北朝政權興衰的決定性因素。

「魔獸」中的民兵

步兵

「魔獸」中的步兵

人族最基礎的戰斗兵種是步兵。步兵頭戴頭盔,身穿鎧甲,手持鐵劍和盾牌。在歷史上,羅馬軍團的主力兵種也是類似的步兵。羅馬軍團的盾牌大多是木質,鎧甲多是由鐵片和鐵環連接而成,不像「魔獸」中的士兵包裹得嚴絲合縫。除了鎧甲和劍,步兵還可能配備長矛、匕首和弓箭。大的作戰單位還會有弩、投石車、攻城塔、攻城槌等攻城武器。憑著嚴格的紀律,羅馬軍團在戰場上像一部穩定而冷酷的機器,能輕易絞殺只憑血勇的部落武裝。以步兵為後盾,羅馬建立了一個環地中海的大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歐亞非時率領的馬其頓方陣,同樣由步兵組成。

劇集《羅馬》中的步兵

西方的步兵偏重于硬踫硬的近戰武器,而東方的步兵偏好弓|弩。秦漢時期,佩有□□的步兵已經成為戰場的主角。戰國時的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強弓硬弩就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漢時的李陵指揮五千士兵,以弓|弩為主要武器,能抵御數萬匈奴士兵的進攻。當然,中國步兵的近戰能力也不容小覷。宋代的重裝步兵身披步人甲,防護範圍覆蓋全身,像「魔獸」中的步兵那樣把自己保護得密不透風。名將岳飛和韓世忠所率領的部隊,主力就是重步兵。這些重步兵手持長|槍強弩,成功擊敗了來自北方的騎兵。只是由于機動性的匱乏,重裝步兵很難追擊敵人。

《英雄》中的秦國強弓,不止是耍帥的道具

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冷兵器步兵逐漸被火|槍兵取代。但在火|槍普及的早期,火|槍的準確度和殺傷力都很低下,要靠冷兵器步兵來提供近戰保護。這些步兵的主要功能是阻止騎兵靠近,所以手持的大多是長|槍、長戟、斧槍一類長兵器,側翼還可能有弓|弩手提供額外保護。勃艮第和西班牙都曾建立冷熱步兵混合體系,一度稱雄歐洲。明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也采用了類似的冷熱混合陣法。他的鴛鴦陣,混用了長短兵器和火器。隨著火器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再加上刺刀的發明,單純使用冷兵器的步兵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步兵手持長兵器,阻攔騎兵。

騎兵

「魔獸」中的騎士

在「魔獸」中,人族的騎兵也和步兵一樣是近戰單位。騎士和馬都披重甲,騎士手持長矛和劍。這一身裝備以中世紀的重裝騎士為原型。從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歐洲經歷了長達1000年的中世紀。這個時期歐洲的政治基石正是騎士制度。騎士是歐洲當時最重要的軍事單位,享有政治上的特權。一個人受封為騎士,將享受世襲的貴族待遇,並享有領地來獲得經濟收入。即使最低階的騎士,也會有扈從服侍。高階的騎士還可能被其他騎士效忠。處在效忠鏈條最頂端的國王,能征召來一支恐怖的重裝騎士大軍。如果無法召來足夠的騎士,那防守方就只能躲起來。歐洲各地建立了高大的城堡,囤積糧食和水,以便支撐到來犯騎士糧草耗盡。

重裝騎士,馬兒也是辛苦

其實早在4000年前,人類就在歐亞草原上馴化了馬。在比中世紀更早羅馬時代,騎兵也已經開始承擔偵查、斥候和追擊任務。為何騎士在戰斗中的統治地位到中世紀才確立?原因有二。第一個是馬鐙的發明和鞍具的改進。在這樣的技術革新之後,騎手才能穩定的騎在馬背上,雙手自由的使用武器。另一個原因是馬的品種培育。只有體型高大的戰馬才能背起沉重的鎧甲。波斯最先雜交出高大型戰馬,也最早建立重裝騎兵。戰馬培育技術慢慢傳播到歐洲,把歐洲帶入騎士時代。

007電影中的高頭大馬

在東亞,騎兵也和步兵一樣,偏好遠距離武器。蒙古人的蒙古弓,在實戰中能有效克制歐洲的重裝騎兵。拔都率領的蒙古西征軍,就在東歐殲滅了波蘭和日耳曼的騎士聯軍。與笨重而緩慢的重裝騎兵相比,蒙古的騎射兵更加靈活快速,可以一邊回撤來保持安全距離,一邊借著蒙古弓射殺裝甲相對薄弱的戰馬。為了彌補面對射手時的缺陷,歐洲騎士後來實驗用熟鐵澆築的板甲,來提高防御箭支的能力。在東方戰場上,中國采用了城牆加強弩的組合,來防御游牧民族的騎射部隊。由于缺乏追擊敵人所需的騎兵,所以很難根除游牧民族的威脅。皇帝經常要采用懷柔政策,用外交禮物來換取國境的安寧。

蒙古騎兵

總的來說,在整個中世紀,重裝騎兵和騎射兵都是優勢兵種,所以騎兵政權屢見不鮮。一些農耕區域甚至給牧場讓位。東歐的匈牙利盆地就被游牧的馬扎爾人佔領,農田退化成一片面積廣闊的草原。中國的唐宋兩朝都被北方游牧民族威脅,後來的蒙古政權還徹底征服了中國。直到火器在近代的普及,騎兵的才逐漸衰弱。

牧師

「魔獸」中的牧師

「魔獸」中的牧師擁有醫療能力。除了醫療,他們還可以驅散魔法,用「心靈之火」來增強我方單位的攻擊力和防御力。歐洲的牧師是服務于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基督教在中世紀的歐洲具有統治性的地位。人一生的重要儀式,從出生洗禮、到結婚、再到死亡埋葬,都在教堂進行。信徒一方面希望獲得上帝的祝福,另一方面害怕地獄的懲罰,所以對教廷唯命是從。稅金的十分之一要獻給教廷,而教堂和修道院還擁有信徒捐獻的田產。高級神職人員,如教皇和主教,手中的權力一點也不亞于身為軍事首領的國王。皇帝亨利四世想要反抗教皇,結果被開除教籍,不得不光腳求教皇原諒。基督教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科隆大教堂,信徒們捐款建成,至今統治這座城市的天際線。

在軍事上,宗教最重要的影響是其精神作用。正如精靈牧師的「心靈之火」可以提高戰士能力一樣,基督教也可以感召士兵。中世紀的國王出征時,經常拿著基督教聖器來鼓舞士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一世與馬扎爾人決戰時,就手持據說刺死耶穌的朗基努斯之槍,並獲得最終的勝利。電影《天國王朝》中,歐洲騎士團與伊|斯|蘭軍團決戰時,也隨軍帶著聖十字架。只是這一次,士氣沒能彌補實力上的不足。到了電影《紐約黑幫》所處的19世紀,紐約的黑幫分子打架前,還要對著牧師,給街頭血拼染上宗教的神聖感。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感召力,教皇能在歷史上發起多次「十字軍東征」,讓騎士們心甘情願的放棄安逸生活,舍生忘死的前往中東作戰。

《天國王朝》中,隨軍出征的真十字架,據說是釘死耶穌的那一個。

中世紀的牧師身兼多種社會職能。他們是少數的識字人群,壟斷了文化知識。起源于中世紀的大學,本來就是培養牧師的神學院,直到近代才演變成世俗性質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在醫療不發達的中世紀,牧師還兼職醫生。「魔獸」中牧師的醫療技能其實相當符合歷史。只是牧師的醫術不大靠譜。畢竟,中世紀把生病看做上帝的懲罰,大多數牧師只是對著病人念念聖經。少數粗通醫術的神父,也是從古希臘古羅馬那里偷師,除了用草藥,就是亂用號稱「包治百病」的放血療法。被牧師的放血療法誤殺的病人不計其數。

放血療法,你還忍心讓牧師治你的農民嗎?

女巫

「魔獸」中的女巫

女巫是牧師眼中的異端,「魔獸」里卻讓他們共同為人類作戰,顯得有些惡趣味。中世紀的牧師都會教育信徒遠離邪惡的巫術。其實在英語里,巫術的詞根其實是「智慧」,並非一個貶義詞。所謂的巫術,只不過是歐洲原始宗教遺留下的一些迷信做法和宗教儀式。作為「一神教」的基督教接管歐洲後,把這些競爭宗教的神秘行為都定義成異端。但民眾崇拜超自然力量的心理習慣很難改變,基督教自身也喜歡借用神跡之類的迷信宣傳手法,所以巫術一直在暗處存在。產婆在孕婦生產前,會解開孕婦身上一切打結的東西來求平安,這已經算是巫術。國王和貴族偷偷找人佔星算命,也是巫術。由于這些迷信行為的普遍性,教廷通常對巫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會太過追究。

現代人愛玩的星座,其實就是「巫術」

教廷真正開始重視巫術,已經是中世紀晚期。當時在人文主義思想的挑戰下,教廷的統治出現不穩的跡象。驚恐的教廷想要立威,就拿巫術來殺雞儆猴。柿子挑軟的捏,教廷把迫害對象集中在女性。于是,獵殺女巫的行動從15世紀開始突然興盛起來。根據保守估計,歐洲大陸被以巫術罪名處死的有3.5-6萬人,其中的75%為女性。1486年,《女巫之槌》出版。這本書宣稱巫術必須經過「魔鬼、女巫與萬能上帝的許可」,把矛頭直接對準女性。書中說,女巫與魔鬼的交|配,並能奪取男性的生|殖|器|官。這本編造出來的書,成功掀起了迫害女巫的狂潮。

《女巫之槌》中燒死女巫的插畫(讓你玩星座

正如很多恐慌性民眾運動的受害者一樣,很多女巫都是無辜的。英國人為了泄憤,就把帶領法國人反抗的貞德定了個女巫罪,然後把她綁在火刑架上活活燒死。電影《女伯爵》中也塑造了一位被判為女巫的女伯爵。他的表兄指責她與魔鬼交|媾,目的卻是篡奪女伯爵的財產。普通民眾也借著獵巫來泄私憤。養貓、行為放蕩、乃至說話時提到「魔鬼」,都很容易被人舉報成女巫。直到17世紀啟蒙思想興起,消除了社會中彌漫的迷信氣氛,獵巫運動才宣告停止。「魔獸」居然安排女巫去保護曾經迫害她們的人類,實在是俠骨柔情。

《女伯爵》,被表兄審判的女伯爵

火|槍兵

「魔獸」中的火|槍兵

從火|槍兵開始,人類從冷|兵器進入熱|兵器時代。到現在為止,大部分的證據都說明黑|火|藥是中國的發明。而中國人至少在南宋就已經知道如何制作管狀火器。征服了南宋的蒙古人學會了這項技術,帶著火器一路西征,把管狀火器帶到了歐洲。在歐洲,火器進一步小型化,成為單兵使用的火|槍。火|槍早期的裝填方式都是前膛的︰在槍管底部放入火|藥,再放入圓形的槍彈,用木桿一直頂到底部。槍管底部側面有個小孔,需要撒少量的火|藥作為引藥。一直到十九世紀,火|槍的變革都集中在引燃方式上,從用香火點燃,再到用火繩,最後用燧石。

前膛槍的裝彈方式

火|槍剛誕生時,殺傷力遠遠不如以前的遠程武器弓|弩。但用弓需要技巧,訓練成本高。而弩較為復雜,制作成本高。槍彈可以由金屬融化成,做起來也比箭支容易。所以,性能欠佳的火|槍成了能大量裝備普通士兵的新型武器。為了彌補性能上的不足,歐洲將領模索出多排輪射和齊射的火|槍陣型,用密集的火|槍陣來彌補火|槍裝填速度慢和殺傷力查的缺點。火|槍降低了人們參與戰爭的成本,戰爭不再被騎士壟斷。主要由貧民組成的雇佣軍成為戰場的主體。交戰人數和戰爭持續時間迅速增大,戰爭發生的頻次也大為增加。歐洲成了火器的試驗場,在軍事技術上迅速領先其他國家。不斷提高的戰爭成本也在考驗著各個軍隊的經濟能力。最終,那些率先統一起來的集權大國能負擔得起火|槍大軍的成本,成為留存在歐洲版圖上的玩家。

齊射

在「魔獸」中設定中,火|槍兵身著斗篷,一身輕裝,幾乎沒有護甲。隨著火|槍威力增大,子彈可以穿透鎧甲,沉重的鎧甲成了累贅。重裝鎧甲被淘汰,步兵和騎兵都變得輕裝化。火|槍兵手中的槍,槍桿短、口徑大,並在槍口呈發散趨勢。這樣的槍不利于引導子彈的走向,所以遠距離設計的準確率有限。此外,火|槍兵的英文名字是「Rifleman」,即「來|復|槍手」。來|復是在槍膛內部劃螺旋膛線的工藝。當子彈從來|復槍射出時,會沿著膛線旋轉,出了槍膛後更容易保持方向。來|復槍提高了射擊的精度,但對于前膛槍來說,膛線會阻礙裝填。所以來|復|槍是在十九世紀後膛槍普及之後才流行起來。可以推測,「魔獸」中的火|槍兵至少來自十九世紀,與我們的年代相差不遠。

槍管中的來|復線

迫擊炮小隊

「魔獸」中的迫擊炮小隊

最初的火器傳到歐洲時分成兩個分支。一個分支向著小型化的火|槍發展,另一個分支向著大型化的火炮發展。最開始,火炮主要用于攻城,其發展速度要領先于火|槍。1453年,土耳其人貢獻君士坦丁堡時,火炮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時的火炮體積龐大,很難移動。工匠往往會把火炮敲碎成碎塊,再運到新的陣地重新澆築。炮彈是和投石車一樣的石彈。火炮的力量最開始並沒有投石車強大,但勝在容易定向。即使威力比投石車小,但如果火炮能連續擊中城牆的脆弱部位,那麼城牆就會在重力作用下坍塌。隨著火炮的使用,城堡的高度反而成了其弱點,原來龜縮在城堡里的打法失效。國王們開心的把火炮對準不听話貴族的城堡,封建割據的年代被火炮終結。

《征服1453》中的土耳其大炮

作為攻城利器,火炮發展迅猛。打贏了仗,國王最關心的不是搶了多少錢,而是搶來多少能鑄炮的銅。就連教堂的大鐘也不放過,被敲碎了用來鑄炮。隨著火炮攻城陷地,歐洲大一統眼看就在眼前,可新的防御技術讓國王們百忙一場。意大利工程師發現,建造寬闊而低矮的城牆,城牆內部用土夯實,可以有效的防御火炮。如果建造多層這樣的城牆,敵人就算攻破外層,也會在進攻內層時受困于有限的空間。此外,從城牆凸出的多邊形稜堡能形成交叉火力,阻止敵人靠近。要塞在上述防御技術的基礎上誕生。想要統一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在要塞前束手無策,歐洲繼續陷入長期混戰。但對于沒有發展處要塞技術的亞洲時,火炮依然能幫助軍隊建立統一政權。配備了火炮的莫臥爾王朝,輕松的征服了整個印度。而中國明清兩朝,都在攻城戰中大量使用火炮。王朝一旦建立,火炮就被當做秘密武器封存,相關的技術創新隨之停滯了下來。

「魔獸」中的迫擊炮小隊使用的是兩個人就可以操作的小炮,移動速度快。在歷史上,火炮遭遇要塞難題後,也開始向機動性和易用性上做文章,功能也從攻城轉向野戰。法國在這場變革中領先。18世紀,法國用在實心金屬上鑽孔的方式來生產炮管,取代了之前的澆築的制造方式。鑽孔的技術難度大,但造出來的炮更加勻稱精確。火藥引發後,新式火炮的受力更加均勻,不容易炸膛。因此,炮管的厚度可以大為降低,炮身重量變輕。加上輪子的新式火炮,很容易用畜力牽引移動。于是,等到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拿破侖用這種靈活的野戰炮打敗了各國陸軍,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類似的野戰炮依然是現代陸軍的重要武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