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九十章:冷宫vs李尚宫

“津津,你在跟谁说话。”李尚宫的声音从房内传来。

我赶忙擦干泪水,极力用平静地语气说道,“没有,李尚宫。”

“好像有贵客来了,带他来见我。”

我只能说李尚宫的感知能力不是一般地敏锐。

我拉着李恪走进她的房间。

王爷倒没有像我初见李尚宫时那般害怕,他目不转睛地望向她。

“小皇子,是你,是你吗?”李尚宫眼角躺着泪水,她伸过去想触模李恪的脸庞。“你像皇上一样英俊,那年,东都洛阳,皇上仙逝,那些逆臣们一个个践踏东都。”

东都,是隋炀帝吗?

“你太像皇上了,我就知道只有皇上才会有这样的儿子,告诉我,你现在是不是这天下间最有权力的男人?”

“李尚宫,他吴王李恪。”

李尚宫一把推开他,“什么?不可能,你不是,你姓李,难道你不姓杨吗?”

李恪忙解释道:“我是李恪,我的母亲是前朝公主。”

“你走,你赶紧走,李家的人,我一个也不想见。”

李尚宫经常这样,自言自语,说着说着就会冒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话来。

“王爷,你还是走吧,李尚宫也许是受的伤害太深了。”这样一个可怜的宫女,我只能深深地同情她,宫闱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可怕。

到底是谁把她弄成这个样子。

我拉着李恪出门。

这时,李尚宫又开始尖叫,“小皇子,不要走,皇上……皇上,你在哪儿?你看到了吗?他跟你一样。”

她到底在说什么?她又想表达什么?神情是那样令人捉模不透。

我蹲在她跟前,“李尚宫,你所说的皇上是隋炀帝吗?”

她抬头望向我,“这天下间,不只有他才是皇上吗?”

看来她真的是关在这里时间太久了,却不知江山早已几经易主。

“尚宫,现在的皇上是唐太宗李世民,你眼前的这个小皇子是太宗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他的生母是杨妃娘娘,也是隋炀帝的外孙。”

我向她认真解释李恪的身份。

“太宗,那皇上在哪?”

“你说的是哪个皇上?隋炀帝吗?”

“嗯。”她努力地点点头。

“隋炀帝早已不在世,现在是大唐,我们都是大唐的子民。”

“大唐,皇上不在了……皇上不在了……”她呢喃道。

我拉着李恪离开。

“你怎么会来这里?”

“我也不知道,那日凌司织带我来此。”

见我清瘦的样子,“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在泽州撇下你。”

“王爷不必这么说,津津在此过得很好。”

“好,你跟她。”她望了望门口的李尚宫。

“她兴许是个苦命的女子,陪着她挺好的。”

“你的手怎么啦?怎么会是这种颜色?”那是在染织纺时,我的手被染成淡蓝色,幸好慢慢地在褪去。

我赶忙缩了缩自己的手,“王爷,没事,时间长了就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一直深爱着我,只是,那天下的权眸对他诱惑大了,他不是皇,给不了我那份倾城之爱。

那个时段,他每每进宫都会来看我,李尚宫反常的举动,我们早已习惯了。

她总是把自己的过去说一半留一半,拒绝别人问她。每当我问她时,她的神情就开始变得呆滞,开始胡言乱语。

直到有一天,她莫名其妙地对我说道,“津津,皇上为什么不让吴王当太子?”

我赶忙捂住她的嘴,示意她不要说,身处宫中这么多天,我已经深深地明白,有些话应该把它烂在肚子里。

“尚宫,这是皇上的家事,我们最好不要乱说。”

这个破败的地方到处是守卫,说不定隔墙有耳。

“朕思来想去,唯有派你去最合适。”

皇上身边站着一位大臣,这是刚刚调到长安的地方官——郑仁基。此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因为不愿贿赂上司,时时得不到提拔,要不是房玄龄提起,恐怕太宗也忘记了他。自武德元年起,他就一直任万安县县令。

“臣定不辜负皇上使命。”

太宗拿起一道奏章,“这是一个叫马周的书生写给朕的密奏,说泽州刺史赵士达、县令崔贤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强占征地。你给朕好好查查这两个人,朕要看看泽州到底有多少见不得光之事。”

郑仁基跪在皇上面前接过密奏。

“臣定当彻查此案。”

皇上此刻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太子,他还在为拯救太子做最后的努力。

“朕让你只是去查此案,有什么消息立马传到长安,等候朕的定夺。朕就不信,那赵士达会有三头六臂。”

“臣遵旨。”

“万事小心。”皇上嘱咐道。

郑仁基前往泽州的消息不胫而走,身处东宫的太子又开始坐不稳了。

“什么?父皇派郑仁基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别怕,郑仁基区区一个小官,吴王恪,我们都能对付,还怕一个小小的郑仁基。这个赵士达也是个泥鳅,自然不会让郑仁基发现什么毛病。”

听侯君集这么一说,太子倒有些平静,不一会儿,他又开始不安了,“潞国公,万一他发现什么?”

侯君集拿出他在战场上说一不二的做派,“太子,没有万一,万一他发现什么?我们就……”侯君集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太子害怕地往后退,“不……他是朝廷命官。断不可这样做。”

“太子,你怕什么?借刀杀人,我们可以撇得一干二净。”

太子一直都被强硬的侯君集拉得团团转,有时他也想放弃,当初,他就不该收受赵士达的贿赂。“潞国公,我还是去向父皇请罪,把他的赃物交给父皇,父皇怪罪下来,我大不了不当这个太子。”

见太子这么一说,想到女儿海棠的将来,自己当国丈的梦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好未来。

侯君集拉住太子的胳膊,“太子,您是嫡长子,秉承天命继承皇位。您不能向皇上请罪,不能让朝臣知道这个污点,您是储君,不能让天下人知道您犯的错误。”

见太子还在犹犹豫豫,侯君集紧接着道,“太子,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赵士达是我们这边的人,对您日后登基必将有大用。等您继承大统后,再查办他也不迟。”

太子的嘴巴也在发抖,完全没了主意,“一切全由潞国公定夺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