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八十九章 扩军之请

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见天色渐晚,邓耀荣才起身告辞。

而这时,邓铿才上前,见陈炯明神色严峻,便认不出出言相询,“此人是谁,所来何事?”

见是自己多年战友,亦是平日里最为亲信之部下,陈炯明也不隐瞒,将刚才的事如实告知,“……事情就是这样,这美华公司,却是下的好大一盘棋

邓铿听了,也是神色微耸,“我入广州城,亦有所耳闻。这美华公司虽是在美国注册,实际全系徐文昊一人所有,而此人亦乃爱国华侨,形势温润,有礼有节,颇得商界之人赞誉

“然我所虑者,实光复军也陈炯明叹息一声,随即安坐太师椅上,说着近来接手广州政务之后的一些事情,“原本我带兵在外,还不知这许络,才知这粤州是龙蛇起陆的格局啊

“龙济光之济军,李准之前清水师,还有分散各地之民军、团练、前清兵勇,我们这哪里是和平光复,不过是暂时坐在一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上罢了

邓铿也是知道形势险峻,因此这时也对此表示忧虑,“我们粤军初成,不过千八百余,且缺乏武器和训练,大部分是自前清新军中投诚而来。凭此等兵力,断然无法安坐这钓鱼台,恐怕迟早都要出事

陈炯明颓然起身,感慨一句:“此事我亦深知,现在唯有见步行步了

邓耀荣来,不为其他,一是祝贺陈炯明当上粤州都督,奉上30万华元以做谢礼。华元是由美华公司私铸,但成色上佳,样式精美,又由七十二商行中的一些商家协助推广,因而在这广州城中,也是渐进流行,就连南洋货商也乐于接受。

这可是真金白银,不是杨西岩发行的那种没有任何保证金作为抵押的‘流通券’可比。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华公司愿意奉上巨资,自然不会没有所求。

这第二件事,就是邓耀荣今日的来意。

“什么,要都督你允许光复军扩军?”邓铿听了之后,也是神色大变,“早就听闻,这光复军原为张鸣岐督办的地方团练,丁员足有五千之数。浦东一带,常常听闻校场上枪炮齐鸣,喧嚣声终日不绝于耳,足可见其装备之充足,训练之频繁

这种程度的实弹训练,意味着什么,邓铿也是带兵之人,哪里会不知道?

“原本还以为要攻入广州,除济军外,此人必是劲敌。想当初,会中还有人认为夏骏驰是革命叛徒,不然何以得前清总督之青睐,受此要职?现在看来,此人怕是早有自立之心,张鸣岐恐也是为其利用吧

邓铿这时,也只能对这光复军表示羡慕嫉妒恨了,实力强到总督都要与之妥协,革命党人就没这种气魄。

任谁都知道,夏家背后,是整个美华公司,是徐文昊!

据说还建了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武器,枪炮弹药完全自给,无需外购。虽然没人知道这座传闻中的兵工厂在哪里,可没人是傻子,看着光复军手里端着地崭新步枪,就知道此事必定属实。

就连胡汉民也不敢招惹,一开始还索要过几次军械,可都被夏骏驰用各种借口推月兑,完全没把这位‘革命党人老前辈’放在眼里。这说不给就不给,胡汉民还真就不敢把夏骏驰怎么样。

“听闻李准也与之过从甚密,连虎门要塞都献出去了!”说到这里,邓铿也有几分义愤,“这粤州局面,说是掌握在军政府手里,实际上,我们革命党人的声音,恐怕连这广州城都出不了吧

和平光复只是说得好听,各种旧势力依旧盘根错节,革命党人根本无法有效掌控局面。

摆在陈炯明面前的难题是,到底要不要同意光复军的请求。

“都督,我觉得此事绝不可许!”邓铿是军人,替陈炯明掌控粤军兵权,这时自是从军事角度出发,向其建言,“我军实力本就出于下风,这时要是允诺此事,岂不是颓势更甚!?”

想要维持统治,首先必是军权具备压倒性力量,或至少面前能够与地方势力持平。可现在,粤军的根基就很薄弱,更何况孙、胡两大巨头还抽调大部分精锐北上讨伐清廷,革命党在粤州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

而这种时候,唯有扩军才是正途,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可没钱在手,自然无力扩军,甚至为了巩固政权,陈炯明已经打定主意,以裁军为名,削弱民军、前清巡防营、绿营、八旗兵等并不受同盟会指挥的地方杂牌部队。

如此一来,仅凭目前其手中的粤军主力,就可勉力维持治下的社会平稳过渡,同时还能大大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民生经济上面。

然若是一口回绝,陈炯明也担心将光复军逼到了对立面,到时还真不晓得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因此这时陷入两难境地。

……

“会首,陈炯明说他要多些时间考虑回到基地之后,邓耀荣饭都没吃,便直接找到了徐文昊,向他汇报消息。

“来来来,一块吃饭,今晚特意上了几斤上好的龙虾!”徐文昊在这方面,非常随和,拉着邓耀荣就是一起吃饭,“有什么事,吃完再谈!”

酒足饭饱,邓耀荣才跟着徐文昊进入书房,说着之前的事。

徐文昊听了之后,却是并不在意,“陈炯明还在犹豫,不过无所谓,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战略部署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获得对方的许可,才去扩军。但提前知会一声却还是必要,这是为了彰显善意,为日后铺平条合作的道路。

……

就任了粤州安抚使一职的龙济光,这时亦是不甘寂寥,立即着手扩军的工作。以自己原本入粤的嫡系骨干三千济军为本,迅速扩招,很快就扩充到了一个满编师1。2万人的规模。

但他并不满足,在他看来,要想在粤州站住脚跟,还必须将不对扩大到两师一旅才可。

但武器、弹药、粮饷等问题,很快就成为困扰着他的拦路虎,他这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行伍出身,很快就嗅到了乱局将至的气息,因此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加强军力,以待时局。

他是云南蒙自人,家中排行第三,父亲是云南稿吾土司龙汝霖。年轻时,龙济光就曾为了当上土司而欲杀其兄长龙觐光。

身为庶长子的龙觐,自幼光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他不愿见兄弟相残,才弃印而走,外出省、京,通过会试考取了功名,去川州当了清神县令。

由此可知,龙济光此人,野心勃勃,且未达目的不折手段。此前领兵入粤,说是奉张鸣岐之命,实际上还是对这广州城的花花世界,有了觊觎之心。

可如今却龙游浅水,空有满腔野望,难得施展。

龙裕光是其胞兄,亦是济军的第二号人物,比起同父异母的长兄龙觐光,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率着济军的另外24营兵力,共一万三千余人,龙裕光也自桂州跑来,为其弟壮声威。

可这时,城中早有大批济军,平日里就祸害地方,这时自是被陈炯明拒绝入城。也正是因为如此,龙裕光大为火光,“阿弟,这些革命党人还敢反了天了!”

他带着亲信护卫孤身入城,简直威风扫地,加上平日里没少和同盟会的志士打打杀杀,因此这时犹自愤恨不已,“这群幺蛾子,打仗娘炮得要死,说起话来倒是一套一套的!”

“真是抱歉,让兄长受委屈了龙济光连忙宽慰几句,随即又聊起城中局势,尤其是实力最强的光复军以及背后的美华公司。

“干他娘咧!”平日就爱赏花遛鸟的公子哥龙裕光,这时当即冒出几句秽语,两眼冒着贪婪的青光,“要不我们点起兵马,抢他丫的!?”

龙济光听了兄长这番光棍的话,无奈苦笑,“我倒是想啊,可光复军人数虽少,战力实是不弱,恐怕不好惹啊

但自四年前,带兵投靠岑春煊起,济军在龙济光带领之下,就少有败绩,这让龙裕光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盲目的自信,并不将夏骏驰这革命党人放在眼里。

不过好在,龙济光仍保持清醒,好说歹说,才把冲动的兄长给劝住了。

“阿弟,你是能耐人,我听你的!”龙裕光也知道自己没弟弟的本事,他本身也没什么野心,只想着过逍遥自在的日子。

既然身为济军主帅的龙济光都说不要轻举妄动,那他自然不好反对,但还是催促道:“那还在城外的弟兄该怎么办?跋山涉水到了这里,总不能让他们在外头风餐露宿吧!”

济军这时勉强凑足了两师一旅,可缺粮少弹,枪械配备率不足五分之一,大部分士兵还是前清时代的巡防营体制,扛着冷兵器冲锋肉搏的货色。

龙济光听了,也知道必须做些什么,否则军心动摇,队伍就要散了。

他把心一横,断然道:“明日我就去军政府,找陈都督说项说项,他怎么滴也得给我们济军上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