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三章 平炉炼钢

1908年的六月,北美地区的经济仍旧是哀鸿片野,破产和失业已成了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生活主旋律。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无数目光呆滞的面孔,这里正被绝望所笼罩着。

波士顿,这座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最为繁华兴盛的港口城市,虽然仍闪耀着奢靡的灯光和气息,却也难掩内中的衰颓气象。

整体的经济不景气,正使得整座城市的生机在逐渐失血。

而在城市的西区,这时却似乎焕发着别样的生机:一座全新的实业公司,在如今这衰颓的经济大潮中,竟选择了逆流而上。

瓦格纳钢铁公司,正高昂着骄傲的头颅,俯视四方。

连续四天,徐文昊和里斯都在忙着招收工人,制定培训课程,以及和生铁供应商洽谈合作事宜,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所幸在这个时候的美国,因受到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大量人才失业,因此瓦格纳钢铁公司得以轻易的招收到了一批经营管理人员,来为公司服务,甚至还包括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和车间主管。

不过在此期间,徐文昊也异常注意隐藏自己的身影,减少出现在公开场合的次数。到目前,整个瓦格纳钢铁公司中,仅有少数高层知道他的存在。

在这样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社会中,尽量避免一些麻烦总还是必要的,更何况徐文昊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整座工厂十分巨大,以规模而言,比得上一个封闭式的室内体育场。

墙壁是由深红色的工业用耐火砖砌成,厂房内部空间充足,金属支架上,工人和技术员正不停忙碌着,将一整套从码头上运来的机器设备,在自己的手中慢慢组装成形。

“劳伦斯先生,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了

徐文昊对着面前的中年人,认真道谢着,对方是海诺派来的技术人员,波士顿市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钢铁厂中有着1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

对徐文昊而言,哪怕对方不过是个旧人类,却也是一位掌握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理应获得尊重。

劳伦斯穿着工衣,面目无须,饱含深情地看着眼前那几个被高高吊起的平炉,忍不住感慨道:“这些设备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真希望能看到它们认真工作的样子,而不是被封存在一堆灰尘和泥土之中

受到经济危机的剧烈冲击,整个美国的制造业都急剧萎缩,尤其是以钢铁生产为核心的重工业领域。单单是美国就有超过五百万工人失业,半数以上的工厂倒闭或者停产。

像劳伦斯这样的高级技术人员虽不至于失业,但也仅仅是拿着原本薪水的四分之一,勉强维持生计罢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优越生活和待遇。

对于这位一辈子都在为人类的钢铁冶炼技术发展做贡献的技术人才,徐文昊也是暗暗敬佩,这时自然要好言宽慰:“放心吧,劳伦斯先生,这一天很快会到来的

人类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一个个这样的技术人才在推动着,他们的不断奋斗和努力向前,才使得人类有了今时今日的成就。

想到这里,徐文昊心中又不得不感叹起大洋彼岸的古老帝国来:“或许正是因为缺少太多了像劳伦斯这样的人,曾经辉煌无比的华夏文明,如今竟沦为西方世界眼中的落后野蛮之地……”

最让人心痛的不是西方人的歧视,而是对方根本没有说错,这时的华夏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奴役,早已彻底落入野蛮和愚昧的境况之中,无法自拔。

而之后一次又一次军阀混战和革命浪潮,非但没能拯救国家,反而将整个民族推落无尽的深渊之中,周而复始地经历着屈辱和愚昧的历史。

虽然未曾生活在那个华夏文明被轻慢和鄙夷的时代,但多多少少也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感受到了这份无奈和屈辱。

“既然我来到了这片时空,那么就让我来扭转这种遗憾和不甘!改变世界,当自华夏始!”

……

大批机器运抵,并且完成了组装,只要在三轮调试过后没有问题,便可以正式开工生产。

“多亏了海诺叔叔的帮忙!”望着眼前这批半旧不新的机器设备,里斯表现得异常兴奋,他眉飞色舞地说着:“这套碱性平炉是目前欧洲最先进的炼钢设备,如果不是因为行业不景气,恐怕想要买下它我们至少要花26万美元!”

这事徐文昊也是知道,这次只用一般的价格就能将整套设备买入,除了里斯和海诺的私人关系外,最关键的还是经济危机浪潮的到来,使得整个行业都不景气,这才让他们得了大便宜。

里斯这时穿着名贵的西服,站在自己的工厂中,环视着四周的机器设备,贪婪的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的钢铁气味,朗声笑道:“等匹兹堡的第一批生铁运抵,我们马上就开始生产调试,现在我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和里斯的兴致昂扬不同,徐文昊始终保持的冷静和淡然,仿佛这家工厂和他并无一丝一毫的关系。

实际上,他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也确实不太关系,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对工厂的经营加深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

与此同时,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技术上的经验积累,以便日后回到故乡能够办起类似的工业体系来,这才是开办实业的重中之重。

单纯想要赚钱的话,徐文昊心中自然还有着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没必要耗在见效缓慢的重工业领域上。

望着眼前的这些平炉设备,徐文昊正在脑海中向智脑指令:“白泽,扫描这些设备,建立起相应的档案资料

“明白,信息录入开始,资料对比整合中智脑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徐文昊的命令,它是世上最忠实的仆人,从来不会做出任何的提问和反对。

随后,整理完毕的资料便直接传输过来,透过镜片上的虹膜聚焦装置形成影像画面,直观的展示着一幅幅图片和一列列数据,详实而细致,让人一目了然。

原来,早在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就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近代炼钢法的开端,它为人类生产了大量廉价钢,促进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但由于此法不能去除硫和磷,因而其发展受到了限制。1879年又出现了托马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它使用带有碱性炉衬的转炉来处理高磷生铁。

虽然转炉法可以大量生产钢,但它对生铁成分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而且一般不能多用废钢。随着人类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废钢越来越多。

在酸性转炉炼钢法发明不到十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在1864年创立了平炉炼钢法,1888年出现了碱性平炉。

平炉炼钢法对原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容量大,生产的品种多,所以不到20年它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哪怕是直到四五十年后,在整个世界的钢产量中,约85%的钢铁产品仍然是由平炉技术冶炼出来的,可见这种炼钢技术的实用性。

“白泽,我们的数据库中,有相应的技术资料记载么徐文昊不由问道,因为他明白,更先进的技术意味着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产量和产品品质,而这有助于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来。

只要能够长期维持技术上的优势,那么才有能让自己不断走在别人的前面,进而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展开对这个落后世界的改造计划。

智脑在收到命令之后,便开始搜索着数据库中的资料,按照徐文昊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相关文献。

“找到符合要求的资料,原本时空1952年,在旧秩序的奥地利国中第一次出现纯氧顶吹转炉,它解决了钢中氮和其他有害杂质的含量问题,使质量接近平炉钢,同时减少了随废气损失的热量,可以吹炼温度较低的平炉生铁。因而节省了高炉的焦炭耗量,且能使用更多的废钢

“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么?”徐文昊听到这么个好消息后,当即大喜,并且开始问起细节问题。

毕竟不管技术如何先进,停留在纸面上终究是毫无意义,唯有切实投入实践和生产之中,才意味着的真正的技术进步。

“缺少详实的技术资料,只有相关的理论概述

可惜的是,智脑的回答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徐文昊心中的热切登时冷却下来,整个人也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果然没那么容易,前景或许是美好的,但最终还是首先要面对现实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

困难固然不小,但其中的利益更是诱人,以徐文昊自身拥有的超越旧世纪将近五百年的知识和设备,又岂有轻易放弃之理。

“白泽,建立研究档案,允许使用‘模拟星球’系统进行相关的科学推演,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来徐文昊在脑海中,认真的发出着计划指令,安排智脑展开工作。

“明白,研究档案已经建立,‘模拟星球’系统启动中……预计项目研究完成所需时间为27小时38分45秒,倒计时开始……”

随后,一个个高度拟真的画面渐渐形成,并且在徐文昊的眼中不断放映着。

‘模拟星球’系统,是基于生物电脑技术而诞生的一种虚拟软件系统,目的在于利用资讯整合与数据运算手段,构建出一个无限接近真实地球的虚拟行星。

在不远的未来,人类正是因为掌握了这种极其高端的虚拟技术,才使得各个领域的科研发展一日千里,文明全面腾飞,得以开创出一个无限宽广的大时代!

‘模拟星球’技术固然是好,但徐文昊也知道这种基于超量子计算机运算模式的软件系统,其耗能是多么惊人。要是以前磁能核心还未损坏的时候,他倒还不虞这能耗方面的问题。

可是现在这种一直动用储备能源的情况下,徐文昊也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以免在磁能核心未完全修复前,就失去这最后的依靠。

如果真要是发生这样的事,那可就全玩完了。

而在这时,徐文昊又再次沉迷于‘模拟星球’所展现的恢弘景象之中,不管经历过多少次,他都沉醉于这大气澎湃的虚拟影像之中。

苍莽的行星,完全按照地球的真实地理环境布局,而在北美大陆东部的大西洋沿岸,一座城市从无到有,自一片平地上拔地而起,林立的工厂,罗密的道路,构成着一幅20世纪初期的工业化大城市景象。

这里正是曼哈顿市,以徐文昊近几日来搜集的资料为基础,辅之以虚拟技术,智脑得以在‘模拟星球’系统中,真实再现了这一切。

就连那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此时也都完美地刻画出来,按照系统设定好的模式在城市中缓缓流淌。

位于西区的一栋工厂中,关于纯氧顶吹转炉炼钢的实验正在徐文昊的关注下,默默进行着。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钢铁化作的橘黄色汁液四溅开来,灼热的火光让人目眩神迷。

一次次生产实验和技术改进,都是在不断地失败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如此的努力付出,才换来了宝贵的第一手技术资料。

在旧世纪的生产和科研体系中,没有什么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哪怕你掌握着先进的理论和绝对正确的方向,工业的发展仍旧是讲究脚踏实地,扎实的根基才是进步的源泉,从无例外。

那种以为掌握先进技术专利甚至行业发展方向就能领先全世界的人,都不过是梦呓,理论科学如果不能转化成产品和工艺,那么永远都是停留在纸面之上的空中楼阁,对现实并无太大意义。

而旧世纪这种唯有依靠巨额成本来实现技术积累和进步的低效率模式,如今徐文昊不过只是需要一部高性能的计算机以及微不足道的能量消耗,就能全部实现。

这就是时代和文明进步带来的差距,也是在起跑线上,徐文昊得以领先整个时空五百余年的依凭和后盾。掌握着如此的高科技物品,才是徐文昊得以孤身挑战整个世界的底气所在!

没有类似的道具和物品,那种想要单凭智慧和知识就去改变世界的念头,实在是可笑至极。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