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僧格林沁自从尝到西北生产的步枪的甜头以后,几次上书请求再调拨一些装备他的蒙古骑兵,咸丰皇帝对他非常喜爱,僧格林沁也是此时难得的猛将,正好此时祁枫送来了一万五千支步枪,从中抽出了两千支运到山东交给他,得到这些武器后僧格林沁开始加紧向林凤祥、李开芳控制的地方进攻,不过蒙古骑兵不适合作为攻城部队,加上手中没有火炮,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这支深入北方的孤军爆发出了自己的潜力,虽然只有不到五千人,但是牢牢守住了茌平县城,僧格林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城外掘河以封锁城里与外界的交流,想困死这些顽固不化的人。持续了四个多月的僵持,终于快要打破了,西北的国防军十天后就要到达这里。

阿尔多彦亲自带队,咸丰四年七月二日,一个师四个旅40000余人快马兼程从潼关沿着黄河向东,半个月后渡过京杭运河折向南,于七月二十日与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汇合,双方共计77000多兵力,很快两方军队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在城外四处扎营,而且营帐散落在各个地方,杂乱无章,如果不是城里的发匪人数不多而且长时间被围困物资可能不多了,这些蒙古骑兵可以已经被人突破了,不过两方不属于同一系统,阿尔多彦不好说什么,因为都是蒙古族人,阿尔多彦不着痕迹地给僧格林沁一点提示,随后国防军开始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扎下帐蓬,安排士兵小心地在四周巡视。而蒙古骑兵则开始打量这些远道而来的西北国防军战士,对着他们的军服、头盔……一切都让他们好奇。

阿尔多彦与僧格林沁在中军帐蓬中谈话,主要是了解城中的太平军人数和战斗力如何。僧格林沁说:“县城里只有不到五千人了,而且三个多月来城里的物资应该已经消耗完了,如果你们不来,我也要发动攻击了。”心里对于这些国防这来抢战功有些不高兴。“王爷是国之重臣,我们西北军总司令也对王爷佩服不已,所以此次大战战果全部归王爷所有。”阿尔多彦捡好听地说,他已经听出僧格林沁对自己的部队现在来参战有相法。“哦?本王的名气已经传到西北了吗?到时一定要见见你们的总司令。“僧格林沁听到自己的名声连打败俄国人的祁枫都听说过,非常高兴,对阿尔多彦态度好了很多。两人聊了一会,阿尔多彦了解了城里的情况,想着自己手下的武力完全可以拿下,不过祁枫曾经交待过,如果能够俘虏了这些造反在太平军最好俘虏他们,西北刚刚占领的地区人口还有很大的缺口,将他们全部安置到新占领地区,让他们看着这些地盘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加上阿尔多彦的部队需要速度,并没有携带重型火炮,不过把山炮作为攻城火炮足以炸开土石结构的城墙,这次一同前来的炮兵只有一个团,一共携带了三百门这种便携火炮,不过听僧格林沁介绍的情况这些已经足够了。

下午四点多,运送物资的飞艇飞抵,阿尔多彦已经向僧格林沁说过会有运送物资的飞艇过来,但是当僧格林沁亲眼看到这种可以在天上飞行,而且体积巨在的飞艇时还是张大了嘴巴,降落到地上时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只蚂蚁站在大象身边,三百艘直径三十米、最长二百八十三米、载重三百吨的巨型飞艇静静地卧在地上,很快里面出来了一些飞行兵,来到阿尔多彦身边说:“飞艇第五大队奉命运送物资,请将军查收,我是第五大队大队长刘伯齐少校。”并将一份三张固定在一起的收货单递给他。阿尔多彦接过来看了看,签下自己的名字,将最后一张保留下来。让7旅旅长巴洛将飞艇上的物资运下来,向说:“刘少校,真是多谢了,这位是僧格林沁将军,先到帐蓬里休息一下,今天的天色已晚,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刘伯齐向僧格林沁行了一个军礼,说:“见过将军。”僧格林沁拱手行礼说:“兄弟客气了。”“将军,我们这次运来的物资足够十万大军两月之用,考虑到当地还有其他军队,所以这次来了三百艘飞艇,上头命令我们对你们进行一部分的空中支援。”刘伯齐与阿尔多彦、僧格林沁边走边说。“好呀,不过我想首先还是对这些发匪进行招降,如果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之最高境界。”阿尔多彦听到刘伯齐的话接道。“这不好吧,这些发匪身为乱臣贼子,不必招降,一举消灭才好。”僧格林沁咬牙切齿地说。“呵呵,大家都是同文同种,伊犁将军来时也曾说过,对于这些人能够招降的话还是招降,将他们全部安置到西北去,那里如今还是需要大量人口的,这些太平军也是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向皇上上奏的时候可以说他们感谢皇上的恩泽,愿意重新回到皇上治下,然后请皇上将这些人全部迁到西北交给伊犁将军处理,这样功劳有了,也少造一些杀孽,王爷认为如何?”“好吧,不过他们要是拒绝了,那就不要客气了,一举消灭他们。”僧格林沁想了想,这样也不错,省得再让自己族中勇士再流血。

当天夜里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所有的士兵吃过丰盛的早餐,开始在县城外列队,三百门山炮排成三列,分布在城外一千米远的平地上,这时十艘飞艇从后方飞过来,向县城上方飞去,城里在城墙上的观察人员昨天就已经看到了这些飞艇,不过由于距离较远,而且手里没有望远镜,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加上方向正对着太阳看得不太清楚,以为是城外清军准备的攻城武器呢,此时看到天上飞过来的飞艇,一个个都仰着头向天上看,有人开始说这是上帝派来的神物,接着有人开始跪在地上磕头。

洪秀全起义时利用宗教,说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将自己彻底地神化了,而且太平军中统治阶级等级森严,下层太平军战士就真的信以为真,把各个王当作神来崇拜,看到这处没有任何工具牵引的飞行物,认为是天帝派来拯救他们的。城中被围困三月有余,各种物资消耗殆尽,已经开始有人饿死了,此时出现的飞艇无形中被他们当作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毕竟谁也不希望自自己死去,求生的此刻是那么地强烈。接着止面开始说话了:“城里的太平军兄弟听着,我们是国防军,相信你们的物资已经不多了,如果你们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是有诚意的,请你们的将军在两个小时内出来进行谈判,太平军兄弟们,你们的抵抗是没有意义的,想想吧,你们战死了,你们家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如果你们投降,我们将给你们食物,以后分给你们土地,我们在西北地区有很多良田无人耕种,想想你们的家人,以后美好的生活。”一直喊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飞走了。

林凤祥、李开芳同样听到了这些话,此时他们正处于焦虑之中,长期缺粮,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矛,又陷于清军重生包围中,本来打算最近几天开始突围,没有想到城外又来了数万军队,这下再也没有办法突围了,“大哥,我们怎么办?如果再不突围的话所有的士兵就算清军没有打进来也要饿死了。”李开芳脸上愁苦地问道。林凤祥想了一下说:“你看能不能先按他们说的和他们谈判,先弄点粮食吃,到时再做决定。”“大哥的意思是投降,这不行,我们与他们交战两年有余,大小战近百,双方死伤数万,这个仇恨不可能解开,再说,清廷腐败,我们就是为了手下的兄弟们过上富足的生活才造反的。”“这样吧,先谈判,让他们送给我们一些粮食糊口,吃饱之后今晚就突围,向南走,天王应该已经派出支援的人马了。”林凤祥说。“好吧,那我去安排,大哥你去和他们谈判。”李开芳说着离开了屋子,看着他瘦弱的身体,林凤祥心里一阵难受,天王的部队为何如此长的时间还没有来到?

林凤祥带着身体强壮的二十人出城,在城外见到了阿尔多彦、僧格林沁两人,只见两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桌子上放着四只大碗,里面是肉食,还有一坛酒放在旁边,不过阿尔多彦他并不认识,只是对他身上穿的衣服多看了两眼,不同于清军的衣服,而是非常整齐贴身。阿尔多彦看到一个30来岁的人走出城,站起来说:“不知将军如何称呼?在下西北军防军师长阿尔多彦。”“本帅林凤祥,不知要谈什么?”林凤祥朗声道。“林将军,请坐,喝点酒水吃点东西,我们边吃边谈。”“本帅不饿,不话请说吧。”阿尔我彦看了看他身后的人,只见他们紧盯着桌子上的肉,喉咙嚅动,呵呵一笑,“将军何必自欺欺人呢,我想城中粮食早已没有一粒了,将军倒是没有饥饿的样子,不过你手下的士兵应该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吧。”林凤祥一看,只好默认了,“这次请将军来,就是想请将军弃暗投明的,朝廷大军数十万,旦夕可将南京打破,将军再为那个洪秀全效力不值得呀。”“胡说,天王是天帝之子,带领我们一起建立这么大的功业,为天五的子民谋福,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林凤祥双眼圆睁怒视着阿尔多彦反驳道,“也不尽然吧,据我所知,你们的天王定都天京后大肆修建华丽的府邸,纳美女为妻为妾,完全忘记了初衷,而且在你你们被围困的三个月里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支援你们,他已经抛弃了你们,所以说你所做的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不信的话你可以向周围数里的百姓进行询问,看他们是否听说过有第二支太平军部队向北而来。如果你们来投的话,我可以答应保证你们的安全,将你们全部安置到西北去生活。”阿尔多彦说,“我要考虑考虑,不过城中已经没有粮食了,能否先送给百姓一些粮食,明天我给你答复。”林凤祥说。“好吧,请将军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话,我是非常有诚意的,毕竟我们是同文同种的。”

阿尔多彦问了城中的人数,将可以信用两天的粮食运到城门外,表面上在等着林凤祥的回复,实际上回到大营立刻派了四个团的士兵在城外各个道路上埋伏,他已经感觉到了林凤祥的意图,想突围没有可能的。果然不出所料,夜里东城门大开,四千多人从东门悄悄出来折向南,刚走不到十里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四周火把出现,将整个地方照得通明,“林将军,这就是你给我的答复是吗?”阿尔多彦的声音传来,林凤祥轻轻叹了一声没有说话,李开芳说:“大哥,怎么办,要不要下令冲出去。”“不必了,这些士兵全部都是使用的那种连发火枪,我们没有机会了,为了天王的大业,我们死了也是值得的,不能再让手下的兄弟们流血了,两万多人只剩下这不到四千人了。”“阿尔多彦将军,我们败了,请放过手下的兄弟们,他们也是苦命人。”“好,只要你束手就擒,我保证不杀一个人,还有,如果你们这些人反抗,我就杀掉你们的将军。”还快,国防军将四千人全部关进了准备好的帐蓬里,因为对双方都有威胁,所以没有过个人反抗,只是眼睛里的神色透露着他们对未来的迷茫。

很快,太平军北上大军全部被俘的消息随着奏折传到北京,朝堂上“皇上圣明”的话一阵接着一阵地响起,而僧格林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果让咸丰直接加封他博多勒噶台亲王,一时僧格林沁被整个朝野称道。而对这些被俘的太平军开始了讨论如何处置,几方又开始争吵了起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