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海参崴基地

阿尔多彦率领大军离开新疆进入甘肃,道路开始变的难走起来,幸亏军中多为骑兵,不然走到南京不知道要多久。阿尔多彦为了尽快完成祁枫交给他拿下上海与海关衙门的任务,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亲自带领自己的3师和40旅、41旅、42旅先行出发,另一路由11师师长富察广带着剩下的部队,决定过了潼关之后两路大军分开前进,自己一部向东直到山东歼灭发匪北伐部队,一部向南剿灭河南南部作乱的捻军,最后在南京城外会合,一起打下南京城。

通过随军携带的无线电台阿尔多彦的这个决定传到了伊犁,祁枫看了之后批准了这个分兵计划,同时给这支出征的部队增加了一百艘刚刚生产出来的载重三百吨的重型飞艇作为物资补给工具。部队在不停地前进,祁枫也不能闲着,马上向北京要求在东部得到两个海军基地。

祁枫在北京的时候曾经向几位王爷提过这个要求,说想要两个港口作为海军停泊战舰的基地,吉林的海参崴和盛京的旅顺口这两处就可以做为这个基地的,而且同时可以拱卫北京和东北地区的安全。不过出于祁枫要求的地点在东北地区和北京不远的辽东半岛这两个地方,造成这几位王爷的神经有些敏感,他们虽然没有正面拒绝祁枫的要求,却说再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这一考虑一直到祁枫离开也没有得到答案,祁枫打算利用这次机会打开局面,将远东地区最好的两个高纬度港口控制在自己手里,一方面防止俄国人势力向东北伸手,一方面制约英国、法国和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让他们在侵夺清朝利益时不能放开手脚。而且海军从训练到实战时间长,趁着各国还没有大规模装备铁甲战舰之时自己在这两个地方先训练一批可以作战的海军战士。

海参崴在1860年前属中国领土,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清朝为吉林珲春协领所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占领。它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今天还是被华人熟知的名字,金角湾内水深10米以上,可以停泊大型舰只。虽然它有一百多天的封冻期,不过却可以窥视整个日本列岛,而且向北穿过库页岛南部经过鄂霍次克海到达阿拉斯加,覆盖整个北太平洋海域。

旅顺口历史悠久,晋名“马石津”,唐谓“都里镇”,元称“狮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两将军率部从山东乘船跨海镇守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特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平均水深在30米以上,大型军舰可以进驻这里,是太平洋西海岸的一个不冻港,可以说是京城的海上大门,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祁枫一定要把它们拿到自己手里。

消息发到北京,军机处接到后不敢决定,只好拿到咸丰面前,说:“请圣上裁决!”咸丰对祁枫的要求不想答应,犹豫了很久也没有做出决定,这时奕忻出来说:“皇上,如今新疆的军队刚刚出了潼关,如果不给他一些好处说不过去,不如将吉林的海参崴交给他,那里处在东北沿海地区,距离北京相对较远,而且我大清确实需要一支海上力量压制英夷的海军,上次就是因为英国利用海军的快速机动能力,避开了防卫森严的地方,所以用祁枫的海军抵抗海上的威胁避不可免,臣弟认为可以给他一个并让他训练一批满蒙子弟进入海军服役。”“好吧,就将海参崴交给他,这些事情交给恭亲王去办吧,退朝吧。”说着自己起身离开龙椅走了。

恭亲王得到命令,立刻将这个信息连同自己提出的一个小条件向西北传递,等到祁枫接到时已经是三天后了,不过对于自己只得到一个港口祁枫还算满意,慢慢来吧,一口吃不下一个大胖子,朝廷的要求祁枫答应了,立刻将已经生产好的三十艘“北风”级驱逐舰用三艘运输船一次运到了海参崴,并运送了一万名士兵和在舰上训练了一年有余的第一批海军官兵,在当地招募一些人开始建设需要的各种设施,停泊位、海军官兵宿舍、训练场地……以前无畏级战列舰为样本的新式战列舰正在巴尔喀什湖的造船基地建造中,这一级战列舰祁枫命名为“天山”级,性能为:

排水量:19000吨(设计)/22000吨(最大)

尺寸:长150.5米(全长)/宽27.6米/吃水8.76米

动力:6台锅炉,3台复式减速齿轮传动涡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10000马力.

最大速度23节,续航能力11000海里/18节;8600海里20节

武备:12门/45倍径主炮,6座双联炮塔;24门/45倍径副炮,舷侧单装;

装甲:主装甲带300毫米;三层装甲甲板,每层25-30毫米;炮塔90-280毫米;指挥塔300毫米。

舰员:1024人(军官40名)

祁枫计划建造十二艘,命名为“天山”号、“昆仑山”号、“阿尔泰山”号、“帕米尔”号、“大兴安山”号、“长白山”号、“锡赫特山”号、“大兴安岭”号“外兴安岭”号、“小兴安岭”号、“杭爱山”号、“伊尔该图山”号,意思是这些山都是中国的地盘,战舰的名字就是证据,如果不信那就打到你相信。

这种战列舰是祁枫先期装备海军的军舰,参考了英国1906年下水的“无畏”号战舰数据,同时进行了一些改进,将动力装置换成了后世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的涡轮机,同时燃料使用柴油,而不是煤碳,采用燃油的战舰不容易被敌人过早发现,成立大清太平洋舰队,驻地暂定在海参崴,时机成熟时再做改变,同时十二艘战列舰编成白令海舰队和北洋舰队,等海军官兵习惯在大海上行驶时开始巡航近海海域,这些战舰祁枫在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巴尔喀什湖里面生产了,一直在那里进行测试,同时让海军熟悉战舰的性能,这次运输船共运送了三次,一共五十艘大小舰只,除了战列舰外,还有二十四艘“唐努乌梁海”级巡洋舰也开始服役,这级巡洋舰以英国的“林仙”级巡洋舰为蓝本,综合各种后世的情况后,新的“唐努乌梁海”级巡洋舰数据为: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800吨;满载排水量4700吨

尺寸:全长140.2米,宽13.5米,吃水4.4米

动力:燃油锅炉8台,蒸汽轮机40000马力,四轴推进,28.8节

防护:装甲带(最厚处)-(最薄处),甲板装甲,炮盾,指挥塔

武装:10门/24倍径主炮,12门/45倍径副炮,16具鱼雷发射管,两侧并列

载员:276-282

首舰以“唐努乌梁海”命名,接下来的以如今大清各省中的二十三个省首府城市命名。

剩下的是“北风”级驱逐舰。这一支海上力量如果全部发挥威力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抵挡,全部都是全钢制战舰,这只是第一级装备的战舰,以后更大的战舰会一一服役。

原本非常冷清的吉林海参崴地区热闹起来,为了修建港口附属的各种设施,祁枫调运了大批物资,一万名陆军士兵在北京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了东北地区,海军官兵25000多人,加上附近招募来的工人,很快吸引了周围百里的居民向这里迁移,很快原来人烟稀少的海参崴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人们砍伐山上的原始森林修筑房屋,开垦周边的荒地,用沥青修筑的一条三十米宽、三十公里长的路边出现了十几个村庄,祁枫任命载敦为海参崴海军基地司令,告诉他一定要在东北地区好好发展,不能与当在人闹矛盾。载敦紧记祁枫的话,不与当地百姓起任何时候冲突,同时结好珲春协领阿拉泰,送给他一些武器弹药,拉近了他与西北军的关系。

军舰开始进入南海熟悉海况,当然了,这个南海不是现在的南海,南海也就是现在的日本海,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海洋,来自西北的士兵都充满了新鲜感,不过很快就不行了,海洋上无风还有三尺浪,战舰在海水颠簸下左摇右摆,刚出海还不到一个小时,除了个别适应能力强的人都有些手脚发软,没有办法只好在海岸不远的地方训练了,让不远打量这些庞大舰只,划着小木舟采集海参的东北人看了好笑。载敦听了士兵的汇报后,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海军的战斗力很难形成。向祁枫问计,祁枫听了之后回复了一句话:招募当地沿海的人进入海军,与西北军一样待遇。载敦只好依令行事了,很快近万当在采参为生的人进入了海军,不过他们很少人有文化,没有办法,只好先让他们做一些体力活,慢慢交给他们一些技术量低一些的工作,时间会改变一切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