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34节 无知又难缠的女记者

第34节无知又难缠的女记者

将妮妮送到她的办公室门口,在她的一帮同事的艳羡下转身向自己工作的一厂部走去。刚到厂门口就看见傻瓜明茂站在那儿傻兮兮的望着我。“咋又这么个傻样儿呢”。我问。

傻瓜明茂说:“董事长找你,还要介绍一个漂亮小妞给你认识”。

“你最近和董事长走的挺近啊。那小妞什么样,干什么的”?

傻瓜明茂说:“二十来岁,其他的我没有打听到,你去了就知道了”。

我快步到了孙经理的办公室,见董事长和一个女子正在交谈。那女子的声音很好听。此时的她正在询问问题——“您觉得您作为一个有着五万人的工厂的董事长,您每天都靠着他们辛苦劳动而获得效益,可是您给他们的报酬似乎根本与他们的付出不能成正比,对此您怎么看”?这个问题纯粹的是无中生有,天丝电子厂的员工加班最少,但是比很多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二点的厂里的员工工资高出几百块。也不知这个女的是干什么的,竟然会问这个问题。

董事长满脸微笑向她点头,正准备开口时他见我进了办公室、便忙招呼我坐下并给我和那个女的做介绍。

“这位女生是XX报社的记者,王菁英”。说完又转向我——“他叫肖川歌,我们公司的一个车间主任”。

“幸会幸会”——我们礼貌的握手。

“邹董事长,您好像忘记了回答我的问题”。王菁英死抓住那个幼稚的问题索要答案。

董事长笑道:“我找川歌来,就是让他来替我回答你所有的问题,接受你的专访”。

王菁英道:“可是,我是来给您做专场的”。

董事长道:“给谁做专场都只是为了挖新闻嘛,我相信川歌能给你满意的东西”。董事长说完就起身离开了,在他的眉目之间我看出了他对这个记者的不满。这是自然的,没有几个正常人喜欢被记者问,尤其是很多记者那种自以为可以擦出火花实则幼稚无边的问题。

董事长的离开使得气氛稍微有些冷场,我只能客气的说:“王小姐您尽管问,有什么问题我都可以尽量的回答你”。

王菁英道:“你们董事长怎么那么大架子,不接受采访就算了。找一个车间主任来,这算怎么一回事儿”。

我道:“您的意思的是,车间主任不配跟您谈话?还是……”

王菁英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就好,您可一尽情的问”。

王菁英道:“那么,咱们开始。你觉得你在公司过得幸福吗”?

“幸福这个词太宽泛了,幸福这两字从本意来讲就是吉祥无凶、福禄寿考的意思。我想每个人对吉祥无凶、福禄寿考的追求都不一样。您要问我幸福与否,我只能说抬头做事低头做人就好。幸与福并不是感觉,而是争取、是努力”。

王菁英说:“你回避了我的问题”。

“我没有回避您,只说心里话。若是您觉得我在回避您的问题,那么请您解释一下幸福的含义”。

王菁英有些迟疑“这……”。

“我说幸福是个宽泛的词您还不信,您也解释不出来。那咱们就换个话题吧”。

王菁英被我一通抢白,很是难堪。但她还是保持着专业的态度,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您对F公司的跳楼事件怎么看”?

“对不起,非常时期,我不敢有看法”。

王菁英道:“你被谁威胁了吗?听说工厂一般对员工都是剥削主义”。

“我没有被威胁,您说的剥削主义确实在工厂型企业里面占到百分之九十七的比例,就算我们公司以前也会对工人在剥削,不过这两年改好了”。

王菁英笑道:“F公司刚发生跳楼事件,你们工厂就接了A公司的IP手机的订单。也就是说一家死亡工厂出现了还不够,你们还接力进行对工人的盘剥。有学者说,像你们这种比较大的工厂都是大而不稳,大而无序。因此这种大的工厂实际上就是非常大的机器生产线,人们在里面也就是一台台机器,根本没有自由与空间。是这样吗”?

“不,不是大工厂都是这样,而是所有的工厂都这样。不仅仅是工厂,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这样,只要你进入了,你就是机器。不同的是企业对这些活着的机器的照顾是否细心而已”。

王菁英道:“你这话危言耸听了吧”。

“学生们每天为了高考要学习道深夜两点,他们不是更可悲吗?你们做记者的,每天接受领导的任务,一定要挖新闻,写稿写到晚上三点,你不是机器码?工厂无论如何还是让员工睡觉的”。

王菁英道:“我说的是工厂,不是其他。请你不要转移话题”。

“其实你心里就是觉得记者地位比工人高,你受的压迫是高尚的压迫,而工人受的压迫都是低劣的。所以一个受着高尚压迫的人要为受着低劣压迫的人说话”。我没有等她开口又继续道:“工人和记者都是在工作,都很辛苦。你说工人受到压迫我承认,你说大企业的工人受到压迫我也承认,比如F公司。可你每句话针对着我们公司,为什么”?

王菁英道:“我没有针对你们公司的意思,只是你们公司比较大,比较有代表性,可以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我再问你一次,你是否被威胁,不敢说实话。因为我在F公司采访的时候,很多员工都口径一致”。

“在我们天丝电子厂,根本不用统一口径,放开了说就好”。

王菁英道:“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实话”。

“你说清楚,你究竟要知道什么,哪些方面的,只要你想知道的,一并告诉我,我就让你全知道”。

王菁英道:“我就是想知道天思电子的员工过得怎么样,收入怎么样,自由不自由。因为很多专家说越大的工厂就越压抑,相反很多小中型工厂就很自由很人性化”。

我一听她满嘴的各种专家说的学者说的就来气,一看就是个学院派。再看她年轻的脸就知道她是一个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认识社会的小记者。我只得忍住脾气说:“我可以让你见识一下小工厂的自由与人性化,你愿意吗”?

王菁英道:“你还有这个勇气”。

“走着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