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七夕诗会鹦鹉洲

唐子清以观赏的姿态看着这段姻缘开始不禁对身边诸人叹道:“以风传情啊!潭大才子这一招要记下来回头咱们采花的时候用得着!”说罢身旁一位有些书痴的秀才果真拿出一本册子在里面记下“以风传情”。

折过的宣纸在空中随风飘移直上亭台穿过纱幔帐帘正落在那女子面前这位女子便是现任湖北学政青麟之女图们?悦珺。

悦珺接过宣纸向下望了一眼负手而立的潭林她身边的贴身丫鬟乐瑶也随着她的目光向下望了一眼潭林然后湊在悦珺的耳边轻声道:“这位公子算得上‘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了!”

这是《白石郎曲》中的句子出自南朝民歌《吴歌》中神弦歌的十一中曲中赞叹男神的美貌说白石郎神态优雅风姿绰约这个形象几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标准的男子风仪后世大多有人认为嵇康较为符合这个标准。

悦珺身边的丫鬟乐瑶随着她也读不少诗词见潭林的气宇轩昂不禁觉得和自己家小姐十分相配所出拿出这篇诗文来揶揄主人。

悦珺没有理会乐瑶只是展开宣纸看了看上面的诗句见其中只是谈景并无他意不禁心中暗想:“他的诗中只谈七夕之景看来是要与我论诗。”想到这里略加思索便在宣纸上徐徐写下:

“学邵平坡前种瓜。

学渊明篱下栽花。

旋凿开菡萏池。

高竖起荼蘼架。

闷来时石鼎烹茶。

无是无非快活煞。

锁住了心猿意马。”

写罢之后将墨迹拭干然后把宣纸四折自亭台抛下。

这也是元朝散曲家卢挚《沉醉东风?闲居》中的句子曲中也只是描写一种月兑尘世的意境并无他意。而悦珺写下这小令先是对潭林所写诗文的回应其次就是以小令中的句子借讽潭林虽然装出东陵侯邵平和陶渊明的狂生隐士之态但眼神之中已经露出了“心猿意马”之色。

潭林接过宣纸看过小令不禁一笑当下蘸墨又在纸上写下: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

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

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

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写毕之后又以风相送。

悦珺接过展开看罢也是嫣然一笑。丫鬟乐瑶拿过宣纸看罢说道:“这还算有点诚意!”

悦珺不禁有些娇羞轻斥乐瑶道:“不许乱说!”

潭林所写是元代唐毅夫的小令《殿前欢?大都西山》文中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远山峰峦由烟雨弥绕到云开雾散的过程并表达了作者倚栏观望时内心的孤寂渴盼之意。以这小令传给悦珺无非是以物喻人借诗中对景色的盼求以表达自己对悦珺的倾慕之情。所以乐瑶说他此文“还算有点诚意”。

悦珺远眺江水轻叹了一声挥笔写下: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隔沧波隐隐江楼。

点破潇湘万顷秋

是几叶儿傅黄败柳。”

宣纸隔台而下潭林接过展开一看不禁皱起眉头仔细思索其中的含意。

这也是元曲中的小令是赵庆善所作的《沉醉东风?秋日湘**中》全诗前几句很符合鹦鹉洲的景色翠岫绿草点染沙洲傲霜的青柚、濯雨的蒹葭或许是悦珺性格的写照但最末两句的原诗之意是:虽然是充满绿色的沙洲美景但是几片变黄的凋残柳叶便轻易点破将要覆盖万顷湘江的无限秋天。

这突转而下的情绪变化让潭林有些不解一段情丝还未绕指怎么会突然产生怅然若失的情绪呢?

潭林百思难解只好伏案写下:

“不趁东风便趁秋。

天然浓艳质、伴沙鸥。

芦花枫叶两般幽。

堪怜处

三醉更温柔。

断送万千愁。

河阳花满县、总无俦。

拒霜凌露傍清流。

甘凄冷

春事几曾谋。”

写罢随风传寄。

悦珺看罢不禁潸然泪下轻绢拭泪之后便退入纱帐之后避开了潭林的视线。

潭林所写的是清代女词人张桓少的词《小重山?咏芙蓉》词意虽然和潭林所要表现的意思并不是很贴切但最末一句“甘凄冷春事几曾谋”无疑是潭林想要问的一句话但悦珺泪下无非是给不了潭林求爱的回答。

唐子清等人在一旁看到亭台上的悦珺竟然不再回复潭林不禁有些好奇。唐子清搔头道:“怎么回事?难道潭大才子写了什么不该写的诗句了?”

那位有些书痴的秀才举着那本小册子怔怔地望着潭林:“把人家弄哭了看你下面怎么办!”

唐子清回头白了他一眼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小册子见上面写着《采花韬略》不禁拿书拍了他的脑门说道:“喂人家潭林在那以诗传情你怜香惜玉什么啊!还《采花韬略》你就这样纸上谈兵一辈子也采不到花!”

?.

pp;}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