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王者之风 第三十五章 冰河钓叟

三人夜宿客栈,不想夜中忽然北风呼啸,天明推窗一看,已是漫天鹅毛大雪,将天地合为一色。

三人少年天性,见此佳景均都兴奋不已,纷纷披蓑戴笠,来至室外赏玩。但见皑皑白雪,苍茫大地,到处均是粉妆玉砌,玉树琼花一般,不禁令人旷性达情,心清气爽。

小翠伸出一双柔荑,在纷扬大雪中捧住一片晶莹的雪花,欣然而道:“人都道‘瑞雪兆丰年’,如此佳雪,今年一定是个好年景!”

“是啊!”李青峰长舒了一口清凉的空气,紧接道:“自然造物神奇,风雨雷电,冰霜雪雾,四时节气轮回之中,生养万物,真乃天地之大功德!”

王玉兰只是出神地望着那满天飘舞的雪花,默默无言,倒有忧思之状。

小翠心细,更是善解人意,见状嫣然一笑:“玉兰,如何只管发怔?如此近乡情怯,可是担心令尊还在生你的气?”

“唉~”王玉兰轻轻叹了口气,低下头去,双颊飞起一片绯红:“家父一向威严,却自幼对我甚是宠爱,如今已是古稀之人,还要为我担忧操劳,思索起来,愈发觉得自己以前太过任性,心中惶惶,真是深感愧对老父……”

“原来如此。父母之恩如同三春之晖,做子女的理应恭孝体顺,不过人谁无过?少年任性,意气施为也是常事,如今你既因孝感愧,只需好好向令尊认个错,王老前辈如此疼你,又怎会真的生你的气呢?”李青峰微笑劝慰,又道:“今日路途定是难走,咱们还是早些动身吧。”

三人御马,出了徐州城,寻道西南。此时地上积雪已有一尺多厚,好在三人座骑均是良驹骏马,体壮身健,踏雪而行,倒也不显吃力。三人兴起,于无人处纵马戏逐,欢笑高歌,一时间抛却所有烦忧,尽显江湖儿女本色。

不知不觉,已行半日,雪已渐止,道路两旁忽现出大片树林,树木皆厚披白雪,宛如一座座洁白宝塔。王玉兰扬鞭喜道:“快到家了!走过这片林子,前面就是泗水,过河三里便是王家庄了!”

三人均是精神大振,催马快行。正行间,突然赤影一闪,一团似火般的东西忽从马前左侧路旁的一棵大树后蹿出,眨眼蹿进右首边的林子里。三人猝不及防,同时胯下三马也已受惊,竟生生地刹住四蹄,长嘶后立。三人亦不免受惊,紧勒缰绳,六目望去,那团东西躲在十丈外的一棵树后,只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和半截火红的大尾巴,一双圆圆的眼睛,精光明亮,正滴溜溜的注视着三人,却原来是只少见的火狐。

王玉兰捂胸吁气,面带愠怒,骂道:“原来是个毛团畜生,却害我吓了一大跳,真真可恶!”

三人见那火狐体型修长,神态俊秀,尤其是那双眼睛,一眨一合间,精光盈盈,仿佛似有灵性,都不禁暗暗称奇。那狐望着众人,忽然“吱吱”叫了两声,转身便跑。王玉兰大喝一声:“那畜生别跑!”纵马便欲追去。李青峰、时小翠急声喊道:“玉兰……”王玉兰已追了出去,一边回身笑道:“这斯毛皮甚好,正好带去孝敬父亲。你们在前方河边等我,我稍待便来!”

见她已然追远,李青峰和时小翠不禁相视一笑,均感无奈。二人只得继续前行,穿过树林,前方忽然开阔,只见地势平坦,一条长河横迤眼前,河宽二十余丈,渡口冰封,杳无人迹。此时雪已渐小,河水早已上冻,宛如一条晶甲玉鳞的长龙盘伏在地。心知这便是泗水了。

小翠忽惊“咦”一声,举鞭指道:“峰哥哥,你看,那河中可是有人吗?”

李青峰已然看到,河中心确有一人,披蓑戴笠,盘坐于冰面之上,手持钓竿,巍然不动。想是时辰已久,全身皆落覆一层白雪,远看还当是雪人一般。

李青峰也是颇为惊奇,心忖:“如此风雪寒冬之天,竟还会有人闲情野钓?既是‘枪神’隐居之地,莫非是位隐士高人?”当下心中一动,对小翠道:“翠儿,此人倒不像俗常钓客,我们不如前去一探,顺便请教一下路途,如何?”小翠点头称善,笑道:“我也甚是好奇,既如此,咱们就去看看。反正也不至误了玉兰。”

二人便将马系于岸边,顺坡走到河中,感觉冰层甚是坚固,便放心朝那钓客走去。那钓客却是端坐如山,纹丝不动,始终未抬起头来。走到跟前,两人看到,那钓客身前的冰面凿开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窟窿,钓线垂入其中。钓客低垂着头,一双粗粝干瘦的大手紧握钓竿,一把花白的胡须拂在胸前,竟然是位老叟。他坐在草垫之上,身后还有一个红泥火炉,上煨着一个大肚瓦罐,炉火殷殷,瓦罐里“咕嘟咕嘟”的直冒香气,浓郁芬芳,二人只觉得鲜香尤甚,却说不出煮的是什么东西。

因见钓叟丝毫无动于衷,二人不敢惊扰,只得把脚步放轻,到一旁静立观看。

约有半盏茶时分,只见那冰窟水面上忽然“咕嘟”冒起一个水泡,紧接着钓线一沉,似有什物已然上钩,那钓叟亦似精神一振,头微微抬起,目不转瞬地紧盯水面,待那钓线又一沉,猛听他大喝一声:“起!”手腕一抖,“哗啦”一声,钓竿向后扬起,只见一个金黄色的东西被迅疾的带出水面,“啪嗒”掉落在冰面上,兀自四脚朝天,拼命伸颈舞爪。二人定睛细看,原来是一只大老鳖,金甲黄肚,约有六七斤重,仰面挣扎不已。小翠已然惊呼出口:“哎呀,好大的甲鱼!”那钓叟“哈哈”大笑,得意而道:“明日又有口福了!”说着,五指迅速从后抓起老鳖,取掉鱼钩,放进随身的一个鱼篓内,这才放下钓竿,抬起头,打量起二人。

李青峰、时小翠此时方见这钓叟脸膛黑中透红,面上皱纹深如刀刻,须发花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气概。

李青峰首先微笑施礼,上前寒暄道:“天寒地冻,鱼鳖潜沙匿踪,老伯竟能钓得如此大鳖,真好钓技!”

那钓叟闻言,状甚中听,不由拈须微笑,点头道:“你这女圭女圭果有眼力,此乃老汉我平生一绝!那鳖类冬日潜伏泥沙之下,本不再出头,我先相准它藏匿之处,用芦管插入泥中,注入陈酿美酒,须臾便被酒香熏醒,寻味上浮,我再用秘制饵料诱它,还怕它不上钩吗?”钓叟说完,又眯眼盯住二人,道:“看二位并非本地人氏,冰天荒地的,却不知从何而来,欲往何处?”

小翠就势而道:“老伯,敢问前方便是王家庄吗?我二人远途而来,乃是为了拜见一位前辈高人。”

“哦?不错,河东三里便是王家庄,我便是那庄人氏,却不知有何高人在庄居住啊?”

李青峰与小翠四目相视,均大感意料。还是李青峰接道:“不知老伯可知,有一位武林前辈,当年红枪会的老龙头,人称‘枪神’的王老爷子可在庄上居住?”

那钓叟听了,面上毫无表情,慢腾腾得将钓竿收好,转身对着那小火炉烤起了手。二人正不知他何意,那钓叟忽然长叹一声道:“二位玉质良材,又有一身上好武功,可惜来错了地方。我王家庄均是一些种田劳作的农户乡人,那有什么‘龙头’、‘枪神’?偏僻村庄,更是与江湖无缘。二位还是趁早转回吧。”

二人听了钓叟这番言语,不禁又惊又奇。惊的是这钓叟竟能看出自己身怀上乘武功,定非常人;奇的是王玉兰已然告知其父隐居于王家庄,这钓叟却怎说并无此人。

小翠灵慧,料定此叟定有隐情,方想设词试他一番,只听李青峰已然肃容道:“请教老伯,如何看出我二人身怀武功?”

那钓叟冷笑一声,道:“遍地积雪,二位却脚下轻痕。莫说老汉年轻时练过些武功,就平凡常人,亦一望可知,有何奇怪?”

二人听了,方悟到原来是自己方才来时唯恐惊动钓叟垂钓,特将脚步放轻,不觉中使出了踏雪无痕的上乘轻功,却落在其眼中。

小翠当下故作憾容,道:“老伯慧眼,我俩确是有些粗浅功夫,只因受人所邀,特来一同拜见王老前辈。想王老前辈一世英雄,豪杰气概,神枪英姿,名动八方,怎不叫人倾心仰慕?原想他神龙归隐,正好借机面谒,望能有所指教。既听老伯这么说,想是传言不实,我等无缘,只得抱憾告辞了。”说着,暗中拉了一下李青峰衣袖,装势欲走。

果听那钓叟冷哼一声,道:“小小女娃,狡黠非常。既是与我老汉相遇,亦算有缘,天寒地冻,你们就陪我喝两口再走,省的说我小气!”

二人相顾欣喜,道声“恭敬不如从命”,便在旁边蹲来。钓叟从贴身怀中模出一个雕花葫芦,拔开塞子,放到鼻前深深一嗅,满脸陶醉,自言自语道:“好酒啊!这可是二十年的正宗绿豆烧!来,女圭女圭,喝口尝尝!”说着将葫芦递了过去。李青峰接过,只闻的一股酒香扑鼻而来,再试尝一小口,竟是香醇甜美,迥异其它,不禁大赞:“真是好酒!”

钓叟此时面上方有了些笑容,道:“如何?此酒乃是用十几种中药材配制而成,不但好喝,对身体也大有益处。女女圭女圭,你也尝尝。”

小翠惯不饮酒,闻言也只得接过,浅尝数滴,果觉不虚。

那钓叟一把抢过葫芦,皱眉道:“这女女圭女圭不爽快,既不愿喝正好咱两人喝!”说着,一仰脖,咕咚灌下了一大口,仍不住咂嘴点头,随即又伸手揭开了泥炉上的瓦罐,顿时热气腾腾,一股浓郁的肉香弥漫开来,令人食指大动。只见瓦罐中汤汁鼎沸,赫然是一只狗腿和整只老鳖同煨在一起,肉色红亮,鲜香扑鼻,引人垂涎。钓叟一边招呼道:“来,尝尝我老王家的鼋汁狗肉!”一边也不怕烫,径直伸手去罐中捞起狗腿,撕下一大块便往口中塞去。李青峰自幼乃白云大师养育,本不吃荤,小翠虽不戒荤,却也不愿吃狗肉,一时二人面面相觑。那钓叟见状,面上已有愠色,道:“怎么?我老王家狗肉乃祖传秘法烹制,想吃的还不一定吃得上呢!你二人却为何不愿吃?可是不信任我老汉?”

小翠已看出此老性情直率,说好便好,说不好便即作色。忙笑道:“老伯莫要生疑,我二人闻得肉香,已知是绝佳美味,只是年轻识少,未闻鼋汁狗肉之名,甚是好奇,还想请老伯赐教。”

那钓叟脸色稍缓,哼了一声道:“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与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为躲刘邦,樊便将肉摊迁至湖东。刘邦闻讯赶去,却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其后,刘邦常乘鼋过河食之,因此樊哙恼鼋,杀之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由此称为‘鼋汁狗肉’,流传至今。”

李青峰点头道:“原来如此,真是名菜佳典!久闻刘邦乃丰沛之人,可就是此处?”

钓叟道:“不错!那刘邦原为乡中游民,初为泗水亭长,后斩蛇起义,夺汉中,诛项羽,最终谋定天下,成就霸业,创立汉家王朝,便为汉高祖是也!他手下猛将如云,良臣星拥,那有名的如张良、韩信、樊哙……”钓叟似是越说越兴奋,竟一口酒一口肉,滔滔不绝,说到兴起,又咕咚咚连灌了几大口酒,猛然站起身来,一手持酒,一手持肉,仰天而唱:“噫!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声音粗宏,音调高亢,竟是中气十足。

李青峰与小翠见他饮酒忘情,高唱刘邦的大风歌,不由又是好笑,又是暗忖:此老竟如此豪情激昂,想当年亦是不俗之人,就与“枪神”深有关系也说不定。

二人正想间,忽听唱声兀断,那钓叟眉头紧皱,目视前方,满面豪情径换作一脸沮丧,嘴中嘟囔着:“臭婆娘怎么寻了来,真是扫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