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王者之風 第三十五章 冰河釣叟

三人夜宿客棧,不想夜中忽然北風呼嘯,天明推窗一看,已是漫天鵝毛大雪,將天地合為一色。

三人少年天性,見此佳景均都興奮不已,紛紛披簑戴笠,來至室外賞玩。但見皚皚白雪,蒼茫大地,到處均是粉妝玉砌,玉樹瓊花一般,不禁令人曠性達情,心清氣爽。

小翠伸出一雙柔荑,在紛揚大雪中捧住一片晶瑩的雪花,欣然而道︰「人都道‘瑞雪兆豐年’,如此佳雪,今年一定是個好年景!」

「是啊!」李青峰長舒了一口清涼的空氣,緊接道︰「自然造物神奇,風雨雷電,冰霜雪霧,四時節氣輪回之中,生養萬物,真乃天地之大功德!」

王玉蘭只是出神地望著那滿天飄舞的雪花,默默無言,倒有憂思之狀。

小翠心細,更是善解人意,見狀嫣然一笑︰「玉蘭,如何只管發怔?如此近鄉情怯,可是擔心令尊還在生你的氣?」

「唉~」王玉蘭輕輕嘆了口氣,低下頭去,雙頰飛起一片緋紅︰「家父一向威嚴,卻自幼對我甚是寵愛,如今已是古稀之人,還要為我擔憂操勞,思索起來,愈發覺得自己以前太過任性,心中惶惶,真是深感愧對老父……」

「原來如此。父母之恩如同三春之暉,做子女的理應恭孝體順,不過人誰無過?少年任性,意氣施為也是常事,如今你既因孝感愧,只需好好向令尊認個錯,王老前輩如此疼你,又怎會真的生你的氣呢?」李青峰微笑勸慰,又道︰「今日路途定是難走,咱們還是早些動身吧。」

三人御馬,出了徐州城,尋道西南。此時地上積雪已有一尺多厚,好在三人座騎均是良駒駿馬,體壯身健,踏雪而行,倒也不顯吃力。三人興起,于無人處縱馬戲逐,歡笑高歌,一時間拋卻所有煩憂,盡顯江湖兒女本色。

不知不覺,已行半日,雪已漸止,道路兩旁忽現出大片樹林,樹木皆厚披白雪,宛如一座座潔白寶塔。王玉蘭揚鞭喜道︰「快到家了!走過這片林子,前面就是泗水,過河三里便是王家莊了!」

三人均是精神大振,催馬快行。正行間,突然赤影一閃,一團似火般的東西忽從馬前左側路旁的一棵大樹後躥出,眨眼躥進右首邊的林子里。三人猝不及防,同時胯下三馬也已受驚,竟生生地剎住四蹄,長嘶後立。三人亦不免受驚,緊勒韁繩,六目望去,那團東西躲在十丈外的一棵樹後,只露出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和半截火紅的大尾巴,一雙圓圓的眼楮,精光明亮,正滴溜溜的注視著三人,卻原來是只少見的火狐。

王玉蘭捂胸吁氣,面帶慍怒,罵道︰「原來是個毛團畜生,卻害我嚇了一大跳,真真可惡!」

三人見那火狐體型修長,神態俊秀,尤其是那雙眼楮,一眨一合間,精光盈盈,仿佛似有靈性,都不禁暗暗稱奇。那狐望著眾人,忽然「吱吱」叫了兩聲,轉身便跑。王玉蘭大喝一聲︰「那畜生別跑!」縱馬便欲追去。李青峰、時小翠急聲喊道︰「玉蘭……」王玉蘭已追了出去,一邊回身笑道︰「這斯毛皮甚好,正好帶去孝敬父親。你們在前方河邊等我,我稍待便來!」

見她已然追遠,李青峰和時小翠不禁相視一笑,均感無奈。二人只得繼續前行,穿過樹林,前方忽然開闊,只見地勢平坦,一條長河橫迤眼前,河寬二十余丈,渡口冰封,杳無人跡。此時雪已漸小,河水早已上凍,宛如一條晶甲玉鱗的長龍盤伏在地。心知這便是泗水了。

小翠忽驚「咦」一聲,舉鞭指道︰「峰哥哥,你看,那河中可是有人嗎?」

李青峰已然看到,河中心確有一人,披簑戴笠,盤坐于冰面之上,手持釣竿,巍然不動。想是時辰已久,全身皆落覆一層白雪,遠看還當是雪人一般。

李青峰也是頗為驚奇,心忖︰「如此風雪寒冬之天,竟還會有人閑情野釣?既是‘槍神’隱居之地,莫非是位隱士高人?」當下心中一動,對小翠道︰「翠兒,此人倒不像俗常釣客,我們不如前去一探,順便請教一下路途,如何?」小翠點頭稱善,笑道︰「我也甚是好奇,既如此,咱們就去看看。反正也不至誤了玉蘭。」

二人便將馬系于岸邊,順坡走到河中,感覺冰層甚是堅固,便放心朝那釣客走去。那釣客卻是端坐如山,紋絲不動,始終未抬起頭來。走到跟前,兩人看到,那釣客身前的冰面鑿開了一個臉盆大小的窟窿,釣線垂入其中。釣客低垂著頭,一雙粗糲干瘦的大手緊握釣竿,一把花白的胡須拂在胸前,竟然是位老叟。他坐在草墊之上,身後還有一個紅泥火爐,上煨著一個大肚瓦罐,爐火殷殷,瓦罐里「咕嘟咕嘟」的直冒香氣,濃郁芬芳,二人只覺得鮮香尤甚,卻說不出煮的是什麼東西。

因見釣叟絲毫無動于衷,二人不敢驚擾,只得把腳步放輕,到一旁靜立觀看。

約有半盞茶時分,只見那冰窟水面上忽然「咕嘟」冒起一個水泡,緊接著釣線一沉,似有什物已然上鉤,那釣叟亦似精神一振,頭微微抬起,目不轉瞬地緊盯水面,待那釣線又一沉,猛听他大喝一聲︰「起!」手腕一抖,「嘩啦」一聲,釣竿向後揚起,只見一個金黃色的東西被迅疾的帶出水面,「啪嗒」掉落在冰面上,兀自四腳朝天,拼命伸頸舞爪。二人定楮細看,原來是一只大老鱉,金甲黃肚,約有六七斤重,仰面掙扎不已。小翠已然驚呼出口︰「哎呀,好大的甲魚!」那釣叟「哈哈」大笑,得意而道︰「明日又有口福了!」說著,五指迅速從後抓起老鱉,取掉魚鉤,放進隨身的一個魚簍內,這才放下釣竿,抬起頭,打量起二人。

李青峰、時小翠此時方見這釣叟臉膛黑中透紅,面上皺紋深如刀刻,須發花白,一雙眼楮炯炯有神,似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嚴氣概。

李青峰首先微笑施禮,上前寒暄道︰「天寒地凍,魚鱉潛沙匿蹤,老伯竟能釣得如此大鱉,真好釣技!」

那釣叟聞言,狀甚中听,不由拈須微笑,點頭道︰「你這女圭女圭果有眼力,此乃老漢我平生一絕!那鱉類冬日潛伏泥沙之下,本不再出頭,我先相準它藏匿之處,用蘆管插入泥中,注入陳釀美酒,須臾便被酒香燻醒,尋味上浮,我再用秘制餌料誘它,還怕它不上鉤嗎?」釣叟說完,又眯眼盯住二人,道︰「看二位並非本地人氏,冰天荒地的,卻不知從何而來,欲往何處?」

小翠就勢而道︰「老伯,敢問前方便是王家莊嗎?我二人遠途而來,乃是為了拜見一位前輩高人。」

「哦?不錯,河東三里便是王家莊,我便是那莊人氏,卻不知有何高人在莊居住啊?」

李青峰與小翠四目相視,均大感意料。還是李青峰接道︰「不知老伯可知,有一位武林前輩,當年紅槍會的老龍頭,人稱‘槍神’的王老爺子可在莊上居住?」

那釣叟听了,面上毫無表情,慢騰騰得將釣竿收好,轉身對著那小火爐烤起了手。二人正不知他何意,那釣叟忽然長嘆一聲道︰「二位玉質良材,又有一身上好武功,可惜來錯了地方。我王家莊均是一些種田勞作的農戶鄉人,那有什麼‘龍頭’、‘槍神’?偏僻村莊,更是與江湖無緣。二位還是趁早轉回吧。」

二人听了釣叟這番言語,不禁又驚又奇。驚的是這釣叟竟能看出自己身懷上乘武功,定非常人;奇的是王玉蘭已然告知其父隱居于王家莊,這釣叟卻怎說並無此人。

小翠靈慧,料定此叟定有隱情,方想設詞試他一番,只听李青峰已然肅容道︰「請教老伯,如何看出我二人身懷武功?」

那釣叟冷笑一聲,道︰「遍地積雪,二位卻腳下輕痕。莫說老漢年輕時練過些武功,就平凡常人,亦一望可知,有何奇怪?」

二人听了,方悟到原來是自己方才來時唯恐驚動釣叟垂釣,特將腳步放輕,不覺中使出了踏雪無痕的上乘輕功,卻落在其眼中。

小翠當下故作憾容,道︰「老伯慧眼,我倆確是有些粗淺功夫,只因受人所邀,特來一同拜見王老前輩。想王老前輩一世英雄,豪杰氣概,神槍英姿,名動八方,怎不叫人傾心仰慕?原想他神龍歸隱,正好借機面謁,望能有所指教。既听老伯這麼說,想是傳言不實,我等無緣,只得抱憾告辭了。」說著,暗中拉了一下李青峰衣袖,裝勢欲走。

果听那釣叟冷哼一聲,道︰「小小女娃,狡黠非常。既是與我老漢相遇,亦算有緣,天寒地凍,你們就陪我喝兩口再走,省的說我小氣!」

二人相顧欣喜,道聲「恭敬不如從命」,便在旁邊蹲來。釣叟從貼身懷中模出一個雕花葫蘆,拔開塞子,放到鼻前深深一嗅,滿臉陶醉,自言自語道︰「好酒啊!這可是二十年的正宗綠豆燒!來,女圭女圭,喝口嘗嘗!」說著將葫蘆遞了過去。李青峰接過,只聞的一股酒香撲鼻而來,再試嘗一小口,竟是香醇甜美,迥異其它,不禁大贊︰「真是好酒!」

釣叟此時面上方有了些笑容,道︰「如何?此酒乃是用十幾種中藥材配制而成,不但好喝,對身體也大有益處。女女圭女圭,你也嘗嘗。」

小翠慣不飲酒,聞言也只得接過,淺嘗數滴,果覺不虛。

那釣叟一把搶過葫蘆,皺眉道︰「這女女圭女圭不爽快,既不願喝正好咱兩人喝!」說著,一仰脖,咕咚灌下了一大口,仍不住咂嘴點頭,隨即又伸手揭開了泥爐上的瓦罐,頓時熱氣騰騰,一股濃郁的肉香彌漫開來,令人食指大動。只見瓦罐中湯汁鼎沸,赫然是一只狗腿和整只老鱉同煨在一起,肉色紅亮,鮮香撲鼻,引人垂涎。釣叟一邊招呼道︰「來,嘗嘗我老王家的黿汁狗肉!」一邊也不怕燙,徑直伸手去罐中撈起狗腿,撕下一大塊便往口中塞去。李青峰自幼乃白雲大師養育,本不吃葷,小翠雖不戒葷,卻也不願吃狗肉,一時二人面面相覷。那釣叟見狀,面上已有慍色,道︰「怎麼?我老王家狗肉乃祖傳秘法烹制,想吃的還不一定吃得上呢!你二人卻為何不願吃?可是不信任我老漢?」

小翠已看出此老性情直率,說好便好,說不好便即作色。忙笑道︰「老伯莫要生疑,我二人聞得肉香,已知是絕佳美味,只是年輕識少,未聞黿汁狗肉之名,甚是好奇,還想請老伯賜教。」

那釣叟臉色稍緩,哼了一聲道︰「劉邦手下名將樊噲,少時以屠狗為生。劉邦與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為躲劉邦,樊便將肉攤遷至湖東。劉邦聞訊趕去,卻遇河受阻,正苦于無錢乘舟,忽河中游來一只大黿,馱劉邦游過河去。其後,劉邦常乘黿過河食之,因此樊噲惱黿,殺之與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由此稱為‘黿汁狗肉’,流傳至今。」

李青峰點頭道︰「原來如此,真是名菜佳典!久聞劉邦乃豐沛之人,可就是此處?」

釣叟道︰「不錯!那劉邦原為鄉中游民,初為泗水亭長,後斬蛇起義,奪漢中,誅項羽,最終謀定天下,成就霸業,創立漢家王朝,便為漢高祖是也!他手下猛將如雲,良臣星擁,那有名的如張良、韓信、樊噲……」釣叟似是越說越興奮,竟一口酒一口肉,滔滔不絕,說到興起,又咕咚咚連灌了幾大口酒,猛然站起身來,一手持酒,一手持肉,仰天而唱︰「噫!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聲音粗宏,音調高亢,竟是中氣十足。

李青峰與小翠見他飲酒忘情,高唱劉邦的大風歌,不由又是好笑,又是暗忖︰此老竟如此豪情激昂,想當年亦是不俗之人,就與「槍神」深有關系也說不定。

二人正想間,忽听唱聲兀斷,那釣叟眉頭緊皺,目視前方,滿面豪情徑換作一臉沮喪,嘴中嘟囔著︰「臭婆娘怎麼尋了來,真是掃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