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279章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

伊丽莎白·妮诗以前就做过涉外项目交接。

过往这些项目交接让伊丽莎白·妮诗也没少见识一些创业团队搞的产品。

虽然这些创业团队产品往往都很光鲜。

靠着出色的PPT很容易斩获一笔笔相当可观的投资。

但在伊丽莎白·妮诗看来能收获到投资只能说明这些产品能迎合投资人的眼光。

这并不能说明其产品实力强悍。

甚至于按照伊丽莎白·妮诗以往的经验来看。

软件产品功能往往与产品的技术实力成负相关。

软件功能听起来越花里胡哨的,其产品技术含量往往就越垃圾。

尤其是有的被媒体或者说是被市场部门吹捧成明星产品的软件项目往往都是shi山。

甚至于说是shi山那简直都是亵渎了shi。

对于这类明星产品的验收,接收团队更是苦不堪言。

很多时候说是产品验收往往就变成了帮忙debug了。

平常debug就够痛苦的了,更不要说是在shi山里debug了。

事实上对于此次被钦点负责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接收工作。

伊丽莎白·妮诗内心深处是拒绝的。

伊丽莎白·妮诗此前了解过快捷指令这个软件。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具有功能多样性的特点。

如果只看功能,乍一看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有点像一个百宝箱或者是工具集合类的软件。

但深入了解之后,伊丽莎白·妮诗才发现,功能多样性只是快捷指令若这个软件的表象而已。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内在最吸引用户或者说吸引潜在用户的特性其实是其拥有的“高效性”。

很多在蘋淉手机上传统意义上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的操作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中间软件基本上两三步就完成了。

仅仅是这个功能就足以让蘋淉方面很感兴趣了。

当时很多蘋淉的技术高层对于这样的一个能“简化系统级操作步骤”的软件产品也很惊讶。

这样的产品牛比啊!

事实上蘋淉内部对一个软件下定决心进行收购往往是有很长的一套流程要走的。

但在技术人员进行了功能阐述之后,对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收购,却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

没说的,像这种能简化蘋淉手机内部的系统级应用不收购没道理啊。

而且必须要在这款软件上线前就直接将其拿下。

真要等到快捷指令这样的产品上线并广为人知的话岂不是显得蘋淉方面在系统优化方面很懈怠?

一个第三方软件都能做到系统级操作的步骤简化。

没道理蘋淉官方拥有一堆系统级权限却不能简化那些很反人类的操作吧。

收购,必须收购。

当然了,作为技术人员,伊丽莎白·妮诗知道的。

一些常见应用场景借助于快捷指令的话,步骤之所以能减少是因为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将一个原本需要在很多个不同软件中协调的过程转化成为了一站式处理,而不需要在各个软件之间跳转。

虽然涉及到一些具体技术内涵伊丽莎白·妮诗还有不明朗的地方。

但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形式上至少是突破了 iOS 的沙盒限制。

仅仅是这点就足以让很多技术人员直呼牛掰了。

以前蘋淉方面并不是没有技术人员进行过尝试却受阻了。

而林灰却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新路。

当初接触到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时候伊丽莎白·妮诗就惊为天人。

伊丽莎白·妮诗也时常在想,这个GRAY FOREST是怎么想得出这样的产品的?

不可否认,这个林灰是个软件开发方面的超级天才。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从产品层面来说是一款超级明星单品。

甚至不需要花里胡哨的PPT这样的产品也很容易吸引融资。

不过佩服归佩服,要对这样的充满新意的产品进行交接的话伊丽莎白·妮诗内心深处是拒绝的。

纵然此前林灰和伊丽莎白·妮诗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友谊。

但伊丽莎白·妮诗此前并没有因此对这次同林灰进行交接抱有太大的希望。

毕竟林灰搞得快捷指令这款软件太多前所未有的新功能了。

对于用户来说,新功能几乎是全部。

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新功能却往往意味着技术风险和未知的bug。

总之,涉及到快捷指令这款软件的交接,伊丽莎白·妮诗就很忐忑。

虽然此前同林灰进行的初次交接还算顺利。

但伊丽莎白·妮诗内心深处并未丝毫放松,反而愈加紧张。

在伊丽莎白·妮诗看来,产品有bug是大概率事件。

纵然林灰搞得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跑起来没任何问题。

但很多时候看起来没问题不等于真的没问题。

一些野路子开发人员搞得产品虽然能跑,但具体是怎么跑起来就十分难说了。

这种野路子软件产品不出什么状况还好,但真出现麻烦就不是小麻烦。

而是直接暴雷那种的。

真遇到暴雷的时候,耶稣来了也没办法。

怀着这种心态伊丽莎白·妮诗怎能不提心吊胆呢?

不过事情的平稳发展证明其担心有点多余。

这次交接居然进行的很顺利。

伊丽莎白·妮诗不知道怎么突然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句中文谚语“

——盛名之下无虚士。

伊丽莎白·妮诗觉得她此前是错怪林灰了。

尽管交接过程很顺利,不过林灰估计要彻底搞定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起码也要两三天的时间。

之后不出岔子的话,进度或许还会进一步加快。

但无论进度怎样加快,今天也绝对是搞不定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转让合同上所规定的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所涵盖的全部内容的。

伊丽莎白·妮诗所主导的蘋淉方面的交接团队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因此,林灰和伊丽莎白·妮诗所主导的蘋淉方面的交接团队在6月28号当天在进行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时也没刻意赶进度。

大概在28号下午六点,看着适配升级已然搞得差不多了。

林灰和蘋淉方面的交接团队进行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之后就停止了当天的工作。

至于剩下的任务姑且留待明天吧。

涉及到纯技术方面的事情或许可以赶一赶进度。

但像软件交接这种既包括技术又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东西。

也别说什么分秒必争、今日事今日毕之类的鬼话。

过于赶进度反倒容易因为沟通出现岔子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接踵而至。

总之,交接归交接,加班加点赶进度是不存在的。

按时休息养精蓄锐才是王道。

在今天的交接工作阶段性结束之后,林灰原本是打算直接滚回住处的。

不过刚走出北域国际会议中心,林灰就被伊丽莎白·妮诗叫住了。

伊丽莎白·妮诗邀请林灰共赴晚餐。

此前蘋淉中国的何悦邀请林灰进行聚餐,当时被林灰给推月兑了。

不过这次伊丽莎白·妮诗的邀请,林灰倒是没推月兑。

至于为什么会区分对待?

当然不是因为伊丽莎白·妮诗的颜值比何悦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是因为此前颇为顺利的交接。

技术交接很多时候光是一个人优秀没有用。

只有团队共同努力才可以顺利进行。

失败的软件交接各有各的原因。

但成功且顺利的软件交接共同之处在于整个团队要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林灰在同蘋淉方面进行交接的时候。

蘋淉方面的技术团队可不是林灰这个“外人”能指挥协调得动的。

一切都要靠伊丽莎白·妮诗居中协调安排任务。

可以说今天下午能交接的这么顺利跟伊丽莎白·妮诗充当润滑油的作用是有很大关系的。

甚至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想要和蘋淉团队进行顺利的交接大概率也少不得伊丽莎白·妮诗居中协调。

此后一系列升级任务顺利搞定的话可是三千万美元欸。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陪伊丽莎白·妮诗吃一顿晚餐,就是十顿晚餐也不是不可以。

另外,同伊丽莎白·妮诗这种比较纯粹的技术人员打交道。

林灰内心深处也并不是怎么抗拒。

总之,面对着伊丽莎白·妮诗发出的晚餐邀请,林灰欣然而允。

吃吃喝喝也没啥好说的。

概况地说,这是一次不错的晚餐。

当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技术人员难免会发生一些思维上的碰撞。

晚宴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伊丽莎白·妮诗询问林灰是否有兴趣来到蘋淉工作。

尽管伊丽莎白·妮诗当时的口气很像是开玩笑,但怎么说呢?多少真话是以玩笑的形式不经意间说出来的。

林灰不知道伊丽莎白·妮诗含含糊糊地提了一嘴这个是代表的她自己,还是代表的蘋淉官方,因此林灰也没明确回应。

听着林灰模棱两可的回答,伊丽莎白·妮诗个人给出的建议是要林灰今后去美國发展。

伊丽莎白·妮诗的原话是:“林,我觉得将来你的路线大概率是软件路线,但你的國度却几乎没啥软件生存的土壤……”

伊丽莎白·妮诗所谓的去美國发展潜台词无非是当香蕉人罢了。

这个建议几乎是不假思索就被林灰从脑海中否定掉了。

不过伊丽莎白·妮诗说的软件生存环境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在國内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软件行业十分凋敝。

乍一看國内阿li系、rx系软件层出不穷,似乎是谈不上凋敝二字的。

但对比一下海外市场的软件现状。

就会十分痛心地发现國内的软件市场完全是在圈地自萌罢了。

以SaaS吧,所谓的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名称,意为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

这是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

其核心为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

从技术方面来看:SaaS是简单的部署,不需要购买任何硬件,刚开始只需要简单注册即可。

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从投资方面来看:企业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物流业务管理,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SaaS能使用户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如果连接到网络,借助于SaaS可以很轻松地访问系统。

正因为有着诸多优势,前些年国际上软件即服务这个概念大热。

盛行跟风的國内的不少互联网头部公司看到其中的商机,也纷纷进军该领域。

牛皮吹得震天响,最后搞出来的所谓的软件即服务却全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

甚至很多东西完全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在國外的SaaS厂商或其他企业服务厂商往往是模块化提供解决方案。

客户根据提供的方案自行寻找解决措施。

在國内市场呢。

则刚好反过来,SaaS厂商或其他企业服务厂商则仅仅局限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简言之,國外的互联网巨头搞SaaS是奔着当爷爷去的。

而國内的一众跟风者爷爷没当成就算了,爸爸也没当成,整了一圈直接成了当孙子。

逼格直接low了。

软件行业一些比较潮流的概念玩不明白就不必说了。

说说具体的软件本身,更是凄惨无比。

國内此时除了一个WPS有点存在感之外。

其余的,國内商业化程度高的专业软件几乎是屈指可数。

而普通软件呢,搞得出来。

但赚钱的也不见得是开发者。

反倒是盗版者疯狂从中渔利。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样一句古诗可能诗人当时也没想到自己描写的是后世的场景吧。

反正软件开发行业很多时候遍身罗绮者,不是开发者。

尽管国内的软件发展现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现状的凋敝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林灰在其中大有施展的空间。

林灰觉得并不能因为现状的不乐观就直接否定國内软件以及软件行业前景的一片光明。

现状在國内涉足纯软件方面的话虽然初期的环境肯定是没有在國外优越的。

但没有环境可以创造环境。

当有识之士发现那个能够让國内软件行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生机的人(林灰:没错,正是在下)的时候。

林灰相信相应的环境(无论是法律环境还是舆论环境)很容易就能够构建起来。

林灰觉得软件发展如果是长期扎根于國内的话也意味着能够有稳定的大后方以及足够高的保底资源。

就比如说林灰以后要搬运的操作系统。

如果是操作系统搞得非常成功。

那自然是没说的,直接视情况稳步朝国际市场进军就完事了。

但如果搞不出能国际进军的优秀操作系统的话也没关系。

只要操作系统基本功能说得过去,一样不用担心用户问题。

毕竟林灰搞得即便是再糟糕也照样是国产的。

而涉及到信息安全很多单位本就对國外操作系统心存芥蒂。

可以说到时候林灰搞得系统只要兼容足够强、学习门槛不高。

那么即便是林灰将来搞出来的操作系统要稍稍逊色于主流的操作系统。

也丝毫不用担心推广之类的问题。

用户问题也不用担心。

两亿潜在用户都是保守估计。

不是林灰盲目乐观,稍稍了解下类似于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量就知道了。

有些东西太多也无需多说,反正懂得都懂。

古人做官有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林灰倒是觉得做事亦如此。

所谓的将来搞得操作系统太扑街要靠國内市场来保底,实际上林灰觉得大概率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毕竟后发优势明显,更何况林灰还有前世所掌握的不少信息。

之所以会做出上面的设想,只是林灰出于“思危”而做出的一种考虑而已。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提前想想意外情况林灰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为人处世需谨慎,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别等到事情无法收拾的时候,才悔不当初,发现为时已晚。

能够做到三思,方能闲庭信步,任他风高浪起,稳坐钓鱼船。

总之,林灰觉得虽然此时國内软件发展很窘迫,但前景广阔,而且长线利好。

因此伊丽莎白·妮诗所说的情况林灰虽然稍稍上心了一下,但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这次晚宴,林灰还同伊丽莎白·妮诗聊到了关于设计思想的一些东西。

无非就是关于软件设计思想之类的东西。

从言谈中,似乎伊丽莎白·妮诗很推崇朴素的设计。

很多人都推崇朴素的设计,但不同的技术人员对于朴素设计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以伊丽莎白·妮诗的陈述,林灰觉得伊丽莎白·妮诗所推崇的朴素其听起来跟奥卡姆剃刀原则很相似。

奥卡姆剃刀原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法则了。

该法则最早是由14世纪方济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逻辑学法则,此人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多余功夫去做本可以较少功夫完成之事”。

换言之,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涉及奥卡姆剃刀法则影响最深远的表述要数“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种说法了。

很多推崇朴素设计理念的技术人员内核大概都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

尤其是很多习惯于做减法的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受这种内核的影响。

故而伊丽莎白·妮诗会推崇这种内核的朴素设计理念林灰也不是很奇怪。

说起来林灰其实也很崇尚朴素设计的理念。

不过关于朴素设计的理解,林灰觉得关键点不是实体的多寡。

意味深长与历久弥新之美,蕴涵于简约之中,于清晰之中,于高效之中。

无论是朴素设计还是简约设计的原则在林灰看来都不是删繁就简。

而是在纷繁里建立秩序。

当然了,相比于删繁就简,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一蹴而就了。

甚至于别说是建立起被广泛接受的秩序了,就是在纷繁中建立起一般性的规范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毕竟很多时候秩序的建立要做的事情不是对纷繁的事物求最大公约。

而是将纷繁的东西抛在一旁,找到另一套更为高效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很多时候都要追本溯源。

敢于重走回头路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而能走出另一条不同的路则需要能力。

有勇气的人并不少,但有能力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这一理念,林灰只是默默放在心中。

因为在未拥有与之比肩的实力之前,这种说法只会被人当作大放厥词而已。

但林灰相信终有一日他会将自己所秉承的理念落到实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