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八章 共存亡

截止凌元靈力破地守境的那一晚,星冥帝國軍隊又往城郭城以南,拿下來兩座大城鎮,此時帝國之國境,在道靈界已擴充了兩倍不止,但仍是沒有停息的跡象。

城鎮外擴總計一百八十余座,算上知縣,師爺,以及郡守,節度使這樣的朝廷命官,帝國京城的皇宮內,由祇首黃維臻選的人員分配好後,仍是有余。

五百年前就該魂歸陰曹的衛羽鄰化名易文稚,在深宮久居已有十九年。在

十九年中,讓他這麼一位報仇心切之人,將此大事延後至凌顏歸天再提,可見易文稚對凌顏之忠誠,亦或者是對慕雪兒的愛慕之深遠。

這日皇帝凌顏開過朝會,再批完折子後,已是晌午過後,于是並未按時用膳的凌顏,將食宴擺在了風景秀麗春杏花園林,打算將休憩的事一起辦了。

易文稚隨時陪伴皇帝左右,皇上的飲食,也都是先過他的口試毒,再給凌顏擺上亭台石桌。

身邊就有鳥語,听著清脆悅耳,著明藍服飾的凌顏有條不紊地夾菜,再經過由別地特供的玉瓷碗後,才最終送入口中細嚼慢咽。

由上一任太監總管與禮部侍郎指定皇帝用膳不過三口之規定,在易文稚接任後,與皇帝明示將其廢除,理由卻是簡單︰太多了吃不完。

但要皇帝凌顏一頓都吃完這些讓普天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的精品佳肴,根本就不可能。所以總管易文稚,將菜品從每頓的一百零八道,直接砍去一百道,每頓只給皇帝凌顏留了八道菜。

這件事把禮部侍郎氣得在朝堂上當中彈劾易文稚,說易文稚宦官之軀,不可干涉朝政。

就在默默靜言相視的凌顏身旁,易文稚一步跨出,說道︰‘帝國開疆擴土,國庫雖然富盈,但也不可鋪張浪費,一道菜的進價,就要花去四輛銀子,每天一千二百兩銀子的花銷,你禮部侍郎給,本公公倒樂得天天山珍海味,也不必私下再啃饅頭饃饃,一百零八道菜,足夠本公公吃飽喝足了。’

被迫下了投名狀的禮部侍郎沒敢接,易文稚的這句話差點弄死自己,凌顏一句話輕言帶過︰‘龔老侍郎關乎的是禮制,易先生更看透本質,反正戶部那邊朕已問過,這些銀子已經撥不出來了,禮制方面,就听易先生的,這件事也是朕沒有跟龔老侍郎合計合計此事,下次啊,不會了。’

龔老侍郎俯首,連連不敢。

此事過後的一個月,也就是現在,凌顏放下手中的銀筷,拿過宮女遞來的手巾,擦了擦嘴,微笑著自語道︰「現在到處都是用錢的時候,各地方上的學塾,林林總總加起來已有七百多座,還有那些個不得不建造的軍工廠,馬上就需投入使用的盔甲兵器,也著急著鑄造,這些全不算下來需要上萬萬兩的黃金。哎,現在朕吃著飯,看著這麼多的菜,依舊覺著不太適合,易總管,傳朕口諭,今個兒起的用膳,與朕之子民同食兩菜一湯,就夠了。」

易總管微微頷首,說道︰「皇上將禮制節省到了極致,對下頭,也是極好的,奴才這就照辦。」

在易總管轉身離去之時,凌顏將其叫住︰「還是擬一份聖旨去吧,更合禮制,龔老侍郎年紀大,脾氣也大,易總管就這麼只身前去,難免讓龔老侍郎心頭難受,恐怕在府上一碗茶水都喝不上,就被人送了出來。」

易總管明目,微笑著頷首,命人搬來文案四寶,擬好一份聖旨後,親自去給龔老侍郎宣讀。

下午過後,經全國上下大小城鎮的折子,又有總計八十余份,全都送上御桌,等候休憩完的皇上親自批閱。

諾大的一座御書房,皇帝已坐在御桌前批折子,在批完第十四道折子時,易總管才回來,敲門得到允許後,易文稚進房安靜地守在皇帝身側,偶有皇帝口

渴需要喝水的時候,也都是易總管負責斟茶。

皇帝一連在御書房批完折子,已近黃昏,共有十一本折子共同指示出了兩件事,而這兩項皇帝凌顏需要經過祇首黃維的意見,她才會做最終決定,都是一個比一個重要,乃至決定國之走向的折子。

所以得到皇帝召喚的黃維晚飯都沒吃,也不敢吃,就急忙進宮面聖。

一個自然是現在帝國擴張的速度,已經大到像是一塊放大鏡,將各地方上的細小瑕疵展露無疑,折子上有七位知縣,兩位郡守,共同指出有人嬌旨欺君,皆是彈劾平級官員。

這些被彈劾之人共有五位,四名是有祇首黃維的門生,一名內閣閣老的學生。

等到黃維跪拜在御前時,他仍是不知皇上為何久久不讓他平身,估計著是自己身下人出了問題,黃維將頭埋得更深了。

再有了這個動作之後,凌顏才讓黃維落了座,都是相處了很久的臣子,凌顏笑問道︰「祇首為百官之首,此番傍晚進宮,上一次還是商量軍政要務,已有三月之久,這一次黃祇首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嗎?」

黃維哪里還敢坐著,立馬起身,身子微微前傾,拱手道︰「稟皇上,下官認罪,但確實不知哪里出了問題,還請皇上明示,下官立馬嚴辦。」

折子是不會給黃維過目的,皇帝凌顏口述了幾道知縣折子,涉案門生的數量嚇得他腳軟,又跪了下去。

凌顏嘆了一口氣,越過御桌,伸出雙手將黃祇首扶起,只听凌顏責怪道︰「認罪又有何意義,立馬辦了他們又如何,這里是御書房,不是朝堂,難道黃祇首跪習慣了?」

黃維的確是嚇得夠嗆,他這人的膽子,就跟四弟說的一樣,越來越小了。

黃維告首,一時之間不敢言語。

凌顏臉露微笑,道︰「這是好事。」

黃維抵著頭,睫毛微顫,沉默片刻,抬起頭來,沉聲道︰「謝皇上開恩!」

凌顏嘴角翹起,回到御桌前坐下,說道︰「自打向外擴展宏圖霸業,天下往帝國朝堂沖入了太多的新鮮血液,有人違規,甚至于違法,朕都可以既往不咎,彈劾一事,想想這些年來,也有多久沒見過這般多了?怎麼都有四五年之久了吧,當然這一切都是黃祇首選人的眼光很獨到。現在人一多,難免那些沒經過自己三五百年觀察的人得了高位,朕一天天守著這座天下,不怕出事情,就怕出了事還不知道啊,這樣的好傳統,朕會繼續保留延續下去。敢于說真話的官員,朕核實後也會重重賞他。而至于黃祇首門下學生,撈偏門的撈偏門,給上頭塞銀子的塞銀子,尚且還未鬧出人命來,性質懷,但一切尚可挽救,黃祇首跟了朕十幾二十年,難道還不明白朕的心思?這些朕看都在眼中,黃祇首給他們警告吧,再有下次被人彈劾,朕就不會輕饒了,包括其涉事長官。」

黃維這才敢坐下,不過只沾了凳子的三分之一,坐像依舊老道持重。

「而至于這第二件事嘛,在朕眼中既新鮮,又特別,是朝田郡郡守盧偉顧大人給朕的密折,說有一位得道大妖,向他自薦祠廟神靈,想要入住祠廟,享人間香火,以便守護一方百姓,使之地方上風調雨順,谷物豐收,家家和睦。」

黃維道︰「我星冥帝國,好山好水,哪里用得著妖物庇護我帝國子民,但皇上有此一說,下官斗膽一問,還請皇上特赦,否則下官不敢問,也不敢為皇上分解這個憂慮。」

凌顏笑容淡淡,「黃祇首盡管問,朕恕你無罪。」

黃維深吸一口氣,最終問道︰「祠廟,城隍,里頭的金身神祇歷來都是幾十甚至上百年才一換,有的甚至已被供奉千年,依舊香火鼎盛。而其位者,多為百姓籌錢為其澆築金身

神像,不過也有上天神佛的傳教弟子入世之後的安排,即便是那些濫建的婬祠,冥冥之中,也是天意所為。而這條大妖自薦我星冥帝國,其罪已是罪大惡極,這種擅自之事,稍有不慎,惹惱了天上的仙人們,惹得天道罰下……」

百官之首黃維在這御書房內,瞧著皇上的臉色逐漸暗淡,立馬閉嘴不言,久久不見皇帝開金口,黃維試探性問道︰「所以皇上是打算要……逆天改命?」

皇帝依舊不言語,黃維又急急忙忙跪下,叩首道︰「幾百年前,天道罰下,道教十數萬道士被鎮壓致死,如今的四大族,以及我星冥帝國皆是低頭,才能活到今日!皇上,這些即便不能全信,但也不可行如此魯莽之事,以免我星冥帝國遭受那郡守牽連啊!」

黃維一介凡人之軀,能夠將星冥帝國再次推至道靈巔峰,已是被星冥帝國載入史冊的千古名臣,所以皇帝凌顏很是寵幸于他。

不料皇帝身旁的易文稚感言道︰「道子尚且敢直書天地不公,卻是佛子之中出了叛徒,違背諾言不願同扛此劫難,口口聲聲說要給世人留下可以口誦的佛經,不過是欺世盜名罷了。」

書房中跪著的黃維听不懂易文稚的言語,抬頭望向皇帝,目光之中盡是疑惑。

皇帝解釋道︰「易先生是說,咱們可以行其事。」

但凌顏繼而又嘆氣道︰「黃祇首是朕的一面鏡子,亦是全天下百姓的一面鏡子,既可以照射朕行事其風的好壞,也可從黃祇首那里瞧見朕的子民是個什麼樣的,但黃祇首如此反對此事,如若朕做了,那世間百姓,恐怕也都是人心惶惶,夜不能眠了。」

凌顏坐在明黃坐蒲墊子上,微微抬手︰「黃祇首起來吧,朕還沒拿定主意而已,不用如此慌張。」

黃維不起,沉聲進諫道︰「下官懇請皇上將朝田郡郡守盧偉顧禍國殃民之罪,以撫昭告天下,禍國著,其罪當滿門抄斬。」

凌顏一拍桌子,震得茶水四濺,一貫保持了大半年的好脾氣,在此時破功,她向黃維喝道︰「朕已恕你無罪,黃維你還得寸進尺!?大家都知道那盧偉顧是內閣大臣吳明良門生,你要真抄他的家,不是擺明了要朕削弱吳閣老的羽翼,壞我朝綱!?」

黃維不敢吱聲了,這一次他不知道自己要跪多了才能安穩回家。

「想!給朕想辦法,普天之下皆是朕的黃土,一座座祠廟朕還不能管了!?就算是下旨一座座硬建祠廟,朕也要強行如此!立馬想法子!什麼時候想出好的法子,你就什麼時候起來!想不出來,朕跟易先生也不休息,就陪你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出來!」

等皇上罵完了,氣消了,語氣平緩了,黃維才敢開口︰「我星冥帝國可以昭告天下,征集天下感人事跡的主人公,由帝國出資為其建造祠廟,而那些已成立的祠廟,也必須由帝國出資翻新完善,為的就是新舊餃接之中,不可落人口是,即可從天人們眼皮子底下,光明正大著手分配一事。」

凌顏一下就氣笑了,她微微坐起身來,兩手撐著御桌,笑說道︰「黃祇首,是不是著急回家吃飯啊?」

黃維連忙應聲,「下官不敢。」

凌顏坐了回去,道︰「起來吧,這個法子挺好,兩全其美,易先生覺著如何?」

一旁的站著老老實實的易文稚微笑道︰「黃祇首足可成為星冥帝國千古忠臣,與我星冥共存亡了。」

凌顏微笑道︰「天塌下來,朕頂著,黃祇首,明日早朝,由你來說此事詳細事宜安排。」

凌顏一字一句,道「朕要明早見到一個完完整整的整理方案,不可有誤。」

黃祇首頷首道︰「下官領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