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人想要看戶——的賬目並非一件容易的——兒。
即便顧硯書是厲王妃, 也同樣如此。
原本顧硯書以為,此——重大,溫清霄那邊也不能立即回話。
誰知道不過兩——的功夫, 溫清霄那邊便派人來傳了信, 說是——過了溫清衍,溫清衍最終同意了顧硯書的要求, 若是顧硯書——空,直接去戶——便可。
雖然——溫清衍最後給出的回復有些意外, 但轉念略微——索了一番,又覺——也說——過去。
現如今戶——的壓力大,溫清衍頂著壓力, 想要盡快破局也正常。
恰好顧硯書這段——間——空,秦戮公務也繁忙, 沒空與他玩鬧。
在收到溫清霄回話的第二日, 顧硯書便收拾收拾,去了戶——一趟。
幾個月過去了, 戶——與上次顧硯書來——相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只是這戶——中的官員, 似是換了不少。
顧硯書——認為記憶力還算不錯, 然而現如今一眼掃過去,入目所及的, 幾乎都是陌生的面孔。
「寧國公府被處置後,戶——有不少官員都受到了牽連,這些日子的確換了不少人。」
溫清衍一眼便看出了顧硯書的心中所想, 低聲解釋道。
「原來如此。」
顧硯書微微點頭,眼中劃過了一絲了然。
這戶——以前便是掌握在大皇子手中的,其內——然也都是大皇子一脈的人。
大皇子與寧國公府一向交往甚密, 人脈也有不少重疊之處,戶——受到波及,也就不讓人奇怪了。
不過——于現在的顧硯書來說,寧國公府也好,大皇子也罷,都不是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兒。
故而在略微提了兩句後,顧硯書便直接將重點放在了他這次來戶——的重點之上︰
「六公子與本殿說,溫大人可以做主,將戶——歷年的賬目給本殿看?」
「嗯。」
溫清衍輕輕點了點頭,而後開口道︰
「近些日子戶——換了不少人,恰好也在整理賬目,听清霄說,殿下手中,有一名為復式記賬的記賬方法,所記賬目更加清晰明了,還望殿下可以指點一二。」
復式記賬法,顧硯書——從拿出來之後,就沒有瞞著。
報社現在所——的,也都是復式記賬,顧硯書確信,依照溫清霄的聰穎,負責報社這麼些——日了,應當也已——學會了復式記賬的方法。
溫清衍若真是想要學習這復式記賬,完全可以去——溫清霄。
現如今與他這樣說,不過是為了給出一個將戶——的賬目交給顧硯書的理——罷了。
顧硯書是個聰明人,幾乎一耳朵便听出了溫清衍的弦外之音。
當即,便與溫清衍交換了一個彼此都懂的眼神︰
「既然溫大人開口了,本殿——然沒有藏私的道理。」
不過溫清衍剛剛有一句話倒是沒有說錯。
近來戶——換了不少人下去,現如今為了讓新上任的官員能夠盡快掌握戶——以及國庫的情況,這些日子戶——的人也的確在整理往年的賬目。
這倒也方便了顧硯書現在的查看。
顧硯書先是翻看了一下戶——今年的賬冊。
不——不說,因為水泥路的——系,戶——今年的業績可以說是十——漂亮。
顧硯書光是看著賬冊上面所記錄的,相較往年增長了多少多少的數據,都能看出戶——官員今年的喜悅。
今年的賬目因為溫清衍的——系,看著倒是也沒有太大的——題,顧硯書也不過是略微的翻看了一下,便將其放下,拿起了戶——往年的賬冊。
都說沒有——比便沒有傷害,——來形容現如今顧硯書所看到的賬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是略微翻看了兩頁,顧硯書便覺——以前的戶——尚書被他與溫清衍聯合拉下馬,並不冤枉。
就這賬目做的亂七八糟不說,其中還有不少語焉不詳的地方。
顧硯書不過是大致掃了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大致有三——之一的銀錢去向——謎。
顧硯書臉上的嫌棄可謂是十——明顯,讓溫清衍想要忽略也難,溫清衍也只能地咳了一聲,低聲屆——道︰
「咳……往年的賬目的確較為混亂,下官已——命人重新整理了,只是——間略有些匆忙,還未拿出結果。」
「歷史遺留——題,與溫大人無——,溫大人不必如此介懷。」
顧硯書也知道這賬目混亂與溫清衍並無太大的——系,只略微擺了擺手,讓溫清衍不必放在心上。
隨後又抽出了幾本賬冊,大致翻看了一下。
雖然以前的賬目十——混亂,但顧硯書依舊從中提取出來了不少有——的信息。
比如說這——齊的稅收制度。
與其他國家一樣,在溫清衍提出「開源」之前,——齊國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便是國庫。
除了這商賈往來貿易之間產生的稅費,最大的一筆收入,便是來——老百姓的人頭稅。
看到這一點——,顧硯書下意識皺了皺眉,臉上的不贊同一閃而過。
雖然只是轉瞬即逝的情緒,卻也被一旁的溫清衍捕捉到了︰
「殿下可是已——有了想法?」
「想法倒是已——有了,但是此——,恐怕實施起來並不簡單。」
顧硯書放下手中的賬冊,臉上難——出現了一絲猶疑。
似乎在——索,是否應該將心中的想法說出口。
溫清衍——顧硯書的性子也算是了解,知道能夠讓顧硯書說出「實施起來並不簡單」的話,恐怕會比想象中的更加艱難。
但是現在,溫清衍也已——別無他法,否則也不會在厲王府已——與皇帝鬧翻了的情況之下,向顧硯書求助。
溫清衍在——索了片刻之後,依舊決定先听一听顧硯書想出來的法子,再做決斷︰
「殿下但說無妨。」
顧硯書看了溫清衍一眼,——上其堅定的神情後,手指微微點了點桌上的賬冊,緩聲開口道︰
「本殿的法子……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
溫清衍低聲重復了一遍顧硯書所說的這四個字,眼中劃過了一絲茫然,而後便陷入了沉。
「沒錯,攤丁入畝,本殿剛剛看了一下,現如今——齊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便是向百姓們征收的人頭稅,但這種稅收制度,卻有不少弊端。」
看出溫清衍臉上的茫然,顧硯書微微停頓了片刻,便直接開口向溫清衍解釋道︰
「家中平困之人,會因為人頭稅而不敢生育,也會因為人頭稅而隱瞞家中實際人口,生的越多,給家中帶來的負擔就會越大,百姓便會越來越不敢生育,最後產生惡性循環。」
「本殿的法子,便是取消人頭稅,按照人們手中所擁有的田地數量收稅,這樣家中貧困的人可以少交稅甚至是不交稅,而家中富裕的人,便多交,倒也算是公平。」
攤丁入畝。
這個政策,在後世,是——雍正帝正式推行開來的。
在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之後,清朝的稅收曾——有過明顯的提升,同——也讓清朝的人口有了顯著的增長。
除此之外,通過攤丁入畝的政策,也是——土地兼並的有效抑制。
除此之外,取消人頭稅,改為按田征收後,不僅可以簡化稅收程序,同——也能降低在征收稅費——所產生的人力財力損耗。
但想要改變稅收制度,又哪——是一件容易的——兒?
旁的不說,就說現如今——齊離京數代帝王,延綿百余年,期間貴族起伏,崛起勛貴無數。
盤踞在京都的勢力便不知凡幾,手中握有財富的,大多都擁有與財富等同的地位以及權勢。
攤丁入畝,不僅僅是取消人頭稅這麼簡單,同——也是——權貴的極大挑釁。
擁有的越多,所交的稅便越多,這無疑是在動貴族富商手中的蛋糕,想要推行,其中的阻礙可想而知。
若是強行實施,——有可能讓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將稅收所增加的——本,強行轉嫁到貧農身上。
朝廷按照田地的數目增加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的稅收,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在土地上所耗費的——本大了,便干脆提高糧食的價格,或是進一步壓榨貧農,降低貧農的雇佣工資。
到了最後,朝廷的稅收增加了,地主以及世家貴族賺了個盆滿缽滿,普通百姓的日子反而更加難過了。
這樣的結果,也並非是顧硯書的臆想,而是歷史上清政府大力推行攤丁入畝之後,所造——的影響後果之一——
歷過末世,顧硯書雖然愛財,但骨子——依舊保存著「全人類好了,大家才能好」的——想。
故而這樣的結果,並不符合顧硯書將「攤丁入畝」這項政策拿出來的初衷。
甚至若非現如今南城那邊已——開闢了幾片紅薯的試驗田地,若是順利,明年——齊的糧食產量便會有一個質的提升,顧硯書或許根本不會提出「攤丁入畝」這四個字。
雖然在顧硯書眼中,攤丁入畝擁有著種種弊端,但——于溫清衍來說,這四個字,卻像是平地一聲驚雷,直接替其打開了——緒︰
在顧硯書提出攤丁入畝這四個字之前,溫清衍便已——察覺出了,現如今——齊所施行的人頭稅擁有的種種弊端。
雖然皇上仁慈,即便這些年國庫艱難,也並未下旨加重賦稅,但前些年——齊常年處于戰亂,普通百姓本就十——拮據,即便是不增加稅收,——于百姓來說,依舊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溫清衍也曾——想過改變這樣的現狀,然而卻一直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法。
直到此刻,顧硯書提出「攤丁入畝」、「沒錢沒田的人不交稅,有錢有田的多交稅」,頓——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燈塔,給溫清衍指明了方向。
但在瞬間的激動之後,溫清衍又頓——冷靜了下來,——快便想到了這攤丁入畝政策若是想要實施,會面臨的困難以及後果——
索片刻後,溫清衍抬眼看向了顧硯書︰
「不知殿下可否與下官詳細說說,——于這攤丁入畝的細節?」
按照顧硯書以前的習慣,若是提出一項提議,便會同——拿出一份可實施的計劃書或——是報告,故而溫清衍才會有此疑。
而顧硯書也同樣沒有讓溫清衍失望,頓——便明白了溫清衍的意——︰
「這樣吧,一會兒本殿回府後先寫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差人給溫大人送來,溫大人看過之後,若是還有什麼疑——,再來詢——本殿?」
「如此,下官先在此謝過殿下了。」
溫清衍也沒有與顧硯書客氣,直接向顧硯書道了一聲謝,接受了顧硯書的好意。
接下來的——間,顧硯書與溫清衍簡單的交談了幾句後,便起身離開了戶。
也不知是否是顧硯書的錯覺,在離開戶——的——候,他總覺——身後似乎有什麼人在看著他。
然而轉身回望的——候,卻又什麼也沒看見。
轉而詢——止戈,——到並無異常的回答之後,顧硯書也就直接將這件——給拋到了腦後。
顧硯書做——向來雷厲風行,回府之後也沒有耽誤,直接將攤丁入畝的具體方案以及各種弊端都寫了下來,差人送到了溫清衍手中。
在顧硯書看來,這件——不過是幫了溫清衍一個小忙。
然而顧硯書不知道的是,在溫清衍接到他送來的計劃書後沒多久,便收到了宮中皇帝召其覲見的聖旨,去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