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高考還是先填志願再考試的。
在報考之前, 姜曉菱和張美芳——過慎重考慮,第一志願都報考了本省的院校。
姜曉菱報了省師範,美芳報了省醫學院。
美芳是因為謝強要去省工學院上學, 兩個學校相距不遠,夫妻倆互相有個照顧。
而姜曉菱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離家近。
她原本就不是——有什麼特別大志向的。像丈夫般直接就考慮京大,這是姜曉菱連想都不曾想過的。
她就是想讀讀大學, 感受一下大學的氛圍。
一來圓了曾——的夢想,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一——,見識更增多一。
再來, 也是最重要的一——就是她要用這個方式來改變自己的事業線, 為自己謀求一個喜歡的工作。
她可——來也沒有想過要在廢品站工作一輩子。
既然只是這麼最平凡的想法, 姜曉菱覺得沒有必要跑太遠。讀師範,還是在家門口更好, 這樣將來分配的單位肯定也是就近分配。
即便如邵彥成——志向遠大的,都沒有想過要跑到大城市去——展, 說來說去什麼時候都是一句︰還是要回廠子——
姜曉菱肯定也希望就留在家門口上班, 能和丈夫一——為長輩養老, 看著弟妹, 兒女長大。
可徐海成和他們的想法並不一樣。
他想去遠處看看。
徐海成——自己開始學畫畫的——一天——,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遍祖國大好河山, 畫遍祖國草草木木。
活了快三十年,這個願望也沒有實——在終于有了一個重新選擇未來的機會,他當然想——的遠一——,多看看,多。
所以,他六個志願——部報考的都是京市, 海市,這些大城市的學校。
徐海成對待考試的結果很是坦然,在考之前還和表妹說過自己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雖然以前底子不錯,可畢竟和表妹還有美芳他們比——來,準備的還是晚了——兒。
更何況即使是準備,他的重——更多也是用在了畫畫上。
徐海成是準備將這次的考試當做一次練手,考上當然是皆大歡喜,考不上就明年再戰。
他也覺得國家既然——恢復了高考,——麼藝術院校招生還不是遲早的事兒?
如果考不上,——就繼續準備,到時候踏踏實實的準備參加藝術院校的考試。
說——來這幾年徐海成的日子過得也不錯。
夫妻兩個感情很好,岳丈一家子對他也高看一眼。
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王曉燕還給他們家添了一個大胖兒子。
這一切都讓徐海成——顆曾——總是處在焦惶中,一直難以安定的心徹底踏實了下來。
他甚至覺得,即便真的考不上,他們一家三口就這麼過著平平凡凡的日子也不錯,挺好的。
可誰知道,越是這——沒有什麼大追求的——,卻偏偏考出了一個超出所有——意料的好分數。
這年的高考分數是500分,考夠200分基本就能上本科了,徐海成一下子考了460分!
當然,這其中有30分是英語的加分——
時候英語不是必考科目,可徐海成報的學校里有——語專業,他就也將英語試卷給做了。
誰能想,就這麼一做,愣是讓他考出了寧林市的最高分。
比第二名高了十分還不止。
比他——準備了好久的表妹,還有總工程師家的姑娘美芳考的分數都要高。
看到這個分數,別說徐海成了,——家——都傻了眼。
「哥,你什麼時候學會的英文?你上學的時候不也是學的俄語嗎?——怎麼不記得你會這個?!」
姜曉菱看著——分數條,只覺得自己整個——都不好了。
雖然她這次考試的分數也不錯,也考了400多分。別說省師範了,——國的師範恨不得都能隨便挑。
可剛看到分數時的沾沾自喜,在看到表哥的分數條後,瞬間就被滅了。
她英語卷子連看都沒看,表哥居然還考了幾十分出來?!
徐海成這會兒也有——懵。
听到表妹問話,他還一臉的不可——議。
「——哪兒學過啊?——就是幫圓圓畫圖畫書的時候,看著有意——就自己查了查。有時候也找強子哥,還有彥成問問單詞。誰知道考試還考這些啊!」
一句話說地姜曉菱徹底傻了眼。
原來,隨著孩子們的年齡一——增長,蔓蔓對于圓圓的教育抓得更緊了。
用她的話說就是︰「教育要——女圭女圭抓——,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些年她陸陸續續寄過來好些學習資料——最早的識字卡片早——過度到了故事書,還有一些簡單的習題集——
最早楊銘做的,讓姜曉菱甚感驚訝的連線圖,在蔓蔓這兒根本不算什麼。
除了連線,她還弄了什麼填色,拼圖……
當然這里面也包括了很多英語啟蒙的教材。
她找到的教材大半是沒有辦法在黑匣子里通過的,沒辦法蔓蔓只能自己整理一些英文的單詞啊,小故事啊,還有一些英文小游戲之類的,打印好寄過來。
然後邵彥成就會抽空把它們翻譯好,重新抄一份讓姜曉菱拿給徐海成按照翻譯給畫——插圖。
其實說白了,這壓根就是姜曉菱厚著臉皮給自家孩子謀福利的事兒。
沒想到最後居然因此成就了徐海成。
最後徐海成選擇去了海市大學。
同時因為——稀里糊涂考出來的三十分,讓他對英語忽然產生了興趣,最後居然還選擇了——語系。
時間飛逝,轉眼間三年過去了。
此時——到了八零年,也到了姜曉菱畢業的時候。
他們這一屆的考生是最特殊的。
因為正趕上國家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才,所以不分大專還是本科,這一屆學生的學制——是三年。
姜曉菱如她所願的分回了寧林,成為了寧林高中的一名語文老師。
而她家的寧寧和美美,此時正在這所學校上學。
與他們同一個學校的還有楊家的小兒子阿五豆,不過——在大家更多的是叫他的大名兒楊健。
至于小河,他還是和上輩子一樣選擇了當兵,和他一——入伍的還有王瑾家的小團。
如今他們兩個在邵彥成的運作下,都去了雲省,在他老戰友所在的部隊當兵。
邵彥成在妻子畢業前一年的時候,如願考上了京市大學。與他同時考上的,還有楊工家的小女兒楊銘。
小姑娘考上的時候才僅僅十七歲。
整個寧林市考上京市大學的就只有他們兩個,還——是同一個家屬院的。這件事在寧林曾——被傳為美談。
再加上這幾年,機械廠家屬院真是沒少出大學生,恨不得寧林每年的大學生這個家屬院里的——得佔了一半兒。
于是大家都紛紛傳說這里風水好,出——才。
以至于這幾年,院里的大姑娘,小伙子——都變得極為搶手——
界的——都對這個院子充滿了好奇。
寧林高中——在師資力量非常緊缺。
姜曉菱雖然還是一名新——,可這才上了不到一個月的班兒,就被校長叫去談話,非要給她加加擔子,讓她擔——班主任的工作。
和校長談完出來天都快黑了,姜曉菱——累——餓,結果還沒有剛進家門就听見媽媽在廚房里在和女乃女乃說話。
她將——套月兌下來掛在了牆上,然後——過去捏了一塊餅子,一邊啃一邊好奇的問道︰「——表嫂去海市了,帶著田田一——?」
「是啊,海城這一去就是三年,中間就回來了一趟。田田都要不認識爸爸了。」
姜曉菱想了想,還是說道︰「媽,要不,你給——哥寫封信,給他寄一百塊錢過去吧?——
嫂子帶著孩子去一趟不容易,別讓他扣扣索索的不舍得花錢。
好歹也帶著老婆孩子在海市轉轉。
你不知道,——上次給他寄,他——給——退回來了!不是——說,——海成哥——在越來越不像話了,跟——也這麼較真兒,壓根就把咱們當——!」
姜曉菱越說越生氣,說到最後,語氣里忍不住帶出——憤憤的。
徐寒梅說——佷子的這一——,也是——疼不。
「哎,他們兩口子都這樣,你——不是不知道?
你寄錢他不收,——寄他就收了?
你記不記得上次,你爸逼著曉燕接了一百塊錢,結果沒幾天,——丫——就——是肉——是酒的給拿來了一堆!
當時差——沒把你爸給氣死——
丫——就是——麼個要強的性子,你再給錢她也不會要。
要——說,當初海成就不應該選擇去海市,真的是太沖動了。
這害了自己不說,把妻兒也都給坑了。這幾年,你哥和你嫂子,日子過得真是不易啊!」
徐海成當初考海市大學的時候什麼都想了,就是有一——沒有意識到,——就是和寧林相比,海市的生活標準要高很多。
僅僅一個伙食費,一個月二十塊錢都不夠用。
雖然他們兩口子這幾年也攢了——錢,可——在家里就王曉燕一個——上班,還是個臨時工。
就憑她——一個月三十塊錢不到的工資,養了兒子再養男——,不動老本兒,——絕對是不夠用的。
可他們倆——老本,——能有多少?
再加上,徐海成——,真的就是學習的料,他實在是太有天分了。
雖然他考入的是海市大學的——語系,可是到校沒多久,他不過隨手幫班上出了個板報,就在學校引——了轟動。
搞得不光他們本系的——,連——系的很多同學都慕名而來,要看看這能把——給畫「活」了的天才到底長得什麼樣?
再後來,他的字,還有平時練筆畫的速寫也被老師要——看了。
被傳閱了一番之後,第二年美術系的一位導師就主動聯系他,問他願不願意轉系跟著自己專攻國畫。
這本來就是徐海成夢寐以求的,他當然同意了。
可這一同意,則更加重了妻子王曉燕的負擔——
學美術,本來就是一個砸錢的專業。即便是學費不高,可筆啊,紙啊,顏料啊,哪一樣不要錢?
就算是姜曉菱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大包大攬下了表哥的所有畫材支出,可他還時不時的要跟著導師去采風,去——驗生活——
一路上的衣食住——,哪一樣沒錢也是萬萬不——的。
王曉燕雖然在娘家受寵,可嫁出去的姑娘,總不能——常回娘家要錢吧?
而她——麼要強的——,更不可能和姜家開口。
再加上這時候姜曉菱——去——地上學了,早——不在廢品站。
表哥表嫂遇到的這些困境,他們不說,家里——根本不可能——麼容易的知道。
姜家——還是在王曉燕——廢品站辭職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她——和張巧兩個——在市場里做了好久一段時間的小吃生意了。
因為姜曉菱和徐海成同時離開,這時候的廢品站——去了新。
張巧的家里本來就不富裕,看到王曉燕為難成這樣子,兩個——商量著,干脆一——申請上了長夜班。
這樣倆——搭著伙兒,互相幫襯著,晚上一——上班,早上一——去市醫院後面的——條路邊賣肉夾饃。
這還是張巧男——幫她們想的法子,也是他教給她們的手藝。
連肉也是他幫著找的。
兩個——趁夜班的時候,一邊干著公家的活兒,一邊在宿舍里烙餅。
早上張巧男——會把他晚上在家里鹵好的肉早早的送過來,倆——在宿舍里加工好,交完班兒之後就悄模模的拿出去賣。
張巧男——再怎麼說做飲食這一塊兒還是專業的——
鹵出來的肉和一般自己家里瞎琢磨的肯定不一樣。
就這樣,這肉夾饃的生意慢慢的,還真讓她們兩個女——給做——來了。
市醫院這個地理位置相當就。
里面住的病——基本上都以市機關還有周圍大工廠的家屬為主。
這些——手里不差錢。
醫院里的伙食實在不怎麼樣,平時——要以病——為主,基本上都是少油沒鹽的。
吃個一兩頓還能忍忍,吃的時間長了,別說家屬了,連病——都忍不了。
張巧兩口子和王曉燕都是實在——,做生意也舍得下本錢。
她們烙得餅厚厚的,酥酥的,里面加的肉——肥——軟,還帶著撲鼻的香味兒。咬一口恨不得讓——想把舌——也一——吞了。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生意就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開始的時候,兩個——沒想聲張,只想偷偷的賺——錢給家里多些貼補。
可慢慢的,這事兒不知道怎麼的就傳出去了——
時候是七-八年底,七九年初,私——做生意被——了,很有可能會被當投機倒把處理。
所以,在街道辦接到舉報來找兩個——談話的時候,她們倆就主動的一——辭了職。
姜家知道了這件事之後,立刻就去找了王曉燕。這時候才——他們母子二——廢品站搬出去了,——在住在張巧幫忙給租的房子里。
姜立南原本沒想在——面說什麼的。
可在看到——小出租屋——破——小,還沒有廢品站宿舍一半大,再看到佷媳婦一段時間沒見,——都瘦了一圈。
心里一難受,沒憋住勁兒,當時就——了脾氣。
說王曉燕這麼大的事兒不跟家里——說,把他們一家子當了。
說徐海成是個混蛋,不知道心疼家里——,有什麼事兒不能說出來,然後一家——一——想辦法?
他越說越氣,——不能真和王曉燕這個佷媳婦吵架。
于是轉——就把和他一——去的女婿邵彥成給罵了一頓!
怪他平時沒有多關心表哥一家子的生活,還非要逼他立刻請假去一趟海市,去把徐海成給揪回來。
說︰「連家都顧不好,還上什麼學?——學不上也罷!」
把邵彥成罵得——是一——的包,也只能咬著牙默默的受著。
王曉燕哪見過這——場面,當時就被姜立南給罵傻了。
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是自己一家子給妹夫添了麻煩,——連忙解釋。
說他們家——在挺好的,真的不缺錢。
還說她本來也不想在廢品站干了,這樣晚上白天的連軸轉,孩子看不了,身——也吃不消。
可姜立南哪里听得進去?
最後把王曉燕都要急哭了,還是邵彥成死拉活拉,才把父親給勸住,沒讓他逼著立時三刻去海市抓。
邵彥成把姜立南拉回了家。
王曉燕也沒敢在自己家待,趕緊也抱著兒子一——跟了回去。
後來雖然迫于姜立南的「威懾」,她接了家里的錢。可沒出一個星期,就大包小包的送來了一堆的東西。
搞得家里——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想到這兒,姜曉菱嘆了口氣。
只能朝著母親勸慰道︰「媽,咱也別太著急了。
不讓寄就不寄吧,——覺著——嫂子這兩年應該也賺著錢了——
看——哥上次在信里說的也不像是客氣話,他說他們家——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
「賺什麼就賺錢了?賣個燒餅能賺幾個錢?就算是能掙——仨核桃倆棗的,——也是辛苦錢!而且,你嫂子還得養兒子呢!」
「再熬一年吧,再熬一年——哥畢業了,一切也就都好了。」
看母親說著說著,眼圈都紅了,姜曉菱只能再次出聲安撫道。
可說歸說,她的心里其實還是沒有譜的。
表哥學的——個什麼國畫,不是她不看好,——還真不是什麼畢業就立刻能賺錢的專業。
沒準兒他再一激動,——跟著老師再進修幾年……
姜曉菱光想想,心里就沉重的不。只覺得表嫂的前路還真是漫漫看不到。
以姜曉菱上輩子的——歷,其實她是相信王曉燕這兩年是賺著錢了的。
不然,在沒有另——找工作的情況下,她一個女同志是怎麼既供著丈夫,——養著兒子的?
可姜曉菱也認可媽媽的話——光靠賣個燒餅想賺大錢——不可能。
恐怕表嫂過得還是——牙縫里摳錢來養家的日子。
想到這兒,她的心里更加的難過了——來。
也打定了主意,等表嫂回來後要好好的找她聊一聊。
如果她一定不要家里——濟支持的話,——看看能不能在別的方面照顧一下。
例如幫她找個工作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