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七章 噴氣式戰斗機(1)

後世的某半島戰場上,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噴氣式飛機對戰,其主角便是蘇聯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佩刀。

這兩款戰機均為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在性能上各有千秋。

米格-15的強項之一是可用升限比「佩刀」高,當「佩刀」在12000米高空飛行時,他們的對手卻在15000米高度兜圈,「佩刀」對此毫無辦法,交戰與否只能由米格-15決定,米格-15可以選擇戰斗的時機和地點,而在局勢不妙時又可以利用高空的速度優勢逃之夭夭。

「佩刀」重于米格-15,俯沖速度較高,兩種飛機在俯沖時都可以進入超音速,但「佩刀」在跨音速段比米格-15穩定,「佩刀」擺月兌咬尾的米格-15的好辦法就是開足馬力進入俯沖,把米格-15引入對「佩刀」有利的低空,在超過0.86馬赫時米格-15會出現機頭不穩定的現象,使得瞄準射擊變得極為困難。

米格-15在0.91馬赫出現抖振,0.93馬赫時出現抬頭現象,米格-15的高速穩定問題如此嚴重,以至于在空戰中極少進入跨音速段。

米格-15的滾轉率很低,高空高速時橫向穩定性不佳,其最致命的弱點是可能進入不可控的螺旋,特別是對于新手更加致命。戰爭期間「佩刀」的許多戰果,就是通過迫使米格15進入不可改出的螺旋而獲得。

相比之下「佩刀」有很好的螺旋特性,大多數飛行員都能順利改出,當「佩刀」進入螺旋後只要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恢復。

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剛結束時公布的F-86總損失數為220架上下,其中只有78架在空戰中被擊落,其它損失包括了防空炮火、意外、機械故障、認務途中因故墜毀等等,擊落米格機數則是792架,由此計算出空戰交換比為10︰1。

後來在70年代重新調查評估,把被擊落數字向上調,擊落米格機數字向下調整,變成在空戰中被擊落103架,擊落379架米格機。這後來的數字應該是比較接近實情,但是因為政治上的考慮,這份報告在後來雖然公布但並未廣為人知,而美國空軍官方數字也一直未曾正式改口。

所謂的擊落數字代表的是飛行員能夠有充分證據證明擊落敵機的數字。由于聯軍飛機都在北朝鮮上空出任務,擊落敵機都無法用殘骸來驗證,只能靠飛行員報告、其他隊友目擊、以及照相槍來支持戰果的認定。如果飛行員報告擊落敵機但無充分證據,則會被列入可能擊落,但不列入戰果或戰功計算。當然,另一類別是擊傷。

不過,無論是哪一類,飛行員對擊落數通常會高估,而列入可能擊落、擊傷、甚至完全無受傷跡象的敵機,說不定會在回基地途中因傷墜毀,這時自然無法記功。這也是上面379架米格機擊落數的由來,是剔除沒有足夠證據後的結果,自然有可能低于敵人實際損失數,因為可能擊落、擊傷等等其實有可能是真的擊落。

在究竟使用哪款戰機作為德國空軍未來戰斗機的主力機型上,雅尼克有些猶豫不決。

根據二戰的經驗,蘇聯人擅長的是截擊和短距離空戰,高空高速高爬升率,用垂直機動打了就跑,和二戰德國空軍BF-109一樣,缺點是腿短並且格斗能力不強,後世的米格29甚至落下了「機場保衛者」的丟人外號。

而美國人的則注重更大的航程和機動性,雖然垂直機動性能略差一些,卻獲得了更優勢的纏斗性能;畢竟為了掩護自己的轟炸機,大航程才是必須的。

雖然雅尼克更傾向于大航程性能,可德國飛行員們的打法就是高空高速俯沖,打完了就跑的這種突擊打法,配合蘇聯戰機的性能,說不定用上米格-15之後實際作戰表現可能會更好。

糾結了好久,雅尼克干脆拍板決定同時研發生產兩款戰斗機,到底哪款好用,讓飛行員們自己選。

一行人來到停機坪,雖然在原時空沒有親眼看過F-86佩刀,可他家附近的公園里就放著一架米格-15。現在看到這熟悉的機體,不由得有些恍惚,仿佛時空重疊了一般。

心中唏噓了一番,雅尼克問道。「這些戰斗機配備了彈射座椅了嗎?」

二戰時的飛行員們想要棄機跳傘可不是件易事,他們要平安無事的活下來,必須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是飛機沒有徹底失去控制;大部分失去控制的飛機往下墜落,它是螺旋式的,速度快,離心力會把飛行員死死地壓在座椅上動彈不得。

第二是飛行員沒有受傷,且還保持一定的體力能推開駕駛艙蓋,並能爬出駕駛艙。二戰中後期的戰斗機時速已經提高到了600公里以上,飛行員想要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推開駕駛艙蓋逃生那是相當困難的,而且激烈的戰斗也會迅速消耗飛行員的體力。

第三是跳出飛機後,不會被自己的飛機踫到,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故。1942年年9月30日,擊落158架敵機的王牌飛行員馬爾塞尤在一次任務中座機發生故障,他勉強把飛機開回己方空域。發動機終于停車,已被艙內有毒氣體燻的迷迷糊糊的他艱難地爬出座艙跳傘,但身體撞中了尾翼,降落傘未能打開。

第四是敵方不會射殺飛行員。

在《日內瓦公約》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那就是︰不得向已經失去抵抗能力的跳傘逃生的飛行員開火。隨著《日內瓦公約》的生效,這幾乎成了各國軍人都謹記恪守的一條規定,只要飛行員縱身一躍、跳出機艙,從傘包張開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不會有人向其開火射擊。

而二戰中某些國家卻偏偏喜歡射擊跳傘飛行員,一個是日本,另外一個就是美國。

美國陸軍航空隊,赫赫有名的第8航空隊司令,曾遠征日本的著名飛行員杜利特將軍是射殺跳傘後的敵方飛行員這種做法的積極擁護者,他身為指揮官時在私下里他支持並鼓勵下屬們去這麼做——即使對方的飛機已經被擊落,也不要放過那些在降落傘下或是落地後的軸心國飛行員們——當然,這種鼓勵是可能通過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傳達的,但是,關于杜利特將軍是否真的下過這個命令還有爭議。有說法是在1944年2月左右類似的口頭指示就開始下達給了美軍戰斗機飛行員。

一位第8航空隊的王牌飛行員曾說︰事實上,從來沒有人公開給他們下達明確指令讓他們去射擊那些已經張開降落傘或是落地後的德國飛行員們;有的僅僅是在他們耳邊一遍遍地強調︰今日你們擊落的德軍飛機上的飛行員,在明日就會換一架飛機而再次成為你的對手這其中的暗示意味顯然已經是不言而喻了的。

不過究其原因,美國有些將領和士兵認為,憑借著德國的工業基礎,生產嶄新的飛機來替代那些因為空戰被擊落而損耗的飛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那麼,為了真正有效地打擊德國空軍,更多的殺傷其飛行員才是關鍵。

第五是降落傘能夠安全打開,不過這屬于運氣問題。

如果能做到這五點,相信這名飛行員會活下去。反之,大家也就知道了。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大部分飛行員寧肯選擇迫降也不跳傘。因為比起後世的噴氣式飛機,二戰的螺旋槳飛機重量大部分都很輕,而且方機翼的形狀適合滑翔迫降,即使迫降了,存活率比跳傘高得多。

而彈射座椅可以解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個問題;能大大提高飛行員的生存率。

二戰德國發明了彈射座椅,他們先是用橡皮筋作為動力,但由于動力不夠,沒有取得成功。後來又試驗了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彈射座椅,獲得了成功;而最早研制火箭彈射座椅的是英國人。

陪同的梅塞施密特恭聲道。「是的,殿下,我們的火箭彈射座椅已經研制成功,這兩架戰機上都安裝了火箭彈射座椅。」

「不錯。」雅尼克滿意的點點頭。「那其他戰機上也能安裝嗎?」

梅塞施密特面露難色。「殿下,這款火箭彈射座椅造價昂貴,大規模普及恐怕有些困難。不過其他戰機可以安裝壓縮空氣彈射座椅,它的造價和工藝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對于螺旋槳飛機,壓縮空氣彈射座椅完全能夠勝任。」

「那盡快普及吧。」

眾人來到觀台上入座,米格-15戰機在牽引車的牽引之下緩緩來到起飛區域。隨著牽引車離開,飛機發動機點火,隨著震耳的轟鳴聲,緩緩順著跑道開始加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