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侍御史陳俊卿也上奏道︰「張浚忠心耿耿,可以起用。」趙構于是恢復了張浚原來的官職,召判建康。並褫奪了王權職,發配瓊州,另外命都統制李顯忠去統領王權的軍隊。趙構還召劉回鎮江養痾,兼顧江防。劉于是留下佷子劉汜,率領一千五百人扼守瓜州。都統制李橫,率八千人為援應。
完顏亮攻陷兩淮,分兵進犯瓜州。劉汜用克敵弓,接連發箭,金兵退走。葉義問到了鎮江,見劉病重,不便和他談論戰事,于是令李橫暫時統領劉的軍隊,率兵渡江,並令劉汜所部跟進。李橫以為不可,但是劉汜卻想出戰,就去問劉。劉的意見也和劉汜相反,因此搖手示意。劉汜還是不肯相信,拜了家廟就行。
葉義問又催促李橫同時進軍,李橫不得已,與劉汜同時渡江。剛登上對岸,突然見敵人騎兵趕到,似如同狂風驟雨,迎頭沖來。劉汜不禁膽怯,下船返回。李橫孤軍迎敵,眼見不能支持,左軍統制魏俊,右軍統制王方,陸續戰死。李橫慌忙退走,連所佩的都統制印,都已失去,部下十死七八,血滿長江。
當各軍渡江北進時,劉派人手持黃、白兩色旗幟登上高山觀察戰況,告訴他們說道︰「敵至舉白旗,兩軍交戰舉起黃白旗,勝利就舉黃旗。」這天,黃白兩旗舉起超過時間,劉說道︰「黃旗很長時間沒有舉起,我軍危險了。」因而憤恨不已,病情更加嚴重。
葉義問得知敗報,急忙跑去建康。葉義問到建康後,把王權撤職,另派李顯忠代替王權職務。葉義問膽小如鼠,不敢親往前線,派虞允文去慰勞采石的宋軍將士。虞允文采石犒師,距采石數公里外,就听到鼓聲陣陣,問道旁行人,說是金軍今 日渡江,隨行人都想回去,虞允文不听,來到采石。此時王權已經走了,接替的李顯忠卻還沒到。宋軍沒有主將,人心惶惶,秩序混亂。虞允文到江邊,見王權殘部士氣低落,零散坐于路旁,皆作逃遁之計。
見到隊伍這樣渙散,虞允文十分吃驚。統制時俊等人出來迎接虞迓允文,虞允文這才進入帳中。覺得等李顯忠來已經來不及了,就立刻召集宋軍將士,說以忠義,鼓舞士氣,決心一戰。宋軍部將見虞允文出來作主,也打起精神來了。他們說道︰「我們吃盡金人的苦,誰不想抵抗。現 在既然有您作主,我們願意拼命作戰。」
有一個跟隨虞允文一起去的官員悄悄地對虞允文說道︰「朝廷派您來勞軍,又不是要您督戰。別人把事辦得那麼糟,您何必背這個包袱?」 虞允文氣憤地說道︰「這算什麼話!現 在國家遭到危急,我怎麼能考慮自己的得失,逃避責任。」虞允文是個書生,從來沒有指揮過作戰 但責任心使他鼓起勇氣。他立刻命令步兵、騎兵都整好隊伍,沿江布陣,又把江面的宋軍船只分為五隊,一隊在江中,兩隊停泊在東西兩側岸邊,另外兩隊掩匿山後。
這時有探馬來報,說完顏亮已經渡江前來。原來完顏亮听說瓜州大捷,立即在江邊築台,自己披著金甲上台,殺馬祭天,並用一羊一豬,投入江中。下令全軍渡江,先過的有賞。蒲盧渾進諫道︰「臣觀宋船極大,行駛如飛,我船很小,行駛緩慢,水戰非我所長,恐怕不能快速渡過。」完顏亮怒道︰「你以前跟著梁王金兀朮。追趕趙構到海島,那時候有大船嗎?」侍衛梁漢臣說道︰「誠如陛下所言,此時不渡江,更待何時?」完顏亮轉怒為喜,就在岸上,懸設紅旗黃旗,號令進止。長江上下,艦船如織。完顏亮乘著龍鳳大船,截流而渡,采石磯頭,征鼓聲相聞。
江對面的虞允文召集眾將,慨然說道︰「大敵當前,全仗諸公協力同心,為國殺敵。現在金帛誥命都由我帶來這里,以待有功之人。我只是一介書生不懂軍事,也當執鞭隨諸位之後,看諸位將軍殺賊建功。」諸將听他說了這幾句,一齊起立說道︰「參軍都如此忠勇,我們久效戎行,敢不誓死一戰。」虞允文大喜,命諸將嚴陣以待。
金軍靠近南岸,見宋軍列陣相待,當涂觀戰助威的百姓,十數里不絕。金軍大驚,欲退不能,只得前進。幾百艘金軍大船迎著江風,滿載著金兵向南岸駛來。沒有多少時間,金兵已經陸續登岸,猛攻宋軍。宋軍見金軍來勢甚猛,稍稍退卻。
虞允文督戰于中流,對統制時俊和顏說道︰「將軍膽略,遠近聞名。現在退在陣後,反而像一個女子樣子,威名不是掃地了嗎?」時俊听了,立即躍上船頭,手揮雙刀,拚命相搏。軍士也努力死戰,兩下相持不舍。
虞允文又令江面上的宋軍戰船,向金軍的戰船沖去。宋水軍多踏車海鰍船,大而靈活,而金軍船只底平面積小,極不穩便,宋船乘勢沖擊,就像尖利的鋼刀一樣,插進金軍的船隊,把敵船攔腰截斷。敵船紛紛被撞沉。
金軍還是仗著船多,拼死力戰。直到黃昏,金軍還是不肯退走。虞允文也很焦灼,看見西岸有許多官兵,陸續到來。他便即駛舟上岸,登陸招呼,一問才知道是從光州逃回來的宋軍。虞允文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于是對他們說道︰「你們來到這里,正好立功。我現在給你們旗鼓,繞道從山後轉出,敵人必懷疑是我們的援兵,定然驚駭而逃。」大家依計,拿著旗鼓,歡躍而去。
虞允文又上船督戰,不到片刻,那些受計的軍士,已繞道山後,攜著大宋旗號,踴躍前進。完顏亮果然以為是宋軍的援兵,急忙拋了紅旗,改用黃旗,麾兵退去。虞允文又命強弓勁矢,尾擊追趕放箭,把金兵射死無數。直到金兵均退至北岸,方才收兵。
完顏亮回到和州,檢點兵士,喪失甚多,于是遷怒眾將,捶殺了好幾人。次日,虞允文又派新盛率水軍主動進攻長江北岸的楊林渡口。金船出港,宋軍用強弩勁射,又用霹靂炮轟擊,大敗金軍。完顏亮見渡江失
敗,只得又退回和州,接著逃往揚州。
宋軍在采石大勝之後,主將李顯忠才帶兵到達。李顯忠了解到虞允文指揮作戰的情況, 十分欽佩。 虞允文對李顯忠說道︰「敵人在采石失敗後,一定會到揚州去渡江。對岸鎮江那邊沒什麼準備,情況很危險。您在這兒守著,我到那邊去看看。」 李顯忠馬上撥給虞允文一支人馬,由虞允文率領前往鎮江。
虞允文到了鎮江,去探望劉。劉躺在床上,緊緊拉著虞允文的手,心情沉重地說道︰「國家養兵三十年,沒有立過一點戰功,想不到立大功是靠您這位書生,我們當將軍的實在太慚愧了。」 虞允文安慰他一陣,就回到軍營。他命令水軍在江邊演習。宋軍制造了一批車船,由兵士駕駛,在江邊的金山周圍巡邏。
金兵打了幾次敗仗,都害怕作戰。有些將士暗地里商量逃走。完顏亮在進退無路的條件下,孤注一擲,命令金軍三天內全部渡江南侵,否則一律處死。隔岸的宋軍剛打了勝仗,士氣高漲,嚴陣以待,金軍強渡無望,完顏亮一貫用法苛嚴,使金軍將士進退兩難。
這時有警信傳到金營,說完顏烏祿已在東京即位,改元大定。完顏烏祿字彥舉,也就是完顏雍,他是完顏阿骨打之孫。完顏雍的父親是完顏宗堯,完顏阿骨打第三個兒子。完顏宗堯很有頭腦,當完顏阿骨打帶兵出征時,完顏宗堯經常運籌于帷幄之中。他主張以漢制對漢人,同完顏宗翰等推行的殺戮政策有一定區別。
完顏宗堯去世時,完顏雍只有十二歲。他的母親李洪願出身于遼陽渤海大族,聰明能干 幼年的完顏雍主要受母親的教養。依金國習俗,丈夫死後,妻子應當嫁與宗族的人。李氏不願接受這種落後的習俗,就在遼陽出家為尼。完顏雍長得很魁偉,性格沉靜明達,又善于騎射。年輕時,他每次出獵,很多老年人都跟了去看,贊賞他的騎射技術,國人推他為第一。他為人寬厚,常隨叔伯們四處征戰,將士都很推崇他。皇統年間完顏雍以宗室子授光祿大夫,封葛王,為兵部尚書。
完顏亶在位後期,時常酗酒,殺戮親貴大臣,唯有對完顏雍比較好。完顏宗堯伐宋時,得到了一條宋朝皇帝用過的白玉帶,作為傳家之寶。完顏雍很珍愛它。完顏雍的妻子烏林答氏,對他說道︰「這個玉帶不是王府所應該擁有的,應當獻給天子」。完顏雍覺得她的話有道理,就將白玉帶獻給完顏亶,博得完顏亶悼平皇後的歡心。
完顏亮即位之初,完顏雍判會寧牧。不久,判大宗正事,改為東京留守,後又改為燕京留守、濟南府尹、西京留守等職。完顏雍能文能武,在女真貴族中威望較高。完顏亮對他很不放心,經常調動他的官職。烏林荅氏勸完顏雍向完顏亮進獻珍異,以打消他的猜疑,免遭誅身之禍。完顏雍照妻子的話,把遼骨睹犀佩馬、吐鶻良玉茶器之類的珍寶,送給完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