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5章 李寶全殲金水軍

宿遷人魏勝平素號稱智勇雙全,曾經應募為弓箭手。完顏亮開始南侵的時候,他躍然而起,立即聚集了三百個義士,渡過淮河,攻取漣水軍。接著他又進攻海州,遍樹旗幟,點起煙火為疑兵,派人招降守城士卒,告訴他們金國敗盟興兵,朝廷特來興師問罪,如果你們能開門迎降,秋毫無犯。

城中人听了大喜,立即開城相迎。魏勝進入城中,擒住金國知州高文富,臨陣斬殺了高文富的兒子高安仁,其余不殺一人。他又招諭胊山、懷仁、沭陽、東海諸縣,一一平定。魏勝減少租稅,釋放罪囚,大開倉庫,犒賞戰士,發檄給遠近,四方響應。隨後,他乘勢奪下沂州,得到了數萬套兵甲戰備物資。金將蒙恬、鎮國率領一萬人來爭奪海州,魏勝設下埋伏等待。金兵一靠近城池,伏兵突然沖出,殺死了鎮國,其余敵軍落荒而逃。淮南總管李寶,代為上奏魏勝的功勞,趙構下詔命魏勝為海州知州。

完顏亮接到數路的警報,急忙想渡過淮河南下。他命李通到清河口,建築橋梁讓大軍過去。他又怕魏勝襲擊了後路,立即分兵數萬,去圍攻海州。魏勝派遣使者向李寶去求援。李寶是乘氏人,出身農家,重氣節,有膽略。紹興九年,他在濮州聚眾抗金。失敗後,南下投奔岳飛。他奉命以河北路統領忠義軍馬名義,潛回山東聯絡抗金義軍。次年,金軍南下,李寶為配合岳飛反攻,在山東多次襲擊金軍,鉗制了金朝南下之師。後來,他跟著韓世忠守衛海州。

李寶剛好率師過海,想從海上拒敵于膠西。李寶得魏到魏勝的急報,當即帶著手下兵士,去救援魏勝。剛好金兵也到新橋,距離海州城只有十余里。李寶當即揮兵迎戰,雙方正在酣斗。魏勝趁機出城夾攻,金兵月復背受敵,頓時潰走。魏勝回守北關,金兵又來攻打,再度被魏勝擊退。不久,金兵再攻東門,魏勝單槍匹馬,出城呵叱,敵兵斗都驚駭而散。次日一早,陰霧密布,金兵四面攻城,還是不能攻入,只得拔寨而去。

李寶既然解了海州之圍,于是率領水軍趕赴膠西白石島。這時金將完顏鄭家奴,正好帶著戰艦出了海口,停在陳家島,兩軍相距只有一座山。張寶去禱告諸石神,北風驟然而起。李寶就乘風出戰,霎時間過了山,去攻打敵軍。鼓聲震蕩,敵人大驚,連忙舉帆想跑,可是風浪卷來,戰船無法行駛,反而害得敵兵心慌意亂,慌成一團。

李寶下令用火箭攻擊,火隨風漲,接連燒毀了敵船數百艘。還沒有著火的敵船,想向前迎敵。李寶命令麾下壯士跳了過去,用短刀亂砍,金兵手足無措,只被殺得頭顱亂滾,血肉橫飛。完顏鄭家奴無處奔避,也被砍死。其余金國將領倪洵等人見狀,急忙表示情願投降。

李寶把降將綁了起來,降兵收留,奪得統軍符印以及文書器甲糧斛,數以萬計。不能帶回來的東西,全部被焚毀。火光熊熊,過了四晝

夜才熄滅。至此,海上的金兵全軍覆滅。李寶因此功授靜海軍節度使、沿海制置使。隆興元年,兼御營統制官。次年,又升沿海御前水軍都統制。

完顏亮連得警報,憂怒交加,打算立即向清河口進軍。他在出發前分配作戰任務時,攻打宋軍各將領的任務都一一落實,唯有攻打劉琦一部的作戰任務,全軍無一人敢于應聲接受。完顏亮氣憤得咬牙切齒,決定親帶大軍與劉琦決戰。

當時,劉被朝廷任命為淮南、浙西、江南東西路制置使,節制諸路軍馬,總指揮部設在清河口。劉扶病出鎮揚州,並派部將王剛屯守寶應,又派部將吳超進駐淮河南岸的盱眙軍。十月,劉又兼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他扶病前駐盱眙軍部署防務,又沿淮河進至淮陰。金兵此次南下,采用毛氈裹船運糧,劉則派游泳好手潛入水中鑿沉金人的糧船。

完顏亮于是不敢渡河,于是留下精兵與劉相對抗,另以重兵轉入淮西。淮西守將王權,是被劉所遣,但他不听從劉的命令,听說金兵來了,立即放棄了廬州,退守昭關。如此一來,徹底破壞了劉的作戰部署。完顏亮于是渡過淮河進入廬州,王權又從昭關退保和州,再退到采石。劉听說完顏亮已渡過淮河,也只得返回揚州。

完顏亮接著攻陷和州,又派遣部將高景山率兵攻打揚州。劉琦正患病,于是揚州退駐瓜州,揚州被金兵攻陷,沿江上下,難民塞滿了道路。劉極力跑到皂角林,收撫流民,並命步將吳超、員琦、王佐等,整軍準備抵御。金軍已佔領真州,劉退守長江邊的瓜洲鎮,無日不戰,為了穩定人心,又將妻、子從鎮江遷來瓜洲。

金將高景山領兵前來,氣勢銳甚。劉躍馬直出,揮軍突陣。金兵分作兩翼,來包圍劉。劉左沖右突,率眾死戰。約有兩個時辰,戰馬受傷倒地。劉于是下馬步戰,殺開了一條血路,回到本營。高景山從後追趕。走了約半里路,路旁叢林里突然一聲號炮,林中沖出許多弓箭手,射殺金兵,金兵達多中箭,只好退去。

這些弓弩手都是王佐的步卒,王佐見主帥被圍,于是一面設伏,一面去救援。剛好劉退回,敵軍追來,王佐于是督促弓弩手,射退了敵兵。劉回營換了戰馬,又招集各將,追擊高景山。高景山沒有來得及預防,被劉一馬沖入,手起刀落,把他砍落馬下,金兵大潰而散,劉這才收兵回營。經此一戰,劉病情加重,于是他上疏請求派人代替自己。

當時兩淮的警報,接二連三地傳到臨安。趙構驚慌失措,急忙召楊存中到內殿,商議避敵,又命人轉問陳康伯。陳康伯听說楊存中到來,于是從容而入,並解衣置酒,和他商議大計。楊存中說道︰「皇上又想逃到海上去。」陳康伯說道︰「我也已經听到了這種消息,明晨入朝,自然要極力諫阻。」楊存中的意思和他

相同,兩人盡歡而散。

陳康伯于是次日上奏,極力說逃到海上不是什麼好計策。趙構滿臉羞愧,只好不提逃跑的事,陳康伯這才退出。不料隔了一夜,陳康伯忽然接到趙構的手詔,說是「敵人如果沒有退走,應該遣散百官。陳康伯知道趙構還是想著要逃跑,頓時勃然大怒,立即取來火把,把手詔燒焚,跑去上奏說道︰「百官豈能散去?百官一散,你的勢力更加孤單,臣請陛下發憤親征。之前平江一役,陛下還記得嗎?」

趙構被陳康伯一刺激,勉強振作起來。趙構于是命知樞密院事葉義問,督師江、淮,並去探視劉琦的病情。又命中書舍人虞允文參贊軍事,楊存中為御營宿衛使,擇日親征。虞允文字彬父,出生于隆州仁壽縣。虞允文幼時聰慧,七歲就能提筆作文。後來憑借父親為官的緣故,進入仕途。母親去世之後,虞允文極度悲傷。他考慮到父親孑然一身,又身患有疾病,七年沒有調官,直到父親逝世後,才重新投身功名。

紹興二十四年,虞允文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獲授彭州通判,改來為權知黎州、渠州。當時秦檜當權,虞允文等蜀地文士都不被重用。秦檜死後,趙構想要收用被廢棄的蜀士,中書舍人趙逵首薦虞允文,讓他被趙構召對。虞允文在應答中,首先認為人君應該敬畏上天、安撫百姓、遵效祖宗成法;其次又論及當時士大夫風氣中的弊病,從而提出,在以文章、言談、政事選用這些士人時,應該分別裁汰其中的輕浮、巧偽、苛刻者,這樣才能使被選中的官員任重致遠;最後,他極力陳述四川財賦科輸的弊端。趙構聞言,欣然采納。虞允文被除授為秘書丞,累官至禮部郎官。

完顏亮遣使增修汴梁,有大舉侵宋之意。但宋廷所派的使者卻聲稱金國恭順和好,丞相湯思退也一意主和,置邊備不問。完顏亮的企圖逐漸暴露,虞允文于紹興三十年正月上疏建議︰「金人必將敗盟,五路出兵,希望詔命重臣商議備御之策。」

紹興三十年十月,虞允文借職工部尚書,充任賀正使,出使金國。他與館伴賓射,一發中的,使金人驚異。在金國境內,虞允文眼見金人正在大規模運輸糧草、打造戰船,辭行時,完顏亮又有「看花洛陽」之語。于是他在回朝後,將這些事都奏報朝廷,並請求加強淮、海沿線的邊備。

于是,虞允文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當時的三衙管軍由宦官承理,虞允文認為︰「自古以來,人主的權力,不下移至奸臣,便是落在親隨幸臣手中。秦檜盜權十八年,秦檜死後,大權才回歸陛下。近來三衙長官交結中官,宣和、明受之鑒近在眼前。」趙構醒悟,立刻禁止此事。完顏亮南下,中外震恐。趙構這才令同葉義問出督江、淮軍事,虞允文為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負責協助葉義問抗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