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4章 完顏亮遷都南侵

完顏亮命令僕散忽土西征,同時傳令遷都。金國滅掉北宋之後,與南宋以準河為分界,從此佔有了中原和北部疆土。金朝威服高麗、西夏等國,所轄地域廣袤,但是都城卻偏處于東北一隅,運輸與公文傳遞多有不便,使節往來更是艱于行旅,使得政令無法及時暢達內外。與此同時,上京遠在東北,不僅在治理國家上問題多多,也會造成金國的政治形象一直保持為外來的塞北胡族征服者,這自然不是完顏亮所一直追求提倡的中華正統王朝。中原漢人和漢化契丹人的民心很難歸心與完顏氏,隨著時間的流逝,帶來的問題會對國家的穩定有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上京會寧府的宮殿樓閣、佛寺道觀、市井街巷,無不留有金熙宗的痕跡,金上京皇族的懷舊和睹物思人,極容易形成一呼百應的政治氣候,給完顏亮這個殺兄奪位的帝王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完顏亮一方面想通過遷都,通過分化、分治、溶化的過程達到完全解除金國守舊貴族的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安全。另一方面,此舉也為厲行漢化,徹底確定金朝中原正統而再次向南遷都至汴京做好一定的準備。

完顏亮遷都意向一表露,立即遭到金國貴族的強烈反對,但他還是取得了多數朝臣的支持,便積極地做遷都的準備。他命盧彥倫等人,在燕京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和改建,歷時三年燕京皇城建完。又他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艱于轉輸,民艱于赴訴」為由借以擺月兌反對派的牽制,于天德五年讓金國貴族離開白山黑水里的上京來到燕京,改燕京為中都,府曰大興。

正隆二年八月,完顏亮撤銷上京留守司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派吏部郎中蕭彥良來會寧府督辦,毀掉了舊宮殿、宗廟、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儲慶寺,接著把它夷為平地,听任耕種,不留任何痕跡。

遷都之後,完顏亮大舉南侵,把各道金兵分為三十二軍,設置了左右大都督及三道都統制府。他命奔睹為左大都督,李通為副。紇石烈良弼為右大都督,烏延蒲盧渾為副。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制,完顏鄭家奴為副,由海路直奔臨安。劉萼為漢南道行營兵馬都統制,自蔡州進瞰荊、襄。徒單合喜為西蜀道行營都統制,由鳳翔直逼大散關,左監軍徒單貞別將兵二萬入淮陰。

完顏亮召來諸將面授方略,並賜宴于尚書省,命皇後徒單氏,與太子完顏光英居守,張浩、蕭玉、敬嗣暉留治省事,自己戎服整裝,跨馬出發。後宮妃嬪,一律隨行。金軍共有六十萬人,號稱百萬,氈帳相望,征鼓之聲不絕,遠近大震。

完顏亮自幼聰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他的漢文功底甚深,經常雅歌儒服,還能詩善文。他做藩王時,給人題寫扇面,有「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之句,顯示了他

的志向非凡。一日,他進入妻子的居室,見瓶中木樨花燦然而放,溢彩流金,于是索筆題詩︰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

北宋的著名詞人柳永曾經寫了一首描繪江南錢塘繁華的詞,詞名為《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听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首詞逐漸地傳到了北方,被完顏亮讀到。當完顏亮讀到里面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時,立即為杭州的美麗、富庶、繁華而怦然心動。

完顏亮憧憬江南的美景,他派使臣到南宋,並偷偷帶上畫工,畫了一幅杭州山水的風景圖,當他看到江南如此之美,于是起有了投鞭渡江之志。他還命在在這幅風景圖上畫上自己,立馬在吳山頂上,又自題一詩︰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南征途中,他還對侍臣道︰「朕此次南行,就要實現圖畫中事。」

徒單合喜長驅西進,直抵大散關,命令游騎攻打黃牛堡,守將李彥堅向制置使王剛中告急。王剛中字時亨,樂平履恆里燕窩村人。王剛中自幼酷愛讀書,以博覽強記聞名鄉里。他跟隨兄長王必中進高陽書院攻讀,研究經史文學。青少年時,他就和同鄉羅鞏以藝文稱雄一方,二十歲時,他參加鄉校考試,名列第一,與羅鞏同選為饒州貢士。紹興十五年(,剛中又與羅鞏同登進士。王剛中在集英殿試對策時,「不識忌諱」,淋灕慷慨地抒發自己的政治主張,對略雲︰「法祖宗厚風俗,願事事以太祖太宗真宗為鑒!」趙構贊賞,稱他是「可謂練達故事者」,親自擢升他為進士第二名,也就是榜眼,授他為秦國推官。

王剛中幼時,最景仰那些為國家和民族作出過貢獻的愛國志士。天長日久,愛國思想深深植入他的心田。他出仕時,面對的是以趙構為首的投降派。趙構偏安于江左小朝遷,整日沉溺聲色享樂之中,朝政大事由秦檜把持,綱紀污濁不堪。王剛中從未造府拜望秦檜一次,因此被降為洪都教授。秦檜死後,王剛中才回到京師復提任秘書省校書郎,遷著作佐郎。

趙瑗為普安郡王時,王剛中兼任王府教授。為了鼓勵趙瑗上進,王剛中每次侍講,都力陳古今治亂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辯,于是他被遷為中書舍人。當說道御敵要務時,王剛中答道︰「御敵今日之務,敵強則犯邊,弱則請盟。今勿計敵人之強弱,必先自治,擇將帥,選戰士,實邊儲,備器械,國勢富強,將良士勇,請盟則為漢文帝,犯邊則為唐太宗」。王剛中的話受到趙構的贊賞。當時正值西蜀謀帥,趙構曾稱贊道︰「無以逾王剛中矣」。

紹興二十八年,朝延詔令王剛中為龍圖閣待制兼成都知府,制置四川。他赴任前,趙構在偏殿又一次召見他,賜他環帶、象笏,加封敷文閣直學士。當時,四川是吳嶙為宣撫使,累官至大帥,其部下姚仲、王彥等也稱雄一方,不听號令。王剛中一到職,克己奉公,以身作則,嚴守法紀,示人以禮,賞罰分明。公文要件紛沓而至,從容裁決,處理得當,很得人心。

他在治理政務的同時,還十分注重農事。成都萬歲池,方圓十里,能灌溉三鄉田地。但是因為年久淤積,妨礙灌溉,王剛中親自負責疏通,並植榆、柳于池之周圍,表以石柱,老百姓無不稱頌︰「王公直父母官也」。府學禮殿遭時多故,行將傾圮,他責令九縣之民修繕。他還派人修葺諸葛武侯祠、張文定公廟,表賢懲惡,肅清民風。有一個女巫蓄蛇為妖,他下令給女巫臉上刺字、殺蛇,因此他深得民眾歡迎。

他接到李彥堅的告急,就親自騎馬,連夜疾馳馳兩百里,沖進吳嶙帳中。吳磷還酣睡沒起,王剛中叫吳璘趕快起來,正色說道︰「大將應該與國家同休戚,為什麼敵軍已經侵邊,你還高枕安臥?」吳璘大驚失色道︰「有這等事嗎?」

吳磷隨即率領帳前的親兵,披甲上馬,和王剛中急馳到殺金平,駐守青野原。他們同時調集內省兵馬,分路並進,援救黃牛堡。徒單合喜看見宋軍雲集,于是不敢進攻,退回了橋頭寨。吳璘派遣裨將彭青率兵夜進,劫破了徒單合喜,金兵退回鳳翔。在黃牛堡的金兵,也被守將李彥堅用神臂弓射退,西路金兵被迫退走。吳璘又派遣彭青收復隴州,其他的部將劉海收復秦州,曹休收復洮州,西北已經無虞。

戰後,眾人為王剛中上表請功。王剛中趕回對部屬李燾說道︰「將帥之功,我何有焉?」李燾等將領無不感嘆說道︰「身督戰而功成不居,過人遠矣!」為了保衛四川,王剛中又擇選將士,推薦主帥人選。他選用蜀中有名人士和慕府賢才,充實地方官佐,對年老體弱的進行安撫,四川由此穩定安妥。

建炎年間,朝廷下詔要四川的階、成、岷、鳳四州舊壯丁臉上刺字,民眾深為憂慮。王剛中听說之後,上書請罷此舉。萬民歡呼,聲震山谷。王剛中奉詔回京,蜀中父老依依不舍,相送百里。

東北的大名府,早已屬于金國。這時有一個高平人王友直,少年時曾經熟讀兵書,有志恢復中原。他听說完顏亮毀盟南下,于是聯絡豪杰,自稱河北等路安撫制置使,遍傳諭告各州縣共同勤王。不久他就匯聚了數萬人,分為十三軍,進攻大名,一戰攻克,他安撫眾民,下令奉紹興為正朔,並派遣人入朝上奏。不久那人從壽春回來,趙構下詔授他忠義都統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