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和議里,宋朝僅有兩浙、兩淮、江東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廣東西十五路。其余如京西南路,只有襄陽一府。陝西路,只有階、成、和、鳳四州。金國在劃定邊界後,建成五京,其中會寧府為上京,遼陽府為東京,大定府為中京,大同府為西京,大興府為南京。接著又改南京為中都,稱汴京為南京。
商州知州邵隆在任十年,整理荊棘和瓦礫,作為州治,還招來商州百姓民,屢次打敗金人。自從被割讓之後,邵隆轉任金州知州,常常怏怏不樂,曾經想率兵出境,意圖收復,金國因此責備秦檜于是秦檜又把調任敘州知州。不久,邵隆竟然暴死,很多人說是被秦檜毒死。
金國還是不肯歸還韋太後,何鑄再三懇請。金國這才歸還了趙佶以及鄭後、邢後棺木,和趙構的生母韋氏。韋太後得到被答應回去的消息,恐怕金人反復無常,等役夫聚集,這才出發離宮。趙桓在車前哭泣,並對韋太後說道︰「請回去對九哥與宰相說,替我請回。我如果回朝,得到一個太乙宮使的職位,就已經心滿意足,其他不敢指望。」
韋太後見他淚容滿面,于心不忍,于是滿口答應。趙桓又拿出一個金環,作為信物。還有趙佶的貴妃喬氏,與韋太後曾經結為姊妹,送行時,把金五十兩贈給金使高居安,說道︰「薄物不足為禮,願好好護送姐姐回江南。」又舉酒對韋太後道︰「姐姐途中保重!你回去就是皇太後,妹子估計沒有歸期,只能老死沙漠了。」
韋太後與她握手,大哭而別。當時正是盛暑,金人怕熱緩行,沿途逐節逗留。韋太後怕有變化,假稱得病,要等待秋涼在行,暗中卻向高居安借了三千金,作為犒賞。高居安肯借,是因為他受了喬貴妃的賄賂。役夫得了犒金,連天熱也忘記了,立即啟程前進。到了楚州,太後的弟弟安樂郡王韋淵奉詔來迎,姐弟相見,自然悲樂交集。
到了臨安,趙構以下,都在道旁恭候。宋奉迎使王次翁,金扈行使高居安,先告訴了趙構。趙構慰勞完,于是迎趙佶的梓宮。拜跪禮成,然後謁見韋太後。母子重逢,自然喜極而泣。接著迎邢後的喪柩,趙構裝模作樣流淚,對群臣說道︰「朕虛後位以待中宮,已有十六年。不幸她已先逝,直至今歲,才得到噩耗耗,回念舊情,能不增痛。」秦檜等人一勸慰,趙構這才收起了表演。
這時金國已派遣左宣徽使劉帶著袞冕圭冊,冊立趙構為宋帝,趙構恬不知恥地向北拜受,還無恥地上殿召見群臣,行朝賀禮。金國又特別晉封秦檜為秦、魏兩國公。秦檜居然還嫌棄與蔡京同樣,推辭不肯接受,于是只封他為魏國公,兼爵太師。
劉早已被罷兵權,出任知荊南府,王庶被安置道州。何鑄從金國回來後,秦檜恨他不依附自己,把他謫居徽州。張俊本來依附秦檜害殺岳飛,不料也被秦檜
所忌憚。秦檜令台臣江邈彈劾張俊,張俊于是被罷為醴泉觀使,封他一個清河郡王虛餃,算是酬謝他參與害死岳飛的功勞。劉光世早已被解兵柄,隨俗浮沉 。他一向與秦檜無嫌隙,總算保全祿位,得以善終。
不久,趙佶夫婦安葬永固陵,懿節皇後也就陵旁附葬。秦檜等人上表請立皇後,韋太後也同意。這時後宮的寵嬪,第一個是吳貴妃,她本來就有侍康的瑞兆,更兼有才藝,性格委婉。自從韋太後南回後,也能奉意承旨,小心侍奉,所以韋太後也很垂愛。趙構更不必說,便于紹興十三年閏四月,冊立吳貴妃為皇後。
皇後剛開始與張妃一起侍奉趙構,每有晉封,兩人名位相等,不分高低。紹興二年,張氏因元懿太子早死,後宮嬪妃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因此請示趙構,召宗族之子趙伯琮進宮,收為養子。趙伯琮是趙匡胤的七世孫,秦王德芳的後裔,出生于秀州青杉閘的官舍。
紹興二年,六歲的趙伯琮幸運地被金兵嚇得失去了生育能力的趙構選中,養育于宮中。紹興三年,趙伯琮被授為和州防御使,改名趙瑗。紹興五年,被授為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紹興十二年,加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
吳氏也想得一養子,因此選了宗室之子趙伯玖為螟蛉,是太祖七世孫。當時七歲,賜名趙璩。紹興十二年,張妃病死,趙瑗與趙璩都被吳氏收養。趙瑗性格恭儉,尤喜歡讀書。吳氏對趙構說道︰「普安二字,是天日之表,妾當為陛下賀得人了。」
同知樞密院事李回,以及參知政事張宇兩人上奏說道︰「藝祖傳弟不傳子,德媲堯、舜,陛下應遠法藝祖,庶足昭格天命。」趙構于是決定從趙瑗、趙璩二人內,選擇一人為皇嗣。秦檜卻獻媚貢諛,特為趙構出了二計。第一計,是教趙構不必迎回趙桓,免得帝位搖動;第二計,是勸趙構等生親兒子,才立儲君,免得傳給外支。趙構听了,覺得非常符合他的私心。因此韋太後回朝,本來帶著趙桓金環,轉給了趙構。趙構當時就很不高興,韋太後也不便多言。立嗣問題,也因此拖延了下去。
還有洪皓、張邵、朱弁三個使者,被金釋放回。三人留在金國多年,沒有屈節。等他們回朝,趙構想對他們加官封秩。可是三人辭旨憤激,得罪了秦檜。洪皓說金國素來忌憚張浚,應該立即起用。張邵說金人有歸還趙桓以及諸王後妃的意思,應遣使去奉迎。朱弁說和議難恃,應當臥薪嘗膽,圖報國仇。這些論調,都是被秦檜所厭厭惡。就是趙構自己,也听不進去。
趙構于是把洪皓出任知饒州,張邵出任台州崇道觀使,朱弁只是改任宣教郎,入直秘閣,最後抑郁而終。秦檜又想中傷趙鼎,以及張浚。他找出趙鼎的以往疏折,發現其中有請立皇儲的話。于是秦檜唆使中丞詹大方,彈劾趙鼎曾經暗懷詭計,妄圖僥幸得福。
趙構
對秦檜言听計從,就把趙鼎貶去吉陽軍。趙鼎出任紹興府知府後,經常被秦檜一伙彈劾,被貶至潮州安置,閉門謝客,不談世事。等移徙吉陽,趙鼎上謝表,有「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等話。秦檜看了,冷笑道︰「此老倔強猶昔,恐怕未必能逃月兌我手。」
不久,彗星出現在東方。康倬上書,謂說彗現是歷代常事,不足為奇。秦檜因此擢升康倬為京官,還請趙構仰體天意,除舊布新,頒詔大赦。趙構當然听從,卻惱了一位被黜的舊臣,上疏極陳星變,應事先準備,任賢去邪,以固社稷。秦檜見了,不禁大怒道︰「我正要和他拚命,他卻來虎頭上搔癢。」
上疏的人,就是張浚。張浚被謫永州,因為大赦回朝,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紹興十一年,改任萬壽觀使。次年,和議告成,太後回鑾,加封他為和國公。張浚嫉妒秦檜攬權,屢次想上奏議論時弊,只是因為母親年老,恐怕言出禍來,導致母親擔心自己。
其母計氏看出張浚心意,于是特地朗誦張浚父的對策原文,中間有二句話是︰「臣寧以言死斧鉞,不忍不言以負陛下。」張浚于是心意已決,立即上疏直諫。秦檜知道張浚有意斥責自己,自然不肯干休。秦檜立刻令中丞何若等人,聯名彈劾張浚。趙構于是下詔,放張浚出居連州,接著又遷回永州。
自此以後,朝廷升降官員,都出秦檜之手。只要是阿順秦檜,無不加官。只要是忤逆秦檜,就算是以前和秦檜同伙,也必被罷斥。萬俟依附秦檜害死岳飛,得以名列參政。接著因為秦檜重用私人,他不肯署名,立即被罷退。樓炤、李文會都是因為得到秦檜提拔,而入職為副樞密。他們後來都因為小事得罪秦檜,結果也相繼被貶。
趙構卻對秦檜越來越寵信,寵眷日隆,封秦檜母親為秦魏國夫人,秦檜的養子秦舉進士,授秘書少監,領國史。秦既然掌管國史,就把所有詔書章疏里對秦檜不利的言詞,不是改掉,就是焚棄。他還自寫了稱贊秦檜功德的話,有二千多字。他讓著作郎王揚英、周執高,呈獻給趙構,兩人因此得以升官。
秦檜又禁止私家著書,遇有守正闢邪的學說,動輒視為旁門左道,一律查封和燒毀,不得發行。到了紹興十五年,秦升任翰林學士,兼官侍讀。不久,趙構又賜給秦檜府第,以及緡錢金帛。趙構還親臨秦檜家,對秦檜妻子以下的人,都加恩封賞。趙構還親自寫下「一德格天」四個字,賜給秦檜家,立匾在閣中。趙構還準許秦檜立家廟,御賜祭器,真是恩遇優渥,秦檜享盡榮華,比蔡京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朝廷官吏,都揣摩迎合,竟然晚無恥地稱秦檜為聖相,幾乎皋、夔、稷、契等人,都比不上秦檜。自此祥瑞說法,紛紛而起。雨雪稱賀,海清稱賀,日食不見了,又稱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