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6章 秦檜設計害岳飛

金兀術率領騎兵十萬,駐扎在柘皋。柘皋地面廣坦,有利于騎兵馳驟,所以金兀朮駐著此地,專門等待宋軍。 劉于是進兵石梁河,與金兀朮夾水列陣。此河聯通巢湖,寬約二丈。劉命人架起浮橋,頃刻即成。他派遣甲士數隊,過橋持槍而坐。還派遣使者催促張俊、楊沂中,盡快趕來。

次日,楊沂中及王德、田師中等人率軍馳至,只有張俊沒到。劉與諸將把軍隊一分為三,準備渡河擊敵。田師中卻想等張俊來了再戰,王德大怒說道︰「這是極好的戰機,錯過了就再也等不到了!」當下他與劉上馬臨河,楊沂中繼進。金兀朮將騎兵分為兩翼,企圖合擊宋軍。

楊沂中揮軍從上游渡河,進擊受挫。王德見狀說道︰「金軍右翼為勁騎,我親自攻擊。」隨即揮師過橋猛攻。一名金軍的軍官躍馬出陣,王德一箭就將他射死,乘金軍陣勢混亂之機沖殺。金兀術見狀,又把勁旅「拐子馬」派出來抵抗。

楊沂中看見,說道︰「虜恃弓矢,我有一法,可以制敵。」因此令萬人各持長斧,排列如牆,一鼓齊上,各砍馬足。敵騎東倒西歪,當然不能成列,當即潰亂。劉、王德、楊沂中三路並擊,殺得金人積尸如山,流血成渠。金兵潰到逃到東山,正想稍微休憩一下,忽然听說後面追兵又到。金兀術回頭一瞧,卻是劉字及王字旗號,不禁大驚道︰「這是順昌旗幟,還有王夜叉同來,如何能夠抵擋?快避走罷!」隨即退保紫金山。

劉大為折服,對王德說道︰「早就听說您勇猛如神,現在親眼見到了。我願意以兄禮事您。」宋軍接著又在店步擊敗金軍,乘勝收復廬州。柘皋之戰,宋軍斬殺金軍萬余人,阻止了金軍南下,僅傷亡九百余人。

原來王德曾領十六騎,入隆德府,縛獻金守臣姚太師。姚謂就縛時,只說看見夜叉,因此軍中叫王德為王夜叉,連金人也聞他大名。趙構急著退敵又令岳飛即日進兵。岳飛此時得了寒嗽,依然率軍疾行。快到廬州的時候,金兀朮正被楊沂中打敗,又听說岳家軍來到,急忙棄城逃去。

岳飛于是回駐舒城,趙構因為岳飛小心恭謹,為國忘身,一再褒獎。只是秦檜硬要講和,又催促張俊、楊沂中、劉等人班師。張俊首先退兵,楊沂中、劉也只得退回。他們才走了幾里路,就得報金人進攻濠州。張俊駐軍黃連鎮,不敢去救援。楊沂中進軍城下,遭遇埋伏敗回,濠城被金軍攻陷。

趙構于是又催促岳飛去救援,岳飛趕到濠州,金兀朮又逃了,渡過淮河北去。秦檜采納了給事中範同的意見,乘敵人退回,就召韓世忠、張俊、岳飛入朝,只說是柘皋得勝,論功行賞。于是韓世忠和張俊同時入朝覲見,只有岳飛後到。

秦檜又請旨敦促,及岳飛到來,趙構拜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岳飛為副使,都到樞密府治事,加楊沂中開府儀同三司,賜名存中。王德

為清遠軍節度使。這自然是表面上推崇,暗中奪去兵權,免得他在外作梗,秦檜好一心一意的與金議和了。

岳飛在諸將當中,年齡最小。他三十歲,就統領一軍,獨當方面重任,還累立戰功。張俊剛開始的時候,經常稱贊岳飛英勇。等張俊和岳飛並肩,也暗中懷有猜忌之心。淮西一戰,張俊進軍緩慢,每戰過期。回朝之後,張俊反而誣告岳飛半路逗留,托詞缺乏糧餉,有觀望意。

岳飛雖然听說了此事,也不與他計較。等到兩人都入職樞密,張俊與岳飛奉詔到楚州閱軍,乘機撫慰韓世忠的舊部。張俊就想把韓世忠的背嵬軍分解了,岳飛顧全和韓世忠的友誼,不肯答應張俊,張俊尤其失望。這時韓世忠的軍吏景著與總領胡昉說道︰「二樞密如果分了韓世忠的軍隊,恐怕會招致生事。」

張俊把此事告訴了秦檜,秦檜因為韓世忠不主張和議,本來就和韓世忠有嫌隙。到了此時,就想捕著韓世忠下大理獄,以謀變中傷韓世忠。岳飛得信,急忙發書向韓世忠報警。韓世忠即去見趙構,自明心跡。秦檜的毒計因此不成,更加痛恨岳飛。

金兀朮又私下寫信給秦檜道︰「你朝夕請和,為什麼要令岳飛掌兵,圖謀河北?你必須殺了岳飛,然後才可以講和。」秦檜于是極力密謀,想置岳飛于死地,以償私願。秦檜暗中命令中丞何鑄、侍御史羅汝楫、諫議大夫萬俟上奏彈劾,誣蔑岳飛「逗留舒州,不援淮西,近與張俊視兵淮上,復欲棄去山陽,居心殆不可問!」

這種奏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挾嫌誣奏,應該反坐,偏偏趙構糊涂,瞧了這種奏章,有些疑惑起來。岳飛滿腔忠義,遭到讒謗,如何忍得下去?便上表請求罷去職位。趙構順勢準奏,罷岳飛為萬壽觀使,出奉朝請。

秦檜初次下手,就一舉得逞,索性得步進步,要陷害岳飛至死,好拔去眼中釘。秦檜于是和張俊密謀,誘使岳飛部將告發岳飛的過錯,給予重賞。可是此令一出,無人應命。張俊听說岳飛曾經想斬統制王貴,還屢加刑杖,于是引誘王貴誣告岳飛。

王貴卻搖頭說道︰「大將手握兵權,難免要以賞罰使人。如果以此為怨仇,就怨不勝怨了。」張俊又以私事劫持王貴,王貴不由膽怯,勉強答應了。秦檜又听說岳飛部將王俊,綽號雕兒,素性奸貪,長期受到張憲抑制,于是暗中唆使,令他也誣告。張俊自己寫下誣告的狀紙,交給王俊,王俊即向樞密府投訴。

狀紙中捏造呈詞,說是︰「副都制張憲,謀據襄陽,要逼還岳飛兵柄。」張俊收了狀紙,即派遣王貴逮捕了張憲,親自審問。屬吏王應求告訴張俊,說樞院無審訊之權,張俊叱退王應求,高坐堂上,傳張憲對簿公堂。張憲自然喊冤,張俊拍案罵道︰「岳飛兒子岳雲給你手書!要你圖謀兵變,為岳飛圖復兵權,你還能抵賴嗎?」張憲答道︰「岳雲的書信在哪里?」張俊叱道︰

「岳雲書信交到你的手上,你為什麼不先自首,反向我索要書信?」

張憲大聲道︰「有什麼人看見了岳雲的書信?」張俊猙獰地笑道︰「我估計不用刑,你不會如實招供。」于是喝令左右,先杖打五十。左右一聲吆喝,立即將張憲拖了下去,重杖了五十,打得鮮血淋灕,還是叫他上堂招供。張憲大叫道︰「張憲寧死,也不敢假供。」張俊又命人重杖了他五十,左右照樣動手,這次更是厲害,可憐張憲被打得體無完膚,暈死了過去,等他蘇醒過來,仍然不肯認罪。

張俊把張憲押入大理獄,自己捏造了一份口供,送給了秦檜。秦檜立即入朝請旨,乞求召來岳飛父子,證明張憲之事。趙構卻說道︰「刑以止亂,如果妄加追證,反而會搖動人心。」秦檜默然而出,便假傳聖旨,逮捕岳飛父子下獄,並命令中丞何鑄,大理卿周三畏訊問。岳飛見了這二人,便說道︰「皇天後土,可表此心。」說完,岳飛解開衣服,露出背背脊,請何、周兩人查看。兩人看了過去,卻是「盡忠報國」四大字。

周三畏不覺起敬,就是和秦檜同伙的何鑄,也居然良心發現,說了一個「好」字。他當即命把岳飛帶回監獄,跑去告訴秦檜,說岳飛無辜。秦檜只是搖搖頭說道︰「這是皇上的意思。」何鑄接口說道︰「我豈敢偏袒岳飛,不過是覺得強敵還沒有被消滅,如果無故殺戮了一員大將,恐怕士卒們離心,不是國家之福。」秦檜也不能回答,只好隨意支吾了一會。何鑄退出,此時周三畏也掛冠而去。

秦檜于是又命諫議大夫萬俟,辦理此案。此人一向和岳飛有隙,審問數次,也經過幾番拷訊,害得岳飛死去活來,岳飛卻始終不肯承認。萬俟于是自己寫好供狀,污蔑岳飛曾經命令于鵬、孫革寫信給張憲、王貴,令他們假意報告敵人來了,驚動朝廷。還說岳雲也和張憲通信,要張憲設法,歸還岳飛的兵柄。還說︰「書已被焚,無從勘證,應再求證人,以便讞獄。」秦檜又懸賞募集人證,拖延了兩個月,並沒有一人出來證明岳飛之罪。

秦檜也沒辦法,只好責成萬俟。他們多方商量,有人獻計,說不如把岳飛淮西逗留之事,作為證據。萬俟于是報告了秦檜,在岳飛家搜得所賜御札,以及往來道途日期,都歷歷登錄清楚,並無逗留的事情。秦檜竟然把御札等件盡行藏了起來,準備滅跡。他讓于鵬、孫革證明岳飛受了詔,卻逗留不進,還令評事元龜年取行軍時日,顛倒竄改,附會成獄。

此時惹惱了一班些朝廷忠義之臣,其中有大理卿薛仁輔,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都替岳飛喊冤叫屈。判宗正寺士還願意用全家百口人替岳飛作保,並說道︰「中原未安靖,卻禍及忠義之人,是不想中原恢被收復,也不想二聖重回,這如何使得?」可是這人面獸心的奸賊秦檜,除了說岳飛該死外,沒一句說岳飛的好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