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朮見狀,又派出鐵騎,分為左右翼,號稱拐子馬,前來抵敵。劉命長槍大斧,驅殺過去,拐子馬雖然強健,也有些抵擋不住,逐步倒退。忽然大風四起,烈日無光。劉恐怕被金軍所乘,急用拒馬木為障礙,阻住敵騎,還對金兀朮高叫道︰「金太子兀朮听著!我們兩軍已斗了半日,想你軍也已經饑餓。不如彼此稍事休息,各自回去吃了晚餐,再行廝殺!」
金兀朮也覺月復餓,巴不得有此一句話,于是應聲答應。劉即命軍士入城擔飯,很快擔來飯羹,分餉軍士。劉也下馬進餐,從容如平時。金兀朮也命部眾飽食干糧,兩下吃完,風勢稍減。劉軍又乘著上風,撤去拒馬木,再行接戰。劉見金兀術身披白袍,騎馬督陣,便奮力叫道︰「擒賊先擒王,何不去擒金兀朮?」軍士听到命令,都拚命上前,向金兀朮處殺入。
金兀朮手下的親兵,來不及攔阻,只好擁著金兀朮,倒退下去。他這一退,金兵陣勢隨動,頓時大亂,四散奔竄,金兀朮也只得立即撤軍。劉乘勢追殺,但見道旁棄尸斃馬,血肉枕藉,車旗器甲,積如山阜。好容易搬徙兩旁,金兵已逃得很遠,料知追趕無益,于是高興地將道旁棄物,搬湊數車,打著得勝鼓回城。這天夜里,大雨如注,平地水深有一尺多。金兀朮退軍二十里外,仍然立足不住,竟無奈率敗軍返回汴梁去了。劉報稱大捷,趙構大喜,授劉為武泰軍節度使,兼沿淮置制使,將士也賞賚賜有差。
岳飛听說劉大捷,于是派遣王貴、牛皋、楊再興、李寶等經略西京,以及汝、鄭、潁昌、陳、曹、光、蔡諸州郡,又命梁興渡過河,聯絡河北的忠義社。梁興出身貧寒,父親梁建和母親喬氏都是淳樸、善良而勇敢的平民布衣,他們積極地訓誨和勉勵兒子以身許國。老夫妻歷盡磨難和苦楚,最後被金兵殘害。
金軍攻破太原府後,梁興、趙雲等人組織太原府和絳州的「忠義人兵」,抗擊金軍。他們曾經克復河北路的懷州和河東路的澤州府、隆德府、平陽府等地。梁興等人曾率領部伍,沖過黃河,企圖投奔宋朝,遭偽齊軍的攔阻,不得不中途折回。
于是梁興等人就在太行山建立根據地,組織「忠義保社」,四出游擊。他們還引軍東下,攻擊磁州、相州一帶的金軍。 八、九年間,梁興等人所率的抗金義軍,同敵軍大小戰斗幾百次,光殺死對方頭目就有三百多人。在翟興遇害、翟琮南撤之後,忠義保社成了北方抗金武裝的核心和台柱,聲威遠播。河東、河北民眾都親切地稱呼梁興為「梁小哥」。
趙雲也有類似的遭遇,金軍逮捕了他的父親趙福和母親張氏, 並以平陽府路副總管的官封,對趙雲進行脅降。趙雲的抗金意志堅如磐石,紋絲不動。于是趙福遇害,張氏被囚禁在絳州垣曲縣。 紹興四年十一月,趙雲乘金和偽齊聯軍攻打兩淮的機會,突破封鎖,投奔岳飛。
岳飛派他帶領人馬北上,渡黃河,破垣曲縣,方得以救出其母張氏。此後,岳飛同太行山寨開始建立了聯系。
紹興五年,岳飛派遣邊俊、李喜等人渡過黃河,以加強連結河朔的工作。北方抗金武裝奮勇出擊,張橫在河東路憲州打敗金軍一千五百人,敵人望風逃竄,很多金朝將士墜崖死亡。義軍擒獲金朝憲州和嵐州的同知州,岢嵐軍的軍事判官。
梁興忠義保社的隊伍日益壯大,達到四千人。他們攻破平陽府神山縣後,金朝平陽帥府派總管判官鄧奭帶兵三千,前往鎮壓。金軍遠遠望見梁興忠義保社的戰旗,就不敢進逼。到了夜里,他們與抗金義軍相距十多宋里,方敢扎營,而又多置火炬,大呼小叫,徹夜巡邏,不得安眠。梁興尚未發動進攻,金軍已在三天夜里,驚潰了兩次。
最後,耶律馬五親臨戰場, 將鄧奭訓斥一通,率領精騎與梁興的隊伍鏖戰。梁興以哀師抗驕兵,大敗敵軍,殺死耶律馬五和萬夫長耿光祿。這個屠洪州的罪魁,被牛皋活捉過敗將,終于惡貫滿盈。金國驚慌萬分,連忙調遣大軍,進行圍剿。
冬天,梁興率百余名勇銳的騎兵,突過大河,取道襄陽府,抵達鄂州。岳飛見到聞名已久的「梁小哥」,分外高興,當即呈報宋廷。趙構同意「優轉官資,以勸來者」。由于梁興留在岳家軍中任職, 連結河朔的工作更得以大力開展。
岳飛一面上表密奏趙構,請求長驅直入,以圖恢復中原。趙構進封岳飛少保餃,並授岳飛為河南府路兼陝西,河東北招討使,還傳命說道︰「設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遙度。」接著又改授岳飛為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岳飛于是誓師大舉,進兵蔡州,一鼓入城。接著再派遣張憲去潁昌,張憲率領半數的岳家軍出兵,和他相配合的是王貴率領另一支岳家軍兵進京西。張憲率部在潁昌進擊金將韓常,收復潁昌城。官兵們勇氣百倍,猛打猛沖,又收復淮寧府。金國用來拱衛開封的三大重鎮,四日內連失其二。
與此同時,郝晸收服鄭州,張應、韓清收復了西京,楊遇收復了南城軍,喬握堅收復趙州,其他將領率部所到之處,無不得利。河南兵馬鈴轄李興也率眾響應岳飛,收復了伊陽等八縣,以及汝州。金國河南尹李成,棄城而逃。 牛皋的左軍在京西路連克魯山等縣城,統領官孫顯也在蔡州和淮寧府之間打敗金兵。
牛皋、徐慶隨後和張憲會師,繼而收復陳州。中軍統制王貴所部也在閏六月底和七月初接連攻下了鄭州和西京河南府。岳飛于是舉薦李興知河南府,還派遣張應會合李興收復永安軍。至此,岳飛所部和由他聯絡的各地忠義民兵,對兀術盤踞的東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
岳飛的捷報傳達臨安,秦檜反而非常擔憂。接著韓世忠收復了海州,張俊部將王德又收復宿州、亳
州,金國大震。金兀術召募死士到臨安下書給秦檜,責備他負約,秦檜更加愧恨。
之前金國撕毀盟約,秦檜怕被趙構責怪,私下命給事中馮,令他密探趙構的心意。馮于是上奏說道︰「金人長驅進犯,勢必興師,為國家大計,不如起用張浚,給以兵權。」趙構正色說道︰「朕寧願國家滅亡,也不用此人。」馮退下,立即報知秦檜,秦檜知道趙構不敢過分得罪金國,因此大喜。
秦檜又暗中指使中丞王次翁等誣告和彈劾趙鼎的罪狀,于是趙構把趙鼎貶為清遠軍節度副使,安置于潮州。秦檜因此舉薦王次翁為參政,王次翁乘機上奏道︰「前日國是,初無主議。如果因為事情有了一點小變化,就改用他相,恐怕後來繼任的人,未必都很賢明。他還會排黜異黨,更改朝局,靖康之事,可為殷鑒,願陛下引以為戒!」趙構點頭稱善,因此更加信任秦檜。
秦檜于是又主張和議,派遣司農少卿李若虛抵達岳飛軍營,勸他班師。赤膽忠心的岳少保,正要逐步進攻,逐步得勝的時候,自然不肯半途撤軍。岳飛當即謝絕了李若虛,一意進軍。他留下大軍駐守潁昌,命諸將分道出戰,自己率領輕騎趕赴郾城。岳飛的兵勢銳利,金兀朮心中大懼,急忙召集諸將想和岳飛並力一戰。
岳飛聞報,大喜說道︰「越來得多,越是好的,我能乘此殺敗了他,免得他再覷中原。」正說著,又有朝廷的欽使到營,傳諭趙構的旨意,令岳飛自行審處,不得輕進。岳飛受詔後,對欽使說道︰「金人的伎倆已窮,我自信足以破敵,請欽使回奏皇上,保毋他虞。」欽使自去。飛遂令游擊天天去挑戰,兼加痛罵。金兀朮大怒,即會集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將軍韓常等兵,直逼郾城。
岳飛召兒子岳雲進帳,令他出戰,還對岳雲說道︰「如果你不能取勝,我就x先殺了你!」岳雲領命而退,于是率領精騎數千,出城沖入金兵陣內,鏖戰了數十合,殺傷了很多金兵。金兀朮見岳雲這般厲害,便放出了拐子馬,來抵御岳雲。
這回的拐子馬,約有一萬五千騎,他們互相鉤連,逐排馳驟,馬上的騎士,都穿著重鎧甲,連臉面上也用鐵皮罩住,只露出了一雙眼楮,所有刀劍等器械,不能刺入。他卻手執利器,隨心刺擊,這是金兀朮手下最強的雄兵,一向橫行中原,沒人敢擋。只是在潁昌一戰,被劉打敗。但那時還只有數千騎,面上也沒有罩假面,但戴著鐵冑,所以被劉的軍隊槍挑斧斫,轉而挫敗。此次越加精練,增加兵力,在郾城濠外,一齊出來圍困岳雲。
岳雲也不管死活,抖擻精神,與他們廝殺。岳雲有沖突了一個時辰,身上已中數傷,依然勉力支撐。 金兀朮見岳雲被包圍,心中大喜。忽然城中沖出一隊藤牌軍,到了陣前。這些宋軍左手用藤牌蔽體,右手各執麻扎刀,蹲身向地,專砍馬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