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3章 劉大戰順昌城

趙構駐于平江時,行營前護副軍都統制王彥所部,與侍衛親軍馬軍解潛部屬械斗,解潛被罷職。經張浚舉薦,朝廷授劉為權主管侍衛親軍馬軍司,以及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公事,統管重建的三衙軍。二月,王彥罷兵權出任地方官,于是將王彥所部也隸屬于劉。

劉將以前護副軍及馬軍,合並分為前、後、左、右、中軍和游奕軍,共六軍,每軍各一千人,設有十二將。其中前護副軍,就是原來王彥的八字軍。至此,劉的部隊才開始單獨成軍。十月劉兼任廬州知州、淮西制置副使、主管淮西安撫司公事,率部進駐廬州。

紹興八年,劉奉詔移駐鎮江。不久,他改任樞密院都統制,劉所部成為樞密院直屬部隊。紹興九年,劉升為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再次擔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

紹興十年,金人歸還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三京,劉被任命為東京副留守,節制所部八字軍三萬七千人出發。益殿司三千人,皆攜其家眷,將領駐于東京開封,家眷則留順昌。劉自臨安溯江絕淮,共二千二百里。

他走到渦口,正想吃飯,忽然西北角上刮來一陣暴風,把坐帳都吹開了,軍士們都大驚失色。劉從容說道︰「這風主有暴兵,是賊寇將來的預兆,我等快前去抵御就是。」即下令兼程而進。他還沒有到順昌,在離順昌三百里處時,金兀術已重新開戰,大舉侵犯。

劉與將佐舍舟陸行,來到順昌城下,知府陳規出來迎接,還說金兵將來。劉即問道︰「城中有糧食沒?」陳規答道︰「有米數萬斛。」劉喜道︰「有米可食,便足戰守。」于是他和陳規進城,制定守御的計劃,檢點城中守備。卻發現沒什麼可依靠的,諸部將都露出怯弱的神色顧,大多說應遷移老稚,退保江南。

惟一員部將姓許清,綽號夜叉,挺身說道︰「太尉奉命鎮守汴京,軍士扶攜老幼而來。我軍一旦退避三舍,想棄父母妻孥,心中肯定不忍,想帶著家眷一起逃跑,又容易被敵攻擊。不如努力一戰,還可以死中求生。」劉大喜道︰「我意也是如此,敢言退者斬!」劉曾經受爵太尉,部下多是王彥八字軍。因為去防守東京,所以都帶著家屬,連劉也帶著家眷同行。

他分析金兵南下必然要首先佔領東京,再而進攻順昌。根據這一判斷,劉預先率領三千人退守順昌,準備在此死守,以阻止金兵繼續南犯。為了堅定將士們的守城決心,他派人把穎河等水道的所有船只鑿穿沉入河中,向廣大官兵們表示「破釜沉舟」,不留退路,只有決一死戰才是唯一的出路。又將自己和部將們的家屬安置在寺廟中,四周堆放柴草,派兵守護,並對衛兵們說道︰「如果城池失守,就從我的家屬居住的地方放火燒起,不讓一戶家屬落入金人的手中。「

于是

軍士皆奮,男子備戰守,婦人礪刀劍,爭呼躍道︰‘平時人欺我八字軍,今日當為國家破賊立功。’」當時守備一無可恃,劉在城上親自督厲,取偽齊所造痴車,以輪轅埋城上;又撤掉平民住戶的窗扉,用物堵住;城外有民居數千家,都燒光堅壁清野。準備了六日,大致完畢,而金兵游騎已涉潁河至城下。

劉預先埋設伏兵,驟然突出,獲住騎士二人,由劉訊問,一個不肯回答,被劉所殺,剩下一人,叫作阿黑。見同伙被殺,不敢不據實相告。他說韓將軍駐營白沙窩,距城三十里。這個韓將軍,便是金將韓常。劉立即連夜派遣精銳士卒一千多人,去偷襲韓營。韓常倉猝拒戰,抵擋不住來軍的勇猛。加上月黑燈昏,金兵自相攻擊,冤冤枉枉死了數百人,韓常不得已退兵數里。

宋軍卻得著勝仗,全師凱旋而歸,韓常只好自認晦氣。不久金三路都統葛王烏祿率兵三萬,與龍虎大王同時兵臨城下。劉卻大開城門,像迎接一般,烏祿等疑惑不解,反而不敢進城。猛然听到城樓上一聲梆響,羽箭似飛蝗般射來。金兵紛紛中箭落馬,漸漸退走。原來當初準備防守時,劉命令在城邊築羊馬垣,在垣上打洞為門。到了此時,劉與許清等躲在羊馬垣後面列陣,金人放箭,不是從羊馬垣的上面射到城牆上,就是射在垣上,都沒用。劉則用破敵弓輔以神臂弓、強弩,自城上或垣門射敵,射死很多金兵。

接著劉親自率領步兵,從城里面殺出。金兵落荒而逃,被劉軍隊追到河邊,溺死了無數人。劉這才回軍入城,宋廷特授劉鼎州觀察使、樞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這時順昌受圍已四日,金兵越來越多,移駐到東村,距順昌城二十里。劉遣驍將閻充募敢死隊五百人,夜里去劫營。

這天夜里,天將要下雷雨,不時閃電漫天,閻充率五百敢死隊,看見頭發扎辮子的就當成女真人殺死,金兵不得不敗退十五里。劉得知閻充獲勝,又募百人敢死隊去增援閻充。有人要求口里餃枚噤聲,劉笑答道︰「不需餃枚。」命令砍竹子做成市井小兒用來游戲發聲的玩具,每人帶一個有用,直沖金兵。

金兵剛被閻充擊卻,退走十五里,正想安營扎寨,突然听到嘂聲四起,不由慌亂起來,電光忽明忽滅,閃電光一亮,便有刀光過來,颼颼好幾聲,有幾個好頭顱,就被砍去。閃電光一滅,刀光也沒有了,頭顱也不動了。金兵疑神疑鬼,起初還不敢妄動。等到隊中兵士,多做作了無頭鬼,忍不住奮起亂擊。哪知擊了一陣,都是自家人相殺,並沒有宋軍在內。統將命各點燃火炬,偏偏大風亂吹,隨點隨熄。俄頃嘂聲又起,飛刀又來,害得金兵擾亂一夜,神情恍惚,自覺站留不住,再退至老婆灣。劉軍隊百人,一個兒也不少,金兵卻積尸盈野,多向枉死城中叫冤去了。

金兀術得知順昌失利,立即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增援。 劉又召集

諸將商議,有人說現在已經取勝,可以全師南歸。陳規道︰「朝廷養兵十年,正所以備緩急。何況現在已挫敵鋒,軍聲大振,就算是寡不敵眾,也當有進無退。」

劉接著說道︰「府知府是個文人,還誓死要守,何況你們本為將士呢?試思敵營甚近,金兀朮又來了。如果我軍一動,比如被軍敵追趕,反而導致前功盡廢。金軍如果虜得並侵佔了兩淮,必定震驚江浙。我輩報國忠誠,豈不是變成了誤國大罪?」將士听了,方這才齊聲說道︰「惟太尉之命是從!」于是軍心又固,專等金兀朮到來。

劉面對更加強大的敵人,決定智取。部將曹成等二人在得到劉面授機宜後,率部去迎擊金兵,未經幾個回合,二人假裝墜馬被金兵俘獲。在審問時,曹成按照劉事先所編造的話回答說道︰「劉是太平邊帥的兒子,喜歡聲伎,朝廷因為兩國已經講好,讓他守東京圖逸樂而已。」金兀術根據口供,判定劉是一個公子,很看不起他,認為這樣的將領不堪一擊,所以就不帶攻城重武器,輕裝前進,直逼順昌城外扎營,連亙十五里,全軍毫無戒備思想。

金兀朮抵達城下,又責部將喪師,部將答道︰「南朝用兵,非前日可比,元帥臨城,自知厲害。」金兀朮不信。剛好劉派遣耿訓約戰,金兀朮怒道︰「劉怎敢與我戰?我視此城,一靴尖便可趯倒。」耿訓微哂道︰「太尉不但請戰,還說四太子不敢渡河,願獻浮橋五座,令貴軍南渡,然後接戰。」金兀朮獰笑著說道︰「我豈會怕劉,你回去報知劉,休得誤約!」耿訓自回。

劉立即在夜間,派人到水潁,在潁水的上流投毒,以及水濱草際也灑毒,告誡軍士不要飲水。到了黎明,就在潁水上築造了五座浮橋,方便敵軍得渡河。當時正是盛夏,天氣非常酷熱。金兀朮率兵渡過潁水,人馬大多饑渴,免不得要飲水食草,人中毒就得病,馬中毒則死。金兀朮卻還不知道是中了計,他渡過潁水直逼城下,列陣等待。

劉以逸待勞,按兵不動。等到日已過午,天氣少涼,他才派遣數百人出西門,與金軍對仗。金兀朮見劉兵少,毫不在意,令前軍接戰。劉軍中統制趙撙、韓直麾兵奮斗,身中數箭,並不後退。金兀朮再派遣金兵助陣,把趙、韓兩將圍住。誰知此時城內發出一彪人馬,從南門殺來,口中並沒有呼喊聲,只是拿著巨斧亂砍,將金兵沖作數截。

金兀朮見他們勢不可擋,親自督率長勝軍前進。這些軍士都穿著鐵甲,戴著鐵鍪,三人為伍,貫以韋索,每進一步,立即用拒馬隨上,可進不可退,以示必死。金兀朮屢次恃此得勝,此次又用出故技來斗劉的軍隊。劉早已預備,即率長槍手、刀斧手兩大隊,親自督戰。長槍手在前,亂挑金兵所戴的鐵鍪,刀斧手繼進,用大斧猛劈,不是截臂,就是碎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