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6章 楊沂中大敗劉猊

趙構罷免請秦檜才一年多,就任命他當了溫州知州,接著又令他知紹興府。秦檜生性陰險奸詐,知道有張浚、趙鼎為宰相,和議必然不會成功。所以他決定虛與周旋,暫時把議和二字擱起,換了一副假面目,對待張浚、趙鼎。張浚本來就性格 直,于是以為秦檜還能用,于是舉薦他為醴泉觀使,兼官侍讀。到趙構又想留秦檜鎮守臨安時,張浚當然贊成。趙鼎卻不以為然,因為是張浚力保,也不便反對。于是趙構以秦檜為行營留守,孟庾為副,並準許他參與決策尚書省樞密院事。

趙構于是出發啟去了平江,張浚先去江上,打探和察看偽齊的消息,諜報劉豫已經命令兒子劉麟和佷兒劉猊,分路進犯,而且還有金兵相助。張浚沉思半晌,才說道︰「我估計金兵未必肯來,金兵幫助劉豫多次,屢次都失敗了,難道還會相助他?」張浚于是把這個意思告訴了趙構。

不久,又听說劉麟從壽春進犯合肥,劉猊從紫荊山出渦口,進犯定遠。還有反復無常的孔彥舟,之前已經投降宋朝,接著又投降了劉豫,他也從光州進犯六安。張俊、劉光世都夸大了敵軍的來勢,張俊請求增兵,劉光世想要退軍。張浚立即寫信給兩人說道︰「賊子劉豫以逆犯順,如果不能剿除,何以立國?朝廷養兵,正為今日,現在只應進戰,不能退軍。」信件發出之後,他又接到趙鼎手書,令楊沂中急援張俊,同保合肥。

在明州之戰中,楊沂中隨張俊與田師中、趙密奮擊金軍,立下大功,得以調官文州防御使、御前中軍統制。紹興元年,楊沂中隨張俊討伐縱橫江南的流民帥李成。諸將商議,大多主張分道前進,楊沂中說道︰「敵勢如此,分兵力量就會削弱,加上諸將職位相同,沒招討使督促,必然不能互相協同。」張俊加以采納。

他們整軍到豫章,楊沂中率兵數千人,首先在玉隆觀擊敗民軍,追擊至筠州。民軍驍將率眾十萬前來支援,夾河而陣。楊沂中對張俊說道︰「敵眾我寡,攻擊敵人應使用奇兵。我願意率騎隸屬,公以步兵居前。」張俊听從了他的意見。楊沂中連夜餃枚渡筠河,出西山,急馳而下攻擊敵人,張俊以步兵夾攻,俘敵八千人。眾將夜見楊沂中說道︰「戰斗沒有停止,降卒太多,突然發生叛亂,怎麼辦?非將他們全部殲滅不可。」楊沂中道︰「我不忍殺降。」眾將轉告張俊,最後在夜間全部坑殺俘虜。楊沂中等乘勝追到九江,驅逐李成,遷任宣州觀察使。

紹興二年春,楊沂中進官神武中軍統制,宰相呂頤浩從袖中拿敕令交給他。張俊奏請將楊沂中留在軍中,趙構說道︰「宿衛部隊缺乏將帥,我挑選的,不能改變。」楊沂中也堅決推辭,並且說道︰「神武諸將如韓世忠、張俊,都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像我這樣微不足道的人,一旦地位與他們相抗衡,實在難以自安。」趙構不答應,派宦官宣押,楊沂中這

才就職視事,兼提舉宿衛親兵。當時中軍士卒不滿五千,疲弱老病的佔了一半。楊沂中請求將神武士卒借調到其他部隊的撥回軍中,從此軍政漸漸得到治理。

紹興三年,嚴州繆羅佔據白馬源,殺死官員,楊沂中率兵討平。除授帶御器械,加保信軍承宣使、權發遣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紹興六年,楊沂中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密州觀察使。當時張浚視察軍隊,謀畫渡過淮河攻打偽齊劉豫,依靠韓世忠部實行。韓世忠包圍淮陽,請求張浚派部下趙密出兵協助,張俊拒絕了他的要求。趙鼎對張浚說道︰「韓世忠所要求的是趙密,楊沂中的武勇,不下趙密,何不令楊沂中協助他。」張浚向朝廷請示,楊沂中于是率八隊一萬人,奔赴督府協助韓世忠。

于是張浚催促楊沂中趕赴濠州,與張俊合兵,好特給手書說道︰「朝廷待統制甚厚,你應及時立功,借機報答知遇之恩。」這書剛一發出,就接到了趙構的手令道︰「張俊、劉光世恐怕不足以勝任,當令岳飛率兵東下,抵制逆賊劉豫。張俊與劉光世等人的軍隊,不如命他們退守江濱。」

張浚不禁憤然嘆息道︰「這事怎能使得?趙丞相日日侍在皇帝身邊,難道也不加諫阻嗎?」于是提筆寫了幾句,令文牘員裝好,立即派遣參謀呂祉急忙趕去上奏給趙構。張浚奏道︰如果張俊等人過江,則就沒有淮南了。淮南之險,從此與賊人共有。淮南之所以屯兵,就是要屏蔽大江。如果讓賊人得到了淮南,就地取糧,以為久計,江南怎能得保?現在應當合兵攻擊,可保必勝。如果有了退意,則大事去了。而且岳飛一動,襄、漢一旦有警報,到時有什麼可以自恃?願朝廷不要猶豫,使得諸將有所觀望。

他的上奏剛送去,就接到從廬州發來的軍報,劉光世已經退到了采石。張浚頓足嘆道︰「劉光世這般膽怯,如何對敵?」話音未落,正好呂祉趕回來,入報張浚道︰「皇上已經有旨,都按照你的建議行事。如果有將不肯听命,可以軍法從事。」張浚大喜,便命呂祉緊急趕去劉光世的軍中,傳達聖旨。

呂祉急忙趕往采石,截住劉光世,並且聲色俱厲地說道︰「皇上詔命已下,如果有一人渡江,立即斬首示眾。」劉光世嚇得臉色大變,不覺雙腿打顫,只得返回廬州。劉猊進軍淮東,被韓世忠率軍攔住,于是轉道去攻打定遠。劉麟在淮西架起了三座浮橋,接連渡過軍隊,進軍道了濛州、壽春交界。張俊出兵抵御,兩下相持,一時不分勝負。

劉猊從定遠直奔宣化,想進寇建康。他到了越家坊,剛好和楊沂中相遇。劉猊正要整軍交鋒,不料楊沂中已經奮勇殺了過來,劉猊連迎戰都無暇。劉猊知道不可抵擋,急忙率軍退去,又改向合肥進發,想要和劉麟合兵進軍。劉猊剛剛抵達藕塘,就望見前面有官軍攔住,大旗上寫著一個楊字,劉猊大驚失色,忿然說道︰「莫非

又是這位髯將軍?」

原來楊沂中擊退劉猊之後,估計劉猊必然會去合肥,于是他從小路進軍,趕在了劉猊的前面,立營等著。因為楊沂中有很多髯須,劉猊因此叫他為髯將軍。劉猊于是據山列陣,命騎士張弓搭箭,頓時箭如雨下。楊沂中當即令統制吳錫,率領精兵五千人,先行重陣,自己率領大軍為後應。

吳錫奉令登上山坡,前隊中箭很多,不由倒退。吳錫大怒,沖馬突前。他左手持刀,右手執盾,飛步上了山岡。他的部屬見主將拼命前進,也只能不管死活,拚命跟隨。劉猊的士卒來不及攔阻,陣勢當即動搖。楊沂中趁機縱軍四擊,並親自指揮精銳騎兵,橫沖劉猊的軍隊,同時大喊道︰「賊軍已經被打破了!」劉猊不覺驚駭,四下張望,他的部下也錯愕失色,頓時潰亂。

剛好統制張宗顏也接到了張浚的檄文,從泗州來增援合肥,正好在劉猊的背後。張宗顏乘勢夾攻,劉猊大敗,部屬被殺死無數。劉猊逃到李家灣,又遇到張俊統兵殺來。劉猊嚇得魂膽飛揚,急忙向前奪路,只想著逃生。偏偏張俊不肯放他過去,指揮兵士,把他困住。

劉猊左沖右突,不能月兌身。幸虧他的謀士李愕讓劉猊卸甲棄盔,鑽入步兵隊里,這才逃過了官軍的注意,從斜刺里溜出重圍,得以走月兌。劉猊與李愕狂奔數里,四顧無人,才敢停下來稍憩。事後,劉猊更加覺得倉惶,不由痛哭起來,還用頭踫觸李愕說道︰「不想此次用兵,遇著一個髯將軍,真正晦氣,害得我全軍覆沒,真是好苦!」

李愕忙問他是什麼人?劉猊邊哭邊說道︰「听見官軍叫他為楊殿前,大約是楊沂中。他真是厲害,銳不可當。」李愕也自覺沒面子,只好勸慰了幾句,劉猊這才停止了哭泣。突然間看見有敗軍數十人,騎馬逃來,都是盔甲不全,狼狽得很。他們喘息了片刻,才對劉猊說道︰「此處不是休息的地方,恐怕追兵又要來了。」

劉猊慌忙起身,從騎兵中牽來一匹馬,當即揚鞭逃去,李愕也借馬月兌身。騎兵沒有馬匹可騎,不免落後。不一會,楊沂中追到,大聲呼叱,騎兵們當即丟掉兵器投降。楊沂中又趕了一程,不見劉猊,這才收軍退回。經此一戰,宋軍把劉猊部屬殺死了好幾萬,收降了好幾萬,偽齊士氣被奪。劉麟剛一听說劉猊被打敗,已經退軍數十里,于是他也不敢再與張俊相持,所以張俊才得以轉攻劉猊。到了此時,劉麟听說劉猊全軍覆沒,更加喪膽,因此立即率軍回去。孔彥舟也撤了光州之圍,引眾急回。

捷報傳來,趙構派宦官賜賞慰問,對宰相等人說道︰「你們現在才知道我所任得人吧。」任命楊沂中為保成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不久又兼領馬步軍帥。楊沂中上奏︰「祖宗時設置三衙,鼎立相制,現在我一人獨攬,不符合舊例。」趙構沒有答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