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由于生活的地方洪澇災害多發,為防水淹,不得不挖土築墩建房于土墩之上。

考古發掘出兩種土墩︰一種呈圓形或方形,面積不大,往往數座土墩聚集在一處;另一種為長堤狀,長達30米。

前者無疑是民居遺址;後者根據長堤下方出土的大量石片、石斧等石器判斷,當為工匠集體勞動的工棚遺址。

奧爾梅克人的建築物均為泥壘土砌而成。民居自不必說,就連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是土壘的。

拉文塔的祭祀台呈圓形,高30米,底座直徑128米,坐落在一廣場南端,用土10萬立方米,面積為5平方公里。

在這個高大的土台上矗立著一座座神廟或祭台,並且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廟形式在奧爾梅克文明時期也已出現,那就是︰在約莫10層樓高的塔狀高台頂端雄踞著一座壯麗的神殿,遠觀之,整個建築看起來像座金字塔。這一建築風格後來也為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所繼承。

奧爾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藝術技巧,這尤其突出地體現在他們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藝和築墩建房技巧上。

在奧爾梅克文明早期,奧爾梅克人還制作陶器。主要以灰黃色粗砂陶為主,均為手制,器形較厚,表面一般沒有什麼裝飾。

大約到了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制陶技術大有進步,出現了具有瑪雅文化特征的黑色陶器。

這種黑色陶器以缽形器和壺形器為主,器壁仍然較厚,表面先經磨光,然後刻出富有代表性的花紋。

透過考古發掘的材料,可以發現︰奧爾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藝術技巧,這尤其突出地體現在他們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藝和築墩建房技巧上。

1938年發現的「奧爾梅克巨石頭像」是奧爾梅克文化中最聞名于世的藝術品,這些頭像由整塊玄武岩雕成,構思完善,具有強烈的寫實性。

14個巨石頭像中最大的是一個青年的頭面雕像,重達30噸,高3.05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動。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楮半睜,呈扁桃狀,眼皮顯得十分沉重;頭戴一頂裝飾有花紋的頭盔,遮住了兩耳。考古學家認為該頭像可能是當時奧爾梅克領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種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紀念物。

除了雕刻出巨型石像外,奧爾梅克人還用綠玉或黑玉雕出許多小型的人像、動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

奧爾梅克人喜歡用翡翠綠玉做各種珍貴的禮器、宗教用具和裝飾品,這是奧爾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在奧爾梅克人看來,最為貴重的物品是玉石,它代表著「第一流的無上的體面」。

綠色玉石所折射出的顏色仿佛滴翠的青玉米或蕩漾的碧波,由此綠玉成為「珍貴」和生命自身的同義詞。

奧爾梅克人雕刻出來的小型石像晶瑩圓潤,玲瓏可愛。這些玉石人像以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為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還綴有一面用黑曜石鑿成的鏡類飾物,即使在300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閃閃發光。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宗教禮儀用具的一批灰白、墨綠或碧綠色的石手斧,這種手斧表面極其光滑。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見的是一個帶有美洲豹頭部特征的神像,該神像是人的身形(有時故意表現為小孩的身形),學者們稱之為「豹人」或「豹娃」。

美洲豹是奧爾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因此這個神的形象往往兼具人和豹的特點。

奧爾梅克人的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們獨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種方正凝重、深厚圓潤的風格,成為奧爾梅克藝術的典範。

他們的石雕藝術為後來的瑪雅人所繼承,在瑪雅文明時期,玉石制品和玉石圖像遍及整個瑪雅地區。

奧爾梅克人輝煌的藝術成就表明,他們已經度過了部落時代並已進入階級社會。已經有了階級分化,已形成了國家組織。統治者已開始控制民眾的剩余勞動,並且已能利用剩余物資役使、供養一批匠人。

從一些石刻以及石碑上的人像可以看出︰有的人像服飾華麗,手持權杖,指上戴有護節器(用以握拳時增強打擊力)。

這些人無疑是握有權勢的人物,很可能是國王或祭司。奧爾梅克人制作了很多「巨石人像」,但他們生活的地方並不盛產石頭,制作大型石雕像的巨石必須從幾十甚至幾百公里外的圖斯特拉山運來,可以想象這項工程工作量之巨大,需要動用的勞動力之多。無疑,這一極其艱巨的任務也是由下層民眾承擔的。

而巨石運到目的地後,再由工匠將之雕刻成形。由此可見,奧爾梅克人中已出現了等級和社會分工,已有國王、祭司(國王、祭司往往是同一個人)、農民和手工藝人。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社會生活中的權力政治正是奧爾梅克文明的延續和發展。

由于生活的地區土壤肥沃,雨量極其充沛,奧爾梅克人已開始放棄以采集和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過渡到耕種作物以之作為食物主要來源的階段。

種植的作物有玉米、馬鈴薯和昆諾阿藜等,其中玉米是其主要種植作物。

種植方式為刀耕火種。據考證,奧爾梅克人可能是最早種植玉米的人。

公元前800年左右,當墨西哥灣沿岸的低地出現奧爾梅克文明,秘魯出現查文文明之際,「形成」期的中美洲文化,包括制陶術和玉米種植,已經傳遍了從中美洲到秘魯在內的整個「核心美洲」。

因此,可以有把握地說,中美洲是最早種植玉米的地區,而奧爾梅克人則是玉米的最早種植者。

在奧爾梅克人創造的基礎上,瑪雅人繼續發展和提高了玉米的種植技術,使得玉米這種原來河谷中的野草經過瑪雅人的培育,變成了既甜美又富營養的糧食;同時瑪雅人的肉食相對較少,他們的果月復之物主要就是玉米,因此他們自稱是玉米人,而他們的文明也被稱作「玉米文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