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想到近來春月從宮人口中听說的只言片語, 麗質慢慢反應過來,這個時候調六萬人回援對裴琰到底意味著什麼。

她忽然明白在夢境里見到的裴濟為何能那樣毫不動搖——有其父,必有其子。

只是, 這樣的消息,在這樣的時候,對身為獨子的裴濟來說,該是多大的打擊?

她心中動容, 忍不住側過身去抱住他,一下一下輕拍著他的後背。

裴濟靜靜任她抱著, 忽而在她耳邊輕笑一聲。

「白日我還收到了他的信。」

後面的話堵在胸口, 再沒說得出來。

他擁緊麗質, 將腦袋埋在她的發間, 閉著眼深深呼吸。淡淡的馨香縈繞鼻間, 好半晌,終于讓他翻涌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他身上還擔負著重任。

要替父親將母親,將祖母,將裴家族人護好,還要替自己保護麗質。

再睜開眼, 烏黑的眸中已恢復大半光彩。

他松開雙臂, 退後些撫模麗質的長發與臉頰︰「今夜我須得回營中去, 你好好睡, 早上定要早些起來。」

麗質也惦記著明日,方才本已打算睡了,聞言並不挽留, 只去倒了杯熱茶讓他喝下。

裴濟看著她到床上仰臥下,又給她掖好被角,才熄燈從窗邊悄悄離去。

回到九仙門, 石泉便快步迎上來︰「將軍,各宮的車馬都已安排妥了,只是,長安殿里的——內侍省來人說不必準備了……」

長安殿是太後的居所,他知道裴濟對太後一向關心,遂特意等在此將事情告訴他。

果然,裴濟一听,腳步便停下了,蹙眉道︰「他們如何說的?」

「說是陛下吩咐的,太後年邁,病得嚴重,又執意不肯離開,不能強求……」

裴濟面色有一瞬的憤怒。

陛下這樣說,分明就是不願與太後一同離開。

他能明白陛下對太後一直以來的偏心有不滿和怨懟,可到底是親生母子,大難當頭,怎能就此撒手不管?

便是對一個普通的病入膏肓的老者,身為君主,也不該冷漠對待。

到時宮中人去樓空,太後孤零零留下,有幾人還會悉心照料呢?

他在夜色里站了片刻,吩咐道︰「你去告訴留守在大明宮的人,到時若有危險,便將太後護送出宮,在城郊的鄉間尋個隱蔽安穩些的民居令其暫住。」

離宮後,他會留下一百人守在大明宮。太後眼子不好,經不起太多折騰,更經不起刺激,他若強行將其帶上,反而不好,只能出此下策,盼能令她過得舒坦些。

……

第二日,天還是漆黑一片,空氣中蒙著一層寒冷的水霧,將往日宮闕鱗鱗,氣勢磅礡的大明宮壓得喘不過氣來。

麗質夜里睡得極淺,一听屋外有動靜,便自己起身穿戴,到春月推門進來時,已只剩頭發未梳理了。

盥洗後,兩人匆匆用完早膳,便吩咐幾個宮人將箱籠搬上早已停在殿外的馬車上。

馬車依舊是麗質從前出宮時所乘的那一輛,寬敞舒適,裝飾華麗,若不是人人面上都有種蕭瑟難掩的惶恐之態,她幾乎要錯以為今日也不過是出宮去驪山小住罷了。

登車前,她踏在杌子上,回頭又看一眼浸潤在半明半暗的晨光中的承歡殿。

這個禁錮了她一年多的地方,這一次離開以後,便再也不會回來了。

她心中默念著,踏入車中。

後宮宮牆邊,已來了不少馬車,正依次通過,往光順門方向去。一路上除了轆轆的車聲,鮮少听到人聲,也不知是因覺天還未亮,還是覺心中淒惶,眾人說話時都刻意壓低了聲。

出了光順門,再依次經過昭慶門、建福門,最後往東行,便是丹鳳門。

丹鳳門外,仍留在長安的部分皇室近親、朝中重臣及其家眷已都等在此處。這一張張面孔與從前出席宮中宴會的十分相似,又不盡然相同——有的朝臣已先逃走了,有的不願屈辱地離開,有的閑散宗室仗著姓李,又與睿王並無嫌隙,仍決議留在長安抑或搬至城郊莊園中暫避。

眾人皆在丹鳳門外靜候。

不一會兒,到天已漸漸亮時,丹鳳門終于敞開。

李景燁乘著馬車,在一身鎧甲,全副武裝的裴濟騎著馬陪同下行過御橋,逐漸靠近。

眾人精神懨懨的,機械地行禮。

李景燁面色消沉,疲倦不已,從掀開的車簾里略一揮手,便示意啟程。

近千人的隊伍在兩萬羽林衛軍與一萬多金吾衛的護送下,走上丹鳳門街。

這本是長安城中最寬最直的街道,足足有百米闊,往日一向行人絡繹,熱鬧非凡,今日卻杳無人跡,寂靜一片。

麗質掀起車簾,望著眼前與她半年前出宮時看到的截然相反的慘淡情形,只覺心中被深深震動。

這就是戰爭之下的痛苦慘狀——幾個人之間的爭權奪利,最後的沉痛都落在最普通的人身上。

長安還未被戰火波及,就已慘淡至此,那李景輝與安義康的軍隊所過之處,和北方邊境上被突厥人肆虐過的地方,又會如何呢?

她有些不敢想。

正要將車簾放下,她的目光卻忽然瞥見街道兩邊的坊牆內,仍聚集著不少還未離開,或是無處可去的普通百姓,正將憤恨的眼神望向街上逶迤的隊伍。

其中一個一身粗布麻衣,臉型容長的中年漢子的目光恰與她對上。

那漢子先是一恍神,隨即便忽然伸手指著她怒喝︰「那女人生得這樣美,定就是鐘貴妃!就是因為她,天下才會這麼大亂!」

話音落下,坊牆內觀望著的百姓紛紛朝這邊看過來,一邊目露憎恨,一邊議論紛紛。

原本毫無人聲的街道上漸漸嘈雜起來,人群議論的聲音越來越大,有幾個甚至撿起地上的石塊朝馬車擲來。

咚的一聲,馬車被一塊不小的石頭砸中。

麗質有些呆楞地望著周遭無數雙充滿憎恨與憤怒的眼楮,連車簾都忘了放下。

咚,咚,石塊砸中馬車的聲音接二連三地傳來,百姓們似乎要將滿腔無處發泄的憤恨通通用石塊表達出來,原本還死氣沉沉的人群慢慢沸騰起來。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咪\咪\閱讀\app \\ 】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原本策馬行在隊伍前方的裴濟听見聲響,不由沉下臉,瞥一眼毫無動靜的其他人,毫不猶豫地掉轉馬頭,小跑至麗質的車邊,替她擋住周遭充滿惡意的視線。

百姓們一見馬車被人擋住,紛紛叫嚷起來︰「這是何人?為何要阻我們?」

走在邊上的羽林衛侍衛冷聲道︰「此乃羽林衛的裴大將軍。」

「裴將軍?是先前打退過突厥的那個裴將軍?听說他的父親裴相公如今也在與突厥作戰!」

「正是。」

听了裴家的名號,眾人這才暫時止了動作,只仍拿目光瞪著那輛馬車。

裴濟側目望向一旁的麗質,目中有擔憂一閃而過。

麗質卻沒看他,只放下車簾,重新坐回車中,默默出神。

「小娘子,」春月滿眼擔憂,小心翼翼地拉拉她的袖口,「他們、他們都是胡說的,那些不講道理的話,小娘子別記在心里……」

麗質望著不住翻動的車簾,只覺方才那一雙雙眼楮仿佛還在眼前。好半晌,她才嘆了口氣,微笑道︰「我沒事,春月,你別太擔心。」

隊伍行出長安後,便走上官道。

為了盡快趕到扶風暫時駐蹕,隊伍自上官道後便走得快了起來。饒是宮中的馬車再寬敞舒適,也禁不住路途顛簸。跟著撤走的多是貴族,又有不少養尊處優的婦孺,自然受不得苦,不過小半日,便有不少人抱怨起來。

暫停休整的片刻時間里,裴濟面無表情地騎馬在隊伍中走了一圈,冷冷道︰「若覺辛勞難耐,諸位自可獨自留下。」

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神態各異,卻再沒人敢抱怨。

都是為了避難才離開的長安,如今外頭亂得很,唯有跟著大隊的人馬同行才能保證安全,誰也不想單獨留下。

如此,接下來的路便走得更快了。

百余里的路程,終于在傍晚時分走完了。

驛站中已經由先行趕到的羽林衛的人收拾妥當,待隊伍到時,便能有序入內。

天子獨居一座院落,其余幾位高位嬪妃與皇室近親、朝中重臣亦可居驛站,其余人則或自尋居處,或跟著羽林衛入營地,在馬車中過夜。

與長安城中的錦衣華服、高樓廣廈相比,扶風驛站實在簡陋不已。然而如此情況之下,即便心有不滿,也沒人敢真正放在面上。

待稍做安頓後,裴濟便跟著蕭家父子等幾名重臣一同進了天子院中議事。

經半個時辰的商議,眾人最終定下先在扶風停駐三日,三日後裴濟出發前往接應回援的河東軍,與叛軍交戰,其余人則陪同陛下繼續南下。

待從院中出來,裴濟又馬不停蹄地到營中交代清楚,這才在月上柳梢時趕回大長公主身邊看一看。

大長公主屋里還擺著幾樣簡單的菜食,看來沒怎麼動。

裴濟看了一眼,行禮過後,也不計較菜飯都已涼透了,讓添了副碗箸便吃了起來。

大長公主憂心忡忡地看著他,待他吃得差不多了,才道︰「三郎啊,眼下情況如何?也不知怎的,今日我心里一直慌得很,好像馬上要出什麼大事了似的。」

裴濟飲了兩口茶,聞言垂下眼,想將父親的事說出來,可話到嘴邊,又想起父親的用意,到底忍住了,只簡短道︰「母親別擔心,一切有我在。」

大長公主嘆了口氣,隨後又輕笑一聲︰「我糊涂了,咱們都從長安撤走了,還能再有什麼更大的事?」她說著,像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問,「怎不見太後?」

裴濟頓了頓,慢慢道︰「太後還在宮中。」

他將事情復述一遍,也不知是寬慰自己還是寬慰母親︰「我已讓留下的人顧著太後,只盼能沒事。」

大長公主听後,眼神有些異樣,似乎有些恐懼又有些心寒︰「那是——太後啊……」

母子兩個沉默。

大長公主輕聲道︰「當初,睿王不顧門第家世的懸殊,執意要娶鐘貴妃,太後一時心軟,才答應了。哪里知道,今日會鬧到這樣的地步?哎,若沒有這個鐘三娘就好了。」

裴濟听了當即皺眉︰「母親,陛下與睿王鬧到如此地步,如何能怪一個女子?沒有她,難道這些事當真就不會發生嗎?」

大長公主沒精打采地靠到靠枕上,不再說話。

裴濟明白母親是因為擔憂才心神不寧,遂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想起白日的事,忽然又十分擔心麗質。

他耐心寬慰了幾句,便即起身︰「母親早些歇息,兒子還有些事,便先出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