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95章 兩難

當然這些是後話,姚啟聖沒進宮前,如煙和小惠都來找過自己好幾次了,听說姚啟聖隨隊西征了不知道近況如何。朱顯波思來想去,現在姚啟聖進京了不如先將他們的婚事辦了。本來听到姚啟聖私斬俘虜時,朱顯波想發火,更想處置姚啟聖,但一想李承宗之所以把這事情壓下是不想影響姚啟聖的仕途和皇上的聲名。

而姚啟聖敢于在和皇上聊天時把這件事情說出來,說明在內心是無愧的。看來得借其他機會警戒下他,不管什麼原因啥幾萬俘虜不是小事情。如果朱顯波就這麼默認了,姚啟聖以後只怕越來越殘忍。于是不再問姚啟聖西征的事情,而是問李承宗對他的關照等。

「托皇上洪福,李大人自微臣抵達哈密以後就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除了一些大是大非問題外。基本上小的建議大人都予以采納,這次西征更是充分信任微臣,讓微臣做主力先鋒,他自己率大部配合微臣。」皇上的短暫沉默令姚啟聖坐立不安,盡管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見皇上了,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

「嗯,這些也是朝廷老臣子應該做的,為朝廷培養人才嘛。生活上呢?他有沒有跟你提氣小惠郡主啊?」

「李大人生活上對微臣也十分照顧,只是好像沒听他提起過郡主。說起來,微臣還要謝謝郡主,微臣在大牢期間多次屈尊為微臣送東西。等有機會見到她一定要當面謝謝她。」

「知道小惠郡主為什麼對你的事情那麼上心嗎?」

姚啟聖茫然的搖搖頭,在他心里,郡主是奉皇上之命給自己送東西的。充其量不過是喜歡听自己講過幾個故事而已。朱顯波一看沒反應,心想這李承宗,什麼都沒透露。沒辦法他這當皇帝的只好當月老了,于是把小惠多次求皇上救姚啟聖的往事講了一遍,姚啟聖漸漸有點明白了。

「朕也不繞彎子了,小惠郡主在朕身邊十來年了,朕也非常疼愛他。最主要的是她喜歡你,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朕想將小惠郡主許配給你,你看如何?」

「謝皇上隆恩,微臣一介罪人,蒙皇上搭救才逃離大獄,皇上和李大人幾次給微臣機會才略有薄功。只是郡主千金之軀,微臣只怕配不上……」

「你知道就好,不過你還年輕,將來多為朝廷建功立業,說不定也能官職一品。我看娶郡主對你也是個鞭策,只要你不反感郡主,朕就做主了。」

「謝皇上隆恩。」

「你回去準備下吧,來日朝堂之上,朕還要你向諸位大臣講述下西征的事情,只是李大人並未提及你帶人斬殺俘虜之事,所以你也不要再提起。朕希望你回去想想李大人的用意。等西征論功行賞完畢,你再機會去覲見郡主吧。我讓皇後娘娘來給你們操辦婚事。」

「謝皇上,微臣……」姚啟聖已經語無倫次了,李承宗雖然當時對他斬殺俘虜的事情甚微惱火。沒想到這麼大的事情,他居然給自己扛了下來,自己還是口無遮攔的說了出來,難怪皇上時而沉默,想必也是在為此事犯難。

朱顯波知道姚啟聖無非是想說無以為報,想繼續解釋斬殺俘虜的理由,但現在時候還沒到呢,想報銷朝廷和皇上機會多的是,朱顯波將來也會給他解釋的機會。于是擺了擺手示意姚啟聖退下。

姚啟聖欲言又止,只好滿懷感激和惶恐之情退了下去。听說皇上英武神明,沒想到還如此平易近人。屢次三番搭救自己不說,還將郡主下嫁給自己,看起啦只有將來在戰場上或朝廷賣力效忠了。

姚啟聖退下之後,朱顯波又找來徐光啟和劉立洋,一來商量西征論功行賞的事情,二來姚啟聖的話也提醒了他。要鎮住西北,李承宗只怕真的老了,看看有沒有其他合適人選。

兩個大臣早已接到李承宗的奏折,兩人都覺得李承宗已經官居從一品,再升官比較難了,無非是重金。姚啟聖倒是功勞不小,而且還是個六品。

兩人私下商量下,徐光啟前來啟奏「皇上,臣等以為西征李承宗和姚啟聖等功勞甚大,應該予以加官進爵。只是這李承宗已經是從一品,如何封賞還請皇上定奪。姚啟聖作為西征先鋒和主力,屢立奇功。臣以為當官升兩級為妥,如今水師缺人,臣等以為可加封姚啟聖為水師都督。」

「升官加爵的事情朕看都免了,你們不知道,李承宗也沒在奏折中說明,姚啟聖在破莎車城後居然因為俘虜逃跑就將近四萬俘虜斬殺。他們倆一個知情不報,一個殘暴不仁。」

「這……」徐光啟和劉立洋听朱顯波這麼一說都大吃一驚,徐光啟還是個書生,自從進京當官一來還沒見過殺人呢,對于斬殺四萬俘虜毫無概念,但正皇上所說,姚啟聖有點殘暴,遠比當年的李自成。只是當年李自成似乎沒受到任何懲戒,反而封官加爵。那時候皇上以仁愛著稱。幾年過去了皇上開始顯露天威,對于薛貞的事件處理就充分說明了皇上強硬的一面,為何這個時候卻不願放過同樣魯莽的姚啟聖。

將軍出身的劉立洋對于斬殺四萬俘虜也是頗為驚訝,驚訝的是為什麼有才華的年輕都這麼魯莽和沖動,或者像皇上說的一樣殘暴不仁。眼見朱顯波臉有不悅,劉立洋連忙替姚啟聖求情,因為他知道皇上肯定還想重用姚啟聖的,只是不想落個護短的名聲「皇上,臣以為姚啟聖斬殺俘虜可能屬于不得已為之。而李承宗大人不匯報此件事情,想必也是在等詳查之後再上報朝廷。封賞之事請皇上三思。」

劉立洋這麼一說,徐光啟也覺得什麼地方不對,連忙打圓場︰「皇上,打仗難免死人,何況現在斬殺的是意欲逃跑的俘虜。姚啟聖處理此事可能有些魯莽,但從奏折來看,蒙古人在趕回莎車救援時也殺死了我大明數萬騎兵。設身處地的想象,說不定李承宗大人也有苦衷,他默認了姚啟聖的行為,也許是為了絕後患和安撫遠征大軍。西征葉爾羌可以算得上我大明的又一個大捷,如若不加封賞只怕邊軍有牢騷。」

其實朱顯波心里也想加封姚啟聖,但是絕不希望姚啟聖毫無教訓。也不想將來事情揭露出來後被人說成護短,尤其是自己準備將小惠下嫁給他。必須撇清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一切嫌疑才對。

「哎……這件事情你們下去再商量商量,明日姚啟聖還要在朝堂之上當面匯報西征之事。朕已囑咐他不得說出斬殺俘虜之事,但阿普杜拉哈王室的人都押解到京城,很快京城上下都會知道這件事情。」是啊,到時候全京城都知道了,朝廷就不能裝聾作啞了。那麼這次的封賞事先就需要反復斟酌才行。

朱顯波也夠陰的,將這等棘手之事交給臣下去處理,自己還是個明君。徐光啟和劉立洋兩人也沒辦法,只好明天再與吏部商議再行定奪,皇上想封賞,但是也需要給姚啟聖一個懲戒,這兩難之事確實不好做,做臣子的務必想個周全之策才能免除皇上後憂。

————————————————

長假過完了,碼字還得繼續,求紅票、收藏等各類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