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92章 智取莎車

于是在李承宗的堅持下,決定再分兵2萬步兵給姚啟聖作為主攻力量。他自己則按姚啟聖的建議帶兵先行沿和田河南下,準備隨時阻截阿普杜拉哈的援軍或者逃兵。當然最主要的是按事先的計劃,準備合圍莎車城。

大明的兵器和火槍、大炮優勢十分明顯就怕阿普杜拉哈不出戰,如果姚啟聖能順利沿河南下,李承宗從東往西,兩軍合圍,阿普杜拉哈等只怕只剩下翻越昆侖山進入克什米爾。

現在唯一的懸念是在哪里決戰,姚啟聖的2萬兵騎兵,2萬步兵和2萬民夫能不能壓制住正面戰場。

姚啟聖第二天繼續折騰,這次他的目的不是嚇唬敵人,而是吸引注意力,順利掩護李承宗南下。直到李承宗的隊伍消失在視野里才讓軍士們休息。第三天一早,姚啟聖就下令攻城,阿克蘇城並沒有阿普杜拉哈的主力,為了顯示大明軍隊的實力。朱顯波讓兩萬步槍騎兵盡可能完全展開成三排,後面跟著假冒的二萬騎兵,步兵則在左右和正後方穩定陣腳。

這種布陣姚啟聖沒用過,軍營那些身經數戰的老兵也未曾見過。而在姚啟聖的心里是要徹底發揮步槍的作用,讓這些蒙古人感受大明的厲害,挫一挫他們的信心,有利于將來的歸順。這些有姚啟聖的獨創,也有朱顯波的囑咐。朱顯波從李承宗任兵部尚書的那一天起就向軍隊灌輸這種高壓姿態以期不戰而屈人之兵。

阿克蘇的守軍對于明軍似乎也有一種恐懼,姚啟聖前兩天的折騰讓他們相信了大明的西政軍四十萬也許是真的,而阿克蘇一個小城又遠離首都莎車,阿普杜拉哈並未使出全力防守,只安排了不到三萬人,而且全部死守,沒有派兵出來迎擊。姚啟聖的大軍于是得以順利來到阿克蘇城下。

沒有任何單挑場面,姚啟聖也不會。步槍騎很快一字排開對準城牆上的蒙古士兵一頓猛射。習慣了馬背上游牧生活的成吉思汗的後裔們也只有那些權貴從傳說里听說過大明的火器。而當看到身背子彈袋,不斷裝彈射擊的大明騎兵時,他們傻了。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如果守軍頭領知道明軍的戰法,一定會迎擊爭取部分機會的。如今只有挨打的份,很快城牆上下死橫遍野。

很快姚啟聖意識到,步兵必須提到陣前來,因為翻越城牆是步兵的強項。而步槍騎身後的那兩萬民夫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只是壯壯威而已。

六萬對三萬,大明還有兩萬支步槍,阿克蘇城和以前朱顯波親自指揮的戰斗一樣毫無懸念。不到五天,阿克蘇城阿普杜拉哈派駐的守將就在將士死傷過半後帶兵棄城而去。

進駐阿克蘇城的姚啟聖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派人四處尋找木頭打造渡船。四處散布謠言,大明軍隊將渡喀什噶爾河直逼莎車。這時候那兩萬假冒的民夫終于派上了用場,戰場用不上,這收集木料打造船只的事情確實用的得上。

很快姚啟聖的騎兵、步兵推進到三岔口,而兩萬民夫卻留在了阿克蘇城。這一次,姚啟聖啟用的戰術又出乎意料。他一方面派人聯絡從東線南下的李承宗,一方面派出大量探子四處搜索阿普杜拉哈的主力,而與此同時又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暴露自己的勢力,讓阿普杜拉看清楚自己確實只有區區6萬人,而且兩萬已經在阿克蘇成了民夫。

于是派出錦衣衛散步謠言,大意是準噶爾乘哈密空虛之際大舉南下。李承宗慌忙回援,姚啟聖只剩孤軍在這茫茫沙漠。之所以要這樣做,也是為了掩護李承宗,姚啟聖當然不希望阿普杜拉哈的主力找到李承宗並與其決戰,這不是貪功的問題。而是李承宗年事已高,加上是皇上的重臣,一旦出事,自己又是主張分兵的禍首。

散步準噶爾南侵的消息,可以很好的配合李承宗消失的部署。另一方面是盡快引出阿普杜拉哈,在這茫茫沙漠里,雖然還有幾條河照顧,但要去找敵人確實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而阿普杜拉哈方面對于明軍的入侵確實沒有準備,沿途的防線很快被明軍攻破。尤其是姚啟聖攻下阿克蘇城後。阿普杜拉哈立即召集各部軍力匯聚莎車城,準備隨時和大明軍隊決戰。當然也有人建議分兵葉城和英吉沙以防大明包圍莎車。正在阿普杜拉哈準備分兵葉城時,听到了李承宗撤軍的消息。

天賜良機啊,六萬人,大明真的要把這六萬人埋在沙漠里了嗎?阿普杜拉哈也不打算坐以待斃,等李承宗再回來,莎車還是難保,不如傾全國之力先將阿克蘇的六萬明軍殲滅再四處設防為上策。

很快阿普杜拉哈帶領從整個汗國匯聚二來的十五萬大軍朝喀什噶爾河南的巴楚城進發,想要與姚啟聖的大明軍隊隔河相望,或再找機會渡河殲滅姚啟聖不。姚啟聖看到機會來了,迅速命人將阿克蘇的木船和所有剩余木頭搬到三岔口,每日姚啟聖趁著夜色帶領民夫將完好的新船沉入江底,並將大量的剩木削成木樁打入河底。

許多民夫不明所以,但大人有令,只好照辦,而且這比上戰場舞動弄槍要輕松許多,而且沒有生命危險。連續幾日,從阿克蘇運來的木船和木頭幾乎都沒姚啟聖全部用光,這還不放過這群民夫,讓他們巴楚城對岸建起糧倉來。當然也順便砌起來一堵沿河牆。同樣這些民夫也完全搞不懂姚啟聖在搞什麼鬼。

很快阿普杜拉哈的大軍一路北上來到了巴楚城,看到河對岸的土牆,大聲笑起來「哈哈,明軍想阻擊英勇的蒙古騎士渡河。你們下去準備船只,越多越好,我們要一舉趟過河去。我們蒙古的騎兵不會被擋住的。」

姚啟聖當然知道阿普杜拉哈想干什麼,蒙古人知道這些河並不深,除了輜重需要船只外,其他的甚至可以直接騎在馬背上渡河,而姚啟聖要等的就是這一天。

看著對岸的陣勢,姚啟聖知道,阿普杜拉哈傾巢出動了準備圍剿自己。于是在阿普杜拉哈到來的第二天,就讓民夫們紛紛拉著車,搬著輜重向阿克蘇城撤退。而另一方面卻讓步槍兵們荷槍實彈的站在民夫身後。姚啟聖要制造逃跑的假象,為的就是讓阿普杜拉哈來追。

對岸的蒙古人當然第一時間將明軍的舉動報告給了阿普杜拉哈,阿普杜拉哈立即召集部隊準備渡河,為了爭取時間,渡河長度甚至拉長到了數百米,一排排前赴後繼的騎著馬往對岸沖去,只留下少許人員帶著輜重乘船從後面跟來。

「殺啊……」

阿普杜拉哈不想放過一個明軍,何況現在的局面對自己有利,說不定趁機攻向北方和準噶爾連成一片,成犄角之勢共同抵御大明。于是一個勁的催促軍隊迅速渡河搶佔有利地形。

喀什噶爾河巴楚段,本來就不深,但是卻有點寬,就在十幾萬大軍先頭部隊進入到河中央時,姚啟聖帶領他的步槍騎出現了,可以說,阿普杜拉哈的渡河部隊有多長,姚啟聖的隊伍就有多長,甚至後面的步兵還推著大量的投石。

「發射!」一時間岸上步槍齊鳴,後面的投石車帶著燃燒的木頭砸向了河中央。

「沖啊,迅速沖過河去,全殲明軍。」這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只要渡過河去,阿普杜拉哈的蒙古騎兵人數上有絕對的優勢,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就在這淺淺的河里,姚啟聖已經做了數天功課。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浩劫。

————————————————————————求收藏、求紅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