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

李承宗接到朱顯波的回復後,並沒有急于將皇上指婚的消息告訴姚啟聖,而是將他叫來商量如何西征。

「如果皇上準奏,允許你我西征,你將如何應對啊。」

「將軍為小的後盾,姚某自提一軍越過茫茫沙漠沿塔里木河西進在南下,直取葉爾羌首府莎車,城破之日就是阿普杜拉哈來歸之時。」

李承宗搖搖頭,心想皇上啊,這就是你寄予厚望的人才嗎?如此帶兵必敗無疑啊。可轉念一想,這小子是在忽悠我吧。「姚啟聖,我跟你討論西征,是因為皇上看重你。我也相信你有才華,沒想到你居然耍滑頭。快快說出你的計劃,不然我讓你照舊守東城,西征不帶你去。」

這一來姚啟聖慌了,「別啊,李大人,小的只是開個玩笑。其實葉爾羌卻是不好打,而且中間有茫茫沙漠。我是想能不能由我帶一只兵越過塔里木河,從南岸沿河西進再南下直逼葉爾羌河區,你帶人埋伏在塔里木河北岸,只要等阿普杜拉哈的軍隊過河就掩殺。」

「阿普杜拉哈會輕易上當嗎?」

「這個需要錦衣衛和眾多民夫的配合。」

「怎麼配合?」

「我想帶一萬騎兵和數萬邊民勇士,錦衣衛散步消息就說我剛愎自用,急功冒進一旦長驅直入我就帶騎兵攻城。如果阿普杜拉哈的主力軍隊接觸上,就邊打邊退。把這些邊民做誘餌,我帶騎兵退到隱蔽處,或者繞道反追擊,大人你則引兵救援勇士如何?」

「你是說從墾荒的人中挑選出勇士,然後讓他們去送死?」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且必須有誘餌才能迅速找到阿普杜拉哈的主力啊。而且如果不是且打切退也很難讓阿普杜拉哈盡遣主力。」

「我覺得還是不妥,如果朝廷追查下來,犧牲這麼多農夫不好交代啊。」

「那只能犧牲戰馬了,讓民夫騎兵做運輸隊。」

「非要用民夫嗎?」

「大人,哈密總共才多少兵啊,如果我釣魚帶幾萬,你又如何合圍啊。還有北方的準葛爾乘機南下,哈密空虛,你我又如何向朝廷交代?」

「哎,如今已成騎虎之勢,就看朝廷能湊多少兵馬了。如果真的兵馬不夠,我就同意你的戰術,如果兵馬夠就直接沿河開進。你帶騎兵渡河在南岸成犄角之隊前進。」

「還有一點,大人,小的帶領的這些騎兵必須每人攜帶步槍,如果阿普杜拉哈不出擊,我就帶人打疼他,直到大軍圍攏攻下他的城池。而在出征之前,大人可修書一封奉勸其仿效漠南各蒙古部落歸順大明,語氣要強硬且不容反駁,就算不能激怒他。也要認為你會傾巢而出攻擊他的首府。」

「嗯,先禮後兵。現在我擔心能募集到多少民夫,又如何武裝他們啊。」

「大明皇上一向威望頗高,何況西征也是為了徹底消除隱患為這些邊民提供永久的耕種之地。相信他們會支持的,如果將來有機會破城,阿普杜拉哈汗國的黃金拿出一部分來安撫受傷或者死難者。何況有大人帶兵,小的在前方臨機應變,一定能攻克葉爾羌。」

李承宗看姚啟聖自信滿滿也不好打擊他,也許皇上試過他的火候,就算他是馬謖反正自己到時候穩打穩扎也不至于完敗。

而朝廷這邊,朱顯波給劉立洋的指令是盡量調集更多的兵馬供李承宗和姚啟聖使用,同時鑒于葉爾羌,不必苛求完勝,必要的時候大兵壓境和談也是一種選擇。方針既定,劉立洋這個跟隨朱顯波多年的兵部尚書,東拼西湊終于從陝甘調兵前往哈密,哈密李承宗的治下軍隊達到二十一萬。

當然這些軍隊不可能全部出征,北方準葛爾虎視眈眈,留下五萬駐防哈密是必須的。

經過幾天公告,李承宗和姚啟聖從哈密及周邊的軍墾區募得勇士五萬余人,這些人雖然來之前經過正規訓練,但久疏戰陣,只能做湊數用。

李承宗听從了姚啟聖的建議,將兩萬步槍全部配發給騎兵交給姚啟聖作為西征的先鋒部隊,同時將剩余的兩萬戰馬拼湊在一起交給臨時征召的勇士,作為騎兵部隊跟隨在兩萬步槍騎後。自己領騎兵五萬,步兵五萬,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開始西征葉爾羌。大明帝國最沒有把握的一場戰爭由于姚啟聖的沖動和朱顯波的支持即將開始。

隊伍還沒到庫爾勒就收到了阿普杜拉哈的回信,當然是拒絕歸順大明,這也難怪,他們承認成吉思汗可不承認朱元璋。何況阿普杜拉哈認為自己的汗國地廣人稀,從克什米爾到天山,從費爾干納谷到嘉峪關,版圖並不比先前的大明小多少,何況汗國南部河流交錯縱橫是放牧的天堂,最主要的是阿普杜拉哈認為大明還沒強大到可以統轄葉爾羌的地步。當然這些只是他的想法。

接到回信,李承宗只好再寫信一封,這次是討伐書。言簡意賅,參拾萬大軍克日即將兵臨莎車城下,讓阿普杜拉哈等著。這樣的回信無非是做給戰爭雙方的百姓看的,強大的大明還是先禮後兵的。

于是西征大軍按照先前的計劃,李承宗在庫爾勒暫駐一段時間,派遣錦衣衛順塔里木河、克里雅和、和田河和葉爾羌散步謠言,說大明從哈密派遣四十萬大軍西征葉爾羌汗國。並有三十萬在長安集結完畢準備擇日出發,大明皇帝誓滅葉爾羌汗國,恢復大明的統治。

西征路上並不是一日千里。除去必要的探索,部隊也只能沿河前進,雖然姚啟聖的先鋒部隊全部是騎兵。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保持和李承宗大軍的適當距離。憑著兩萬步槍騎,姚啟聖在塔里木河區域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很快佔領輪台,庫車和新和城。而李承宗在庫爾勒駐扎近十日,得悉北方準噶爾暫無異動後繼續拔營前進。以便與姚啟聖保持前後呼應。

越接近莎車,西征的部隊前進的越謹慎。終于前方探子傳來消息前方阿克蘇似乎有阿普杜拉哈的部分主力守城。看來這個阿普杜拉哈也不是完全龜縮。只要有人就好,姚啟聖怕的是龜縮,要是藏進茫茫沙漠大明的騎兵拿這些蒙古後裔還真沒辦法。守城,是姚啟聖和李承宗樂見的。

等待快到阿克蘇時,姚啟聖讓全部騎兵在沙漠里來了個原地賽馬,部隊分成幾部分,從東南向西北不斷的來回奔跑,掀起陣陣沙塵,幾萬騎兵放肆的在戰場外奔馳。而且一折騰就是一個上午,漫天的塵土隨風飛揚,馬蹄聲此起彼伏。遠處的阿克蘇城守軍徹底相信了這是大明西征的主力,而且人數和先前傳說的差不多,連忙準備防御的同時,派人向莎車城報告戰況。

而姚啟聖在折騰了半天之後,讓騎兵原地休息。然後讓傳令兵告知李承宗,建議兵分兩路,趁著姚啟聖圍攻阿克蘇的機會,李承宗帶兵沿和田河南下。防止莎車城的軍隊和百姓潛逃。李承宗對姚啟聖要以2萬步槍騎兵和2萬臨時募集的民夫攻打阿克蘇有信心,但是不相信他能僅僅以這些兵力就能攻下莎車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