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85章 中央銀行(1)

由于朱顯波的野心不斷膨脹,大明朝廷的開銷也越來越大。加之最近又準備大量生產紙質彈殼,還有為中央軍和新造艦船準備大將軍大炮,各類工廠的消耗也越來越大。而地盤還是那些地盤,東北、西北和蒙古看著大,出來東北能支援點糧食之外。三北基本上是常年虧損,尤其是大明朝廷不斷鼓勵中原移民到三北,光政府補助一年就好幾百萬銀元。

在朱顯波的嚴令下,造船廠、造紙廠、鑄造所等晝夜不停。而兵部的新兵也不斷增加,各部門的五年規劃也陸續落實好多項目爭相上馬。這個好幾年不缺的皇帝終于又一次被逼到了國庫空虛的地步。

「張大人,國庫存銀如何啊?」

「回皇上,雖然個地方已經竭盡所能開源節流。但大明現在諸多方面花銷不斷。軍費開銷尤其是水師開銷已經佔到總軍費的六成,而往邊境移民的朝廷補助也接近每年千萬元。」

「這麼說來,紙質彈殼不能迅速裝備軍隊?那不行,這麼先進的東西既然出來了,不用就是我等的罪過了。」

「可是……」

「徐大人,以朝廷的名義告知祖大壽︰不管他從即日起加大佐渡島黃金開采量。為了鼓勵起采金積極性,以總利潤的百分之五獎勵給總督府。另外通知傷不起和馬尼拉的港口諸官員,從即日起,從科技派員參加金礦勘探和開采工作。」

「是!」

盡管朱顯波知道光靠這兩個海外金礦點,也只能是暫時支撐。想朝著帝國之路發展,必須花大力氣,大價錢發展國內手工業、貿易業。只有工業和商貿活絡了,政府才能從這也行業中獲利和收稅。

「也許紙幣比銀元更能促進貿易發展。」周濤從破舊不堪的電腦里得知宋朝就有人發明了紙幣,「我們何不發行紙幣?黃金白銀只是作為國家儲備。」

「紙幣?我以前怎麼沒想到?」朱顯波一直忙,忙的焦頭爛額,不管是政務還是泡妞,有閑暇也是和孩子們呆一起。因此智商難免會下降「嗯,我明天去跟徐光啟他們幾個商量一下。」朱顯波心想既然準備發行紙幣,不如直接開銀行,听說意大利那邊已經很流行了,國家出面開銀行應該有賺頭,何況現在大明國力日漸昌盛這麼好的信譽不吸收點民間資本太可惜了。

第二天朝會之後,朱顯波留下首輔徐光啟、各部尚書和龐清廣,召開起來擴大會議。會上,朱顯波先將自己打算發行紙幣的想法跟大家說了說,然後征求大家的意見。

「皇上,這宋代就曾經有私人官方都發行過紙幣,只是後來因為無法兌換而流產了。」

「皇上,這發行紙幣能開源嗎?」……連珠炮似的,這也是朱顯波平時不拘禮節的結果,遇到急事、大事了這些臣子們也顧不得禮節了。

「諸位愛卿,紙幣的事情听朕慢慢解釋。朕是這麼想的,我大明朝廷想要更加富有,不能單純印制紙幣騙取老百姓。而是要像銀元一樣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朕以為紙幣的發行將極大地促進商貿發展,也對廣大的工廠企業有好處。只要我大明朝廷承諾隨時兌換,那紙幣就和真真的黃金、白銀一樣。」

「那這個兌換過程如何實現。」信任的戶部侍郎龐清廣很是關心紙幣。

「嗯……這個就需要朝廷在各行省,設置各州縣設置專門的辦事機構。」

「那這樣一來,就需要增加更多的人力,包括專門的兌換人員和保全人員。」

「這個是前提投入,是肯定需要的。朕以為有個五年,在全國各地即可大量鋪開紙幣規模,我們可以先從京師和北直隸開始。同時為了控制總的貨幣量,避免通貨膨脹,印發紙幣後必須回收相應的銀元或金幣。」

「通貨膨脹?」

「貨幣量?」

「哦,朕的疏忽,朕是這麼認為的,所謂的通貨膨脹就是……」朱顯波又費了半天功夫給這些近臣們解釋通貨膨脹和貨幣供應量的問題。

「還有就是各省各州縣的貨幣兌換部門要盡快成立,不管是為了發行紙幣,也是為了盤活全國各地的財富。慢慢的將老百姓手里剩余的錢財存入國庫,到需時再支取。這樣一來,國家也會充分利用閑置的錢財發展經濟。」

「皇上,這個辦法可行,只是……」

「說得通俗點就是國家開錢莊代替商號的小錢莊。朝廷的信譽度肯定比個別上號要好。而且是銅錢、銀元、黃金和紙幣之間自由兌換。朕的計劃是在二五期間全國各行省必須建立一個分支機構。統一由戶部主管,龐清廣出任中央銀行行長,中央銀行負責貨幣發行和各行省的貨幣調撥。具體的存兌業務由各行省去實施,如果有一定的存款之後,戶部可以代替朝廷向銀行借款,用于發展各項經濟。」

「皇上,這……」

「是的,看起來有點亂,今後央行應該和戶部獨立。兩者的功能也完全不一樣。戶部主管朝廷的收支。而央行則是調控全國乃至東亞、東南亞的金融市場。說簡單點就是誰都可以到銀行存貸。當然前期存款不足的前提下,主要以滿足大明朝廷建設所需。」

「皇上,這個會不會很難被民眾接受?」

「只要大明各行省的銀行分支機構完善,有些個別商貿繁榮得省份甚至可以將分支機構設置到州縣。這樣將極大的方便商貿往來。經過幾年的努力實現全國通存通兌的話。那麼我大明的商貿和工業將會有一個飛躍。相信朕,朕也是從一些西洋人哪里學來的,很多歐洲國家已經逐步開始實行了。我們最近要做的就是完善金融機構。如果朝廷暫時不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就可以將錢貸給各商貿大戶或者私人工礦。利率比存款稍微高點,差價用于彌補辦事人員的費用。將來存貸量大了甚至可以實現大量盈利。」

「那如果出現擠兌現象怎麼辦?」龐清廣腦子還算清醒。

「首先銀行必須有足夠的準備金。舉個例子,如果銀行每月吸納存款為兩百萬銀元,那麼能貸出去的最多一百八十萬,甚至更少,這個需要在運行過程中模索,但總的來說肯定要存大于貸。」

「利率如何制定?」

「參考社會私人錢莊。今後銀行分支機構完善後,國家將陸續取締小型錢莊。但鼓勵接受央行監管民間資本組建較大的類似央行的盈利組織。這些是後話,將來再考慮逐步放開政策。當然在定制匯率和銀行選址問題上你們戶部要多動腦筋。關于其他的事情,今後朕與你一起研究吧。」

朱顯波其實對金融不是很懂,但總見過豬跑,比起明朝這些人來說理念是要先進得多,看來又要面臨一次現學現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