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

幾個月之後朱顯波又接到科技部和工部的匯報,說是火槍的生產改造基本完成,請他過去驗收。

經過幾個時辰馬不停蹄的急趕,朱顯波終于從京城趕到了涿州的鑄造所,徐光啟、科技部、工部、兵部尚書一通陪朱顯波實地考察。鑄造所負責人、涿州知縣楊一鵬早早的聞訊趕出城外來迎接。

朱顯波也不寒暄,也不客氣,直接要求去現場。

楊一鵬也無奈,只能招呼馬車夫將車駕過來。趁著等車的空擋,朱顯波轉向徐光啟,望著他早早冒出的滿頭華發,頗有些痛惜地說道︰「徐愛卿你可一定要注意身體呀,千萬別累出病來。」

「呵呵,皇上多慮了。」徐光啟笑了笑,「微臣整日與文程還有那些科技部院士呆在一起,每天探討機械學術上、火炮、火藥研制上的問題,別提有多開心了,這人一開心身體就好。胃口就好,皇上你放心,微臣的身子骨硬朗著呢。」

朱顯波欣然道︰「徐愛卿,你可是我們大明帝國的活著的國寶,不活足百歲是絕不會讓你去天界享清福的。」

徐光啟拂須大笑。

朱顯波在看看,什旁邊麼也沒說只是重重地拍了拍範文程的肩膀,範文程的人品、才學都沒的說,而且年富力強,可以說是科技部最佳人選,更是未來大明帝國科學界的領軍人物。

當下四人上了馬車,直奔鑄造所。

原來這楊一鵬已經發動民夫在鑄造所和縣城之間修了一條寬闊的官道。兩輛四駕馬車可以在官道上並道而駛。

沒過多久,朱顯波一行就到了涿州鑄造所。

一到現場,朱顯波簡單地跟楊一鵬交待了幾句,王就一頭鑽進了鑄造所的生產車間。

剛剛踏進廠房大門,充盈入耳的便是機器開動的轟鳴聲,偌大的車間里,極目所見都是鐵制的機床,一派忙碌景象,楊一鵬早已經湊上前來,說道︰「皇上,這里是生產步槍槍管的一號車間。」哦,鑄造所的人認為,這槍步兵使著最順手,私底下都叫步槍,叫開了。本來子彈殼的出現,火槍已不足以形容了。

朱顯波拿起堆在過道邊的鐵料,卻是一截渾鐵棍。

徐光啟紹道︰「皇上,以前步槍的槍管都是卷出來的,然後用大管套小管,里外嵌套,最後再鑽孔,拋光,工序復雜不說,強度還不高,如果縫隙沒有合好就很容易炸膛,現在地槍管則是由渾鐵棍直接鑽空而來,工序簡單,而且強度高,不會炸膛。」

朱顯波問連忙道︰「直接由渾鐵棍鑽孔?萬一鑽偏了怎麼辦?」

「這的確是個問題。」徐光啟回答說,「不過難不到範文程大人。」

說罷,徐光啟對範文程說道︰「範大人,還是你跟皇上說說吧,怎樣保證槍管不會鑽偏?」

範文程淡然道︰「皇上擔心槍管為鑽偏。其實是因為鑽頭太細太長,轉動的時候容易撓動,因此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鑽頭固定死,讓槍管高速旋轉、進刀,因為槍管夠粗夠硬。轉動的時候不會撓動,所以基本不會鑽偏了。」

「厲害!」

朱顯波忍不住向範文程豎起了大拇指,這事說出來雖然沒什麼大不了,要放到朱顯波那個年代也是司空見慣。但現在是明朝,可要憑空想出這個竅門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這完全是絕妙的逆向思維!

說話這功夫,朱顯波已經走到了一台鑽床前面,工匠身邊的周轉箱里已經整齊地疊放了一堆已經鑽好孔的槍管,王樸隨便拿起一支槍管,發現內孔非常光滑。槍管兩端的內外圓心幾乎沒有偏移,至少肉眼看不出來。

朱顯波回頭問道︰「現在的加工速度怎麼樣?」

徐光啟微笑道︰「皇上放心吧,機床換成鐵制之後。壽命大大增加,現在地加工速度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一台鑽床一天就能鑽出三十支槍管!一號車間總共有二十台水力鑽床,要是原料充足,每天可以鑽出六百支槍管!」

「每天一千?」朱顯波咋舌道,「乖乖,那十來天豈不是就能裝備一個火槍營了?」

徐光啟接著說道︰「現在槍管的加工速度沒有問題,但是鐵棍的澆鑄速度跟不上,因為從各地運來的精鐵純度不夠。需要回爐再煉,然後再澆鑄成適合加工的渾鐵棍,因為沙模地制作很耗費時間,所以速度就有些跟不上了,不過等鐵模研制出來,加工速度就能趕上去了。」

朱顯波點點頭繼續問道︰「那現在一天能澆鑄多少渾鐵棍?」

「每天差不多百兩多根吧,去掉有氣孔報廢的,平均每天兩百根這樣。」

朱顯波聞言暗暗心喜,就算每天兩百根。那也是不小的產能了,照這樣地生產速度要不了兩年時間,十幾萬中央軍和水師就能全部換裝標準化後膛步槍了!

接著朱顯波又參觀了二號、三號、四號和五號車間,二號車間是拉制膛線地,這是個技術活,需要老工匠才能勝任,三號車間是生產槍機的,大多數零件都采用了鍛壓工藝,用做好地鐵模往下 當一壓。零件就成形了。

四號車間是步槍的總裝車間特別值得一提是五號車間。也就是子彈生產車間。

戰爭歷來就是促進科技飛速發展的催化劑,朱顯波以舉國財力、人力扶持軍事科技地研究更是加速了軍事科技的發展。在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內,紙殼彈關鍵技術底火裝置就已經誕生了。

因為在大明科技部還有三十名西洋院士,他們中間,就有好幾個從事機械或化學研究的,在歐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從事火槍技術研究了,到了中國之後,由于大明官方的支持以及財政、人力、設備上不遺余力的支持,他們的研究很快就獲得了成功。

底火裝置的出現,使步槍出現了革命性的進化,從此真正開始實現標準化生產!

現在的涿州鑄造廠雖然產能不大,卻已經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兵工廠了,因為他生產地步槍和子彈已經和近代的槍械沒什麼區別了!這是朱顯波十分高興的地方,小平同志沒說錯,科學技術是第一次生產力。感謝小平,感謝那些科技部的人才,感謝自己帶來的電腦啊。

參觀完了五號車間,朱顯波內心的激蕩可想而知,原本他只想著科技部能把涿州鑄造廠的木制機床換成鐵制機床就已經不錯了,可沒想到徐光啟他們做的是如此出色,居然真的建成了步槍生產流水線!

沒等朱顯波心情平復,徐光啟又把他帶到了一間倉庫外,神秘兮兮地說道︰「皇上,微臣有件小小的禮物要送給你。」

朱顯波的目光變得熱切起來,低聲問道︰「什麼禮物?」

徐光啟笑而不答,早有工匠上前打開了倉庫大門,朱顯波一眼就看見倉庫里擺放著一尊龐然大物,不過這尊龐然大物的表面上覆蓋著紅布,看不清具體是什麼東西,但從紅布覆蓋下地輪廓判斷,這應該是一門大炮。

朱顯波凝聲道︰「紅衣大炮?」

朱顯波上前掀開了紅布,一尊嶄新的大炮就展現在了朱顯波面前。

這是一尊全新的大炮,炮管比紅夷大炮的炮管更長、更細,炮身部份卻要比紅夷大炮臃腫得多,仔細一看居然與佛朗機炮的炮膛構造有些類似,卻又不盡相同,朱顯波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恐怕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門加農榴彈炮!

徐光啟扶著大炮介紹道︰「這尊新式大炮是幾名院士根據後膛槍的靈感造出來的,它的炮彈跟步槍一樣采用了殼彈,也使用底火裝置,因此填裝速度比佛朗機炮還要短,可射程和威力卻比紅夷大炮還要巨大!」

說此一頓,徐光啟以異樣地語調問道︰「皇上,這尊大炮地射程是十五里!」

朱顯波知道,中央軍炮營中裝備的紅夷大炮最大射程是五里,佛朗機炮射程一里左右,萬萬沒有想到,這尊新式大炮地射程竟然是十五里,這可是現有紅夷大炮射程的足足三倍啊,這是個什麼概念?

「皇上」甄有才興奮地說道,「這尊新式大炮還沒有名字,不如由你給它起個名吧?」

朱顯波欣然頷首,朗聲道︰「這家伙射程比佛朗機還快,射程卻又遠遠超出紅夷大炮,可謂威力無匹,世間何物可擋其鋒?有如一個勇猛無敵的將軍,不如就叫大將軍吧!」

「好。」徐光啟喜道,「那就叫它大將軍了!」

一邊的範文程和楊一鵬也連聲附和,這尊新式大炮的名稱就這麼定下來了,朱顯波上前拍了拍大將軍,興沖沖地對徐光啟說道︰「將來中央軍的炮營都要換裝大將軍,還有我們大明帝國的水師,也要全部列裝大將軍,到時候水陸兩棲,無數的大將軍壓陣,還有誰能和我們大明帝國的無敵雄師相抗衡?」

——————————

特以槍炮獻禮國慶!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