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

「而荷蘭人在印度洋甚至亞洲的掠奪則主要通過他們的東印度公司,歐洲人為了從遙遠的東方掠奪財富,陸路以印度為基地建立響應的公司,他們是英國、法國、荷蘭等繼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擴張後,17世紀新興的殖民國家為了處理在殖民地地區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機構。分別是英國東印度公司(1600)(不列顛東印度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1602),丹麥東印度公司(1616),葡萄牙東印度公司(1628)。」

考到這里朱顯波開始佩服歐洲人的聰明才智了,掠奪由幾個或者幾個商人或者軍商結合,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力。看來朱顯波將來要控制全球財富也要通過公司進行了,畢竟軍隊的明刀明槍掠奪做了一次只有一次,要常態化就必須產業化。

「我們大明也可以考慮將來成立類似的公司,只是現在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啊。另外我們的船只還是有限。各部要認真研究錦衣衛帶回來得關于東印度公司的情報。」朱顯波當然希望找到他們的前輩那三男一女啊,要是這三個人出現在自己的朝堂之上,讓他們每人去掌管一個公司就好了。

話說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其原名意為「聯合東印度公司」。當時的歐洲各國興起海上冒險,探尋世界地理,更發展外海的商機。16世紀的葡萄牙在東南亞地區已有殖民地與商業發展,1560年代,一群荷蘭商人派浩特曼(1565年-1599年)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國後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這個資訊往東印度地區發展。

從1595年4月至1602年間,荷蘭陸續成立了14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過度的商業競爭,這14家公司于是合並,成為一家聯合公司,也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具有貿易壟斷權。

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澤蘭省的密德堡市、恩克華生市、代爾夫特市、荷恩市、鹿特丹市六處的辦公室所組成,其董事會由七十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十七人,被稱為十七紳士(HerenXVII),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可以自組佣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準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從這個角度上看,基本上是一個國外之國了,不同的就是要給股東分紅,給政府繳納金幣。

1619年科恩被指定為東印度公司總督巔峰時代荷屬殖民地.這是一個極有遠見的人,他看到了把公司變成亞洲一支力量的可能性,為此他不惜殘暴地使用武力.1619年科恩來到巴達維亞建立了公司新的總部.為了建立對丁香貿易的壟斷權,他將班達群島上的原住居民殺死或趕走.科恩第二次成功的冒險是成功的建立起了亞洲國家貿易體系,將其貿易足跡延展到日本,朝鮮,中國等.

「回稟皇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這是我明朝政府季節性駐防的汛地,經交涉失敗後,朝廷派遣由俞咨皋率領的軍隊包圍荷蘭人的城堡,迫使得荷蘭人轉戰台灣,佔領台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東南亞商業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中國間的貿易。」

「那他們貿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的輸出貿易內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轉運貿易內容包括荷蘭的金屬、藥材,巴達維亞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錫、鉛,中國的絲織品、陶器、黃金、蠶絲。」看來錦衣衛了解的和自己電腦查詢得差不多。

還好朱顯波及時出現了,趕跑了荷蘭人在台灣的盤踞,在東南亞,荷蘭和戲班人也苦于大明艦隊的巡邏開始龜縮貿易規模等待時機,越是情報了解越詳細,朱顯波越是覺得,戰爭的迫切性,也許不久的將來,在印度洋,甚至東南亞將會有曠日持久的海戰,西班牙人甘心被趕出去,荷蘭人一定不甘心,這個富饒的東方太誘人了。

當然,大明所面臨的敵人不止荷蘭,遠不止一個荷蘭東印度公司,英格蘭雖然處在動蕩之中,但他們沒有和荷蘭人撕破臉,也許將來在中荷海戰時還會像當初支持荷蘭人打西班牙一樣來對付我大明。必須早做決斷。何況英國人擁有最早的東印度公司,那種掠奪手段絕對不比荷蘭人差。

「你們再說說英格蘭的情況吧。」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或「英國東印度公司」簡稱BEIC,EHIC,有時也被稱為約翰公司,是一個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授予該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實際上這個特許狀給予「可敬的東印度公司」(The于東印度貿易的壟斷權21年。」

根據歷史經驗這個公司將來還會去的行政權,軍事權,到時候就是真正管理印度的公司了,必須阻止擴張,不管是荷蘭的,英格蘭的還是葡萄牙的,又或者是丹麥、瑞典的。在朱顯波的字典里,印度洋乃至亞洲是大明的,是中國的。

但是要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軍事,海軍的強大是基礎,當然歐洲人的公司制度管理和掠奪也許值得借鑒,是不是我們也該考慮建立個印度公司呢,將來甚至阿拉伯公司,非洲公司等等,也許李華梅是個不錯的人選。當然眼下最重要的是盡快拔掉西方列強在東南亞的一切駐點,哪怕只是一個簡陋的情報站,必須完全、完整的佔駐東南亞,才能向印度洋發起挑戰。

海軍力量沒有達到足夠大的時候,就守穩馬六甲吧,讓李華梅去印度洋探探。

「劉立洋,東印度公司的事情你也听說了,荷蘭人就是想以台灣為據點對整個東亞進行資源掠奪。好在我大明的軍隊將荷蘭人趕出了台灣,但他們的殘余勢力逃往東南亞,印度洋,會持續發展壯大。我們貿然出擊也許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朕的意思是派一些人去打前哨,這樣即使敗了也不代表大明的立場,還有外教挽回的余地。」

————————————————————————————————————————

(日更一萬字,求收藏等各類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