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部 揚帆起航 第155章 天敵崛起

說實話,朱顯波對于南洋幾國的順從並不感到意外,這些國家領土小,人口少,部族卻眾多,河南形成統一力量。唯一能抵抗大明的就是大海這道天然屏障,但如今呢有海盜作亂,大明朝廷名正言順的將海軍艦隊開往雅加達巡邏。這樣一來,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當權,都紛紛投向了大明的懷抱。

前往歐洲的錦衣衛終于帶回來了消息,關于英格蘭和荷蘭的。朱顯波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終于開始有敵人的情報了,擔心的是敵人果然和想象的那麼強大。

「王拓,去把從荷蘭回來的錦衣衛帶進來,朕要親自問問情況,前往英格蘭的人回來後也立刻帶來見我。」

王拓轉身出去,不一會兩名錦衣衛被逮到太和殿,朱顯波連忙從寶座上起身走下台階來到兩人身旁「兩位辛苦了,朕謝謝你們啊。快說說荷蘭那邊的情況。」

兩名錦衣衛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皇上太平易近人了,這多年來的辛苦值了。

「回皇上,據臣等了解的情況來看,荷蘭人人口不多,城市經濟和貿易十分發達,經過了近80年與西班牙的戰斗基本實現了國家獨立,連續的擴張和戰爭推遲了西班牙經濟政治統一、民族國家形成和結構改造的進程,也強化了帝國內部的分裂傾向,龐大的軍隊和戰爭支出使得巨量的美洲金銀也難以阻止國家財政一再破產。」

「強迫征收新消費稅、沒收公債紅利、出賣領主裁判權等等都不能滿足需求。正是難以忍受的財政負擔、稅賦苛求,迫使尼德蘭南部的天主教各省、市也要起來造反。」

隨著從荷蘭和英格蘭等國錦衣衛的陸續回國,朱顯波開始驗證著西方近代史的進程,一切正如史料記載的那樣。朱顯波連忙找來周濤、朱丹等人努力查詢一切關于荷蘭的信息。

荷蘭能夠戰勝西班牙而獲取獨立,繼而鞏固其國際地位並迅速崛起為17世紀的歐洲強國,跟當時歐洲的國際格局變化密切相關。16世紀的西班牙不僅是一個瘋狂進行海外侵略擴張的殖民大帝國,也是一個在歐洲肆意掠奪其大面積領土的專制帝國。它的艦隊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游弋,陸軍橫掃西歐。葡萄牙和意大利南部被其收入囊中,兩個最繁榮的地區——意大利北部和尼德蘭的城市經濟受其破壞,法國、英國以及德意志的眾多諸侯國反復遭其打擊。

即使在查理五世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讓給他的弟弟而讓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1556-1598)繼承西班牙王位以後,這個龐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東西兩個部分仍然關系密切,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整個16世紀西班牙都在不停地打仗︰跟奧斯曼土耳其人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一直打到1581年的停戰協定;跟法國的戰爭從16世紀初一直打到1598年暫時放棄干涉法國的「維爾芬和約」;更不用說它還有另一個日漸強大的海上對手——英國。

在西班牙帝國為稱霸歐洲而四面樹敵的情況下,荷蘭人的獨立戰爭得到英、法等國的支持,實際上成為一場連續百余年的國際反哈布斯堡王朝戰爭的重要階段和組成部分,無怪乎1600年時的荷蘭軍隊包括了43個英國連隊、32個法國連隊、20個蘇格蘭連隊和9個德國連隊,簡直就是一支「多國部隊」。荷蘭跟西班牙的戰爭極大地消耗了西班牙的實力。

雖然西班牙在1588年以後的半個世紀里仍然是歐洲最令人生畏的軍事強國,但是經過17世紀上半葉的「30年戰爭」,它終于焦頭爛額、千瘡百孔,威風再也抖不起來了。相比之下,荷蘭的國力卻在戰爭中不斷成長壯大,終于取代西班牙並且趕在英國之前取得海上第一強國的地位。

與此同時,直到17世紀中葉,荷蘭周邊其他幾個大國的日子也不好過。英國在反西班牙入侵的戰爭中獲得一種強烈的民族精神,一種莎士比亞描述過的對「另一個伊甸園、半個天堂」、「嵌在銀色海洋中的」寶石的熱愛。然而,以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入侵為英國強盛甚至樹立海上霸權之始則似是而非。伊利莎白一世從謹慎地保持英國獨立,到派遣軍隊支援荷蘭和法國對西班牙的戰爭,反映了英國國力的壯大,但也由此而背上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16世紀八十年代,女王的開支成倍增加。1586和1587年維持在荷蘭軍隊的撥款均超過當年全國總開支一半,1587年達到17。5萬英鎊。女王統治的最後四年用于對愛爾蘭作戰的花費每年達到50萬英鎊,向下議院提出的額外撥款總數達200萬英鎊。女王雖然如願以償,卻給繼任的斯圖亞特王朝留下巨額債款,國王與國會為征稅爭吵不休,終于引發革命和內戰。國內矛盾沖突如此尖銳,哪里顧得上樹立海上霸權?

英國在「30年戰爭」的大部分時間里實際上沒有在歐洲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等到頒布《航海條例》重新加入商業爭奪,已經無法阻止稱強海上多年的荷蘭了。

再看法國。在尼德蘭革命和抗西戰爭之際,法國正深陷于長達30多年的慘烈內戰「胡格諾戰爭」(1562-1594),其間屢遭西班牙軍事干涉。這個時期的法國雖然與英、荷、德意志新教諸侯結盟反西,實則自顧不暇,1585年,荷蘭人是在首先盛情地向法王亨利三世請求「托管」而被拒絕之後,才轉而求助于英王的。

1596年,為了繼續對抗西班牙,法國跟英國一起承認了已經開始稱霸海上的荷蘭聯省共和國。1598年,亨利四世以宗教寬容的《南特敕令》實現了國內統一,但法國距離歐洲強國的地位仍然遙遠。

至于北方大國瑞典,到17世紀初葉還是既貧又弱。1611年以後,通過推行政治和軍事改革,並且主要靠尼德蘭商人和其他一些外國人的投資與貸款,瑞典才迅速興盛起來,但始終只能算是一個北歐區域性強國。在共同反對西班牙帝國的30年戰爭中,瑞典人提供了一支號稱15萬人的精銳部隊,表現出相當強的實力,但成就和重要性都很有限。

從情報顯示,荷蘭人的崛起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西方列強已經無法阻止這個只有不到兩百萬人口的海上強國的崛起了,也許朱顯波和他的東方帝國能阻止荷蘭人前進的步伐,當然,歐洲人不相信,荷蘭人呢更加不信,但朱顯波要做的卻正是這件。

「諸位愛卿,從錦衣衛帶回的情報看,古羅馬帝國分裂後的幾個國家現在正在迅速崛起。他們發起了轟轟烈烈的航海運動,新大陸、非洲、南亞正逐步淪為他們的殖民地,甚至將觸角伸到東亞,台灣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皇上,我大明皇上英明神武,臣子鞠躬盡瘁難道怕幾個西洋人不成?」

「怕不怕要看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西洋人的崛起有他們的天時地利,相信更有他們自己先進的東西。我們要學習人家先進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啊。」

「吾皇乃當今世上罕見明君,臣等相信我大明一定能統領四海,稱霸五洲。只是臣等需要如何去做?」

「按部就班吧,實施五年穩定內政的同時,強軍立國威,早日平定亞洲的同時利用各種天險與西洋人糾纏。當然,科技是第一位的,無論是造船術還是火炮術,必須達到或領先歐洲列強我們才能有機會。當然,再強大的天敵,我們都不用害怕,只要我們君臣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

(本月響應縱橫號召,日更1萬字,請各位書友果斷收藏,歡迎打賞、點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