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一二五章 出兵朝鮮

幾經辛苦,朱顯波將自己所能知道的只是一股腦灌給了幾位將領,剩下的只能靠他們自己去實踐,去帶兵訓練了。畢竟將來日夜跟水兵艦船打交道是這幾位將軍,當然幾個人一開始就神受皇恩,如今大明帝國終于造出戰船,要發展海軍了,自己是第一批被選中的人才,能得到皇上的指點和不限制彈藥的訓練也是萬幸之事。

朱顯波之所以拋下工部的修路,清理河道幾大重點工程跑到這海邊來,也是完全將大明帝國的希望寄托在這大海上了,寄托的在成長中的大明海軍身上了,因為歷史的車輪是永不會停步的日本、荷蘭、英國、西班牙等已經走在了前面,大明只有急起直追才有可能稱霸大海,當然這一切的一切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陸權帝國做支撐。

北海艦隊,大明的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艦隊就要出海了,這和朱顯波的夢想越來越接近,也許從現在起,大明帝國就要真正的崛起在世界的東方。

隨著北海艦隊的正式成立,兵部這些水師將領們開始忙碌了,朱顯波讓他們明白的海戰的殘酷性喝超高要求,想要替皇上、替朝廷建功立業就必須抓緊訓練水師了,真正的水師,而不是簡單的水手。

工部也根據朱顯波的部署陸陸續續在各造船廠為兵部定制戰船,大明帝國的海軍發展終于逐步走向正軌。朱顯波又有另外的事情要做了。

該是機會教訓教訓那兩個不听話的混小子了,荷蘭人洋槍火炮都沒他們兩個這麼囂張。你說那麼個彈丸之地,朱顯波是怕他們經打,他卻老虎不發威當病貓。

「薛大人,劉大人,朝鮮李家王朝自朕登基以來對我大明素有不敬。你們如何看待?」

「微臣建議禮部派人前往收服,如果再不前來覲見,還請皇上派一上將前去征討。」薛貞知道皇上想干什麼,但凡是總有個先禮後兵。朱顯波沉默不語,薛貞說的不無道理,但是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微臣以為薛大人的先禮後兵確實有道理,也符合我大明禮儀之邦,仁義之邦的一貫做法。但朝鮮的李朝自古就是我大明的屬地,前番居然向皇太極稱臣。如果那算被逼無奈的話,如今皇太極已經逃離盛京不知所蹤,他卻仍不來朝貢。簡直不把吾皇放在眼里,心中全然無大明。對于這種人,臣認為無須跟他講道理,講了他也不懂。皇上派一上將掃平即可。」

「朝鮮李家王室毫無信譽可言,微臣願領精兵三萬踏平朝鮮半島。」立功心切的李自成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打仗是該輪到他了,何況是這麼個小軟蛋朝鮮。

首相主張先禮後兵,兵部尚書主戰,其他大臣紛紛發表意見,最後在朱顯波的誘導之下,薛貞等人也逐漸回到主戰的軌道上來,同時也摒棄了不道義的說法,把責任歸咎到了朝鮮李家。很明顯,只要皇上下了決心,大臣們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何況北方皇太極並未徹底消滅,明朝需要在戰斗中建立皇威,多少年了。大明朝需要漂亮得勝仗,一來鼓舞國內民眾,二來震懾蒙古諸部和新疆、吐蕃。

方針已定,人選足夠,只待出戰。

估計南洋各國使節差不多回到本國了,朱顯波挑了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派李自成出山海關,提兵四萬,其中火槍營一千,騎兵兩萬。同時命令訓練中北海艦隊出天津從海路直攻江華島,籌建以來北海艦隊終于有了實戰的機會。

給戚宏亮的命令是把朝鮮李家王朝從島上趕回京城去,然後沿海路上行配合李自成部隊攻打朝鮮全境,艦隊不求登陸,不求成績,只要好好磨練即可。當然還要防範日本從背後偷襲,這些小鬼子也沒信譽可言的。

給李自成的命令是︰無論以何種代價,務必拿下,朝鮮京城破城之日,李自成自動晉升為朝鮮總督。本來朝鮮面積也只有普通的一個行省那麼大,但戰事一起軍政肯定一起抓,設置總督也十分必要。

其實不用下什麼死命令,就朝鮮那大的地方,李自成要是拿不下,也就白瞎了朱顯波對他的栽培了。他皇太極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大明火槍火炮只怕未戰先屈。朝廷、民間也有人異議,認為應該給李朝一個機會,讓他屈服。甚至大軍出發了,還有人上疏希望皇上網開一面。

機會?朱顯波給了他多少機會了,連荷蘭日本人都派使者覲見了,他還在裝大尾巴狼。這次輪到給李自成機會了,除非他不想做總督,繼續回山海關當總兵,或者一輩子屈在張蕾之下,做一名京官,僅僅以訓練新兵為樂。很明顯朱顯波了解李自成,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不抓朱,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果然,朱顯波這邊調令一出,那邊朝鮮就派使節求和,說是前者畏懼大清,被逼無奈才臣服的。不知道大明帝國強盛威武已經將皇太極剿滅,才沒能及時朝見,這不,又是高麗人人參,又是美女。反正一切听大明的,只要保全王室即可。

晚了,早干什麼去了?最顯波最恨這種沒骨氣的,平時總喜歡犯賤,一捏著他的蛋就跪下求饒。你要是突然勃*起說不定還真能放你一馬。人參分給後宮嬪妃,美女獎給軍中將軍,朝鮮朱顯波是要定了,一定要將其徹底的成為我大明帝國的一部分,一個省。這其實是朱顯波登基之初就想實現的,這是大明帝國的一部分,尤其是海上戰略位置相當重要,一旦拿下就可以讓京城遠離倭寇騷擾和威脅。

只不過疲于應付國內災情,和剿滅起義軍,已經東北的皇太極,才沒空下手。如今正是最好的機會,名正言順。千載難逢,朱顯波不想錯過。

很快的北海艦隊傳來好消息,順利拿下江華島,李朝王室逃往北方。艦隊安既定計劃沿海追擊。李世宗一看朝鮮守不住又耍起了無賴,求援日本,當年豐臣秀吉攻朝鮮的時候他求助于臥大明,我大明硬是頂著小日本的洋槍洋炮把小鬼子打回海上去了,豐臣秀吉為此損失了四十萬精銳部隊。

現在這個偉大的李世宗居然向自己的仇人求助。朱顯波想起了那句名言,朝鮮和日本這兩條狗只有合伙咬中國時才有共同語言。娘的,那個仙人說的,這話現在看來是如此的準確,還好自己有準備,來吧,來吧,來多少都是狗,只要準備好打狗棒即可。

很快朱顯波收到德川將軍的來信,大意就是日本希望從中調停,大明帝國留住朝鮮皇室。朝鮮仍按以前那樣年年納貢。日本樂見鄰里和睦。放屁啊,鄰里和睦?小鬼子天天派官兵假扮海盜洗劫我大明沿海,難道就是這麼個和睦法?

這不是廢話一句嗎?

大明帝國勞師動眾的就不是為了那點納貢,更何況你日本是那根蔥那根蒜,你把我建貞當石田成三了嗎?就憑你也敢對我大明帝國指手畫腳?朱顯波自然不鳥小日本,因為日本也是他的菜,他不會給菜爬上牆頭開花的機會。和睦?小日本做夢都想登上朝鮮半島吧,為了大明,為了不讓小日本得逞,這朝鮮半島讓不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