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一一九章 集權(2)

散朝後朱顯波把李承宗叫進宮來,深談了一次,闡述了我大明開疆擴土的想法,希望他到任後一方面努力治理好東北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要不斷的往東往北往無人區試探性移民,能種植水稻小麥的土地都不要放棄。另一方面要加強軍務,搜尋皇太極等人。

對于李承宗來說,這個降級實際上和升遷差不多。官階小了,地盤大了,遼東數省盡歸帳下。朱顯波看上了他的穩重和保守,守備東北太需要他這樣的親信兼老臣了。李承宗也承認了自己的保守死路跟不上朱顯波這皇上的思路,願意在有生之年為朝廷鎮守大東北。

安排妥當兵部,朱顯波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于是更加大力度進行人員的跟換了。不久,某日朝堂上。

「臣查明,禮部尚書鄭志良私自收受他國禮品,黃金無數。建貞二年參與科考作弊。請皇上嚴查!」要不怎麼說錢嘉征是個人才呢?王拓能捕捉到點影子提供給他,他就能辦成鐵案。

皇上怎麼嚴查,不至于抄家吧。朝中二品大員,收點禮金其實也不算什麼嘛。只是這朱顯波想表明自己的立場,當然更主要的是找機會換人。

當然朝政商議的結果就是暫停鄭志良禮部尚書之職,交刑部盡快查明案情。在此期間,由王誠恩暫代禮部尚書。、這個是不是太明顯了點,不過也能理解,給國丈大人騰地方,他鄭志良也是應該得。

接下來的人事安排,朱顯波有點為難,因為他的目標是朝中第一重臣李明德。一來顧忌老家伙的勢力,二來怕朝中大臣說閑話。

「國丈大人,你看這如何是好?」朱顯波只好求助于薛貞,說出了自己想換掉李明德想法。

「皇上,這李相當初立皇上時就搖擺不定,甚至和李太後沆瀣一氣。平時為人老奸巨猾,守舊且頑固。皇上理當早早換人。」看起來薛貞比自己更著急。

「可朕擔心朝中大臣會說閑話,還有李相在朝多年,朝中勢力龐大,難免會引起點動亂。」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已經登基五年了,他李明德還是穩坐相位,說明皇上仁至義盡,如今是他自己跟不上皇上的思路,理當讓賢。至于皇上擔心朝中大臣會袒護李相,這點大可放心,從明日起,老臣就為皇上去說服這些人,讓他們逐漸站到皇上這邊來。」

朱顯波一想也對,論勢力薛貞不比李明德差,也許薛貞知道自己廢了李明德肯定要重用自己,賣力點也是正常,只是將來會不會薛貞權傾朝野,欺侮自己這個皇上啊。

「國丈大人,這樣吧,你下去整理下,看看朝中那些大員是跟著李明德,擬個名單上來,到時候你再替真去做他們的工作不遲不遲。」這朱顯波不傻,李明德的勢力要是全部被薛貞收了,這朝中還有誰是他的對手,倒是自己也就是個政令不出午門的皇上了。先讓她去模清路數,至于是不是非讓薛貞去做思想工作就不一定了。

「老臣遵旨。」

很快薛貞再次覲見,把李明德在朝中的大概勢力呈交給朱顯波「皇上,臣以為不必皇上親自出馬,臣可以去李明德府上暗示暗示,讓他知難而退,只要他退了,他在朝廷的勢力自然盡歸皇上。」

「那你要注意方法,想辦法想李相接受。他畢竟為我大明朝廷貢獻頗多。」

「老臣明白,皇上仁愛,李明德必定感激不盡。」

送走了薛貞,朱顯波有密招王拓和劉立洋進宮,將薛貞的名單分別給兩人看了看,給王拓看是讓他的錦衣衛盯著這些人,在自己集權期間別輕舉妄動。找劉立洋來則是希望他趁勢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來,盡管薛貞三朝老臣,忠誠不在話下,但一個朝堂之上只有一種聲音那是很危險的。

雖然薛貞是自己的老丈人,但自古以來亂七八糟得國丈太多了,能分散點薛貞的勢力也是好的。劉立洋當然明白,自己雖然立過功,但和朝中這些大臣比起來,自己算個雛,幸得皇上這麼信任,既然皇上想扳倒李明德,那麼自己就得從中努力爭取部分勢力。這也是保證皇權的一個好辦法。

交代完王拓和劉立洋,朱顯波又找來王誠恩,這個低調的國丈永遠要等朱顯波開口。

「王大人,朕想換相。」朱顯波知道王誠恩不想自己叫他岳父。

「那皇上可有新人選?」

「國丈薛貞。」

「哦。」

「你倒是給點意見啊?」

「薛大人三代為官,都是朝廷要員,如今已貴為國丈兼刑部尚書,升相挺合情理啊。」

「朕擔心朝中勢力失衡啊,以前李明德是首相,但有薛貞這個國丈制約。如今卸了李明德,升薛貞,今後朝中可就是他勢力獨大了。難免朕以後處理起政務來磕磕絆絆的。」

「皇上的意思是?」

「你也貴為國丈啊,給朕出點力氣,平衡下朝中各派。」朱顯波的意思很明顯,想讓王誠恩也擴大自己的勢力以在必要的時候制衡薛貞。

「微臣明白。」

「明白了就認真去做吧,這是李明德門客或親屬的名單,對你也許有點用。」薛貞給一份名單,朱顯波抄了三份,這個少年皇上也開始懂得政治生活了。

王誠恩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薛貞很快成首相,喜的是皇上還是很看重自己的。當然能爭取多少李明德勢力還很難說,不過自己也是國丈身份,加之皇上信任,應該可以在朝廷建立起制約或者抗衡薛貞的力量。

于是,令李明德郁悶的事情發生了,朝中四五個大臣陸續拜訪自己的舊部,他們想干什麼呢?難道?我還沒走了,就想瓜分我的勢力?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薛貞拜訪了他。朱顯波這招挺狠,這朝堂之上,唯獨薛貞是不怕李明德這個上司的,一來自己是國丈,二來三代經營,這朝中勢力也不比李明德差。當然最主要的他現在是國丈,李明德的接班人,皇上欽點。

李明德當然明白薛貞的來意,八成是皇上的意思,坐下一聊,果不其然。李明德倒沒什麼好後悔的,這個少年皇帝經常做出自己想不到的大事,還十分成功。怪就怪自己當初立皇上是,眼楮不亮。如果當初堅決擁護先帝遺詔就好了,這先帝也是連首相都部透露的風聲。

沒過兩天,李明德上書請辭,這家伙還是看得懂形勢,幾個貪官都拿下了。照這樣下去,早晚會落到他頭上。不管有沒有把柄被刑部抓住,皇上不待見你,只怕也很難呆下去,更何況薛貞虎視眈眈。朱顯波當然千言萬語挽留,而李明德在朝堂表現得是十分堅決,只好同意他辭掉首輔一職,賜黃金五千兩回鄉養老。

臨走前,朱顯波又把李明德叫宮中交代一番,順便听听這前任總理的意見。

「吾皇少年老成,英武神明,必當成就一番偉業。老臣翹首以盼。」

「李愛卿,別客氣了,朕是想做些大事,但你回鄉之後也不能閑著,若發現一些可造之才就要盡力推薦給朕。另外這朝堂上下,你為相多年,給朕講講一些注意事情吧。」

「吾皇是前年難遇的聖君,軍政事宜自然不須老臣多嘴,只是這朝堂如同一大戶人家,還請皇上做好公正的家長,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樣才不至于把個別人寵壞,從而威脅到家庭的和睦,朝堂的安寧。」

「朕謹記李相教誨,李相回鄉之後如有困難可以隨時來找朕,朕定當傾力為你解決。」

「老臣叩謝皇恩,沒別的事情,老臣就先行告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