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八十四章 武狀元戚宏亮(2)

其他人離去,朱顯波再也不再控制情緒,連忙從寶座上走下來,示意戚宏亮坐下,兩人拉起了家常。

「朕馬上準備西征,你說說看對付這些農民起義軍該怎麼辦?」朱顯波當然還是要考試,只不過私底下,更深入些而已。

「皇上御駕親征意為視察災情,收服民心吧。」小家伙一針見血,朱顯波點頭表示滿意。「草民以為,起義軍只不過十些烏合之眾,有些人只是為了吃頓飽飯,如果朝廷加大宣傳力度和救災力度。一部分起義軍會逐步回鄉。」

「那那些頑固不化的,利用老百姓和朝廷對抗,撈取好處的呢?」

「如果是誤導百姓的頭領定斬不饒,其他人可根據他們的行為而定。」戚宏亮的回答還是令朱顯波滿意的。

「那滿清的鐵騎如何應對?」朱顯波最擔心的還是皇太極,因為他相信自己的仁政一定會得到老百姓的擁護,起義軍的覆滅是早晚的事情。

「滿人長期處于廣袤的草原和東北平原地帶,騎兵是他們的絕對優勢。從防御方來講,縱橫捭闔的護城河和地坑是限制騎兵發揮的主要辦法。但要完全驅逐滿人,必須抓住其主力用槍兵正面將其擊敗,並配以騎兵掩殺。除非我大明武器裝備遙遙領先,不然一定數量的騎兵還是必須的。」

「嗯,那倭寇呢,還有西洋人,將來如何應對?」

「我大明還是需要發展海軍,對付倭寇的騷擾,草民建議必須武力征服東洋,只有將大海控制在我們手中,才能從根子杜絕倭寇。」不愧是抗倭名將的後代,深知倭寇的要害。

「那你認為目前我大明能征服東洋日本嗎?」

「不行。」年輕人就是不客氣。朱顯波也無話可說,頓了頓決定換個話題。

「戚宏亮,你有信心達到你曾祖的高度嗎?」

「這個……」

「不管你信不信,朕一定要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你我都年輕,你也要以你曾祖為標準。眼下現在兵部鍛煉下,將來你有多大本事朕一定讓你干多大事。」朱顯波沒說假話,他就是沖著前無古人的高度去的,有現代知識,加上四台電腦包羅萬象的資料,只要掌控得當,朝廷這個機器一定能幫助他實現夢想。而戚宏亮又是上天送給他的一個禮物。

朱顯波看戚宏亮不響,知道一下子說太空洞的目標是很難讓這年輕人接受的。只有帶在身邊多培養了,先灌輸點自己的想法吧。

「朕要你記住,今天朕跟你說的一些話,今後在朝廷這個大染缸里要盡量保持自己的特性,努力把你的聰明才智用到帶兵打仗上去。朕不但要蕩平起義軍,還要驅逐滿清,收服韃靼,將來還要遠征東洋。要將我大明帝國的旗幟帶到西洋去,超遠三寶太監的所到之處。」

「吾皇聖明。」

「但朕也是凡人,在建設大明帝國的過程中可能會操之過急,甚至會窮兵黷武,急功冒進。如果朕偏離了軌道,朕希望你作為朕的棟梁一方面替朕多擔待,另一方面冒死諫阻,你明白嗎?」

「草民惶恐。」

「朕不是一個庸碌的人,也不想做一個亡國帝王,朕現在發展海外貿易和發展鑄造、冶煉是有目的的。就是打造一個強大的軍事帝國,而你等就是替朕事先這個夢想的人。所以在平時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嚴格要求下屬。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參加殿試的十人都會參加培訓,朕和兵部李大人親自授課,不管你們先前掌握了多少知識,朕希望你們謙虛。」

「草民明白,祖父曾多次提及皇上,說皇上的勤政愛民、真知灼見。多次催促小的前來為朝廷效力。」

「朕可以無知些,但你們這些青年才俊不能落下,對了你曾祖的鴛鴦陣,你會嗎?」

「理論上是會,但從未試過,親自布陣演練。」

「嗯,那培訓結束後你去京郊新兵訓練大營吧,到時候找機會演練演練。」

「謝皇上賞識。」

「這次的武舉,朕會點你的狀元,但希望你謹遵曾祖的教誨,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同時跟唐寧波等人多多交流,互相提攜。」

「謹遵皇上教誨。」

「朕這里還有些兵書,朕整理下會交給你,不管有沒有用,希望你能認真通讀,尤其是多兵種的合作,組建精銳部隊方面,朕希望將來有一天再見到敵人聞喪膽的戚家軍。」

戚宏亮平時也許听說過很多次祖父和父親的教誨,但眼前的皇上遠比祖父、父親口中的皇上還要平易近人、愛才如子。稱得上真正的英武神明。

「你先下去吧,有空給家里去封信,今後在朝廷任職之後只怕很少有機會回家了。另外替朕謝謝令尊為朝廷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草民告退。」

不是朱顯波看不上別人,這個戚宏亮確實有才華,另外,朱顯波也先想利用戚家軍的號召力,將來建設海軍是絕對的一張王牌。同時也是做給朝廷大臣們看,皇上對功臣的子孫如此器重,輪到自己也能得到相應的待遇。

武舉人很快發榜,狀元戚宏亮,榜眼唐寧波。兩人同時賜封兵部主事,正六品。能參加武試的都是青年才俊,多少懂點兵法,加上武藝出眾,朱顯波可不想放棄,就來個黃埔軍校吧,這些人就算是黃埔一期了。而且武舉入選的人和文科享受同等待遇,除了京城的通告外,各人家鄉也得到一份通報。

禮部也按照朱顯波的吩咐到戚宏亮、和唐寧波的家鄉分別為戚繼光和唐順之修造墓碑。並對兩家的住所進行修繕,對參加殿試的十戶人家也進行了補助和通報表彰,這也是也是表達朝廷對這些人家培養人才的謝意。

先期的培訓由兵部進行,無非是適應性訓練和當前軍隊的配備等等。

輪到朱顯波培訓,朱顯波的演講天才很快征服了這些年輕人,當然更多的是佩服皇上的軍事知識,論年紀差不多,可皇上出身尊貴,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在他們擅長的軍事方面還是要高出很多,實在是令人佩服。

朱顯波當然不會放過給這些年輕人洗腦,如果好不容易培養些軍事人才出來,還是老漿糊,強大的大明帝國何人來扛鼎呢?說起高興,李承宗也算一個,先前皇上太重視文科,徐光啟的學員和鑄造所更是屢屢得到皇上的垂青,今年皇上終于肯開武舉了,而且看起這次也是有不少青年才俊,今後皇上的心肯定會被兵部吸引。而且今後的國防計劃也有更多的人去實施了。

(下月響應縱橫新政策徹底爆發,準備三十萬字,請各位毫不猶豫的收藏吧,給點動力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