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八十五章 準備西征

文武科舉之後,大批人才被朱顯波招致朝廷,科技部也從中選撥了不少能工巧匠和立志從事科技事業的文人。一個人才強國似乎正在走向正軌。進士們被分配到各部,接受尚書或者侍郎的教導,戚宏亮等終于有機會走進軍營,逐步事先自己的夢想了。

然而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附,該來的還是會來的,躲是躲不掉的,攘外必先安內,皇太極再厲害,也不能一夜打到北京城,何況開平衛還有他的老朋友袁崇煥。收服義軍事第一步。何況洪承疇上任後,起義軍受到壓制準備向河南方向移動,朱顯波等不起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必須盡快保證和諧統一,這是基本前提,陝西的起義軍鬧得太久了。

建貞三年秋,太和殿。

「各位愛卿,朕決定升劉立洋為山海關總兵,即日上任。劉愛卿你到東北後,要多征求那些老將軍的意見,將袁崇煥將軍的御敵之策發揚光大,另外,田諾指揮使也歸你節制,沒有重大事情直接向你匯報。」

「謝皇上隆恩。微臣一定不讓皇太極再侵佔我大明一寸土地。」劉立洋(阿三)平時也沒少接受我和朱迅等人的理論教育,加上一身好武藝,如果田諾也真心幫他,山海關一時半會應該不會有事。

「李承宗,今年新兵,往開平衛,山海關各增調五千。另外新兵各一萬與兩地守軍調換,通知袁崇煥將軍,要時刻關注皇太極的動向,必要時可直接增援山海關。」

「微臣領旨。」

「別急,在京城北郊再建一個大營,東北兩營各駐兵一萬。朕決定親率剩下五萬去會會那些起義軍。朕親征期間,京城的防務你要親自抓起來。」

「皇上,萬萬不可,實在不行,微臣願親率大軍剿滅那些叛賊。」李承宗急,急的不止李承宗,滿朝文武急了,心想這皇上到底還是年輕沉不住氣。

「皇上……萬萬不可啊。」

「皇上……」

朝堂上跪倒一片。

這確實是大事一件,幾萬起義軍,按說不需要皇上御駕親征啊。但朱顯波有他自己的想法,眼前得先說服這滿朝文武。

「眾位愛卿都起來吧,朕明白你們得心思,那些個小毛賊不值得朕御駕親征。但是朕想法不同,如果起義軍不盡快剿滅,將來發展壯大,將來再和皇太極南北夾攻,如何了得。再者陝西連年大旱,朕也想沿途去看看災民。」朱顯波頓了頓,朝堂上群臣陸續起身不解的看著皇上。

「朕若取勝一來可以鼓舞士氣,二來可以威脅鄰邦。三嘛,各位也見識過朕的本領了,一般人傷不了朕,因此你們不用擔心朕,而是想想怎麼配合朕出兵,那些人隨行。朕這次去不光是剿賊,還要救災。讓天下人看看朝廷的救災決心,今後若再有事,老百姓第一想到的不再是起義,而是等待朝廷救援。」

朝堂下開始沉寂……

「還有,朕不想連年內戰,義軍也是大明的子民啊,此去能談即談,不能談再打。因此禮部鄭愛卿你得與朕同行,方顯朝廷誠意。」

「另外新科進士傷不起,龍康仔,穆友前隨朕西征。給你們十天時間準備,十天後朕的大軍就要出發。」

「吾皇聖明。」

「李承宗,原先守城的將士和東營的將士全部充實到西征大軍中,新兵留下部分駐扎城內和東營。這十天,你派人加上新老將士的合訓,尤其是戰斗經驗的老兵,要多提拔些。起好帶頭作用。"

"張瑞圖,你要準備好糧草,還要準備戰後救災的銀兩。徐光啟,鑄造所還有多少火槍,這些天能趕些出來嗎?」

「回皇上,加上現在的存貨,再趕工幾天大概能湊齊一百桿。」

「嗯,盡快送到訓練營去。李愛卿,你盡快以朝廷名義通知陝西的洪承疇準備接應我西征大軍。大家各自回去準備吧。」

眾臣散去,朱顯波開始思索大軍先鋒了,按說這仗,李承宗去打都顯得有點用牛刀殺雞了。但是全國防務,尤其是北方,各總兵協調還得靠他。

太和殿,朱顯波找來了周濤。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朱顯波很喜歡找她,遇事不慌的性格,他喜歡,只有冷靜下來才能想得出好辦法。

「你真要親征的話,就帶上張蕾吧,她不是吵著要立功嗎,還有上次你檢閱新兵回來說她各方面還不錯啊。」確實啊,張蕾一是親信,二是女人也好有個照應。

"可是,兩只菜鳥湊一起行嗎?'

「高手不都是從菜鳥成長起來的嗎?」

「好吧,你也要隨我一起出征。」

「為什麼?

有你在我身邊,我遇事不慌。"

"我又不是鎮定藥。"

"你是我的鎮定神"

"胡說八道."

"真的,每次見到你,我再急躁的心都能安定下來,你就像大海一樣能夠包容我的一切,消除我所有的煩惱。"

「什麼時候了還嘴貧。」

這時太監來報,「張蕾姑娘從軍營回來了,這張蕾什麼時候懂得通報了?

原來張蕾听說朱顯波要帶她西征,高興得星夜回宮謝恩。這丫頭……

「給你三百桿槍,把你的火槍隊給我用好了。立了大功好回宮封你個妃子啥的。」

「哼,我不稀罕。」嘴巴一撇找朱丹去了。

火槍很快就送到了訓練營,唯一的問題是李承宗提出的,新老兵混合時間太短,新兵打仗沒啥經驗。朱顯波想的是這一路上緩行,讓他們慢慢磨合。

由于是皇上親征,各不少補了派員隨從,我讓各部尚書留在了朝廷,但是這些隨從加家丁,竟然有兩千人之多,哎,這個麻煩當初是沒想到的,隨他去吧,讓他們跟在大軍後頭就是了。隨即分布下去,皇上親征期間沿途各州府各司其職,大軍不留府衙,不準擾民。

王拓提議與朱顯波隨行,朱顯波讓其先留在京城密切關注京城內外動向,如有需要,會招他到前線。

西征大軍準時出發,帶領城中數名將軍,加上張蕾、周濤朱,還有三位新科進士穆友前等,當然還有戚宏亮和唐寧波,這是絕好的實戰機會。

一切準備妥當,朱顯波這當皇帝的就御駕親征。

出京師,過安陽一路無事,不日便來到快到洛陽附近小城鞏義。于是遣禮部尚書鄭志良等先行入洛陽,讓洛陽為大軍準備補充點蔬菜糧食等。可沒走出多久只見幾人快馬加鞭往大營跑來。連忙上前問其所為何事。鄭志良上氣不接下氣。

(下月響應縱橫新政策徹底爆發,準備三十萬字,請各位毫不猶豫的收藏吧,給點動力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