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躊躇滿志 第八十三章 武狀元戚宏亮

當然也辛苦周濤,一個人查資料,經常在朱顯波房里睡著了,經常等朱顯波回去再弄醒她免不了雲雨一番。

授課的內容當然包括如何做好公務員,但主要還是講世界形勢,講海軍強軍之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到後期,徐光啟抽空來普及了些科學知識,做公務員的,不懂科學可不行。

很快這些具備研究生水平的書生們將走上朝廷建設的個個崗位,擔當重任,朱顯波仿佛也看到了大明帝國像太陽一樣慢慢升起,是啊,隨便什麼時候人才是最重要得,何況我大明的人才知識將遙遙領先他國。

文考之後的技工大比武自然忙壞了科技部和工部,這確實是個選拔人才的好機會,兩位尚書當然不想錯過,隨著鑄造任務的加重,還有個礦場的陸續開工,冶煉鑄造將需要大量人才。而技工的考試也十分特殊,主要包括筆試和面試,面試這主要是到冶煉廠、鑄造廠現場操作,那些筆試成績好的被徐光啟選拔出來做教師或者調派到各礦場和各省府駐點。

而武考安排在這兩項之後,朱顯波的本意也是收攏些江湖人士,尤其是一些入世的江湖人士,這些人身懷絕技卻不隱世,也不出仕,早晚會成為社會治安的隱患。因此將他們集中起來送到軍營或者錦衣衛確實是個疏導的好辦。

由于是全國選拔比賽,比朱顯波在九江看到的精彩很多。但是很少有江湖各門派的前來報名,也許還是不習慣受朝廷限制吧。倒是有不少少林的俗家弟子和各地方的像劉立洋那樣的武術世家的子弟前來,也是沖著功名來的,讀書是不行了,所以請師傅在家里好好練武。

大考那天,朱顯波把李承宗和王拓叫到了現場,主要是讓他們幫著選拔,畢竟他們才是對武藝、軍事行家。等選拔出來再各自帶回去培養。

經過正是比賽前得筆試之後,真正能參加最後的選拔已經罕見江湖人士,畢竟懂軍事有文化的人還是不多見。主要是那些鄉紳世子或者朝廷大臣後裔。

選拔的規矩很簡答就是比試技擊,十八般武器或者徒手都可以,跟打擂台差不多,只不過文明了許多,朱顯波還是沒興趣,只是為了顯示朝廷的重視程度勉強堅持這,劉立洋則十分興奮,畢竟這些人當中還是有不少武藝出眾的,跟自己差不多。有些人射擊、騎術不錯,有些人槍術不錯,也有使棍、使劍的。

很快前十名選拔出來,根據規定需要皇上欽點武狀元。李承宗舍不得其他人,希望皇上能多留些人,朱顯波沒管他,只說了句你隨意,反正給功名的只有十個指標。于是其他被李承宗看中的就在征得本人同意後直接到兵部新兵大營報道。

于是十名參賽者被帶至太和殿。

「李承宗,他們幾個人當中,數誰的筆試成績最好?」

「回皇上,戚宏亮和唐寧波的筆試成績都是滿分。」

「滿分?不錯嘛。戚宏亮、唐寧波你們兩個上前來讓朕看看。」

兩個青年小心來到殿下,並不敢抬頭看皇上。

「抬起頭來,像你們剛才在比試場上一樣把身子挺直了。」

「是。」

朱顯波仔細觀察兩人,長得倒是很清秀,並不是普通的練武之人那麼輪廓清晰,皮膚黝黑。尤其是戚宏亮,簡直可以用器宇軒昂來形容,年紀和朱顯波也差不多。想不到大明還有這種青年才俊,朱顯波心情自然高興。

「你麼兩個自己介紹下吧。」

兩個小青年互相看了看,示意對方先說。

「不必這麼客氣,戚宏亮你先來。」

「回皇上,草民山東登州人。今年二十一歲。」

「哦,那你的武藝是何人傳授?兵法又是跟隨何人所學?」

「武藝、兵法都是家父所傳。」

「哦,李承宗,山東登州可有名流之後或比較出名的武術世家?」

「這……」

「吞吞吐吐做什麼?」

「這戚宏亮說兵法、武藝都是其父所教,可見其父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何以朝廷不曾發現?」

「回皇上,據臣所知,嘉靖朝左都督戚繼光乃山東人士,不知道這戚公子……」

朱顯波把目光轉向戚宏亮,戚宏亮唰的跪下「草民有罪,戚左都督乃草民曾祖。」

戚繼光的曾孫?難怪武藝出眾,兵法考試也是滿分,天助我也。也許是自己的仁政再次感化了戚家吧,這才讓子孫前來應試,嗯,我得表示下。

「原來是名將之後,起來吧,朕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謝皇上。草民知無不言」這戚宏亮倒也爽快,知道自己已經入圍殿試了,想瞞是瞞不住的,不如主動交代了。

「嗯,你家人可好?家里還有些什麼人?」

這戚宏亮原本以為皇上要考他排兵布陣,這些他早爛熟于心,沒想到皇上卻問起了自己的家人,「自曾祖受排擠起,祖父和父親就一直沒有機會出仕效力朝廷,祖父已于前年過世。家中父母健在,還有一妹尚未成年。」

「李承宗,你通知下禮部,立即派人去山東對戚左都督的墓葬等進行修繕,並要立碑表彰,碑文交朕過目。」

「微臣遵旨。」

「草民替曾祖謝皇上隆恩。」

「不是你謝朕,應該是朕代歷代先皇謝戚家。你既然已經入圍殿試今後就好好報效朝廷吧,家中事情交給朕去處理。」朱顯波看看戚宏亮,再看看李承宗,李承宗點點頭。那意思很明顯,是啊,還有誰的名頭比戚繼光大,這戚宏亮文武雙全是個難得的人才,又頂紅帽子,武狀元非他莫屬了。

朱顯波雖然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但還是按例問了入圍的十人一些軍事理論方面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能回答出來,也基本上是書本上的內容。只有那唐寧波,居然是唐順之的孫子。朱顯波心想,自己趕不上和那些名將同事,能和他們的後代共奮進也是個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好好的將他們培養成郭子儀、馬全一樣的武狀元。

「李大人,你帶這些人下去吧,給他們的食宿安排下,將來就全部補充到兵部,怎麼用好這些人才是你們兵部的頭等大事啊。」

「臣等告退。」李承宗帶著這些人就要下去。

「戚宏亮留下,朕還有事情。」

這些武舉人也好武進士也好,朱顯波面免不了要給他們惡補軍事理論課,但現在他最想做的是喝戚宏亮敘舊。確實,戚繼光這個名字太震撼人心了,抗倭名將,現在大明朝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太需要軍事方面的天才了,這戚宏亮看起來繼承了不少戚繼光的本事。

(下月響應縱橫新政策徹底爆發,準備三十萬字,請各位毫不猶豫的收藏吧,給點動力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